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管理規范
1、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我礦乳化液使用管理,確保液壓支架乳化液配制、配比符合要求,結合目前乳化液使用情況,制定本辦法。
2、管理職責
第二條使用單位負責本單位乳化液配制和濃度配比,泵站及泵箱、過濾及自動補液裝置和液壓支架及管路等液壓系統設備材料的保管、使用、保養、維修管理,乳化用水、乳化液的取樣檢驗使用管理。
第三條技術科負責乳化液配比濃度的日常檢查工作,如不符合規定處以綜采隊集體5000元罰款,包機人300元罰款。
第四條綜采隊負責本單位和液壓支架使用期間乳化液配制和濃度配比,泵站及泵箱、過濾及自動補液裝置和液壓支架及管路等液壓系統設備材料的保管、使用、保養、維修管理,乳化用水、乳化液的取樣檢驗使用管理。
第五條供應部門負責乳化液的采購,并對每月乳化液消耗進行考核,負責取樣檢驗、驗收保管、配送及其質量管理,按煤業公司潤滑管理辦法執行。
第六條委托的油品檢驗單位負責乳化液的化驗分析,按煤業公司設備潤滑管理辦法執行。
第七條乳化液的生產廠家負責乳化液與支架密封的相融性試驗,負責乳化用水、乳化液的應用化驗和配比,并負責產品應用全過程中每月一次的乳化液取樣化驗分析,化驗結果同時報供應科、機電科備案。
3、乳化液的使用管理
第八條乳化液的存貯溫度必須符合規定,低溫存貯的使用前一周應備用到井下升溫,使用加注前必須先檢查乳化液是否變質。
第九條乳化液的選用必須根據不同密封材料、水質和環境條件。
第十條乳化液用水必須達到清水配液用水要求:水質外觀無色、無異味,無懸浮物和無機械雜質。
第十一條?乳化液配比濃度必須符合要求:一般要求配比濃度達到3%-5%,不同水質必須根據乳化液制造廠化驗配比要求進行配比,并使用制造廠配備的專用或允許使用通用的糖量儀按其折光系數進行檢測。
第十二條井下加注乳化液時必須清洗好加液器具,避免煤塵雜物進入乳化液系統造成二次污染。
第十三條嚴禁用乳化液沖洗支架。
第十四條乳化泵站司機每2小時應檢查一次乳化液濃度并進行記錄,按規定及時調整乳化液配比濃度,保證糖量儀完好。
4、乳化液供液系統管理
第十五條泵箱進水管應安裝過濾器,每天沖洗一次。
第十六條泵箱必須加設自動給液裝置,嚴禁吸空,并保持自動給液裝置完好準確。
第十七條液壓膠管及管接頭必須連接可靠,正確使用U型卡。備用液管、接頭、閥組必須用專用堵頭封堵,禁止使用棉紗或其他物品包扎。
第十八條液壓系統不得存在漏液、竄液現象。
第十九條非特殊情況禁止打開液箱上蓋,如需打開液箱上蓋,必須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外來臟物進入液壓系統。
第二十條反沖洗過濾器應參照使用說明,建立反沖洗檢查維護制度,定期檢查保養更換濾芯。
第二十一條先導過濾器發生堵塞時應及時處理,嚴禁故意破壞濾網或甩掉先導過濾器不用。
第二十二條每3個月對乳化液箱進行一次排空清洗并作好記錄。
第二十三條每天對乳化液泵站回液過濾器進行一次排空清洗并作好記錄。
5、其它規定
第二十四條液壓支架用水和乳化液選定后不得隨意更換,使用過程中如有特殊情況需更換不同品牌的乳化液時,必須與支架密封進行相融性試驗,經化驗配制并采取必要的試驗措施,報請機電科審批后方可使用。
第二十五條液壓支架調劑到另一工作面,原則上繼續使用上一工作面的乳化液,如水質發生變化必須經化驗配制并采取必要的試驗措施,如更換不同品牌的乳化液,必須與支架密封進行相融性試驗,經化驗配制并采取必要的試驗措施,報請設備管理部門審批后方可使用。
第二十五條液壓支架嚴寒季節露天存放或轉運過程中必須根據環境溫度選用相應凝固點的防凍液;當液壓支架缸體中裝有乳化液或裝有已失效的防凍液時,應專設一套乳化液泵和乳化液箱組成清洗系統,用新的液壓支架防凍液做為清洗液先清洗千斤;用專設的另一套乳化液泵和乳化液箱組成加液系統,將新的液壓支架防凍液加入支架。
6、處罰
第二十六條對違反規定的,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對集體不低于10000元,個人不低于500元處罰。
篇2:某某工業乳化炸藥生產企業現場安全檢查
1.情景描述
某工業乳化炸藥生產企業,有員工105人,農民臨時工68人,昨天臨時招收。廠領導3人:張廠長負責全面工作;王副廠長2009年化工大學畢業,2010年6月任副廠長,負責生產安全和技術研發;李副廠長負責產品銷售、市場開發。工廠無獨立安全管理機構,無專兼職技安管理人員,從未召開過有關安全的專題會議。2010年7月18日上午10:30,王副廠長到生產現場進行安全檢查,騎著摩托車來到硝銨破碎工房門前,看到一名光著上身,穿著拖鞋的裝卸工正在用手推車向工房內運袋裝硝酸銨,共計運入40袋。
每輛手推車一次可裝運8袋硝酸銨,手推車支腿由角鋼焊成。操作工甲拖過一袋硝酸銨向破碎機中加料,加料過程中見硝酸銨中有一異物,急忙用手抓出,險些將手碰傷。工房悶熱,墻壁及破碎機傳動軸等設備上落有大量硝酸銨粉塵。操作工丙向王副廠長反映說,現在的操作以老帶新,按經驗操作,無操作的文字依據,這樣下去不行,遲早會出事!王副廠長聽后說:“沒事,以前都是這么干的。”他看了看生產還算正常,就騎著摩托車走了。
此時,乳化間已有半成品乳化炸藥6槽車,成品乳化炸藥5t。
注:1)每袋硝酸銨50kg;2)每桶配料25kg;3)槽車規格為長2m,寬lm,高0.8m,裝藥高度為0.6m;4)乳化炸藥密度為1.2t/m2;5)硝酸銨的臨界量為300t;6)乳化炸藥臨界量為10t。
2.案例說明
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內容:
(1)民爆企業安全生產組織機構的設置。
(2)安全教育、安全檢查,辨識生產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
(3)重大危險源辨識。
(4)造成乳化炸藥發生火災爆炸的主要危險因素。
(5)企業應如何加強安全管理。
3.關鍵知識點及依據
(1)民爆企業安全生產組織機構設置要求。《安全生產法》、《民用爆破器材企業安全管理規程》(WJ9049--2005)。
《安全生產法》第十九條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300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托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2)各級各類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內容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安全監管總局令第3號)。
各類人員的培訓
(一)對主要負責人的培訓內容和時間
l初次培訓的主要內容
(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敢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2)安全生產管理基本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專業知識。
(3)重大危險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應急管理和救援組織以及事故調查處理的有關規定。
(4)職業危害及其預防措施。
(5)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6)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2再培訓內容
對已經取得上崗資格證書的有關領導,應定期進行再培訓,再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新知識、新技術和新頒布的政策、法規: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和政策;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知識;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典型事故案例。
3培訓時間
(1)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煙花爆竹、建筑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8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6學時。
(2)其他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
(二)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時主要內容和時間
l初次培訓的主要內容
(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2)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3)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4)應急管理、應急預集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5)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6)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2再培訓的主要內容
對已經取得上崗資格證書的有關領導,應定期進行再培訓,再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新知識、新技術和新頒布的政策、法規: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程、標準和政策;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知識;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典型事故案例。
3培訓時間
(1)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煙花爆竹、建筑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資格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8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6學時。
(2)其他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管理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
(三)特種作業人員培訓
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從業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特種作業的范圍包括: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高處作業、制冷與空調作業、煤礦安全作業、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作業、石油天然氣安全作業、冶金(有色)生產安全作業、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煙花爆竹安全作業、安全監瞥總局認定的其他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以下簡稱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為6年,在全國范圍內有效。特種作業操作證由安全監管總局統一式樣、標準及編號。特種作業操作證每3年復審1次。
(四)其他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
生產經營單位其他從業人員是指除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外,生產經營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所有人員(包括臨時聘用人員)。由于特種作業人員作業崗位對安全生產影響較大,需要經過特殊培訓和考核,所以制定了特殊要求,但對從業人員的其他安全教育培訓、考核工作,同樣適用于特種作業人員。
1.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三級安全教育是指廠、車間、班組的安全教育。
新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每年接受再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
2.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后重新上崗安全教育培訓
3.崗位安全教育培訓
崗位安全教育培訓
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定期安全考試
專題安全教育培訓
三新教育培訓
(3)民爆企業生產現場檢查內容及查找隱患內容。《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設計安全規范》(GB50089—2007)。
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包括: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軟件系統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識、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處理、查隱患、查整改。硬件系統主要是查生產設備、查輔助設施、查安全設施、查作業環境。
安全生產檢查分類方法:
1.定期安全生產檢查
2.經常性安全生產檢查
3.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后安全生產檢查
4.專業(項)安全生產檢查
5.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
6.職工代表不定期對安全生產的巡查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第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程的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嚴禁非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建檔監控等制度,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每個從業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責任制。
第九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建立資金使用專項制度。
第十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排查本單位的事故隱患。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控治理。
第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發動職工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鼓勵社會公眾舉報。對發現、排除和舉報事故隱患的有功人員,應當給予物質獎勵和表彰。
第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出租的,應當與承包、承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并在協議中明確各方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職責。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承租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負有統一協調和監督管理的職責。
第十三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事故隱患監督檢查職責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積極配合,不得拒絕和阻撓。
第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分別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統計分析表應當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
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除依照前款規定報送外,應當及時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一)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
(二)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三)隱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條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車間、分廠、區隊等)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
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四)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五)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4)重大危險源辨識要求。《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GB18218--2009)。
1)硝酸銨的量50kg*40袋=2000kg;
2)乳化炸藥的量:槽車體積2m*lm*0.6m*乳化炸藥密度為1.2t/m2=1.44t
1.44t*6+5=13.64t已超出乳化炸藥臨界量(10t),該乳化間構成重大危險源。
(5)乳化炸藥發生火災爆炸的主要因素。《安全生產技術》P236
粉狀乳化炸藥生產的火災爆炸危險因素主要來自物質危險性,如生產過程中的高溫、撞擊與摩擦,電氣和靜電火花、雷電引起的危險性。
粉狀乳化炸藥生產原料或成品在儲存和運輸中存在以下危險因素:
1.硝酸銨儲存過程中會發生自然分解,放出熱量。當環境具備一定的條件時熱量聚集,當溫度達到爆發點時引起硝酸銨燃燒或爆炸。
2.油相材料都足易燃危險品,儲存時遇到高溫、氧化劑等,易發生燃燒而引起燃燒事故。
3.包裝后的乳化炸藥仍具有較高的溫度.炸藥中的氧化劑和可燃劑會緩慢反應,當熱量得不到及時散發時易發生燃燒而引起爆炸。
4.危險品的運輸可能發生的耐車、撞車、墜落、碰撞及摩擦等險情,會引起危險品的燃燒或爆炸。
(6)安全管理措施要求。
4.注意事項
(1)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包括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內容。
(2)應熟知《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設計安全規范》(GB50089--2007)的內容。
篇3:乳化液泵司機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上崗前準備→作業地點安全檢查→開泵前檢查→開泵→巡回檢查→停泵檢修→
試運轉→文明生產
二、危險源
1、檢修前,作業工具不完好或不齊全;
2、未對作業地點的安全情況進行檢查;
3、高壓管路連接銷子不完好;
4、乳化液泵站出口壓力不符合規定;
5、檢查轉動部位時,觀察距離過近或用手直接觸碰;
6、檢修或更換液壓元件、管路時,不停電閉鎖或沒有泄壓;
7、對乳化液泵檢修完后,沒有按照規定進行試運行;
8、乳化液泵壓力表不完好;
9、乳化液配比濃度未達到規定要求。
三、預控措施
1、檢修前,泵站司機必須檢查工具齊全完好情況;
2、作業前,必須仔細檢查作業地點的支護情況和設備的完好情況;
3、開泵前,必須檢查管路連接銷的情況,發現不完好時,必須處理后方可開泵;
4、泵站司機必須隨時檢查泵站的出口壓力,發現過低時,必須調整泵站壓力值;
5、泵在運行時,泵站司機檢查轉動部位時,必須保證身體與轉動部位不得小于1米,嚴禁用手觸摸轉動部位;
6、檢修乳化液泵或更換管路時,必須將泵停電閉鎖,釋放余壓;
7、乳化液泵檢修完畢后,必須進行試運轉,試運轉正常后,方可結束作業;
8、發現乳化液泵壓力表不完好時,必須進行更換;
9、泵站司機隨時檢測泵箱內乳化液濃度,低于規定時,必須增加乳化油量,提高乳化液濃度。
四、作業標準
1、作業工具齊全完好,符合作業要求;
2、開泵前,首先檢查作業地點的安全情況;
3、開泵前,檢查乳化液泵、液壓管路的完好情況;
4、開泵前,檢查乳化液配比濃度必須達到3%~5%;
5、檢修乳化液泵時,必須停電閉鎖,并對管路和乳化液泵進行泄壓;
6、對乳化液泵檢修后的狀態必須符合完好標準;
7、乳化液泵站管路上不得有煤塵,周圍無雜物和大面積的積水;
8、乳化液泵站運行時,泵站司機必須不定期進行巡回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