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發電機的損壞事措施
?“為了防止發電機的損壞事故發生,應嚴格執行《發電機反事故技術
措施》《發電機反事故技術措施補充規定》(能源部發[1990]14號)、(能源部、機電部電發[1991)87號)和(國電發[1999]579號)等各項規定,并結合格里橋電站現場實際設備,并重點要求如下。
一、防止定子相間短路
1、防止定子繞組端部松動引起相間短路。
檢查定子繞組端部線圈的磨損、緊固情況。200MW及以上的發電機在大修時應做定子繞組端部振型模態試驗,發現問題應采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對模態試驗頻率不合格(振型為橢圓、固有頻率在94-115Hz之間)的發電機,應進行端部結構改造。
防止在役發電機定子線棒因松動造成絕緣磨損的主要措施是,加強機組檢修期間發電機定子繞組端部的松動和磨損情況的外觀檢查,以及相應的振動特性試驗工作。每次大修、小修都應當仔細檢查發電機定子繞組端部的緊固情況,仔細查找有無絕緣磨損的痕跡,尤其是發現有環氧泥時,應當借助內窺鏡等工具進行檢查。若發現定子繞組端部結構有松動現象,除應重新緊固外,還應仔細進行振動模態試驗,確認固有頻率已達到規定值(避開94-115Hz),根據測試結果確定檢修效果。
2、防止定子繞組相間短路。
?加強對發電機環形接線、過渡引線、鼻部手包絕緣、引水管
水接頭等處絕緣的檢查。按照《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IJT596-1996),對定子繞組端部手包絕緣加直流電壓測量,不合格的應及時消缺。”
發電機環形接線、過渡引線、鼻部手包絕緣、引水管水接頭等處是發電機機
械強度和電氣強度先天性比較薄弱的部位,事故統計表明,其也是發電機定子繞組相間短路事故多發部位。因此,應加強對大型發電機環形接線、過渡引線、鼻部手包絕緣、引水管水接頭等處絕緣的檢查。
?二、防止轉子匝間短路
?運行的發電機,應在停機過程和大修中分別進行動態、靜態匝間短路試驗,有條件的可加裝轉子繞組動態匝間短路在線監測裝置,以便及早發現異常。
因此,防止轉子匝間短路故障主要措施:首先,應改善轉子匝間絕緣的制造
工藝,提高轉子匝間絕緣的質量水平。其次,應加強轉子在制造、運輸、安裝及檢修過程中的管理,防止異物進人發電機。因為轉子匝間絕緣比較薄弱,即使在制造、運輸、安裝及檢修過程中有焊渣或金屬屑等微小異物進入轉子通風道內,也足以造成轉子匝間短路。
三、?防止發電機轉子上零部件斷裂飛逸
1..對轉子結構設計不合理,自投入運行以來,已出現裂紋、變形、小齒掉塊等故障的發電機,應該結合大修,在可能條件下進行改進處理。
2.在檢修中應檢查轉子上零部件處是否有裂紋、位移、接觸腐蝕等異常情況,如發現問題,應解體檢查處理。
3.新機投產和舊機大修中,應對平衡螺絲、平衡塊、風扇固定螺絲、引線固定螺絲等逐個進行細致檢查,如發現有松動或未鎖緊的應予以止動鎖緊;應對風扇葉片進行探傷檢查,如發現有傷痕和裂紋,應根據情況進行處理或更換。
4.在發電機轉動部件上增設部件或改造部件時,必須經過細致的強度驗算和試驗,材質和工藝質量必須符合要求,并經主管省局審批后,才可施行。
5.應加強機組電刷和滑環的運行、維護、和檢修工作。
四、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
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發電機、變壓器斷路器出現非全相運行時,其相關保護應及時起動斷路器失靈保護,在斷路器無法斷開時,斷開與其連接在同一母線上的所有電源。
發電機的非全相運行主要是由于斷路器一相未斷開或未合上而造成不對稱負荷,這時在定子繞組中有負序電流,它產生的磁場對于轉子是以2倍頻率旋轉,這種旋轉磁場在轉子本體、槽楔和護環感應出2倍頻率的負序電流,該電流在這些部件上和各部件的接觸處產生很大的附加損耗和溫升,產生局部過熱。負序電流過大將燒壞發電機轉子齒部、槽楔和護環嵌裝面燒熔和產生裂紋。
五、防止發電機非同期并網。”
?發電機非同期并網過程類似電網系統中的短路故障,其后果是非常嚴重的。發電機非同期并網產生的強大沖擊電流不僅危及電網的安全穩定,而且對并網發電機組、主變壓器將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為了避免發電機非同期并網事故的發生,對于新投產機組、大修機組及同期回路(包括電壓交流回路、控制直流回路、整步表、自動準同期裝置及同期把手等進行過改動或設備更換的機組,在第一次并網前必須進行以下工作。
1)對同期回路進行全面、細致的校核(尤其是同期繼電器、整步表和自動準同
期裝置應定期校驗)。條件允許的可以通過在電壓互感器二次側施加試驗電壓(注意必須斷開電壓互感器)的方法進行模擬斷路器的手動準同期及自動準同期合閘試驗。同時檢查整步表與自動準同期裝置的一致性。
2)倒送電試驗(新投產機組)或發電機一變壓器帶空載母線升壓試驗(檢修機
組)。校核同期電壓檢測二次回路的正確性,并對整步表及同期檢定繼電器進行實際校核。
3)假同期試驗。進行斷路器的手動準同期及自動準同期合閘試驗,同期(繼電器)閉鎖試驗,檢查整步表與自動準同期裝置的一致性。
4)斷路器操作控制二次回路電纜絕緣滿足要求。
5)核實發電機電壓相序與系統相序一致。
此外,發電機在自動準同期并網時,必須先在“試驗”位置檢查整步表與自動準同期裝置的一致性(以防止自動準同期裝置故障),然后“投入”自動準同期裝置并網。
六、防止發電機局部過熱
?當發電機由于某種原因發生絕緣局部過熱時,絕緣體將分解散發出特有的物質,通過取樣進行色譜分析,可以判斷過熱的材質和過熱程度,以便于確定應采取的措施,防止故障的擴大。
七、防止發電機內遺留金屬異物
?1、建立嚴格的現場管理制度,防止鋸條、螺釘、螺母、工具等金屬雜物遺留在定子內部,特別應對端部線圈的夾縫、上下漸伸線之間位置作詳細檢查。
?2、?大修時應對端部緊固件(如壓板緊固的螺栓和螺母、支架固定螺母和螺栓、引線夾板螺栓、匯流管所用卡板和螺栓等)緊固情況以及定子鐵芯邊緣矽鋼片有無斷裂等進行檢查。
八、防止定子單相接地故障
?當發電機定子回路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允許的接地電流發電機定子接地保護的動作整定值的要求確定。當定子接地保護報警時,應立即停機。為跳閘。
九、防止轉子一點接地
?當發電機的轉子繞組發生一點接地時,應立即查明故障點與性質。如系穩定性的金屬接地,應立即停機處理。”
十、防止勵磁系統故障引起發電機損壞。
1、嚴格執行省電力調度中心有關發電機低勵限制和PSS的定值要求,并在大修校驗。自動勵磁調節器的過勵限制和過勵保護的定值應在制造廠給定的容許值內,并大修校驗。
2、勵磁調節器的自動通道發生故障時應及時修復并投入運行。嚴禁發電機在手動勵磁調節(含按發電機或交流勵磁機的磁場電流的閉環調節)下長期運行。在手動勵磁調節運行期間,在調節發電機的有功負荷時必須先適當調節發電機的無功負荷,以防止發電機失去靜態穩定性。
3、在電源電壓偏差為+10%~-15%、頻率偏差為+4%~-6%時,勵磁控制系統及其繼電器、開關等操作系統均能正常工作。
4、在機組起動、停機和其他試驗過程中,應有機組低轉速時切斷發電機勵磁的措施。
十一、防止發電機、封閉母線等著火
當發電機著火時,立即解列停機。在確認發電機已解列后,空冷發電機應根據現場的水滅火裝置使用規程,立即向機內噴水,直到火完全熄滅為止。
當發電機封閉母線等處著火時,按火災事故應急預案處理,直到火完全熄滅為止。
篇2:防止發電機電動機損壞安全措施
為保證我廠安全生產,防止發電機及大型電動機損壞,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望全體運行值班員認真執行。1.所有的運行值班員必須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員必須按《設備巡回檢查制度》規定的交班巡檢路線,對所有運行設備的發電機、電動機、軸承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記錄。接班人員在接班前,按巡回檢查路線,對運行中的發電機、電動機和其軸承進行檢查。當發現問題,如溫度高、振動大、有異音等異常現象,根據情況及時匯報或緊急處理。(責任人:全體運行人員)2.在值班的時間內,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必須按《設備巡回檢查制度》規定的班中巡檢路線對所有運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巡視時要思想集中,認真按運行規程進行檢查。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責任人:巡檢)3.發電機在開機前必須進行機爐電大聯鎖試驗及主、后備和工藝保護抽查試驗。(責任人:值長、電氣專工)4.化學專業加強對定冷水水質、氫氣濕度的監測,嚴格控制定冷水水質、氫氣濕度在運行規程規定的范圍內。(責任人:化學專工)5.電氣運行人員每小時巡測一次發電機各部溫度,并每班抄錄一次。若發現定子線圈溫度超溫,或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相差25℃時,應立即降負荷,查明原因。若降負荷后定子線圈的溫度及溫差未降,則需立即停機。(責任人:主值、巡檢)6.發電機并網操作一般采用自動準同期裝置,若自動準同期裝置不能用時,應由有經驗的電氣運行人員進行手動準同期操作。(責任人:值長、主值)7.運行人員必須每班檢測一次發電機軸承監測裝置的試驗電流,確保裝置運行正常,檢修人員應每月測量一次發電機的軸電壓。(責任人:主值)8.對帶有油位計的軸承,應根據油位情況及時補油。部分軸承用電動機沒有溫度計,應手摸的辦法進行檢查。一般滾動軸承溫度最高不超過100℃,滑動軸承溫度最高不超過80℃。(責任人:巡檢)9.軸承潤滑情況應良好,不缺油,不甩油,油位、油色正常,油環轉動正常,強制潤滑系統的工作應正常。各軸承的冷卻水應暢通。一般電動機的振動、串軸不超過下列規定:轉速(轉/分)振動值(毫米)0.05以下0.08以下0.10以下0.12以下串動值(毫米)滑動軸承的電動機不超過2~4滾動軸承的電動機不允許串動10.電動機送電前,應對電動機的控制設備包括引線及其系統作全面檢查,電動機的絕緣電阻值必須符合要求。(責任人:值長、主值)11.認真執行《設備定期切換和試驗》制度,對備用電動機實行定期切換試運,以確保備用設備處于正常熱備用狀態。(責任人:值長、主值)12.泵與電動機檢修完畢,在試轉前應對轉子盤動360o。盤動轉子應靈活,無卡澀現象。(責任人:工作票許可人)13.電動機的啟動電流很大,但隨著電動機轉速的上升,在一定時間內,電流表指示應逐漸返回到額定值以下,如果在預定時間內不能回到額定電流以下,應斷開操作開關,查明原因,否則不允許再次啟動。(責任人:監盤人員)14.運行中的電動機自動跳閘后,應由電氣人員查明原因,情況正常后方可重新啟動。如重新啟動后又出現相同的原因跳閘時,應通知檢修人員進行處理。(責任人:主值)15.運行人員在工作中應嚴肅、認真,檢查設備時不能走過場,每次檢查后做好記錄。如發現走過場、弄虛做假者給予嚴肅處理。(責任人:彭迪云、孫偉鵬)海門電廠運行部2009.03.23
篇3:防止發電機損壞反事故技術措施
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電力《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確保電力安全生產,避免發生發電機損壞惡性事故的發生,特制定以下安全、檢查措施:
1、防止發電機定子繞組端部松動引起相間短路。
主要檢查定子繞組端部線圈的磨損、堅固情況,檢查周期如下:
1.1、第一次開機前進行檢查,機電安裝安裝單位及電廠相關人員做好記錄。
1.2、第一次開機后、過速試驗后、保護動作后勻應做詳細檢查,并做好記錄。
1.3、正常發電后按定期巡回檢查制度實行。
2、防止發電機定子繞組相間短路。
1.1、詳細對發電站過渡引線、鼻部手包絕緣,冷卻水管路接頭等處絕緣檢查,按照《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596-1996),對定子繞組端部手包絕緣施加直流電壓測量,不合格的應及時消缺。
1.2、嚴密監視發機電機組定、轉子繞圈溫度,使其在運行規程要求的范圍內運行。
1.3、防止定、轉子水路堵塞、漏水。
1.3.1、首要采取清水池循環供水方式,水池應定期換水、清掃。
1.3.2、清水池內的補充用水或更換水必須經濾水器過濾。
1.3.3、若需外來供水方式時,水必需經濾水器過濾,且需及時恢復清水池供水方式,在供水過程中嚴密監視各部溫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3.4、管道、閥門的密封應采用聚四氟乙烯墊圈。
1.3.5、檢查發電機風洞內閥門、管路無滲漏情況、風洞內排污孔無堵塞。
1.3.6、發電機空冷熱風、冷風溫度嚴格按制造廠及規范執行。
4、防止轉子匝間短路
嚴密監視轉子、軸瓦的磁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廠家處理。
5、防止發電機非全相運行。
發電機變壓器組的主斷路器出現非全相運行時,其相關保護應及時起動斷路器失靈保護,在主斷路器無法斷開時,斷開與其連接的同一母線的所有電源。我廠220KV斷路器除本體配置失錄保護外,還將接點引至主變保護,大大提高了保護的可靠性。
6、防止發電機局部過熱
6.1、發現發電機過熱時,可進行取樣分析,必要時停機消缺。
6.2、詳細檢查發電機內部,防止發電機內遺留金屬異物。
6.2.1、建立嚴格的現場管理制度,防止鋸條。螺釘、工具等金屬雜物遺留在定子內部,特別是對端部線圈的夾縫、上下漸伸線之間位置作詳細檢查。
6.2.2、新建、大修機組應對端部緊固件緊固情況以及定子鐵芯邊緣矽鋼片有無斷裂進行檢查。
7、發電機發生定子單相接地故障時按運行規程實行。
8、發電機發生轉子一點接地時,應立即查明故障點與性質,如系穩定性金屬性接地,應立即停機處理。
9、防止勵磁系統故障引起發電機損壞。
9.1、定期校驗低勵限制的定值在廠家給定的容許值內。
9.2、自動勵磁調節器的過勵限制和過勵保護的定值在規定范圍內,并定期校驗。
9.3、勵磁調節器的自動通道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個復并投放運行。嚴禁發電機在手動情況下長期運行。
總之為確保電站安全經濟運行不僅要加強日常巡視外還必須保證發電機的各項監視、測量、保護功能完整。
四川巴郎河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