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安全防護措施范本
為了充分利用*線診斷技術防病治病的同時,盡可能降低*線工作者和受檢查的受照劑量,把*線檢查可能帶來的潛在性危害降至最低限度,而制定本措施。
一、對已從事和準備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必須接受體格檢查,并接受放射防護知識培訓和法規教育,合格者方可從事放射工作。
二、嚴格掌握*線檢查適應癥,對*線檢查應當貫徹正當化與最優化的原則。
三、工作時應在屏蔽室內操作和觀察病人,采用間斷曝光,盡量縮短曝光時間,縮小照射野,優選投照條件,不出或少出廢片,以便面重復照射。
四、*線機工作時,除受檢者外,其他人員不得在機房內停留,對必須的陪護人員或工作人員應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并盡可能遠離球管或病人,同時盡量縮短照射時間。
五、對患者非投照部位或射線敏感部位應用鉛橡皮遮蓋。
六、在無防護設施的手術室和病房,使用移動式*光機時,操作者除穿戴個人防護衣具外,曝光時應距球管2米以上,無關人員應到室外。
七、佩戴個人劑量監測儀,建立個人劑量檔案,了解并嚴格掌握受照劑量,定期到有關部門進行放射人員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
八、合理安排放射人員保健、休假或療養。九、使用合格*線設備和防護用品,定期由相關部門監測
篇2:放射科質量控制與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一、根據規定組織放射工作人員參加專業技術、放射防護和有關法律知識培訓。
二、放射工作人員,工作時佩戴個人劑量元件并按規定參加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體檢。
三、按規定對放射診療場所和診療設備進行防護與狀態檢測。
四、嚴禁對妊娠婦女進行*線檢查,尤其是妊娠8?5周的婦女。
五、對兒童進行*線檢查時,應盡量采用*線攝影檢查,照射野面積一般不超過膠片面積的10%,并采用短時間曝光的攝影技術。
六、新安裝、維修或更換重要部件后放射診療設備,請取得資質印證的服務機構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工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業務技術和射線防護知識,正確掌握適用范圍,合理使用*線診斷。
八、在不影響診斷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采用“高電壓、低電流、后過濾”和小照射野工作。
九、工作人員在使用*線攝影時,應嚴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調節照射野使有用線束限制在臨床需要的范圍內并與成像器件相匹配。
十、施行*線檢查時注意受檢者防護,對受檢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攝影中除受檢者,其他人員應在機房外等候,對受檢者需要扶攜時,對扶攜者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十一、進行*線攝影檢查時,合理選用膠片以及膠片與增感屏的組合,熟練掌握暗室的操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