首頁 > 職責大全 > 輸油管路安全操作規程

輸油管路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5367

(1)熟悉管路情況?

為了正確的使用管路,必須熟悉管路的結構、連接方式、坡度方向;管路的規格及質量、技術狀況;閥門的位置及作用;地下管路分布位置等情況,還應繪制平面流程示意圖,以指導操作。

(2)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

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尤其是對新上崗人員,使他們熟悉智路的情況和操作規程,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術水平,增強安全意識。

(3)正確操作?建立必要的操作檢查復核制度,實現作業程序標準化,按規程正確操作,這是預防事故的主要措施。

(4)操作完畢,及時放空管路

①防止因閥門滲漏使油料串混。

②避免潤滑油凝結在管內,影響輸轉。

③保證管路安全。若管路中存油,當溫度升高時,油料的膨脹大于管路金屬的膨脹,使內壓力升高,引起管路及法蘭連接處等滲漏,閘閥開啟困難,甚至脹裂管路。

(5)檢查與維護

①管線。每月應對管線外表面至少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檢查,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a.管線連接部位(如法蘭、行扣、焊縫等)有無裂縫、滲漏。

b.管線、管件的密封處(動、靜)有無滲漏。

c.管線支座及管線本身有無異常振動和變形。

d.管線上各種儀器、儀表指示值是否正常。

e.檢查管線法蘭連接處螺帽是否緊固,安裝是否符合要求,螺栓墊片是否遺漏。

f.檢查管線有無脫漆銹蝕情況,發現脫漆處,應及時除銹涂漆。

g.檢查管線周圍是否清潔,如有油跡、積水、雜草等易燃物,應及時清除,并分析管線周圍油跡的來源,是否是由于管線滲漏引起。

h.檢查靜電接地裝置是否牢靠,有無銹蝕現象,接地電阻是否穩定,是否符合要求。

i.檢查管線法蘭跨接電阻是否符合要求。

②閥門。閥門每月至少檢查一次,主要內容如下。

a.閥桿動密封及法蘭墊片靜密封處是否滲漏。

b.啟閉狀態是否正常。

c.閥體有無損傷及滲漏等異常現象。

d.將平日常開或常閉閥門(如罐前第一道閥門,排污閥等)轉動1~2圈或做一次升降試驗。

e.對平日常開或常閉閥門閥桿等部位潤滑。

f.檢查和調試電、氣動閥的動力頭及電、氣系統。

③使用閥門注意事項

a.開關閥門時,禁止用長桿或長扳手扳手輪。

b.明桿閥門的閥桿應定期加少量潤滑脂或石墨粉,室外露天閥門應加閥門罩。

c.長期開啟的閥門,在密封面上可能有污物或銹層,關閉時可將閥門輕輕關上,再開啟少許,利用高速液流將污物沖凈后,再關緊。

d.入冬前應放盡閥體內凹處積水,以防凍裂。

e.當閥門全開后,應再將手輪倒轉半圈,以防卡死。

f.備用閥門應放在室內干燥處,并用紙板或堵頭將接口密封,以防污物進入或銹蝕。

④管路的入冬保護。管路的入冬保護是油庫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尤其是對于嚴寒地區。在入冬前應將油罐及管路內的殘水徹底排凈,嚴防氣溫下降造成管路、閥門等設備凍堵、凍裂或回油罐內冰凍而影響正常使用。

⑤第二年對使用5年以上的管線進行下列項目的檢查。

a.對管線進行壁厚定點測量(可用超聲波測厚儀等)。

b.對管線及管件(閥門、過濾器、補償器等)進行抽樣(不少于管件數的10%)做水壓強度試驗。

c.對埋地管線使用防腐檢漏儀進行檢查。對發現的漏點,均應開挖或鉆孔取樣檢查。如無儀器,則應在低洼、潮濕的地方挖開或鉆孔數處進行檢查。

⑥每二年對使用5年以上的閥門抽檢10%以上,進行解體檢查或水壓試驗。

a.閥座與閥體接合是否牢固。

b.閥芯與閥座的接合是否嚴密,有無缺陷。

c.閥桿與閥芯的連接是否靈活、可靠。

d.閥桿有無彎曲、銹蝕,閥桿與填料壓蓋配合是否合適,螺紋有無缺陷。

e.閥桿與閥體有無裂紋,接合是否良好。

f.墊片、填料、螺栓等是否齊全,有無缺陷。

篇2:輸油管路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熟悉管路情況為了正確的使用管路,必須熟悉管路的結構、連接方式、坡度方向;管路的規格及質量、技術狀況;閥門的位置及作用;地下管路分布位置等情況,還應繪制平面流程示意圖,以指導操作。

(2)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尤其是對新上崗人員,使他們熟悉智路的情況和操作規程,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術水平,增強安全意識。

(3)正確操作建立必要的操作檢查復核制度,實現作業程序標準化,按規程正確操作,這是預防事故的主要措施。

(4)操作完畢,及時放空管路

①防止因閥門滲漏使油料串混。

②避免潤滑油凝結在管內,影響輸轉。

③保證管路安全。若管路中存油,當溫度升高時,油料的膨脹大于管路金屬的膨脹,使內壓力升高,引起管路及法蘭連接處等滲漏,閘閥開啟困難,甚至脹裂管路。

(5)檢查與維護

①管線。每月應對管線外表面至少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檢查,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a.管線連接部位(如法蘭、行扣、焊縫等)有無裂縫、滲漏。

b.管線、管件的密封處(動、靜)有無滲漏。

c.管線支座及管線本身有無異常振動和變形。

d.管線上各種儀器、儀表指示值是否正常。

e.檢查管線法蘭連接處螺帽是否緊固,安裝是否符合要求,螺栓墊片是否遺漏。

f.檢查管線有無脫漆銹蝕情況,發現脫漆處,應及時除銹涂漆。

g.檢查管線周圍是否清潔,如有油跡、積水、雜草等易燃物,應及時清除,并分析管線周圍油跡的來源,是否是由于管線滲漏引起。

h.檢查靜電接地裝置是否牢靠,有無銹蝕現象,接地電阻是否穩定,是否符合要求。

i.檢查管線法蘭跨接電阻是否符合要求。

②閥門。閥門每月至少檢查一次,主要內容如下。

a.閥桿動密封及法蘭墊片靜密封處是否滲漏。

b.啟閉狀態是否正常。

c.閥體有無損傷及滲漏等異常現象。

d.將平日常開或常閉閥門(如罐前第一道閥門,排污閥等)轉動1~2圈或做一次升降試驗。

e.對平日常開或常閉閥門閥桿等部位潤滑。

f.檢查和調試電、氣動閥的動力頭及電、氣系統。

③使用閥門注意事項

a.開關閥門時,禁止用長桿或長扳手扳手輪。

b.明桿閥門的閥桿應定期加少量潤滑脂或石墨粉,室外露天閥門應加閥門罩。

c.長期開啟的閥門,在密封面上可能有污物或銹層,關閉時可將閥門輕輕關上,再開啟少許,利用高速液流將污物沖凈后,再關緊。

d.入冬前應放盡閥體內凹處積水,以防凍裂。

e.當閥門全開后,應再將手輪倒轉半圈,以防卡死。

f.備用閥門應放在室內干燥處,并用紙板或堵頭將接口密封,以防污物進入或銹蝕。

④管路的入冬保護。管路的入冬保護是油庫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尤其是對于嚴寒地區。在入冬前應將油罐及管路內的殘水徹底排凈,嚴防氣溫下降造成管路、閥門等設備凍堵、凍裂或回油罐內冰凍而影響正常使用。

⑤第二年對使用5年以上的管線進行下列項目的檢查。

a.對管線進行壁厚定點測量(可用超聲波測厚儀等)。

b.對管線及管件(閥門、過濾器、補償器等)進行抽樣(不少于管件數的10%)做水壓強度試驗。

c.對埋地管線使用防腐檢漏儀進行檢查。對發現的漏點,均應開挖或鉆孔取樣檢查。如無儀器,則應在低洼、潮濕的地方挖開或鉆孔數處進行檢查。

⑥每二年對使用5年以上的閥門抽檢10%以上,進行解體檢查或水壓試驗。

a.閥座與閥體接合是否牢固。

b.閥芯與閥座的接合是否嚴密,有無缺陷。

c.閥桿與閥芯的連接是否靈活、可靠。

d.閥桿有無彎曲、銹蝕,閥桿與填料壓蓋配合是否合適,螺紋有無缺陷。

e.閥桿與閥體有無裂紋,接合是否良好。

f.墊片、填料、螺栓等是否齊全,有無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