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10kV架空線路常見事故及防范措施

10kV架空線路常見事故及防范措施

2024-07-18 閱讀 3955

10kV架空線路的特點是農網線路多、供電半徑長、全部為放射式供電線路。經過近年來的農網改造,抗臺風及防雷能力得到增強,但10kV架空線路事故仍時有發生,本文就10kV架空線路的常發事故進行分析,并對10kV架空線路的反事故措施進行探討,以求提高10kV架空線路的安全運行水平。

一、10kV架空線路的常見事故及原因分析

根據運行經驗,10kV架空線路的常見事故有如下幾種:

1.雷擊事故

雷擊10kV架空線路事故有很多種,有絕緣子擊穿或爆裂、斷線、配變燒毀等。雷擊事故,固然與雷擊線路這客觀原因有較大關系,而設備缺陷也有莫大關系,分析其設備原因主要有:

(1)絕緣子質量不過關。尤其是P-15、P-20針式絕緣子質量存在缺陷,近一、兩年來,本地區頻頻發生雷擊針式絕緣子爆裂事故,引起10kV線路接地或相間短路;

(2)10kV線路防雷措施不足。1998年底開始,很多地區的配電變壓器都更換了氧化鋅避雷器,但一些較長的10kV架空線路卻沒有安裝線路型氧化鋅避雷器;

(3)導線連接器接觸不良。很多地區以前都習慣使用并溝線夾作為10kV線路的連接器,甚至連并溝線夾都不用而纏繞接線,并溝線夾連接或纏繞接線都不是導線的最佳連接,導線連接不良,會經受不住強大雷擊電流的沖擊;

(4)避雷器接地裝置不合格。不合格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大于10歐,卸流能力低,雷擊電流不能快速流入大地。

2.臺風吹倒桿塔事故

按最大設計風速25米/秒設計的桿塔,刮10級以下臺風,桿塔是沒問題的,臺風刮倒桿塔的原因主要有:

(1)10kV線路及桿塔沒有按設計要求施工,桿塔基礎不牢固或埋設不夠深;

(2)臺風風速超過最大設計風速。10級臺風的風速為25米/秒,11級臺風的風速為30米/秒,12級臺風的風速為33米/秒。

3.外力破壞事故

外力破壞亦是10kV架空線路的多發事故之一,這類事故,根據破壞形式可分為:

(1)車輛碰撞觸引起10kV架空線路倒桿(塔);

(2)風箏碰觸引起10kV架空線路相間短路速斷跳閘;

(3)鐵塔的塔材、金具被盜引起桿塔傾斜或倒桿(塔);

(4)桿塔基礎或拉線基礎被掏空、破壞,引起倒桿(塔);

(5)違章建筑的工具或材料碰觸導線引起相間短路速斷跳閘。

4.線路過載運行或導線連接器接觸不良引起發熱、斷線事故。

5.線路設備殘舊,使用年限長,設備存在缺陷,引發相關事故。

以上分析的是一些常見的10kV架空線路事故,這些事故,對線路的危害極大,給當地工農業生產造成較大的損失,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不便。下面就如何減少10kV線路的事故,保障線路安全運行談談反事故措施。

二、反事故措施

1.防雷擊反事故措施

(1)更換、安裝支柱式絕緣子或瓷橫擔。雷擊10kV架空線路針式絕緣子事故,是最多見的設備事故,造成這類事故的原因除了本地區雷暴日多之外,針式絕緣子質量不過關也是主要原因,前幾年我們采用和安裝的P-15、P-20單裙、雙裙及多裙針式絕緣子,經運行證明,該產品質量低劣,耐雷水平低,可以將這類絕緣子更換為支柱式絕緣子或瓷橫擔,新架10kV線路亦應選用支柱式絕緣子或瓷橫擔,運行經驗證明,支柱式絕緣子和瓷橫擔的耐雷水平及產品質量比P-15和P20針式絕緣子好得多;

(2)安裝氧化鋅避雷器。在空曠的地區,由于沒有高大建筑物引雷,雷直擊線路是常有的事,所以宜在空曠的10kV架空線路上安裝線路型氧化鋅避雷器,新安裝的配網設備如配變、柱上開關、電纜頭等也必須安裝氧化鋅避雷器,以加強對10kV線路及設備的防雷保護;

(3)選用安普線夾。在今后的10kV線路改造和檢修中,逐步淘汰并溝線夾作導線連接器,并嚴禁不用線夾而纏繞接線,應選用連接性能較好的安普線夾;

(4)檢查、整改接地裝置。定期檢查測量10kV線路上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合格的給予整改,保證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0歐。新安裝的10kV線路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也不宜大于10歐,與1kV以下設備共用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

2.防止臺風所造成的事故

(1)對10kV線路桿塔應定期進行檢查,制定完善的檢查制度,對不夠牢固的桿塔及時進行加固基礎或增加拉線。新立桿塔應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

(2)適當提高最大設計風速,華南地區可以按30米/秒最大風速設計。

?3.防外力破壞措施。根據上面提到的10kV線路外力破壞事故類型及原因,采用如下措施:

(1)為杜絕或減少車輛碰撞桿塔事故,可以在交通道路邊的桿塔上涂上醒目的反光漆,以引起車輛駕駛員的注意;

(2)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宣傳教育,在10kV線路旁設置醒目的禁止警示牌,禁止在10kV線路兩旁300m范圍內放風箏;

(3)加強打擊破壞盜竊10kV線路塔材及金具的力度,力求得到當地公安、治保部門的配合,制定有效的措施和具體防范方案,設置專門部門負責實施,對破壞、盜竊10kV電力設施的破壞分子進行嚴厲的打擊;

(4)運行部門定期巡視檢查10kV線路的桿塔基礎、拉線基礎和違章建筑物,對掏空的桿塔基礎、拉線基礎進行及時維修,對存在缺陷的設備及時處理和檢修,對違章建筑物進行清理整頓。

4.技術運行部門應密切注意各10kV饋線的負荷情況,及時調整割接各饋線的負荷,嚴禁線路超載運行。

5.在負荷高峰期運用紅外線測溫儀測量導線連接器的溫度,一旦溫度異常,立即進行處理,避免高溫熔斷導線。

6.對電桿駁接口、鐵塔、配變臺架進行周期除銹上油,加強桿塔及金具的防護,提高10kV線路的安全運行水平。

7.在10kV線路上安裝短路故障指示器,即使10kV線路發生短路故障,也能快速查出故障點及時排除,降低事故損失。

10kV架空線路的安全運行水平直接影響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是與用電客戶密切相關的事情,電力企業除采取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和及時消除缺陷外,還應積極發揮當地政府、傳媒和廣大群眾的作用,加大宣傳、查處和打擊力度,起到群防群管的作用,減少事故的發生,確保電網安全運行,更好地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

篇2:X副井架空乘人裝置安全管理措施

為確保副斜井架空乘人裝置安全可靠運行,特制訂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一、成立日常維護管理小組:

組長:唐新國

成員:架空乘人裝置包機人員

二、責任分工:

副斜井的矸石清理及局部臥地工作,由機電隊負責。

架空乘人裝置零部件的更換及日常維護檢修,由機電隊負責。

固定架空乘人裝置的鋼梁日常檢查維護更換工作,由機電隊負責。

三、安全措施

副斜井底板、兩幫有刮碰座椅的地方,由機電隊及時進行處理,確保猴車安全運行。

架空乘人裝置的運行速度不得大于1.2m/s,乘車人員嚴格按照乘車規定進行乘坐,機電隊包機人員每天對每個抱索器、座椅檢查一遍,確保抱索器及座椅的連接可靠。

乘人間距必須大于15米,鋼絲繩插接段處嚴禁乘坐。

包機人員每天對架空乘人裝置的各類保護進行一次試驗并認真做好記錄。

包機人員每天對鋼絲繩檢查一次(檢查斷絲率、徑縮率),并做好記錄。

包機人員每天巡視一遍托輪,發現輪襯磨損嚴重的要立即更換,鋼絲繩磨托輪外沿的地方要查明原因并立即處理。

包機人員及時調整猴車機尾處的拉緊裝置和配重裝置,防止鋼絲繩松動,影響猴車安全運行。

四、處罰措施

因清矸臥地及兩幫清理不及時影響猴車安全運行的,罰機電隊干部500元。

因日常維護不到位,未認真落實上述管理措施,影響猴車安全運行的,一次罰機電隊干部500元。

機電科

2013年8月24日

篇3:軌道架空人車插接鋼絲繩安全措施

一、時間:2013年月日時-日時

二、地點:11軌道

三、檢修項目:架空乘人裝置插接鋼絲繩

四、項目檢修單位:運輸二隊

五、項目負責人:牛建偉

六、編繩人員:張富貴楊永奎李自豪張小鵬

七、施工步驟:

1、由施工負責人把施工所需的各種工具提前運到施工地點。

2、把原鋼絲繩插接處運行至尾輪處停止,在底車場用導鏈把上下人兩側鋼絲繩固定牢固。

3、松開架空人車尾輪處張緊裝置鋼絲繩,去掉張緊裝置的配重物。

4、把鋼絲繩從架空人車尾輪上取下,用剁斧剁去原鋼絲繩插接段及鋼絲繩伸長量,鋼絲繩頭離固定端要預留30米長,以便插接使用。

5、把尾輪用鋼絲繩鼻和導鏈固定在尾輪行程縱梁前1/3處。

6、測量所用新鋼絲繩數量,并截取鋼絲繩。

7、插接鋼絲繩。鋼絲繩型號:6*19*22-右交捻-無油,每個接頭插接長度不少于22米。

8、鋼絲繩插接完成后,把鋼絲繩插接段放到尾輪繩槽內和托繩輪上,拆除固定尾輪所用的鋼絲繩鼻和導鏈。

9、尾輪張緊裝置掛上配重,絞動張緊車,把鋼絲繩張緊,拆掉固定在上下人兩側鋼絲繩上的導鏈,然后再張緊鋼絲繩,使重錘離地不少于300mm。

10、插繩完畢后,進行空繩試運轉,空繩運轉不得少于8小時。

八、安全措施

1、施工所用的鋼絲繩鼻、導鏈,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前要對11軌道架空人車電源停電落鎖,有專人拿鑰匙,同時要懸掛“正在檢修,禁止送電”的停電牌,并且把配電點門上鎖,防止非操作人員誤入。

3、施工前上下車場多余車輛打運走,并在上下車場軌道上打設“十字木”同時拉上警戒線,上平臺保險梯要上鎖。

4、施工期間,平臺信號工加強監護嚴禁從斜坡上滾落物體及非施工人員走動。

5、施工時由現場負責人統一指揮。每次繩卡卡繩后,由現場負責人確認合格才能繼續施工,用繩卡卡鋼絲繩時,鋼絲繩不得卡變形。

6、在登高作業時,梯子要放穩放牢要有專人扶梯子,上梯子人員要系好安全帶,高掛低用。

7、向參加施工人員貫徹本措施并簽字。

運輸二隊

201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