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大學教師職責

大學教師職責

2024-07-18 閱讀 3883

助教(包括見習期)

1.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致少承擔一門課程的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課堂討論、習題課、實驗課或實習等一至兩種教學環節的工作。

3.擔任體育、公共外語、政治理論、制圖等課程的,要求能擔任講課任務;擔任其它課程的,在認真試講的基礎上,經院領導主任批準也可擔任部分或全部講課任務。

4.助教期間,應參加學校組織舉辦的崗前培訓班、馬列學習班,至少有半年以上時間從事實驗建設、社會實踐性工作。擔任班主任工作。

5.在導師的指導下,參加各種教學、科研活動,協助指導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6、積極承擔并完成院(部)教研室分配的各項任務。

講師

1.完成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系統地擔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負責組織與指導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等。

3.協助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或進修教師。

4.重視實踐活動,參加實驗室建設、社會調查等工作,根據需要擔任班主任工作。

5.參加教學改革、學術研究等科研工作,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6.積極承擔并完成院(部)教研室分配的各項任務。

副教授

1.完成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系統地承擔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其中專業課教師應有一門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任職期間至少開出一門全院或全校性選修課。負責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畢業論文等。

3.擔任研究生指導教師,或者參加指導研究生、進修教師,承擔研究生某些課程的講授工作。

4.掌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和本學科的某一發展方向,負責和參加本學科的某一方面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積極撰寫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論文。每年至少作一次全院以上學術講座,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5.認真鉆研教材、針對教學實際情況參與編寫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6.積極參加本學科的學術梯隊建設、實驗室建設,指導和培養年輕教師。

7.積極承擔并完成院(部)教研室根據需要分配的各項任務。

教授

1.完成教師考核中規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

2.系統地承擔兩門或兩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其中專業課教師應有一門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任職期間至少開出一門全院或全校性選修課,負責組織課堂討論、指導實習、社會調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畢業論文等。

3.擔任研究生指導教師,承擔研究生課程的講授工作。

4.把握本學科的發展方向,領導和參加本學科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積極撰寫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論文。每年至少作一次全院以上學術講座,積極參加教研室活動。

5.認真鉆研教材、針對教學實際情況編寫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6.負責本學科和學術梯隊建設,實驗建設、指導和培養年輕教師。

7.極承擔并完成院(部)教研室根據需要分配的各項任務。

篇2:某大學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辦法

大學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辦法

為進一步推動師德建設,營造優良的教風和學風,充分發揮中老年教師在選拔和培養青年教師工作中的傳幫帶作用,幫助、指導青年教師盡快通過“教學,科研關”,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特制定本暫行辦法。

一、導師的條件和職責

1、導師條件

具備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思想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有較高水平的教學、科研能力。

2、導師職責

--引導青年教師積極參加思想政治學習和師德教育活動,幫助其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確定青年教師培養方案。

--指導青年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并定期對其教學能力和效果進行評價,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每學期聽課應不少于3次。

--引導青年教師參加科研工作,指導他們獨立開展科研課題的研究。

--青年教師的指導期滿一年時,各院(部、系)應統一組織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測試,提出改進和培養意見。培養期結束時,導師要撰寫工作報告,對培養對象的思想品德、業務能力做出評析和鑒定、對后繼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院(部、系)考核后,簽署培養期滿意見。經過培養和考核后不能勝任教師崗位工作的青年教師,導師應本著公正、負責的態度,及時向院(部系)和人事部門報告情況,提出意見。

二、導師制的培養對象及要求

1、培養對象

凡20**年以來新進碩士和本科學歷的教師,均應列為導師制培養對象。今后每年新進的教師,應在參加崗前培訓的同時,確定導師。

2、培養期工作目標

--培養對象要遵從所在單位和導師的工作安排,按照導師的培養方案,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

--培養對象要在導師的指導和帶領下,認真學習,努力工作,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職業道德修養,端正教風,鉆研業務,提高教學、科研能力。

--培養期完成時,培養對象應寫出培養總結報告,具備系統開設一門課程的教學能力;完成一篇對確定研究領域的較高水平的綜述;在導師指導下,公開發表論文一篇。

--不能按期完成培養目標的人員,可以申請延長一年培養期。如到期仍不能達到目標,學校將依照相關政策和管理規定做出調離教師工作崗位、解聘等處理。

三、管理辦法

1、導師制培養周期為2年,列入校繼續教育計劃。每位導師可指導1-2名青年教師;每指導1名青年教師,每年可記入30標準學時的工作量,但培養延長期不再計工作量。

2、擔任青年教師的導師,是高年資教師的光榮職責,較好地履行導師職責,是今后教師晉升教授職務的依據之一。

3、各院、部、系負責落實和管理本單位的青年教師導師制工作。及時為培養對象選配導師,并督促導師制定培訓計劃。在培養期滿一年時進行中期檢查。對因各種原因導致不能繼續履行導師職責的人員,院、部、系要及時作出調整。導師和培養對象名單抄學校人事處備案。

4、學校在每輪培養期結束時對各單位執行導師制情況進行檢查,對優秀導師進行表彰。

四、本辦法由校人事處負責解釋,從發文之日起施行。

附件:1、z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培養期考核登記表

2、z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導師考核登記表

3、z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導師選配情況一覽表

篇3:某大學教師崗前培訓規定

大學教師崗前培訓規定

為提高我校教師自身素質,確保新補充的教師能夠盡快地掌握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完成角色轉換,以提高其教師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以及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使其更好地履行教師的崗位職責,勝任教育教學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高等學校教師培訓工作規程》和《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暫行細則》等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教師崗前培訓的范圍和對象

(一)新補充到我校教師崗位從事教學工作或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包括應屆畢業生、從非高校系統調入或從其他崗位轉到教師崗位的人員,必須接受教師崗前培訓。

(二)在非教師崗位工作、已取得碩士以上學位的人員,可以允許參加教師崗前培訓。

(三)來我校前已參加過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并獲得崗前培訓合格證的人員可以不參加培訓,但需提供教師崗前培訓合格證的原件和復印件。

第二條教師崗前培訓的主要內容

(一)校史、校情教育。

(二)主要培訓課程:包括高等教育法規、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高等學校教師教學科研方法論等課程教學;

(三)專題報告或講座,根據情況安排與培訓內容有關且有利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專題講座和報告(如中外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概況;多媒體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和要求;高校教師教學工作規范;學校有關的教學、科研、人事管理制度等)。

(四)組織校內公開課教學觀摩活動:觀摩學校教學實踐水平較高的教師的課堂示范教學,并進行課后講評交流。

(五)課堂教學實踐:由教師所在教學單位或與本人專業相關的單位安排實施。要求教師于崗前培訓結束之后的兩周內,就自己從事的專業教學寫出教案,并根據教案進行課堂講授,由學院(單位)組織同行專家聽課講評(要求將專家的聽課表集中上交學校存檔)。

第三條高等師范院校師范專業畢業的新教師,可免修《高等教育學》和《高等教育心理學》。

第四條教師崗前培訓的形式

教師崗前培訓以集中培訓為主,培訓時間一般在每年7月至9月間,具體時間根據z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統一安排。

第五條教師崗前培訓的基本要求

按照z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規范化要求開展我校教師崗前培訓工作。

(一)培訓內容:依照第二條的規定開展培訓工作,切實保證培訓時間和培訓質量。

(二)培訓教材:統一使用z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指定的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教材。

(三)考試命題:考試由z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

(四)結業:考試成績合格者,由z省教育廳頒發給《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合格證書》。考試成績不合格者須參加下年度補考,成績合格后方可發給合格證書。崗前培訓的考核結果記入個人業務檔案,凡是沒有經過崗前培訓的教師一律不得認定教師資格、評聘講師及轉評高校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務。

第六條教師崗前培訓經費

屬于第一條規定的培訓對象的崗前培訓經費由學校承擔,教材、證書費由個人承擔。不屬于第一條規定的培訓對象的人員可自愿參加崗前培訓,其費用自理。

第七條教師崗前培訓紀律

(一)參加培訓的教師必須遵守有關考勤、考試等規章制度,做到上課不遲到、不缺席,遵守課堂紀律、考場紀律。

(二)因故不能上課者,必須事先請假。因事請假必須持所在學院(單位)證明,因病請假必須有醫院證明。缺課超過總學時五分之一的,取消考試資格,第二年須重新培訓,培訓費自理。

(三)如無故缺課超過二分之一者,學校將視其情節輕重重新考慮其聘任事宜。

第八條教師崗前培訓的組織與管理

(一)教師崗前培訓工作由學校人事處統一組織實施,包括制定培訓計劃、組織管理、培訓、考核、考勤等工作,確保培訓質量。

(二)教師崗前培訓原則上應于補充教師崗位后的一年內完成。

第九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由學校人事處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