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安全操作組織措施技術措施
一.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
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一般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以及恢復送電制度。
1.工作票制度
工作票是準許在電氣設備,熱力和機械設備以及電力線路上工作的書面命令書。也是明確安全職責,向工作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以及履行工作許可手續、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手續,并實施保證安全技術措施等的書面依據。對于發電廠、變電所來說,由于各種工作條件下對安全工作的要求不同,采取的安全措施也不一致,工作票的形式也有所區別。工作票的形式主要有七種:發電廠(變電所)第一種工作票,發電廠(變電所)第二種工作票,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電力線路第二種工作票,熱力機械工作票及一級、二級動火工作票。
對于各種工作票的填用范圍,《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上都有明確的規定:在發電廠或變電所高壓電氣設備上工作,需要全部或部分停電;在高壓室內的二次接線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將高壓設備停電或做安全措施的工作應填用發電廠(變電所)第一種工作票。
在發電廠或變電所的電氣設備上帶電作業和在帶電設備外殼上作業,在控制盤和低壓配電盤、配電箱,電源干線上的工作;二次接線回路上工作而無需將高壓設備停電;轉動中的發電機、同期調相機的勵磁回路或高壓電動機轉子電阻回路上的工作;非當值值班人員用絕緣棒和電壓互感器定相或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高壓回路的電流等,應填用發電廠(變電所)第二種工作票。
在停電線路(或在雙回線路中的一回停電線路)上的工作;在全部或部分停電的配電變壓器臺架上或配電變壓器室內的工作應填用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
在電力線路上帶電作業;在帶電線路桿塔上工作;在運行中的配電變壓器臺上或配電變壓器室內的工作,應填用電力線路第二種工作票。
在熱力機械生產現場檢修、試驗或安裝工作時,為了能有安全的工作條件和設備的安全運行,防止事故發生,必須填用熱力機械工作票。它適用的范圍有:需要將生產設備、系統停止運行或退出備用,由運行值班人員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規定采取斷開電源,隔斷與運行設備聯系的熱力系統,對檢修設備進行消壓、吹掃等任何一項安全措施的檢修工作,以及需要運行值班人員在運行方式、操作調整上采取保障人身、設備運行安全措施的工作。
在電力生產區域的易燃易爆部位動火時,必須按照《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的要求,填寫動火工作票。
各種工作票的格式在《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電力線路部分、熱力和機械部分以及動火部分都相應作了規定。工作票應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一式兩份,應正確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工作票一份交給工作負責人,另一份留存簽發人或工作許可人處。
工作票所列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條件,同時負有相應的安全責任,工作票簽發人要對工作的必要性,工作是否安全,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所派工作負責人和工作班人員是否適當負責。工作負責人(監護人)要正確安全地組織工作,結合實際進行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前要對工作班成員交侍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嚴格執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必要時還應加以補充,同時要督促、監護工作人員遵守安全工作規程。工作許可人要認真審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是否符合現場條件,檢查停電設備有無突然來電的危險等內容,工作班成員應認真執行安規和現場安全措施的實施。
2.工作許可制度
工作許可制度,是在完成安全措施之后,為進一步加強工作責任感,確保工作安全所采取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措施。因此,在完成各項安全措施之后,必須再履行工作許可手續,方可開始工作。工作許可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對于發電廠和變電所第一、二種工作票的許可工作,工作許可人在完成施工現場的安全措施后還應會同工作負責人到現場再次檢查所做的安全措施,以手觸試,證明檢修設備確無電壓;對工作負責人應指明帶電設備的位置和注意事項,并和工作負責人在工作票上分別簽名。
對從事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的工作,工作負責人必須在得到值班調度員或工區值班員的許可后,方可開始工作,線路停電檢修時,值班調度員必須在發電廠、變電所將線路可能受電的各方面都拉閘停電,并掛好接地線后,將工作班、組數目,工作負責人的姓名,工作地點和工作任務記人記錄簿內,才能發出許可工作的命令。
執行熱力和機械工作票的許可工作,工作許可人和工作負責人應共同到現場檢查安全措施,由工作許可人向工作負責人詳細交待安全措施布置情況和安全注意事項,工作負責人對照工作票檢查安全措施無誤后,雙方在工作票上簽字并記上開工時間,作為工作許可的憑證。
3.工作監護制度
完成工作許可手續后,工作負責人(監護人)應向工作班人員交待現場安全措施,帶電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項,正確和安全地組織工作,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必須始終在工作現場,隨時檢查、及時糾正工作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的違反安全工作規程和安全措施的行為。特別當工作者在工作中,人體某部位移近帶電部分或工作班人員轉移工作地點、部位、姿勢、角度時,更應重點加強監護,以免發生危險。
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負責人,如碰到現場安全條件差,或施工范圍廣等情況時,應增設專人監護,專責監護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若工作期間,工作負責人因故必須離開工作地點時,應指定能勝任的人員臨時代替,離開前將工作現場交待清楚,并設法告知工作班人員,原工作負責人返回后也應履行同樣的手續。
4.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以及恢復送電制度
工作間斷時,所有安全措施應保持不動,電力線路上的工作如果工作班須暫時離開工作地點,則必須采取安全措施和派人看守,不讓人、畜接近挖好的基坑或接近未豎立穩固的桿塔以及負載的起重和牽引機械裝置等,恢復工作前,應檢查接地線等各項安全措施的完整性。當天不能完成的工作,每日收工應清掃工作地點,開放已封閉的道路,并將工作票交回值班員,次日復工時,應得到值班員許可,取回工作票。工作負責人必須事前重新認真檢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后方可工作。在電力線路上工作,如果每日收工時需要將工作地點所裝的接地線拆除,次日重新驗電裝接地線恢復工作的,均須得到工作許可人許可后方可進行。
保證電力施工現場作業安全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2)
在同一電氣連接部分用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幾個工作地點轉移工作時,全部安全措施由值班員在開工前一次做完,不需再辦理轉移手續,但工作負責人在轉移工作地點時,應向工作人員交待帶電范圍、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
全部工作完畢后,工作班應清掃、整理現場。工作負責人應先周密檢查,確認無問題后帶領工作人員撤離現場,再向值班人員講清所修項目發現的問題、試驗結果和存在問題等,并與值班人員共同檢查設備狀況,有無遺留物件,是否清潔等,然后在工作票上填明工作終結時間,經雙方簽名后,工作票方告終結。電力線路上工作終結前工作負責人必須認真檢查線路檢修地段以及桿塔上、導線上及絕緣子上有無遺留的工具、材料等,確認全部工作人員已由桿塔上撤下,再拆除接地線。
恢復送電必須在工作許可人接到所有工作負責人的完工報告后,并確知工作已經完畢,所有工作人員已由線路上撤離,接地線已拆除,并與記錄簿核對無誤后方可下令拆除發電廠、變電所線路側的安全措施,向線路恢復送電。
二、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在電力線路上工作或進行電氣設備檢修時,為了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一般都是在停電狀態下進行,停電分為全部停電和部分停電,不管是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的電氣設備工作或電力線路上工作,都必須采取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以及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四項基本措施,這是保證發電廠、變電所、電力線路工作人員安全的重要技術措施。
1.發電廠、變電所工作的安全技術措施
(1)停電。《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上規定必須停電的設備有:檢修的設備;與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的距離小于表2-1規定的設備;在44kV以下的設備上進行工作,與工作人員在進行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的距離雖大于表5-1規定,但小于表5-1規定,同時又無安全遮欄措施的設備;帶電部分在工作人員后面或兩側無可靠安全措施的設備。
將工作現場附近不滿足安全距離的設備停電,主要是考慮到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可能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而采取的措施。
將檢修設備停電,必須把各方面的電源完全斷開(任何運行中的星形接線設備的中性點,必須視為帶電設備)。必須拉開隔離開關,使各方面至少有一個明顯的斷開點。
禁止在只經斷路器斷開電源的設備上工作。與停電設備有關的變壓器和電壓互感器,必須從高、低壓兩側斷開,防止向停電檢修設備反送電。為了防止在檢修斷路器或遠方控制的隔離開關可能因誤操作或因試驗等引起的保護誤動作而使斷路器或隔離開關突然跳合閘而發生意外,必須斷開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操作電源,隔離開關操作把手必須鎖住。
(2)驗電。通過驗電可以驗證停電設備是否確無電壓,可以防止出現帶電裝設接地線或帶電合接地開關事故的發生。驗電必須用電壓等級合適而且合格的驗電器,驗電前,驗電器應先在有電設備上進行試驗,確證驗電器良好,方可使用;如果在木桿、木梯或在架構上驗電,不接地線不能指示有無電壓時,經值班負責人許可,可在驗電器上接地線,為了防止某些意外情況發生,在檢修設備進出線兩側各相應分別驗電;驗電時必須戴絕緣手套,330kV及以上的電氣設備,在沒有相應電壓等級的專用驗電器的情況下,可使用絕緣棒代替驗電器,根據絕緣棒端有無火花和放電辟辟聲來判斷有無電壓。
表示設備斷開和允許進入間隔的信號、經常接人的電壓表等,因為有可能失靈而錯誤指示,所以不得作為設備無電壓的根據,但如果指示有電,則禁止在該設備上工作。
(3)裝設接地線。裝設接地線是保護工作人員在工作地點防止突然來電的可靠安全措施,同時接地線也可將設備斷開部分的剩余電荷放盡。裝設接地線應符合安規的有關規定,在用驗電器驗明設備確無電壓后,應立即將檢修設備接地并三相短路,防止在較長時間間隔中,可能會發生停電設備突然來電的意外情況,對于可能送電至停電設備的各方面或停電設備可能產生感應電壓的都要裝設接地線。所裝接地線與帶電部分應符合安全距離的規定,這樣對來電而言,可以做到始終保證工作人員在接地線的后側,因而可確保安全。當停電設備有可能產生危險感應電壓時,應視情況適當增掛接地線。
檢修母線時,應根據母線的長短和有無感應電壓等實際情況確定地線數量。檢修10m及以下的母線,可以只裝設一組接地線。在門型架構的線路側進行停電檢修,如工作地點與所裝接地線的距離小于10m,工作地點雖在接地線外側,也可不另裝接地線。
檢修部分若分為幾個在電氣上不相連接的部分(如分段母線以隔離開關或斷路器隔開分成幾段)則各段應分別驗電接地短路。降壓變電所全部停電時,應將各個可能來電側的部分接地短路,其余部分不必每段都裝設接地線。為了防止因通過短路電流時斷路器跳閘或熔斷器迅速熔斷而使工作地點失去接地保護,所以接地線與檢修部分之間不準連有斷路器或熔斷器。
在室內配電裝置上工作,接地線應裝在該裝置導電部分的規定地點,這些地點的油漆應刮去,并劃下黑色記號,所有配電裝置的適當地點,均應設有接地網的接頭,接地電阻必須合格。這主要是為了保證接地線和設備之間的接觸良好,因為若接觸不良,則當流過短路電流時,在接觸電阻上產生的電壓降施加于被檢修的設備上,這是不允許的,所以,接地線必須使用專用的線夾固定在導體上,嚴禁用纏繞的方法進行接地或短路。裝設接地線必須由兩人進行,若為單人值班,只允許使用接地開關接地,或使用絕緣棒合接地刀閘,避免發生萬一設備帶電危及人身安全而無人救護的嚴重后果;裝設接地線必須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端,拆接地線的順序與此相反。這是為了在裝拆接地線的過程中始終保證接地線處于良好的接地狀態。
接地線應用多股軟裸銅線,其截面積應符合短路電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mm2,接地線在每次裝設以前應經過詳細檢查。損壞的接地線應及時修理或更換。禁止使用不符合規定的導線作接地或短路之用。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發生短路時,在斷路器跳閘前接地線過早地燒斷,使工作地點失去保護,故其截面應滿足短路時的熱穩定要求。
高壓回路上的工作,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線后方能進行的工作,如測量母線和電纜的絕緣電阻,檢查斷路器(開關)觸頭是否同時接觸時,必須征得值班員或調度員的許可,方可臨時拆除接地線,但在工作完畢后應立即恢復。
保證電力施工現場作業安全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3)
每組接地線均應編號,并存放在固定地點。存放位置亦應編號,接地線號碼與存放位置號碼必須一致,裝、拆接地線,應做好記錄,交接班時應交待清楚,這樣便于檢查和核定,掌握接地線的使用情況,以防止發生帶接地線送電事故。
(4)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在工作現場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可以提醒工作人員減少差錯,限制工作人員的活動范圍,防止接近運行設備,它是保證安全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應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的地點主要有以下幾處。
在一經合閘即可送電到工作地點的斷路器和隔離開關的操作把手上,該處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如果線路上有人工作,應在線路斷路器和隔離開關操作把手上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的標示牌,標示牌的懸掛和拆除應按調度員的命令進行。
部分停電的工作,安全距離小于表5-2規定距離以內的未停電設備,應裝設臨時遮欄,臨時遮欄與帶電部分的距離,不得小于表5-1的規定數值。臨時遮欄可用干燥木材、橡膠或其他堅韌絕緣材料制成,裝設應牢固,并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35kV及以下設備的臨時遮欄。如因工作需要,可用絕緣檔板與帶電部分直接接觸。但此種檔板必須具有高度的絕緣性能。
在室內高壓設備上工作,應在工作地點兩旁間隔和對面間隔的遮欄上和禁止通行的過道上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以防止工作人員誤人有電設備間隔及其附近。
在室外地面高壓設備上工作,應在工作地點四周用繩子做好圍欄,圍欄上懸掛適當數量的“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標示牌必須朝向圍欄里面。
在工作地點懸掛“在此工作”的標示牌。
在室外架構上工作,則應在工作地點附近帶電部分的橫梁上,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此項標示牌在值班人員的監護下,由工作人員懸掛。在工作人員上下的鐵架和梯子上應懸掛“從此上下”的標示牌。在鄰近其他可能誤登的帶電架構上,應懸掛“禁止攀登,高壓危險!”的標示牌。
以上按要求懸掛的標示牌和裝設的遮欄,嚴禁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移動和拆除。
2.電力線路上工作的安全技術措施
(1)停電。在電力線路上工作前,應做好的停電措施有:斷開發電廠、變電所(含用戶)線路斷路器和隔離開關;斷開需要工作班操作的線路各端斷路器、隔離開關和熔斷器;斷開危及該線路停電作業,且不能采取安全措施的交叉跨越、平行和同桿線路的斷路器和隔離開關;斷開有可能返回低壓電源的斷路器和隔離開關;要檢查斷開后的斷路器、隔離開關是否在斷開位置;斷路器、隔離開關的操作機構應加鎖;跌落熔斷器的熔斷管應摘下;并應在斷路器或隔離開關操作機構上懸掛“線路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示牌。
(2)驗電。在停電線路工作地段裝接地線前,要先驗電,驗明線路確無電壓。驗電要用合格的相應電壓等級的專用驗電器。330kV及以上的線路,在沒有相應電壓等級的專用電器的情況下,可用合格的絕緣桿或專用的絕緣繩驗電,驗電時,絕緣棒的驗電部分應逐漸接近導線,聽其有無放電聲,確定線路是否確無電壓。驗電時,應戴絕緣手套,并有專人監護,線路的驗電應逐相進行。檢修聯絡用的斷路器或隔離開關,應在其兩側驗電。對同桿塔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進行驗電時,先驗低壓,后驗高壓,先驗下層,后驗上層。
(3)掛接地線。線路經過驗明確無電壓后,應立即在工作地段兩端掛接地線。凡有可能送電到停電線路的分支線也要掛接地線。若有感應電壓反映在停電線路上時,應加掛接地線。同時,要注意在拆除接地線時,防止感應電觸電。
同桿塔架設的多層電力線路掛接地線時,應先掛低壓,后掛高壓,先掛下層,后掛上層。
掛接地線時,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接地線連接要可靠,不準纏繞,拆接地線時程序與此相反。裝、拆接地線時,工作人員應使用絕緣棒或戴絕緣手套,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若桿塔無接地引下線時,可采用臨時接地棒,接地棒在地面下深度不得小于0.6m。
接地線應由接地和短路導線構成的成套接地線,成套接地線必須用多股軟銅線組成,其截面積不得小于25mm2。如利用鐵塔接地時,允許每相個別接地,但鐵塔與接地線連接部分應清除油漆,接觸良好。嚴禁使用其他導線作接地線和短路線。
篇2:水利水電工程安全技術措施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有效控制我局施工生產過程中的潛在風險,保障施工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利用安全技術措施創造或改善施工現場的安全條件,結合我局施工生產的特點,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條安全技術措施的制訂應在施工過程危險源辨識、評價的基礎上遵循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可行的原則,注重措施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條安全技術措施的范圍包括:
1、改善施工環境和生產條件,防止傷亡事故發生或財產損失的措施。
2、保護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防止職業中毒和職業病發生的措施。
3、保證施工生產順利進行而抵御自然破壞能力的措施。
第四條安全技術交底應分部、分項、分專業工種進行。
第二章?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
第五條各施工單位的工程技術部門為本單位安全技術措施編制的主責部門,與安全技術措施內容相關的其它部門為參與措施會簽部門。
第六條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工作應根據防范事故類別和有關規程規范的規定,由具備相應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完成,經過會簽、審核、批準后執行。
第七條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核,應由編制措施人員所在部門的負責人完成并簽證。安全技術措施的批準由本單位技術總負責人完成并簽證。
第八條施工單位編制的安全技術措施應及時報送工程建設監理單位同意并簽證。
第九條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應同施工技術措施同時進行、同步實施。對安全有重大影響作業應單獨制訂專項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凡涉及的重要結構、施工設施應進行安全技術設計,以保證其強度、剛度和安全系數。
第十條下列單項工程施工(作業)必須單獨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方案):
基坑支護、腳手架、模板工程、施工用電、塔吊、物料提升機、外用電梯、大型物體起重吊裝、以及爆破、水下、拆除工程等,以及
1、土石方開挖工程爆破施工;
2、斜、豎井工程施工;
3、高排架和高棧橋施工;
4、大型金屬結構、機電設備運輸、拆裝施工;
5、高處臨空、高處臨水和高邊坡施工;
6、雙層以上交叉和系統性電氣作業;
7、水上、水下工程施工;
8、其它對安全有重大影響的工程施工。
第三章?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和執行
第十一條根據施工方案、工作環境、季節特點、工程特點和施工工人員素質等情況,做好分部分項工程的安全技術交底。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施工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要向施工班組作文字交底,填寫《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技術、措施應在實施作業前由措施編制部門的有關人員向實施單位的作業人員進行交底并做好交底記錄。
第十二條安全技術、措施編制部門應及時向會簽部門及實施單位傳遞措施文件,收發措施文件的雙方簽證并保存文本及收發記錄。
第十三條安全技術、措施由生產調度部門組織落實,實施作業的單位負責執行。執行過程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監督。
第十四條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執行結果由措施編制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共同進行驗收,并做好驗收記錄,參加驗收的人員應在驗收記錄上簽證。
第十五條屬于報請建設工程監理單位審查批準的安全技術、措施落實執行后的驗收,必須邀請監理單位派人參加并在驗收記錄上簽證。
第四章?安全技術、措施落實后的監督與管理
第十六條安全技術、措施落實形成的安全防護設施,應經常進行檢查,保持有效狀態。遇有損毀、失靈、變形等情況應及時進行維護或更還。
第十七條各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安全檢查時,必須檢查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的有效狀態,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或作業單位提出整改要求。
第十八條各項目工程部負責所在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的日常監督管理。當生產需要臨時變動防護設施時,作業單位必須首先向有關部門報告,經過允許方可變動,并負責防護設施的恢復。
第十九條安全防護設施的檢查、變動、恢復情況,應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并予以保存。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條安全技術、措施文件保存期限至少五年。
第二十一條安全技術、措施實施、檢查、驗收及其它相關記錄保存期限至少三年。
第二十二條本制度適應于局屬各施工局、項目部、指揮部、分局及廠、處、費用單位和各協作隊伍。
第二十三條本制度的解釋權歸局安監辦。
第二十四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3:電工安全技術措施執行細則
停電:
1、停電前告知設備運行和操作人員
2、準確確認停電檢修設備的開關位置
3、停電必須斷開斷路器和隔離開關,操作應先斷開斷路器后斷開隔離開關
4、斷路器應拉至試驗位置,高壓隔離開關(刀閘)操作把手應鎖住
5、斷開停電設備各側的變壓器和電壓互感器及聯絡電源,防止向停電檢修設備反送電。
6、斷開斷路器控制電源和合閘電源,確保不會誤送電
7、停電操作完畢后應及時在各斷開的開關位置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驗電:
使用相應電壓等級的驗電器
2、低壓驗電筆不高于交直流500V
3、驗電前先行在有電處進行試電
4、必須在作業現場進行驗電
5、高壓驗電必須帶絕緣手套,人體與帶電體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6、雷雨天禁止進行驗電操作
7、高壓驗電器使用前必須查看耐壓和絕緣測試時間是否過期
放電:
1、放電必須在驗明并確認設備斷電后進行
2、電纜及電容器接地前應逐相充分放電
3、串聯電容器及與整組電容器脫離的電容器應逐個多次放電,裝在絕緣支架上的電容器外殼也應放電。
接地:
1、裝設接地線應征得運行人員的許可,方可進行,工作完畢后立即拆除
2、當驗明設備確已無電后,應立即將檢修設備接地并三相短路連接
3、裝設接地線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端,拆接地線的順序與此相反
4、接地線應接觸良好,連接應可靠接
5、地線應裝在該裝置導電部分的規定地點,掛接點的油漆應刮去,并劃有黑色標記,裝、拆接地線均應使用絕緣棒和戴絕緣手套
6、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或未接地的導線,以防止觸電
7、對于可能送電至停電設備的各側都應裝設接臨時地線或合上接地刀閘,所裝臨時接地線與帶電部分應考接地線擺動時仍符合安全距離的規定,合上接地刀閘后應懸掛“地刀已合”標識牌
8、臨時接地線應采用三相短路式接地線,成套接地線應用有透明護套的多股軟銅線組成,其截面不得小于25mm2
9、接地線應使用專用的線夾固定在導體上,嚴禁用纏繞的方法進行接地或短路
10當停電檢修設備產生感應電壓時,應加裝工作接地線或使用個人保安線,加裝的接地線應登錄在工作票上,個人保安線由工作人員自裝自拆
11、星形接線的電容器組的中性點應接地
12、裝、拆接地線,應做好記錄,交接班時應交待清楚
標識牌和圍欄或遮欄:
1、停電設備上工作應在斷路器(開關)和隔離開關(刀閘)的操作把手上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停電線路上工作懸掛“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
2、部分停電的工作,220KV和10KV的安全距離分別小于0.7和3米規定距離以內的未停電設備,應在工作地點四周裝設臨時封閉圍欄
3、工作地點四周裝設封閉圍欄,應設置規定出入口,并設有“從此進出”的標示牌,禁止通行的過道遮欄上懸掛“止步,高壓危險!”的標示牌
4、在工作地點的圍欄上設置適當數量的“在此工作”和“止步,高壓危險!”標示牌,標示牌應朝向圍欄里面
5、禁止工作人員擅自移動或拆除遮欄(圍欄)、標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