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日常管理安全標準規范

工作面日常管理安全標準規范

2024-07-22 閱讀 8124

一、打眼安全標準

1、煤電鉆綜合保護性能齊全、靈敏可靠。

2、電纜無破皮漏電現象,吊掛整齊。

3、煤電鉆外殼、開關、減速器、風扇、鉆桿完好,鉆桿要直,不能彎曲,濕式鉆桿連接件不漏水。

4、工作地點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不準打眼:

(1)工作地點頂板、煤幫、支架等有安全隱患未排除。

(2)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

(3)發現工作面有連續煤炮聲響或有大量瓦斯涌出,有煤與瓦斯突出征兆時。

(4)有沖擊地壓工作面,發現卡鉆桿,孔內沖擊及爆孔等動力現象時。

(5)發現煤變潮,煤質松軟,有掛汗,出現霧氣,頂板淋水加大等透水預兆時。

(6)打眼中突然遇壓力水從鉆孔流出時。

(7)懸頂距離、控頂距離或端面距超過作業規程的規定時。

二、爆破工作安全標準

1.打眼必須堅持濕式鉆眼,嚴格按照《作業規程》中爆破圖表進行打眼,眼深不得小于0.6m。

2.裝藥量嚴格按《作業規程》規定執行,裝藥要用水泡泥和粘土炮泥封炮眼,封泥長度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雷管腳線必須挽起懸空、短路連接。嚴禁與任何導電體接觸。

3.放炮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的一次起爆距離執行,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處理瞎炮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執行。放炮前后要對支柱進行二次補液升壓。

三、工作面支護工作安全標準

(一)普通支護

1、工作面支護設計根據礦壓觀測、地質資料、頂板控制系統進行科學計算結果,確定支護方式、支護強度。

2、所有的支護器材有基礎臺帳,對規格型號、合格證等有記錄、有資料。所有支柱下井前必須在井上試壓,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有試壓記錄。

3、乳化液泵站和液壓系統完好,不漏液,壓力≥18Mpa,浮化液濃度不低于2%-3%,使用乳化液自動配比器,有檢測記錄。

4、所有支柱和鉸接頂梁必須統一編號有序架設,支柱頂梁要互相平行,不上下起伏,梁頭齊。柱距、排距等要符合《作業規程》要求。工作面拉線支柱,橫豎成直線。

5、支柱迎山有力,迎山角符合作業規程規定,不得有退山。

6、支柱初撐力,單體液壓支柱∮80mm≥60KN,∮100mm≥90KN。現場必須有測壓表,有小班檢測記錄。

7、頂梁必須與頂板緊密接觸,不得張口,若頂板不平,必須用木楔或木板等背實;頂板破碎時應背板護頂;局部冒頂造成梁上空頂時要用木料,在梁上擺成井字型接實頂板。

8、支柱不準支設在浮煤浮矸上,堅硬底板要鑿柱窩或打麻面,松軟底板,支柱必須穿柱鞋。

9、工作面內不得使用不同性能的支柱,特殊情況使用時,必須制定專門措施。

10、工作面傾角超過15°時,必須有支柱防倒措施。

11、支柱不得超高使用,也不得有死柱子,所有在用支柱必須支設在頂梁下,不得有閑置支柱,不漏液,不自動卸載,無外觀缺損。

12、使用鉸接頂梁的工作面鉸接率>90%。

13、工作面支架應垂直于煤壁,梁頭不能上下甩頭,頂梁放平,鉸接使用,梁銷插過梁眼。不得有單撅棚、大棚檔及空棚、空柱現象,若遇調面等,撅棚必須向老塘倒接一梁支一柱。

14、掛梁必須使用水平楔,掛梁應從上向下逐棚進行。頂梁的圓銷小頭向上,支柱卸載閥朝向煤壁。

15、護頂材料必須合格,穿頂枇子數量、規格符合《作業規程》要求,分布均勻,塑笆聯結點間距符合《作業規程》要求,破碎頂板要用笆瞞嚴背實。

(二)特殊支護

1、傾斜架棚棚腿要打在架棚梁與鉸接梁相交處,迎向老塘75○,架棚梁與鉸接梁間接實,有空隙時要用木板接實,挪移時要拆1架扶1架,禁止出現單撅棚。

2、工作面支柱要全部處于承載狀態,回出的循環料打在切頂線下,角度與基本支柱相同,回柱時要求回一柱打一柱,在生產班使用時應用一柱、放一柱,不得全部提前放下待用。

3、木垛要求材質良好,四角對線、且打在實底上,用木楔打足勁,木垛不得重料、重楔,木垛上部與頂板要接實,木垛處行人寬度不小于0.7m。

四、出煤工作安全標準

1、工作面放炮后應先掛梁再出煤,嚴禁空頂作業,認真檢查觀察頂板和煤壁情況,防止掉頂、片幫傷人。

2、大傾角工作面作業組之間先在煤壁打一棵臨時支柱,用木版與第一排支柱打好擋煤板,并及時鋪網掛梁。

3、出煤前要及時找掉傘檐,放煤時禁止下方有行人。

4、大傾角工作面為控制出煤量,出煤時在機巷處設好擋煤板,放煤人員在護身柱下方用鐵鏟控制放煤量。下貨時下口設人警戒禁止人員上行。

五、回柱放頂安全標準

1、控頂距符合《作業規程》要求。上下順槽與工作面放頂線放齊。(機頭處滯后距離按《作業規程》確定)

2、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的工作面、采空區冒落高度普遍小于1.5倍的采高,局部懸頂和冒落高度不充分(<(2×5)m2)時,用叢柱加強支護,超過的要進行強制放頂,特殊條件下不能強制放頂時,要有可靠的措施和礦壓監測手段。

3、切頂線支柱數量齊全,支柱有力,擋矸有效,特殊支護(戧柱、戧棚)符合《作業規程》要求。工作面無漏頂,無竄矸,無空載支柱。無失效支柱。浮煤清理干凈。

篇2:工作面兩道安全標準

1、工作面上、下兩道保證巷道設計斷面,保證通風、運輸的暢通和行人安全。無失修巷道。

2、兩道支架完整,無斷梁折柱,無變形支架,卡纜、螺絲、墊板齊全,無空幫空頂,錨網巷道支護完好,巷道高度不低于1.8m,行人寬度不小于0.7m。巷道內無積水、無浮碴、無雜物、無積塵。

3、材料、設備部件碼放整齊并有標志牌。

4、管線、電纜吊掛整齊,標識、編號齊全。

5、巷道內防塵、消防設備、設施安裝位置、數量符合有關規定。

6、通訊線路鋪設符合相關規定,并確保通訊暢通。

7、運輸巷的刮板運輸機、皮帶運輸機設備完好,運轉正常。

8、軌道運輸巷軌道鋪設質量符合規定,絞車設備完好,提升鋼絲繩、安全設施符合規定。

篇3:工作面初采初放收作安全標準

一、初采初放安全標準

1、新工作面投產前,生產礦長必須組織有關人員對工作面范圍內的巷道及生產系統檢查驗收。采煤技術員編制初采技術措施。

2、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前,必須成立以生產礦長為首的初放領導機構,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專門措施。

3、初次放頂前,初放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到現場會審,經檢查確認后,方可進行初放工作。

4、工作面初放期間,派小組成員到現場跟班指揮初放工作。

5、在工作面初放期間,礦技術部門的采煤主管和區隊技術人員應及時掌握工作面頂板變化情況,填寫初次放頂日志,必要時補充修改安全技術措施。

6、在工作面初放期間,礦調度室要認真掌握工作面初放情況,作好專項記錄,每天向公司調度室匯報初次放頂情況。

7、長壁單體支柱工作面,凡初次放頂直接頂冒落高度達不到采高的1.5倍時,必須采取加強支護措施。如直接頂懸露跨度超過初次垮落步距時,必須加強支護制定并落實強制放頂措施。

8、在采用單體支柱進行刷面過程中,凡遇工作面軟底時,要求支柱一律穿鞋、掛梁。

9、刷面嚴禁反向刷幫。嚴禁向上下兩道兩幫帶采。

10、工作面初放期間,必須設專人24小時不間斷地對工作面頂板動態與支護質量進行監測工作。并將監測結果按時上報礦調度室。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匯報和處理。

11、工作面初放工作結束,必須經初放領導小組現場會審認定,寫出工作面初放總結,上報公司備案。

二、工作面收作管理標準

1、工作面確定收作線(停采線)應避開斷層、老峒、高冒區、頂板破碎帶和周期來壓區,不得隨意超采或多留煤柱。停采時、工作面保持最小控頂距。

2、在工作面收作之前,必須由生產副礦長組織有關人員對工作面進行安全檢查和工程質量驗收。

3、工作面收作前必須制訂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報礦主管部門審批。

4、回撤支架時,必須有礦安監人員和區隊領導現場跟班指揮,認真落實工作面收作安全技術措施。

5、回撤支架前工作人員要認真檢查工作面頂板,支架等情況,發現安全隱患應及時處理。

6、回撤支架時要求始終保持其退路暢通,回柱放液必須使用長柄工具,遠方操作。撤下來的支柱、梁必須及時運出,不得堵住退路。

7、工作面封閉之前,必須撤出運輸巷和回風巷內所有的材料、設備。

8、及時封閉工作面所有巷道。時間不得超過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