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潔管理規章制度及檔案資料建立管理制度
新項目清潔管理規章制度及檔案資料的建立管理
(一)擬設立的清潔管理規章制度
1.設立完善的清潔工作組織架構和規章制度
(1)行政架構完善:保潔/服務員-班長-主管(主辦)-經理
(2)完善的規章制度:上下班制度,紀律制度,統一的考核標準。
2.建立完善的監控監督機制和流程
(1)清潔工作崗位責任明確:
A、主管的職責
-負責部門因清潔而引起的不合格服務、緊急事件、各類投訴的糾正預防措施的審核,評估其有效性。
-負責清潔技術、蚊蟲消殺技術與環保技術的運用。
-負責引進在清潔方面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并推廣運用,不斷提高綠化專業水準。
-負責清潔工作的管理,審核各部門的清潔工作細則。
-負責審核擬外包的清潔方案及監控程序。
B、班長的職責
-負責制訂完善清潔工作作業細則,合理調配保潔員。
-負責每日對清潔各崗位進行巡查和班員的月工作情況的考核。
-負責保潔員的日常技能培訓、崗前培訓,不斷提高員工工作能力。
-負責及時收集顧客意見并匯報。
-負責對保潔設備具維修保養及操作指導。
C、保潔/服務員
-熟悉樓宇結構、人行道及公共配套設施、設備,辦公室內家私布局、材質,服務要求等情況,以便于順利開展各項工作。
-嚴格按照保潔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對責任區域內的物業進行清掃、保潔、整理,并不斷巡視,保持整潔。
-維護責任區域衛生,有效制止各種違章、違規現象,勸阻、制止不衛生、不文明的行為,直接向上級報告。
-愛護保潔工具、用品,每次使用后應清洗干凈,并統一存放于指定地點。
-對公共配套設施、設備等的損壞情況,及時報告相關主管人員或控制中心進行處理。
-發現可疑人員或可疑情況,及時與當值安全管理員或控制中心取得聯系進行處理。
-發現火情時,必須及時通知控制中心或本部門工作人員并按照消防作戰圖履行相應職責。
(2)工作區域責任明確
A、工作區域責任明確:各種區域保潔;
B、工作區域界限明確:分區管理;
(3)等級檢查機制的建立和落實
A、建立行政等級的檢查機制
公司的管理:品質部是環境質量管理的總負責部門,將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其服務質量,不斷策劃新的管理流程和方法,協助和監督物業服務中心持續提高服務質量。
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環境管理第一負責人,負責綠化、保潔、消殺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全面的檢查和監督。
環境主管:負責保潔、綠化和消殺工作的組織、安排、實施專業知識的培訓,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并定期檢查各項工作效果,同時不斷尋找或探索新的綠化養護和環境消殺的方法。
保潔班長:協助環境主管制定清潔工作流程,合理調配保潔/服務員,并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并對保潔、服務員培訓各種專業知識。
保潔/服務員:負責所轄區域內的保潔衛生及辦公室內物品清潔及整理工作。
B、建立科學的時間分級管理
日檢:保潔及班長負責每日多次巡查(根據工作內容或特點來具體決定巡查次數),環境主管進行抽查。
周檢:環境主管每周至少組織一次全面的檢查,對各崗位人員的工作質量進行初步的評估。
季檢:公司品質部每季度至少對環境各崗位進行全面檢查一次,進行總體服務質量評估。
月檢:部門經理或助理每月至少對行政辦事中心及會議大廈清潔管理質量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同時組織日常多次不定期的抽查。
半年檢:公司每半年會進行一次大型的各項服務質量檢查活動,對半年的工作進行總結:并根據質量運作體系進行內部質量審核,檢查所有服務的操作狀態,督促物業服務中心按照規范的體系進行運作,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效率,規范各項流程。
(4)建立合理的整改機制
-分析原因
-整改
-復查
-評分考核
3.建立環境服務質量的自檢和保障體系
月度顧客回訪調查:
物業服務中心片區客戶服務理及部門經理、助理組織每個月至少一次對顧客滿意程度的回訪,回訪對象一般為服務需求人或各單位負責辦公室后勤的主要人員,了解顧客對保潔保養情況和消殺服務情況的認同程度或可能存在的看法,及時制定整改措施,不斷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
半年顧客滿意度調查:
公司組織每半年至少一次對顧客的滿意程度的調查,及時對物業服務中心半年的消殺服務和保潔保養工作進行總結,及時發現問題,經過不斷的整改,并把調查的結果納入部門的年終考核,以加強管理的力度,督促相關部門不斷的提高服務質量。
(二)、物業清潔管理服務檔案料的建立與管理
1.物業清潔管理服務檔案料的建立
日計劃和記錄:
計劃:班長每天執行"班前點名,班后點評"制度,確定日工作重點及注意事項。
記錄:保潔的洗手間記錄、消殺記錄、辦公室清潔工作記錄表等所有保潔保養工作計劃記錄:物業服務中心和公司的巡查記錄。
周計劃和記錄:
計劃:主管每周召開周例會,對上周工作進行總結,對下周工作進行計劃。
記錄:環境主管和班長每周的巡查記錄,物業服務中心和公司和抽查記錄。
月計劃和記錄:
計劃:經理每月召開月度例會.確定月工作計劃。
記錄:環境主管、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分管助理)、品質部的月度評估,以及日常抽檢記錄.
季計劃和記錄:
計劃:每季度寫工作計劃。
記錄:物業服務中心、品質部季度評估.以及抽查記錄。
年計劃和記錄:
計劃:下一年度保潔、綠化和消殺工作計劃、定期作業計劃。
記錄:上一年度工作總結和抽查記錄。
2.清潔管理服務檔案資料的管理
(1)定期收集
(2)定期檢查
(3)檢查結果與考核掛鉤
(五)清潔設備、工具裝備配置方案
1.物質裝各的原則
(1)確保質量與控制成本的原則
(2)設備先進性與實用性結合的原則
2.擬投入物資裝備
(1)清潔物資裝備一覽表
序號項目數量金額用途備注
篇2:設備檔案資料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設備檔案資料是設備制造、使用、管理、維修的重要依據,為保證設備維修工作質量、使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提高使用、維修水平,充分發揮設備檔案資料為日常設備管、修、用服務的職能,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職責
2.1設備檔案資料對公司的資產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其管理的主要負責部門是公司設備動力科,主要應做好的工作是:資料來源的組織工作;歸集記錄工作;資料加工分析工作;歸檔審定工作以及資料使用過程的管理工作。
2.2設備的檔案資料應統一存放于公司檔案室。除了設備動力科可保留部分常用設備資料(主要應為復制件),凡是需用資料的部門均應到檔案室借用。公司檔案室管理員應嚴格按公司制定的《檔案管理條例》,加強對設備檔案的管理包括資料借閱和審批手續等。
3.主題釋意與說明
3.1有關設備資料是指從設備規劃、設計、制造(購置)、安裝、使用、維修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等全過程中形成并經整理應當歸檔保存的圖紙、圖表、文字說明、計算資料、照片、錄像、錄音帶等科技文件資料,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將全公司生產設備逐臺建立設備資料袋及設備資料的管理工作。
3.2設備檔案資料應包括如下內容:
3.2.1制造廠的技術檢驗文件、合格證、技術說明書、裝箱單。
3.2.2設備安裝驗收移交書。
3.2.3設備附件及工具清單。
3.2.4設備大、中修理施工記錄,竣工驗收單,修理檢測記錄。
3.2.5精度校驗及檢驗記錄。
3.2.6設備改裝、更新技術。
3.2.7設備缺陷記錄及事故報告單(原因分析處理結果)。
3.2.8設備技術狀況鑒定表。
3.2.9安裝基礎圖及土建圖。
3.2.10設備結構及易損件、主要配件圖紙。
3.2.11設備操作規程(包括:崗位職責、主要技術條件、操作程序、維護保養項目等)。
3.2.12設備檢修規程(包括:檢修周期、工期、項目、質量標準及驗收規范等)。
3.2.13其他資料。
3.3設備檔案資料管理的范圍包括公司內機械、電氣、動力設備及土建設施的有關圖紙說明書、技術文件、設備制造圖、備件圖冊、設備檔案袋、設備改裝圖紙、修理工具圖冊及設備維修、使用原始等。
4.設備檔案資料的收集
4.1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圖紙資料的收集工作,將設計通用標準、檢驗標準、設備說明書以及各種型號的設備制造圖、裝配圖,重要易損零件圖配置完整。
4.2新設備進公司,開箱應通知資料員及有關人員收集隨機帶來的圖紙資料,如果是進口設備需提請主管生產(設備)的領導組織翻譯工作。隨機說明書上的電器圖,在新設備安裝前必須復制,以指導安裝施工,原圖分級妥善保管。
4.3設備檢修與維修期間,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車間技術人員及有關人員對設備的易損件、傳動件等進行測繪,經校對后將測繪圖紙匯總成冊存檔管理。
4.4隨機帶來的圖紙資料及外購圖紙和測繪圖紙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審核校對,發現圖紙與實物不符,必須做好記錄,并在圖紙上修改。設備管理部門組織將全公司設備常用圖紙如裝配圖、傳動系統圖、電器原理圖、潤滑系統圖等,進行描曬制后供生產車間維修使用,原圖未經批準一律不外借或帶出資料室。
5.設備檔案資料的整理所有進人資料室保管的藍圖,資料員必須經過整理、清點編號、裝訂(指藍圖),登賬后上架妥善保管。
5.1圖紙人資料室后必須按總圖、零件、標準件、外購件目錄、部件總圖、零件的圖號順序整理成套,并填寫圖紙目錄和清單,詳細記明實有張數,圖面必須符合國家制圖標準,有名稱、圖號,有設計、校對、審核人簽字。
5.2底圖的保管
5.2.1所有底圖按設備類別清點、編號、記賬以保證抽曬、歸還準確無誤。
5.2.2底圖的修改應由設備管理部門有關負責人員簽名(蓋章)批準,注明修改日期。
5.2.3底圖作廢、銷毀,應由資料員提出交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技術員分別核實,確定無保存價值者,列出清單,經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銷毀。
5.3動力傳導設備技術檔案資料的保管
5.3.1動力傳導設備技術檔案資料是指蒸氣管系、壓縮空氣管系、,乙炔管系、氧氣管系、高低壓電力電纜、電力架空線路、電話電纜等的平面附設布置圖。
5.3.2動力傳導設備檔案資料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有關技術人員按照各種電纜、管道的實際附設走向進行測繪,底圖交公司資料室作密級資料保管。
5.3.3檔案資料必須保持與實物或實際情況相符,根據公司管線布置變動的情況,檔案資料必須作相應的變動,修改后歸檔。
6.設備檔案資料管理的具體要求
6.1技術文件應力求齊全、完整、準確
6.2檢驗(檢測)、檢修、驗收記錄等資料由設備動力科分管人員作分類整理后交資料員作集中統一管理。
6.3所有圖紙要有統一的編號6.4圖紙上的各項技術要求標注齊全,圖紙清晰。
6.5型號相同的設備,因制造廠和出廠年份不同,零件尺寸可能不同,應與實物核對,并在圖紙索引中加以注明。
6.6設備經改裝或改造后,圖紙應及時修改。
6.7圖紙的修改應表示在底圖上,并在修改索引上注明。
6.8凡原制造廠的圖紙,一律沿用原制造廠的編號。
6.9訂制設備、年久設備和無制造廠設備圖紙的編號,按下列辦法進行,即第一節為設備型號,第二節為部件號,第三節為零件號,每節用短橫線連接。每個部件的零件號都從001開始,以便書寫整齊和查閱清楚。
6.10嚴禁將圖冊中的圖紙拆下作為加工和外協等用。
7.圖紙資料的借閱管理規定
7.1資料管理員認真按《圖紙資料借閱登記表》填寫名稱、圖號、張數、借閱時間、借閱期限等項。
7.2借閱人在《圖紙資料借閱登記表》簽字欄簽字。
7.3絕密文件資料借閱,資料管理員需報請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借閱。
7.4資料借閱時間規定為10天內,借閱期滿,資料管理員應催收。需繼續借閱者,應辦順延手續,該歸還不歸還或遺失、損失者,由設備管理部按其損失作估價賠償。
7.5非為我公司服務的外單位人員不得借閱公司的設備檔案資料。為我公司服務的人員,經設備部允許,可在資料室查閱有關的檔案資料,但不得將檔案資料帶出資料室。外單位人員因工作需要,需將檔案資料帶出資料室,應經公司領導批準。
7.6原圖原件或無備件的技術檔案資料一律不得外借,只能在資料室查閱。
7.7本單位人員調出我公司或辦理離、退休手續前,有借閱設備檔案資料未歸還者,須到資料室辦理歸還手續。否則,辦公室不得辦理調動或退休手續。
8.附件
篇3:工程化驗室檔案資料管理與保密制度
工程公司化驗室檔案資料管理與保密制度
1、目的
使化驗室的檢驗原始記錄,儀器設備檔案,技術書籍處于受控狀態,滿足檢驗、設備的原始資料的保存需要。
2、使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化驗室的檢測原始資料和儀器設備檔案管理。
3、職責
3.1班長負責對檢測原始記錄進行歸類,按保存期限進行保管。
3.2儀器設備管理人員負責對儀器設備檔案進行管理。
4、工作程序
4.1由班長負責歸檔資料的整理、保管、借閱和銷毀工作。
4.2由班長負責收集日常水質檢測原始記錄,在檢測報告發出后立即歸檔。凡列入固定資產范圍內的各類儀器設備檔案資料于進站開箱驗收后,立即歸檔。
4.3借閱存檔資料應辦理借閱手續。與檢測無關人員不得查閱檢測報告和原始記錄,保密資料需經部長或總經理批準方可查閱,不得帶出資料室,不得復印。
4.4檔案工作人員要嚴格為供貨商保守技術機密,并按照相關保密制度管理,否則以違反紀律處理。
4.5要注銷的技術檔案要造冊登記,經部長和總經理審批,指定監銷人共同處理,以防失密。
4.6妥善保管資料檔案,定期檢查防止霉變和蟲蛀。
5、相關文件
6、相關記錄
化驗室資料檔案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