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三大保護管理規范

井下三大保護管理規范

2024-07-22 閱讀 5136

1、井下電氣安全保護應做到:

三可靠:過流裝置動作可靠,檢漏裝置靈敏可靠,接地裝置牢固可靠。

三及時:供電設計及時,整定及時,處理問題及時。

2、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嚴格執行《煤礦井下接地裝置的安裝、檢查、測定工作細則》的要求。主接地極、局部接地極每季度要由電管隊組織進行一次詳細檢查。井下總接地網的接地電阻,每月由電管隊組織安監處、通防區、電氣實驗組進行一次測定,檢查和測定結果要認真記錄備查。

3、漏電保護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井下每一獨立的低壓供電系統都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并逐步實現井下供電系統全網選擇性檢漏保護。低壓饋電開關內裝設漏電保護的,運行、檢查、試驗、記錄要按要求進行。照明燈具及信號裝置的電源,必須使用專用的綜合保護裝置。

(1)供漏電保護作檢驗用的輔助接地線應用截面積不少于10mm2的橡套電纜,輔助接地極應單獨設立。漏電保護安裝調試完畢后應由電管隊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井下使用的總饋、分饋、照明信號綜保漏電保護裝置,具有選擇性漏電保護的開關,由值班電鉗工負責在檢修時間內進行試驗,并認真記錄備查。機電科負責監督檢查,包片電管員每周內必須進行一次復檢并作好記錄。

(3)機電隊要在瓦斯檢查員,電氣維修工的配合下每月對漏電保護進行一次遠方人工漏電試驗,并做好記錄備查。

4、過流及短路保護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每一饋出線路的電源端,均需加裝過流及短路保護裝置,當干線開關不能同時保護分支線路時,應在靠近分支點處另安裝過流及短路保護裝置。

(1)過流及短路保護由電氣工程技術人員按規定進行選擇校驗計算,報機電隊由電氣維修工按整定值調整通知單要求進行調整。

(2)運行中電氣設備的保護裝置由維修電工負責定期檢查維修,當電網負荷發生變化時,機電隊應及時校驗保護整定值,經技術人員審批后發放保護整定通知單,由專職維修電工負責整定值調整。

5、井下供電的接地、漏電、過流保護裝置,必須按規定裝設,認真維修,正確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停用,否則嚴加追查處理。

篇2:公司員工勞動安全保護管理規范

公司員工勞動安全和保護管理

1、根據工作性質和勞動條例,為員工配備或發放個人防護用品,各部必須教育職工正確使用品,不懂得防護用品用途和性能的,不準上崗操作。

2、努力做好防塵、防毒、防輻射、防暑降溫工作和防噪聲工程,進行經常性的衛生監督測。對超國家衛生標準的有毒、有害作業點,應進行技術改造和采取衛生防護措施,不斷改善勞動條件,提高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的健康水平。

3、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要實行每年一次定期職業體檢制度,對確診為職業病的患者,應上報上級調整工作崗位,并及時做出治療。

4、禁止年齡未滿18周歲的員工,女職工在懷孕期、哺乳期從事有害有毒的作業。

5、堅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辦公室組織全公司的安全檢查,每年不少于四次。各生產部門每月安全檢查,每年不少于四次。各生產部門每月安全檢查不少于一次,各年間和生產班組應實行班前班后檢查制度,每天不少于兩次。特殊工種和設備的操作者應進行每天檢查。

6、發現不安全隱患,必須及時整改,如本部門不能進行整改的要立即報告安全辦統一安排整改。

篇3:勞動保護用品供給與管理規范

一、勞動防護用品種類

勞動防護用品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或職業危害所配備的防護裝備。勞動防護用品分為一般勞動保護用品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其中,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是由國家認定的,在易發生傷害及職業危害的場合供員工穿戴或使用的勞動防護用品。

二、有關特殊勞動防護用品的規定

1.對于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帶、絕緣護品、防毒面具、防塵口罩等員工個人特殊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根據特定工種的要求配備齊全,并保證質量。

2.對于在易燃、易爆、易燒灼及有靜電發生的場所作業的員工,禁止發放、使用化纖防護用品。

3.勞動防護用品穿戴要舒適方便、經濟耐用。

三、勞動防護用品的供給和使用

1.發放防護用品的“三同”原則

(1)國家有關法規、文件規定,勞動防護用品應根據實際需要,本著“三同”(即同工種、同勞動條件、同標準)的原則發放。

(2)對于從事多工種作業的員工,應按其從事的主要工種發給勞動防護用品,其他防護用品隨借隨還。

(3)對于各種學校來廠的實習學生和臨時工、輪換工等,應按“三同”原則供給或借給勞動防護用品。

(4)對企業及其主管部門經常參加勞動和經常深入生產現場的生產管理人員和安技人員,均應按需要發給勞動防護用品。

2.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和使用規定

(1)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單位(以下簡稱使用單位)應為勞動者免費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

(2)使用單位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

(3)使用單位應教育本單位勞動者按照勞動防護用品使用規則和防護要求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4)使用單位應建立健全勞動防護用品的購買、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更換、報廢等管理制度,并應按照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對其防護功能進行必要的檢查。

(5)使用單位應到定點經營單位或生產企業購買特種勞動防護用品。購買的勞動防護用品須經本單位的安全技術部門驗收。

3.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

(1)各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不得擅自擴大和提高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范圍和標準。嚴禁以勞動防護用品為名,變相增發毛料制品、羽絨服、風雨衣、變色鏡等高檔商品或其他福利性物資,不能將勞動防護用品折合成現金發給員工,嚴禁將勞動防護用品作為商品進行轉買轉賣。

(2)有下列情況的一種,工廠應該供給員工工作服或者圍裙,并且根據需要分別供給工作帽、口罩、手套、護腿和鞋蓋等防護用品:

①有灼傷、燙傷或者容易發生機械外傷等危險的操作。

②在強烈輻射熱或者低溫條件下的操作。

③散放毒性、刺激性、感染性物質或者大量粉塵的操作。

④經常使衣服腐蝕、潮濕或者特別骯臟的操作。

(3)在有危害健康的氣體、蒸汽或者粉塵的場所操作的人員,應該由工廠分別供給適用的口罩、防護眼鏡和防毒面具等。

(4)工作中發生有毒的粉塵和煙氣,可能傷害口腔、鼻腔、眼睛、皮膚的,應該由工廠分別供給員工漱洗藥水或者防護藥膏。

(5)在有噪音、強光、輻射熱和飛濺火花、碎片、刨屑的場所操作的人員,應該由工廠分別供給護耳器、防護眼鏡、面具和帽盔等。

(6)經常站在有水或者其他液體的地面上操作的人員,應該由工廠供給防水靴等。

(7)高空作業人員,應該由工廠供給安全帶。

(8)電氣操作人員,應該由工廠按照需要分別供給絕緣靴、絕緣手套等。

(9)經常在露天工作的人員,應該由工廠供給防曬、防雨的用具。

(10)在寒冷氣候中必須露天進行工作的人員,應該由工廠根據需要供給御寒用品。

(11)在有傳染疾病危險的生產部門中,應該由工廠供給人員洗手用的消毒劑,所有工具、工作服和防護用品,必須由工廠負責定期消毒。

(12)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的工廠,應該備有防毒救護用具,必要的時候應該設立防毒救護站。

(13)工廠應該經常檢查防毒面具,絕緣用具等特制防護用品,并且保證其良好有效。

(14)工廠對于工作服和其他防護用品,應該負責清洗和修補,并且規定保管和發放制度。

(15)有下列情況的一種,應發放勞動防護服裝:

①井下作業。

②有強烈輻射熱、燒灼危險的作業。

③有刺割、絞輾危險或嚴重磨損而可能引起外傷的作業。

④接觸有毒、有放射性物質,對皮膚有感染的作業。

⑤接觸有腐蝕物質的作業。

⑥在嚴寒地區冬季經常從事野外、露天作業而自備棉衣不能御寒的工種及經常從事低濕作業的工種才能發防寒服裝。

四、有關勞動防護用品的規定和要求

1.防靜電工作服

1)防靜電工作服的定義

防靜電工作服為了防止衣服的靜電積聚,用防靜電織物為面料而縫制的工作服。

2)防靜電工作服的質量要求

(1)外觀要求無破損、斑點、污物以及其他影響服用性能上的缺陷。

(2)防靜電性能:每件防靜電服的帶電電荷量、耐洗滌性能,必須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3)防F靜電服穿用要求

(1)氣體爆炸危險場所的區域等級屬0區、1區且可燃物的最小點燃能量在0.25mJ以下者,應穿用防靜電服。

(2)禁止在易燃易爆場所穿脫。

(3)禁止在防靜電服上附加或佩戴任何金屬物件。

(4)穿用防靜電服時,必須與中規定的防靜電鞋配套穿用。

2.低壓絕緣膠鞋

1)低壓絕緣膠鞋的作用

低壓絕緣膠鞋該產品在布面干燥條件下,作為工頻電壓1000V以下電工作業之輔助安全用具,作為勞動保護用鞋。

2)低壓絕緣膠鞋的基本要求

產品必須符合低壓絕緣鞋穿用的基本功能。產品明顯部位須有“閃電”安全標記。產品外底厚度前掌不低于4.5mm,后掌不低于5mm。絕緣內底顏色必須有區別。

3)低壓絕緣膠鞋穿用須知

(1)低壓絕緣膠鞋只能在規定電壓范圍內作為輔助安全用具使用,穿用絕緣鞋必須遵守電器設備安全、保護用具使用和試驗規則。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每六個月應做一次預防性試驗。試驗項目及標準見表。

(2)穿用絕緣鞋在外底磨穿露出淺色絕緣內底時,不準再作絕緣鞋穿用。

(3)絕緣鞋膠料部件凡有破損之處,均不得再作絕緣鞋穿用。

(4)穿用絕緣鞋時應避免接觸銳器,防止絕緣鞋受到機械損傷,同時還應避免接觸腐蝕介質。

3.抗油拒水防護服

抗油拒水是指經過整理,使防護服織物纖維表面能排斥、疏遠油、水類液體介質,從而達到既不妨礙透氣舒適,又能有效抗拒此類液體對內衣和人體的侵蝕。抗油拒水防護服適用于接觸油水介質頻繁的現場作業的勞動防護服。其工種如鉆井工和井下作業工等。

分為冬季和夏季兩類抗油拒水防護服。

性能要求各項性能的指標要求,按表2規定。

表2

4.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

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是用于礦山井下個人脫險使用的防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

1)基本規格

基本規格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基本規格

2)使用條件

a.環境空氣中的氧氣濃度不應低于18%,一氧化碳濃度不應高于1.5%;當一氧化碳濃度為0.25%,應具有同等防護性能;

b.非瓦斯突出礦井;

c.只適用于個人逃生脫險用。

3)主要性能要求

(1)防一氧化碳性能

產品在表1規定的防護時間內,按GB8160-87《礦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試驗方法》試驗時,吸入空氣的一氧化碳透過濃度不應超過500*10-6,一氧化碳透過積累量不應超過380mL。

(2)濾煙能力

帶有濾煙裝置的自救器,按GB8160-87方法試驗時其煙霧透過率應不大于40%。

(四)氯氣防護用品的使用

防護用品應定期檢查,定期更換。

生產、使用、貯存崗位必須配備兩套以上的隔離式面具,操作人員必須每人配備一套過濾式面具,并定期檢查,以防失效。

生產、使用、貯存現場應備有一定數量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