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防火和防爆措施方法
0引言
電氣火災和爆炸事故是指由于電氣原因引起的火災和爆炸事故。各種電氣設備的絕緣材料大多數屬于易燃物質,運行過程中導體通過電流會發熱,開關切斷電流時會產生電弧,由于短路、接地或設備損壞等可能產生電弧及電火花,將周圍易燃物引燃,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其在火災和爆炸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電氣火災和爆炸事故除了可能造成人身傷亡和設備損壞外,還可能造成系統大面積或長時間停電,給國民經濟造成重大損失。因此,電氣防火和防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引燃是指可燃物的局部受到高溫熱源的作用,而引起可燃物燃燒并且逐步擴大到全部的現象。通常情況下,火災中的大部分是由引燃產生的。有些時候,火災和爆炸是伴隨著發生的。爆炸是指物質發生劇烈的氧化和分解反應,使其溫度和壓力急劇增加的現象。爆炸也是一種特殊的燃燒現象。
可燃氣體、液體和粉塵與空氣混合,遇到明火和熱源產生爆炸。其混合物的最低濃度稱為爆炸下限,而最高濃度稱為上限,通常以體積百分比表示。
1電氣火災和爆炸原因
電氣火災和爆炸,除了設備的缺陷或安裝不當等設計、制造和施工方面的原因外,還有在運行中產生的熱量和電火花或電弧等直接原因。
1.1電氣設備過熱
電氣設備過熱主要是電流的熱效應造成的。電流通過導體時,由于導體存在電阻,電流通過時就要消耗一定的電能。這部分能量以發熱的形式消耗掉,并加熱其周圍的其他材料。當溫度超過電氣設備及其周圍材料的允許溫度,達到起燃溫度時就可能引發火災。
引起電氣設備過熱主要有以下原因:
1)短路:線路發生短路時,線路中電流將增加到正常工作電流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使設備溫度急劇上升,尤其是連接部分接觸電阻等處。如果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起燃點,就會引起燃燒。
引起線路短路的原因很多,例如電氣設備載流部分的絕緣損壞。這種損壞可能是長期運行,絕緣自然老化,或者強度不符合要求,或者是絕緣受外力損傷等引起短路事故,也可能是運行中誤操作造成弧光短路。還有小動物誤入帶電間隔造成短路,鳥禽跨越裸露的相線之間造成短路。發生短路后,應以最快的速度切除故障部分,以保證線路安全。
2)過負荷:由于導線截面和設備選擇不合理,或運行中電流超過設備的額定值,超過設備的長期允許溫度,都會引起發熱。
3)接觸不良:導線接頭連接不牢靠、活動觸頭(開關、熔絲、接觸器、插座、燈泡與燈座等)接觸不良,導致接觸電阻很大,電流通過導致接頭過熱。
4)鐵心過熱:變壓器、電動機等設備的鐵心過飽和,或非線性負載引起高次諧波造成鐵心過熱。
5)散熱不良:設備的散熱通風措施遭到破壞,設備運行中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有效地散發,從而造成設備過熱。發熱量大的一些電氣設備安裝或使用不當,也可能引起火災。
1.2電弧和電火花
電弧和電火花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例如電氣設備正常工作時或正常操作時也會發生電弧和電火花。直流電機電刷和整流子滑動接觸處、交流電機電刷與滑環滑動接觸處在正常運行中就會有電火花,開關斷開電路時會產生很強的電弧,拔掉插頭或接觸器斷開電路時都會有電火花發生。電路發生短路或接地事故時產生的電弧更大。還有絕緣不良電氣等都會有電火花、電弧產生。電火花、電弧的溫度很高,特別是電弧,溫度可高達6000℃。這么高的溫度不僅能引起可燃物燃燒,還能使金屬熔化、飛濺,構成危險的火源。在有爆炸危險的場所,電火花和電弧更是十分危險的因素。
電氣設備本身也會發生爆炸,例如變壓器、油斷路器、電力電容器、電壓互感器等充油設備。電氣設備周圍空間在下列情況下會引起爆炸:
1)周圍空間有爆炸性混合物,當遇到電火花和電弧時就可能引起空間爆炸。
2)充油設備的絕緣油在電弧作用下分解和汽化,噴出大量的油霧和可燃性氣體,遇到電火花、電弧或環境溫度達到危險溫度時也可能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
3)氫冷發電機等設備如果發生氫氣泄漏,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遇到電火花、電弧或環境溫度達到危險溫度時也會引起爆炸和火災事故。
2電氣防火和防爆的措施
發生電氣火災和爆炸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兩條,現場有可燃易爆物質;現場有引燃物引爆的條件。所以應從兩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電氣火災和爆炸事故發生。
在各類生產和生活場所中,廣泛存在著可燃易爆的物質,例如可燃氣體、可燃粉塵和纖維等。當這些可燃易爆物質在空氣中含量超過其危險濃度,或遇到電氣設備運行中產生的火花、電弧等高溫引燃源,就會發生電氣火災和爆炸事故。爆炸事故也是引起火災的原因。
根據電氣火災和爆炸形成的原因,防火防爆措施應從改善現場環境條件著手,設法從空氣中排除各種可燃易爆物質,或使可燃易爆物質濃度減小。同時加強對電氣設備維護、監督和管理,防止電氣火源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
2.1排除可燃易爆物質
保持良好通風,使現場可燃易爆的氣體、粉塵和纖維濃度降低到不致引起火災和爆炸的限度內。加強密封,減少和防止可燃易爆物質的泄漏。有可燃易爆物質的生產設備、貯存容器、管道接頭和閥門應嚴格密封,并經常巡視檢測。
2.2排除電氣火源
在設計、安裝電氣裝置時,應嚴格按照防火規程的要求來選擇、布置和安裝。對運行中能夠產生火花、電弧和高溫危險的電氣設備和裝置,不應放置在易燃易爆的危險場所。在易燃易爆場所安裝的電氣設備和裝置應該采用密封的防爆電器。另外,在易燃易爆場所應盡量避免使用攜帶式電氣設備。在容易發生爆炸和火災危險的場所內,電力線路的絕緣導線和電纜的額定電壓不得低于電網的額定電壓,低壓供電線路不應低于500V。要使用銅芯絕緣線,導線連接應保證良好可靠,應盡量避免接頭。在易燃易爆場所內,工作零線的截面和絕緣應與相線相同,并應在同一護套或管子內。導線應采用阻燃型導線(或阻燃型電纜)穿管敷設。
在突然停電有可能引起電氣火災和爆炸的場所,應有兩路及兩路以上的電源供電,幾路電源能自動切換。在容易發生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可靠接地(或接零)。在運行管理中要對電氣設備維護、監督,防止發生設備事故。
3防止電氣火災爆炸的其他措施
3.1合理布置電氣設備
合理地布置電氣設備,是防火防爆的重要措施之一。應該考慮以下幾點。室外變配電站與建筑物、堆場、儲室的防火間距應滿足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裝置的變配電室應滿足GB50160—92《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還規定:10kV以下的變、配電室,不應設在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的下風向。變、配電室與建筑物相毗鄰時,其隔墻應是非燃燒材料;毗連的變、配電室的門應向外開,并通向無火災爆炸危險場所方向。接地(或接零)應符合規范要求。
3.2保證安全供電的措施
安全供電是保證工農業生產的重要環節。
電氣設備運行中的電壓、電流、溫度等參數不應超過額定允許值。特別要注意線路的接頭或電氣設備進出線連接處的發熱情況。在有氣體或蒸汽爆炸混合物的環境中,電氣設備表面溫度和溫升應符合規定的要求。在有粉塵或纖維爆炸性混合物的環境中,電氣設備表面溫度一般不應該超過125℃。應保持電氣設備清潔,尤其在纖維、粉塵爆炸混合物環境的電氣設備,要經常進行清掃,以免堆積的臟污和灰塵導致火災危險。
在爆炸危險區域,導線允許載流量不應該低于導線熔斷器額定電流的1.25倍、自動開關延時脫扣器整定電流的1.25倍。1kV以下鼠籠電動機干線允許載流量不應小于電動機額定電流的1.25倍。1kV以上的線路應按短路電流熱穩定進行校驗。電氣設備通風應滿足相關的要求。
4電氣照明電氣線路及加熱設備的防火防爆
4.1電氣照明的防火防爆
電氣照明燈具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極為普遍,人們容易忽視其防火安全。電氣照明燈具在工作時,玻璃燈泡、燈管、燈座等表面溫度都較高,若燈具選用不當或發生故障,會產生電火花和電弧。接點接觸不良,局部產生高溫。導線和燈具的過載和過壓會引起導線發熱,使絕緣破壞,短路和燈具爆炸,繼而導致可燃氣體和可燃氣體蒸汽、落塵的燃燒和爆炸。
白熾燈:在散熱良好的情況下,白熾燈泡的表面溫度與其功率大小有關。在散熱不良的情況下,燈泡的表面溫度會更高。燈泡功率越大,升溫的速度也越快;燈泡距離可燃物越近,引燃時間就越短。此外,白熾燈耐震性差,極易破碎,破碎后高溫的玻璃片和高溫的燈絲濺落在可燃物上或接觸到可燃氣體,都可能引起火災。
熒光燈:熒光燈的鎮流器由鐵心線圈組成。正常工作時,鎮流器本身也耗電,所以具有一定的溫度。若散熱條件不好,或與燈管配合不合理,以及其他附件故障時,其內部溫升會破壞線圈絕緣,形成匝間短路,產生高溫和電火花。
高壓汞燈:正常工作時高壓汞燈表面溫度雖比白熾燈要低,但因其功率比較大,不僅溫升速度快,發出的熱量也大。如400W高壓汞燈,表面溫度可達180~250℃,其火災危險程度與功率200W的白熾燈相當。高壓汞燈鎮流器的火災危險性與熒光燈鎮流器相似。
鹵鎢燈:鹵鎢燈工作時維持燈管點燃的最低溫度為250℃。1000W鹵鎢燈的石英玻璃管外表溫度可達500~800℃,而其內壁的溫度更高,約為1000℃。因此,鹵鎢燈不僅能在短時間內烤燃接觸燈管較近的可燃物,其高溫輻射還能將距離燈管一定距離的可燃物烤燃。所以它的火災危險性比別的照明燈具更大。
4.2電氣線路的防火防爆
電氣線路往往因短路、過載和接觸電阻過大等原因產生電火花、電弧,或因電線、電纜達到高溫而發生火災,其主要原因如下:
電氣線路短路起火。電氣線路由于意外故障可造成兩相相碰而短路。短路時電流會突然增大,這就是短路電流。一般有相間短路和對地短路兩種。根據歐姆定律,短路時瞬間放電發熱相當大。其熱量不僅能將絕緣燒毀,使金屬導線熔化,也能將附近易燃易爆物品引燃引爆。
電氣線路過負荷。電氣線路允許連續通過而不致于使電線過熱的電流稱為額定電流。如果超過額定電流就叫過載電流。過載電流通過導線時,溫度相應增高。一般導線最高允許溫度為65℃,長時間過載的導線其溫度就會超過允許溫度,會加快導線絕緣老化,甚至損壞,從而引起短路產生電火花、電弧。
4.3電加熱設備的防火防爆
電熱設備是把電能轉換為熱能的一種設備。它的種類繁多,用途很廣,常用的有工業電爐、電烘房、電烘箱、電烙鐵、機械材料的熱處理爐等。引起電熱設備火災的原因,主要是加熱溫度過高,電熱設備選用導線截面積過小等。當導線在一定時間內流過的電流超過額定電流時,同樣會造成絕緣的損壞而導致短路起火,引起火災。
5小結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根據電氣設備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就能夠盡量減少電氣設備火災或爆炸事故的發生,從而保障人身及設備的安全,使電力更好地為我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服務。
篇2:化工物流防爆電氣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防止在爆炸危險區域中,由于防爆電氣設備和線路產生的電火花或危險溫度引起燃燒或爆炸事故,采取安全技術與管理的防范措施,以保護公司員工和財產的安全,特制訂本制度。
2.?范圍
適用于公司范圍內的所有防爆電氣設備的設計安裝、安全技術管理、檢驗檢測、檢修及維護保養管理。
3.?氣體爆炸危險場所的分級
爆炸性氣體、可燃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場所,按其危險程度的大小分為三個區域等級。
3.1?0級區域:在正常情況下,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連續地、短時間頻繁地出現或長時間存在的場所。
3.2?1級區域:在正常情況下,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有可能出現的場所。
3.3?2級區域:在正常情況下,爆炸性氣體混合物不能出現,僅在不正常情況下偶爾短時間出現的場所。
4.?防爆電氣設備一般安全規定
4.1?爆炸危險場所使用的防爆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必須具備不引燃周圍爆炸性混合物的性能。
4.2?爆炸危險場所用的防爆電氣設備,須經有資質的的鑒定單位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3各種防爆類型的電氣設備,應設置標明防爆檢驗合格證號和防爆類型、等級的銘牌,在設備的明顯處應有防爆檢驗標志和防爆類型與等級的永久性標志。
4.4防爆電氣設備的分類、分級、分組與爆炸性物質的分類、分級、分組方法相同,其等級參數及符號亦相同。
4.5防爆電氣設備最高表面溫度應符合規范要求,正常運行條件下,不會產生點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險溫度。
4.6防爆電氣設備的選型應符合《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和《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程》的要求。
4.7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線路應敷設在爆炸危險性較小的區域或距離釋放源較遠的位置,應避開易受機械損傷、振動、腐蝕、粉塵積聚以及有危險溫度的場所。如不可能時,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以滿足這些場所的安全要求。
5.?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與維護
5.1?一般安全規定
?防爆電氣設備應由經過培訓考核合格人員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
?防爆電氣設備應按制造廠規定的使用技術條件運行。
?設備上的保護、閉鎖、監視、指示裝置等不得任意拆除,應保持其完整、靈敏和可靠性。
?在爆炸危險場所維護檢查設備時,嚴禁解除保護、聯鎖和信號裝置;故障停電后未查清原因前禁止強送電;嚴禁帶電對接電線(明火對接)和使用能產生沖擊火花的工、器具。清理具有易燃易爆物質的設備的內部必須切斷電源,并掛警告牌;向具有易燃易爆物質的設備內部送電前,必須檢測內部及環境的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確認安全后方準送電。
?新設備在安裝前宜解體檢查,符合規定要求后方可投入運行。
?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檢查,分日常運行維護檢查、專業維護檢查和安全技術檢查三種。
5.2日常運行維護檢查
?防爆電氣設備應保持其外殼及環境的清潔,清除有礙設備安全運行的雜物和易燃物品,應指定人員經常檢測設備周圍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
?設備運行時應具有良好的通風散熱條件,檢查外殼表面溫度不得超過產品規定的最高溫度和溫升的規定。
?設備運行時不應受外力損傷,應無傾斜和部件摩擦現象。聲音應正常,振動值不得超過規定。
?運行中的電機應檢查軸承部位,須保持清潔和規定的油量,檢查軸承表面的溫度,不得超過規定。
?檢查外殼各部位固定螺栓和彈簧墊圈是否齊全緊固,不得松動。
?檢查設備的外殼應無裂紋和有損防爆性能的機械變形現象。電纜進線裝置應密封可靠。不使用的線孔,應用厚度不小于2毫米的鋼板密封。
?設備上的各種保護、聯鎖、檢測、報警、接地等裝置應齊全完整。
?檢查防爆照明燈具是否按規定保持其防爆結構及保護罩的完整性。檢查燈具表面溫度不得超過產品規定值。
?在爆炸危險場所除產品規定允許頻繁起動的電機外,其它各類防爆電機,不允許頻繁起動。
?電氣設備運行中發生異常情況時,操作人員可采取緊急措施并停機,通知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檢查和處理。
?設備運行操作人員對日常運行維護和日常檢查中發現的異?,F象可以處理的應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應通知電氣維修人員處理并將發生的問題或事故,均應在設備運行記錄上進行登記。
5.3專業維護檢查
?更換照明燈泡、熔斷器和本安型設備的電源電池,都必須符合設計規定的規格型號,不得隨便變更。
?清理控制設備的內外灰塵,進行除銹防腐。
?檢查設備和電氣線路的完好狀況。
?檢查接地線的可靠性及電纜、接線盒等完好狀況。
?停電檢查電器內部動作機件是否有超過規定的磨損情況以及接線端子是否牢固可靠。
?檢查各種類型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結構參數及本安電路參數
?檢查控制、檢測儀表和電訊等設備和保護裝置是否符合防爆安全要求和是否齊全完好、靈敏可靠、有無其他缺陷
?檢查設備運行記錄或缺陷記錄上提出的問題,能及時處理的應及時處理,消除隱患。不能處理的應及時上報。
6.?防爆電氣設備的檢修
6.1?一般安全規定
?防爆電氣設備的檢修應由指定專業修理單位負責檢修。
?防爆電氣設備的檢修和檢驗人員,應進行防爆電氣設備修理知識的培訓,經考核合格的方可承擔檢修和檢驗工作。
?防爆電氣設備檢修后,由檢修人員填寫檢修記錄并須經防爆專業質量檢驗人員進行檢驗,簽發合格證后方可交付使用。
?在爆炸危險場所中禁止帶電檢修電氣設備和線路(本安線路除外),禁止約時停、送電。并應在斷電處掛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警告牌。
?隔爆外殼的檢修應按國家現行技術規定進行。檢修時不得對外殼結構,主要零部件使用的材質及尺寸進行修改更換。必須修改更換時,應在保證設備原有安全性能的情況下,取得對該產品原鑒定檢驗單位同意后方可改動。
?在爆炸危險場所需動火檢修防爆電氣設備和線路時,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6.2小修
小修除進行上述日常運行維護和電氣維護檢查的項目外,還應包括下列主要項目:
?清除設備殼內外灰塵、污垢;
?更換或修理易損耗的零部件和緊固件;
?修理或調整設備的操作機構和閉鎖裝置;
?清理隔爆面、除銹,涂敷薄層防銹油脂,并檢驗隔爆面完好程度;
?測量隔爆面間隙,檢查外殼完好情況;
?測試絕緣電阻和檢驗電氣系統;
?修理或更換電氣系統個別零部件;
?充油設備取油樣,做化學分析和電氣絕緣強度試驗;
?檢查設備各接線部位有無松動和其它缺陷,并進行修理。
6.3?中修
中修除進行小修項目外,還應包括下列主要項目:
?設備解體檢查,徹底清掃;
?處理外殼由于受外力損傷而發生的局部變形;
?全面檢驗電氣、機械結構,修理或更換其零部件;
?修理隔爆面,進行除銹并測量隔爆間隙;
?加強和處理電動機、變壓器的繞組絕緣;
?根據需要改變電機、變壓器內部接線方式;
?校檢、整定繼電器保護裝置的整定值和儀表的準確性;
?按規定進行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試驗;
?外殼空腔器壁涂耐弧漆,殼外表面涂防銹漆。
6.4?大修
大修除進行中修項目外,還應包括下列主要項目:
?外殼隔爆件的更換和修理,進行必要的水壓試驗;
?進行電機端蓋止口鑲套、更換端蓋以及轉子軸鑲套、焊補等修理;
?更換磁力起動器或饋電開關的底板、芯架及其配線;
?重繞電機、變壓器的繞組;
?調整試驗各種繼電器保護裝置的特性;
?按規定進行電氣設備和線路的絕緣強度試驗和檢測、控制、保護裝置的調整試驗;
?更換局部范圍內的電纜線路、鋼管配線;
?進行電纜線路、鋼管配線固定部件更新和進行外皮的除銹刷油。
7.?建立設備檔案
公司應建立防爆電氣設備檔案。從設備安裝、試車、運行、檢修、缺陷處理、事故修復、革新改造,直到設備的防爆降級、報廢,應將各個不同時期的各種技術數據,收集齊全,整理歸檔,以便查閱。
篇3:防爆電氣設備修理工管理制度
一、適用范圍
第1條本規程適用于在煤礦地面從事防爆電氣設備修理工作的修理工。
二、上崗條件
第2條防爆電器修理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合格證后,持證上崗。
第3條熟知《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及煤礦電氣防爆標準的有關規定。
第4條熟悉所維修設備性能,結構和原理,能獨立工作,學徒工不得單獨從事防爆設備的修理工作。
三、安全規定
第5條上班前不得喝酒,上班時不得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嚴格遵守有關規章制度。
第6條防爆電氣設備修理過程中,通電試驗時,必須不少于兩人協同工作。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嚴禁帶電作業。
第7條檢修用配件和零部件應采用符合標準規定的合格品,不得使用沒有合法生產手續,未經試驗、檢驗的自制產品作為配件。
第8條防爆電氣設備經修理后達不到防爆要求的,嚴禁下井使用。
四、操作準備
第9條修理前準備好必要的材料、配件、工具、測試儀器及其他用具。
第10條在起、拉、吊、運防爆電氣設備前,應對使用的器具進行檢查。
第11條防爆電氣設備檢修前,必須對防爆設備的完好程度、防爆殼體及防爆面進行全面檢查,詳細記錄檢查情況。
第12條對防爆設備臟污、銹蝕部分和油漆脫落部分進行清理。
五、正常操作
第13條嚴格實行定期檢修制度,井下防爆電氣設備應定期升井到地面進行大修。
第14條拆裝防爆電氣設備時,應用專用工具,嚴禁野蠻拆裝和違章操作。
第15條防爆電氣設備拆開后,防爆面要妥善放置保管,對不符合防爆要求的,必須進行處理,對沾污或局部有可處理損傷的防爆面,經處理后的粗糙度和防爆間隙應符合防爆標準的規定,防爆面應進行鈍化處理并涂防銹油。
第16條對損傷的觸頭、接點、線圈、消弧罩等零部件修理后應達到檢修質量標準要求,保證安全使用,對無法修復的各種零部件必須更換。
第17條選用熔片、保護裝置的整定應與電氣設備性能一致,嚴禁用保險絲代替熔片。
第18條修理電氣設備時,不準任意改動原設備上的端子位序和標記;所換的組件必須是校驗合格的,固定要牢固,接線要合理。
第19條經修理后的防爆電氣設備的機械傳動部分應動作靈活,刀閘、主回路動靜觸頭和輔助接點接觸符合規定要求,內部接線牢固、無松動,電氣保護動作靈敏可靠。
第20條防爆電氣設備修完裝蓋前,必須詳細檢查防爆腔,應無遺留的線頭,零件等雜物,保持防爆設備主防爆腔和各個接線盒防爆腔內清潔無雜物。
第21條對防爆電氣設備涂刷防銹漆和防護漆時,不得沾污防爆面。
第22條按規定項目對設備防爆性能進行檢查試驗,并記錄主要參數,達不到規定要求的,要找出原因,重新修理并試驗,直至合格為止。電氣試驗合格后,出具產品檢修證書,簽字蓋章入庫存放。
第23條實行防爆電氣設備檢修責任制,誰檢修、誰負責,嚴格按防爆設備檢修標準認真檢查。
第24條對修理后仍不能保證安全使用或嚴重損壞無法修理的電氣設備,應予以報廢,做好報廢標記后送指定地點。
六、收尾工作
第25條每臺防爆電氣設備完成檢修工作后應整理檢修記錄及試驗報告。
第26條防爆電氣設備應編號管理,建立修理檔案。修理檔案應注明檢修設備編號、型號、檢修日期、檢修內容、更換的主要零、部件、安全保護裝置的整定值、選用保險片(絲)的額定通過電流值等項內容、試驗情況和檢修人的簽字等項內容。
第27條清點工具、儀表、材料,清掃工作環境衛生,電氣設備停好電后方可離開工作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