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氣車輛進站須知
(1)凡進入加氣站加氣的車輛須先登記并辦理IC卡,經檢查符合相關安全技術標準后方可進站加氣。
(2)汽車進站前,車上乘客全部下車,在加氣區外等候。司機將汽車按指定方向進入加氣區,緩慢進入充氣位置后停車(速度限制為5千米/小時以下),拉緊手制動,汽車發動機熄火,關閉汽車總電源,打開加氣口蓋做好加氣準備。駕駛員嚴禁私自動用站內設備、設施。
(3)進站車輛必須嚴格遵守站內秩序,服從加氣站工作人員的安排停放在指定位置。站內不得鳴放喇叭。禁止車輛在加氣站內隨意停放、洗車、檢修等。其他個人自備機動車、摩托車、助動車不得進入加氣區。
(4)充氣結束后,經加氣操作人員同意,駕駛員方可啟動汽車
(5)站內嚴禁煙火,禁止使用手機等無線通訊工具。站區內嚴禁拍照、攝像。
(6)駕駛員要配合相關資料的填寫及計量收費工作。
(7)加氣時駕駛員遠離售氣機50CM,不要站在售氣機正對面,待顯示加氣完畢后拔IC卡。
(8)鋼瓶的首次檢驗和第二次檢驗為每三年進行一次,第二次檢驗后每兩年進行一次;對出租車用鋼瓶的檢驗每兩年進行一次,第二次檢驗的有效期為一年。
篇2:客運站進站車輛排班規則
1、目的
為保證進站車輛有序發車,消減車輛發班可能產生的安全隱患,特制定本規則。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客運站對進站客運車輛班次的編排和管理。
3、引用文件
《道路旅客運輸與客運站管理規定》
4、管理職責
調度室負責本規則的制定和實施。
5、內容與要求
5.1線路劃分
?5.1.1線路須根據車輛的經營許可范圍、客源需求等情況,依照客運類別(普通或直達)、對方站點、途經路線等經營要素進行劃分。具有相同經營要素的車輛應編排在同一線路發班。
?5.1.2對途經路線或對方站點相差不大的班車,如站場認為有必要歸為同一線路發班,經與相關參營單位協商一致后,可以編排在同一線路發班。
5.2發班時刻編排
?5.2.1每條線路的發班時刻表要根據平時旅客流向、流時、流量的一般規律及現有參營單位的車輛數、運輸頻率、道路狀況、市場前景和站場條件等因素科學制定。發班時刻表由車站提出,征求相關參營單位意見后確定。
?5.2.2對日發2班或以上的班車,編排其發班時刻時,應充分考慮其運輸頻率和對方車站發班時刻安排,保證前后發班時間間隔合理。
?5.2.3發班時刻表在運力增加等情況時,可作調整變動。變動情況包括以下3類:
1).原發班時刻一律不變,在原末班車后新增發班時刻。
2).原發班時刻一律不變,在原發班時刻之間或早班前插入新增發班時刻。
3).原發班時刻變動,需要重新制定發班時刻表。
5.3發班時刻選擇
?5.3.1就近入位、先到先得原則。
?1).對于第1類變動情況,新增發班時刻的選擇遵循“先到先得”原則處理。此時,站場不需征求其它參營單位的意見。
?2).對于第2類變動情況,新增發班時刻的選擇遵循“先到先得”原則處理。同時,站場需征求插入前后原發班時刻參營單位的意見,并允許其可優先選擇發班時刻。
?3).對于第3類變動情況,發班時刻的選擇遵循“就近入位、先到先得”原則處理。此時,站場需征求該線路所有參營單位的意見。
先到先得原則是指按照每條線路的每臺班車先后進站時間為順序選擇發班時刻;就近入位原則是指選擇發班時刻時應選擇與原發班時刻相近的新的發班時刻。
?5.3.2變更從新原則。
對方站點和客運類別發生變更的車輛,應重新編入相應線路,重新選擇發班時刻。
5.4發班時刻管理
5.4.1保護原有經營者原則。
1).在發班時刻和售票站點方面,優先安排始發終到班車。如始發終到班車因運力不足或班次密度不夠等,不能滿足旅客需求的,需先知會本站場始發終到的相關參營單位解決;當相關參營單位不能及時解決時,允許適當安排市內始發的順道途經班車配客。
2).對原有普通班線,在新增相同直達班線前,須先征求原普通班線參營單位的意見。如原普通班線愿意轉為直達班線,并保證在60天內投入運行的,則其投入后具有發班時刻優先選擇權。
3).對原有直達班線,在新增相同的直達或普通班線前,須先征求原直達班線參營單位的意見。
4).如新增進站班車與原經營班車在行駛路線和售票站點等方面相似且有沖突的,站場應征求原相似線路參營單位的意見,協商一致后方可申辦有關進站手續。
5.4.2扶優汰劣原則。
1).在同等條件下,發班時刻安排優先照顧經營行為規范、服務水平高(此前3個月內無違規、無投訴)的單位;在調整發班時刻時,首先征求其意見,并盡量滿足其選擇或變更發班時刻的要求。
2).班車連續3次無故失班、無理拒載或有其它嚴重違規行為的,站場可以取消其原定的發班時刻,另行安排其它發班時刻。
3).如班車無故連續停班超過10天或已辦理退站手續,但又重新復開的,進站時間從復開之日起計算。
4).班車在申請變更發班時刻的前3個月內,必須無違規行為和違反站場其它規定的行為。
5).新增班車選定的發班時刻,在批準進站后如未能及時投入運行的,可保留7天;超過7天后,該發班時刻可供同一線路的其它參營單位選擇。
5.4.3站場調解原則。
1).對進站班車的班次安排,站場需與原有線路及相關線路參營單位協商一致后,再申辦進站手續。
2).如經營者在共同協商中出現分歧,且多次(原則上為3次以上)談判終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由站場按照“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原則統籌協調安排。
3).節假日等客流高峰期間,站場可根據疏運需要,在滿足正班車客源的基礎上,安排合法的客車臨時加班。站場安排臨時加班應先安排原線路參營單位的合法車輛,在原線路參營單位運力不能及時到位或沒有加班運力時,可安排其它合法的客車臨時加班。
4).節假日等客流高峰期間或客觀因素發生變化時,站場有權臨時(調整時間為5天內)調整任一條線路的發班時刻,包括延長全天營業時間段、提前首班車發車時間、延后末班車發車時間、增加班次密度等。站場在調整前,需知會相關參營單位。
5.5違規處理
5.5.1如因站場違反上述原則導致企業間產生糾紛的,運管部門將責令站場限期整改,對整改達不到要求或1年內出現糾紛2次或以上的站場,將予以停辦新增業務1至3個月的處理,并通報批評。
5.5.2對經營中違規行為嚴重的車輛,運管部門將調整其進站,并報請省交通廳作進一步處理,站場須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篇3:進站車輛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進站車輛管理,訂立本制度。
一、凡申請進入我站經營的客運車輛,必須手續齊全,并經當地運管部門批準。向車站提供所有車輛手續、建立車輛檔案,辦理進站手續。
二、進站營運客車必須按規定配備“三防工具”,及準駕車輛相符合的駕駛員。
三、凡進站車輛必須服從車站指揮,不得亂停亂放。
四、凡進站車輛必須服從車站指揮,不得亂停亂放。
五、凡進站車輛按指定通道進出車站。不得逆向行駛。
六、進站營運客車必須保持車況良好,定期維護,按期年檢,做好當日發班前的例檢。
七、夜間需停放在車站過夜的車輛,必須按車站規定辦理看車手續,按值班人員指定位置停放。
八、違反以上規定的車輛,一是不予接納;二是作停班處理;三是按停車場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