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開關設備機械損傷措施
(1)對于有托架的7.2~12kV電壓等級少油斷路器,安裝時其支持絕緣子應與托架保持垂直并固定牢靠,上下端連接引線的連接不應受過大應力,導電桿與靜觸頭應在一個垂直線上。若發現絕緣子有損傷應及時更換,并檢查原因。
(2)各種瓷件的連接和緊固應對稱均勻用力,防止用力過猛損傷瓷件。
(3)檢修時應對開關設備的各連接拐臂、聯板、軸、銷進行檢查,如發現彎曲、變形或斷裂,應找出原因,更換零件并采取預防措施。
(4)調整開關設備時應用慢分、慢合檢查有無卡澀,各種彈簧和緩沖裝置應調整和使用在其允許的拉伸或壓縮限度內,并定期檢查有無變形或損壞。
(5)各種斷路器的油緩沖器應調整適當。在調試時,應特別注意檢查油緩沖器的緩沖行程和合閘觸頭彈跳及分閘反彈情況,以驗證緩沖器性能是否良好,防止由于緩沖器失效造成拐臂和傳動機構損壞。禁止在緩沖器無油狀態下進行快速操作。低溫地區使用的油緩沖器應采用適合低溫環境條件的緩沖油。
(6)為防止運行中的斷路器絕緣拉桿斷裂事故的發生,除應定期對分合閘緩沖器檢查,防止由于緩沖器的性能不良而使絕緣拉桿在傳動過程中受沖擊外,還應加強監視分合閘指示器與絕緣拉桿相連的運動部件相對位置有無變化,并定期做斷路器機械特性試驗,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對于“螺旋式”連接結構的絕緣拉桿應進行改造。
(7)均壓電容器安裝時,防止因“別勁”引起漏油,發現漏油應予處理或更換。
(8)開關設備基礎不應塌陷、變位。支架設計應牢固可靠,不可采用懸臂梁結構。
(9)為防止機械固定連接部分操作松動,建議采用厭氧膠防松。
篇2:預防開關設備機械損傷措施
(1)對于有托架的7.2~12kV電壓等級少油斷路器,安裝時其支持絕緣子應與托架保持垂直并固定牢靠,上下端連接引線的連接不應受過大應力,導電桿與靜觸頭應在一個垂直線上。若發現絕緣子有損傷應及時更換,并檢查原因。
(2)各種瓷件的連接和緊固應對稱均勻用力,防止用力過猛損傷瓷件。
(3)檢修時應對開關設備的各連接拐臂、聯板、軸、銷進行檢查,如發現彎曲、變形或斷裂,應找出原因,更換零件并采取預防措施。
(4)調整開關設備時應用慢分、慢合檢查有無卡澀,各種彈簧和緩沖裝置應調整和使用在其允許的拉伸或壓縮限度內,并定期檢查有無變形或損壞。
(5)各種斷路器的油緩沖器應調整適當。在調試時,應特別注意檢查油緩沖器的緩沖行程和合閘觸頭彈跳及分閘反彈情況,以驗證緩沖器性能是否良好,防止由于緩沖器失效造成拐臂和傳動機構損壞。禁止在緩沖器無油狀態下進行快速操作。低溫地區使用的油緩沖器應采用適合低溫環境條件的緩沖油。
(6)為防止運行中的斷路器絕緣拉桿斷裂事故的發生,除應定期對分合閘緩沖器檢查,防止由于緩沖器的性能不良而使絕緣拉桿在傳動過程中受沖擊外,還應加強監視分合閘指示器與絕緣拉桿相連的運動部件相對位置有無變化,并定期做斷路器機械特性試驗,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對于“螺旋式”連接結構的絕緣拉桿應進行改造。
(7)均壓電容器安裝時,防止因“別勁”引起漏油,發現漏油應予處理或更換。
(8)開關設備基礎不應塌陷、變位。支架設計應牢固可靠,不可采用懸臂梁結構。
(9)為防止機械固定連接部分操作松動,建議采用厭氧膠防松。
篇3:急性腎損傷臨床路徑
妊娠相關性血栓性微血管病臨床路徑
(2016年版)
一、妊娠相關性血栓性微血管病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妊娠相關性血栓性微血管病(ICD-10:N17)(二)診斷依據。
根據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編著的《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腎臟病學分冊》進行診斷,與妊娠相關的TMA,TMA的診斷須符合以下標準:
1.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血紅蛋白Hb<100g/L;
2.外周血涂片顯微鏡下有紅細胞碎片;
3.Coombs試驗陰性;
4.乳酸脫氫酶LDH升高>460U/L
4.血小板計數<150×109/L;
5.急性腎損傷。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編著的《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腎臟病學分冊》進行治療。
1.血漿療法:血漿置換及定期血漿輸注治療;
2.免疫抑制治療:如因抗補體調節蛋白抗體引起的HUS,可選擇血漿置換、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其它如利妥昔單抗(抗CD20單克隆抗體)等
3.透析治療:內科保守治療無效或經評估預計無效的嚴重水、電解質、酸堿紊亂,氮質血癥(具體替代治療方案根據病情決定)。
4.其它:抗C5單抗(依庫利單抗,Eculizumab)治療產后HUS有成功的報道,但因費用極為昂貴,在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還有待于進一步證實。
(四)標準住院日7-21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N17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
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住院后7-21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嗜酸細胞+網織紅細胞計數)、尿常規、大便常規;
(2)肝腎功能、電解質(包括鈣、磷、鎂、HCO3-或CO2CP)、血糖、血型、感染性疾病篩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凝血功能、血氣分析、免疫指標(ANA譜、ANCA、抗GBM抗體、免疫球蛋白、補體、CRP、ASO、RF、ESR、iPTH);
(3)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電解質、尿肌酐、尿紅細胞位相、尿白細胞分類、尿滲透壓或自由水清除率;
(4)腹部超聲、胸片、心電圖。
(5)外周血涂片,乳酸脫氫酶,Coombs試驗
2.根據患者病情,必要時檢查:
(1)ADAMTS13,抗ADAMTS13抗體,H因子,抗H
因子抗體
(2)腎臟穿刺活檢等。
二、妊娠相關性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診斷臨床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妊娠相關性血栓性微血管?。↖CD-10:N17)
住院完成妊娠相關性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診斷、確定治療方案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