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工作計劃實施方案

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工作計劃實施方案

2024-07-22 閱讀 4118

?繼續在礦職業衛生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結合上級部門有關規定,根據我礦職業危害防治計劃及實施方案安排組織實施。

一)認真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轉變觀念,牢固樹立"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對職業衛生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1.認真落實職業危害防治管理機構人員職責、防塵工作計劃和工作措施;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水平,對本單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2.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認真執行井下作業場所粉塵濃度監測制度;按照國家規定進行作業場所監測,杜絕急性群體性職業中毒事故發生。

4.提高思想認識,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充分認識搞好煤礦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把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納入煤礦日常安全管理當中,加大對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和資金投入。

5.做好本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管理,完善職業衛生資料,落實職業衛生各項工作,積極開展煤礦職工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健全本單位職業衛生檔案,真實反映本單位職業衛生狀況,建檔合格率100%。

二)、加強法規學習,加大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力度

1.煤礦年度內組織本單位人員深入、系統地學習《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礦安全規程》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管理范圍內的煤礦企業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力度。

2.積極及時參加州、縣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定期開展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培訓,強化對職工的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教育,教育職工自覺遵守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正確使用職業危害防治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3.年度內舉辦全礦人員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學習講座2次,舉辦礦級領導班子專題研討會4次,就深入貫徹落實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進行專題研究。

三)、突出重點,切實做好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的監管工作

1.有一名領導分管煤礦職業危害防治方面的工作,安排專(兼)職人員負責煤礦職業危害防治的監管工作,督促礦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體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礦落實工程項目職業危害防治設施《三同時》(職業危害防治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制度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及職業危害警示標識設置工作;

2.礦要做好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尤其是生產性粉塵的日常監測、分析和評價工作;建立健全和落實有效的綜合防塵、防毒等措施,加強個體防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逐步推進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從以控制傷亡事故為主向全面做好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的轉變。

3.加強有害作業場所的管理和監測,努力為從業人員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職工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4.為從業人員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品;

5.工作場所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

1)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等衛生設施;

2)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3)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四)、注重預防,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管理體系

礦要落實職業危害防治主體責任,將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納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日程和年度工作計劃當中,制定年度綜合防塵措施及防塵設施建設和維護管理計劃。按照"三條線"建設要求,建立和完善礦井防塵供水系統,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采用灑水噴霧、風流凈化水幕、濕式鉆孔、水泡泥等綜合防塵措施。按照省局文件要求,逐步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防治工作機構,配齊測塵工,購置測塵儀器,設置足夠數量的測塵點,規范開展測塵工作,建立測塵記錄臺帳,定期上報粉塵濃度測定統計表,并及時總結情況,做好職業危害防治的統計分析工作。

煤礦必須對新入井工人和從事職業危害作業的工人進行上崗前體檢,對接觸粉塵等有害因素的作業人員和離職職工應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對被診斷為職業病的職工,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將其調離原接觸職業危害工作崗位,同時將職業健康檢查情況及職業病診斷病例上報上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縣級煤炭行業管理(煤礦安全監管)部門。

五)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

?煤礦職業危害防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涉及的環節多、對象廣,必須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尤其是耍加強與地方衛生行政部門的溝通協作,充分借鑒并吸收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登記的經驗和成果,在信息溝通、執法環節等方面加強聯系配合,及時掌握各地的職業危害情況,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

?六)、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社會保險,確保勞動者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待遇。

按照省局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確保從業人員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等保險費用。

七)、制定和完善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替代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

?八)、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九)、完成上級部門安排的其他職業危害防治工作。

篇2:S賓館前臺工資分級考核實施方案

金獅賓館前臺工資分級考核實施方案

為了全面提高前臺服務質量,激發員工不斷苦練業務技能、增強業務素質、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和服務質量。特制定前臺員工工資分級考核方案。

一、考核范圍

前廳部前臺全體員工。(主管除外)

二、考核目的

建立激勵和淘汰機制,精簡員工隊伍,全面提高員工學習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的積極性,為企業發現人才和淘汰不適應本崗位工作的人員提供依據,以工作實際能力和工作表現確定相應的工資級別,以營造積極、公平、健康向上的工作環境,打造一支學習性員工隊伍。

三、考核原則

1、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價員工各項工作表現,使員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現與取得相應待遇的關系,獲得不斷完善自己,積極向上改善工作的動力。

2、堅持上下結合,左右結合,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進行全面的崗位分級考核。

四、分級管理機構

賓館成立分級考核領導小組和考評小組。

考核領導組:

組長:楊錦

副組長:徐靜

考評執行組:

組長:曾少華

成員:楊莉莉、陶瑾、刁麗芬

賓館前廳部完成分級評定的各項準備工作,并呈報考核領導小組批準后組織實施。

五、分級評定辦法

1、級別名稱:考核級別劃分為特級、高級、中級、初級四個檔次,分別簡稱為特一級、一級、二級、三級。

2、前臺員工相關待遇:根據實際考評結果確定相應級別。級別決定工資待遇,試用期員工參加分級考核,但其相關待遇應等到轉正后方可執行。具體工資分級如下表:

名稱

特級

高級

中級

初級

工資

1100

1000

900

800

補充說明:1、前臺原有提成方案維持原有標準。

名稱

特級

高級

中級

初級

分數

90分以上

90-85分

85--80

80-70分

5、分級考試具體內容及分值

考核大項

考核子項

考核方式

分值

所占比例

平時

綜合

表現

出勤情況

上級評定

占60%

民主評議

占40%

10分

40%

禮節禮貌

10分

儀容儀表

10分

工作態度

10分

工作質量

10分

工作效率

10分

語言表達

10分

進取態度

10分

應急處理

10分

團隊精神

10分

集中考試

理論知識

書面答題

30分

60%

專業技能操作

現場模擬考核

30分

六、考核周期

為促進員工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前臺工資分級考核每四個月為一個周期,全年分級考核不得超過三次。

七、考核程序

1、前廳部根據前臺分級考核周期,制定《前廳部前臺分級考核通知》呈報考核領導小組批準后組織實施。

2、考評執行組,對前臺員工進行各項考評。

3、考評執行組依據分級評定辦法使用考評標準量化打分。

4、部門組織平時工作綜合表現評定和理論知識考試。

5、匯總各項考核分值,該總分在1~100分之間,依此劃分等級。

6、考核結果上報考評領導組審定。

八、考核結果

1、相應分數決定員工工資級別的主要依據。

2、對員工工作能力的判定決定是否調崗和繼續留用的主要依據。

備注:分級定評細則見附件

金獅賓館

前廳部

篇3:Z酒店浮動效益工資實施方案

浮動效益工資實施方案

總說明:

為進一步提高飯店經濟效益,激勵全店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確保飯店制定的月度、季度、年度的經營計劃的完成和超額完成,自2008年1月1日始,飯店的薪金體系,執行全員與酒店經營效益相掛鉤的方案,本方案包括三大部分:浮動效益工資部分、月度超產獎金部分、年終雙薪獎勵部分。

第一部分:浮動效益工資部分

一、由酒店總經理一次性下達各營業部門的月度、季度、年度的經營指標數,并由酒店總經理和各營業部門的第一責任人簽定“經營指標確認書”。

二、月度以每月1日——每月30日(31日),為月份考核的結算時間,并以此發放月度浮動效益工資和超產獎金;年度的每年的1月1日——每年的12日31日為年度的考核的結算時間,并以此為計算根據發放年度的雙薪,作為年度的總獎金。

三、全店的考核分為“兩大板塊”,即一線經營部門,和后勤部門,具體明確如下:

第一板塊:一線經營部門:

前廳部:含部門經理、總臺、總機、商務中心、商場、

客房部:含部門主管、樓層服務員、樓層衛生員、洗衣房、PA、文員

餐飲部:含部門經理、主管、領班及全體服務員/生、文員

含廚師長、全體廚房的生產及工作人員

銷售部:含銷售主任、文員、迎賓員

第二板塊:后勤部門:

(1)總經理辦公室:含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文員

(2)財務部:含部門經理、主管、會計、出納、收銀員

(3)人力資源部:含部門經理、人事主管、文員、員工食堂、員工宿舍

(4)工程部:含部門經理、維修技師、文員(倉管員)

(5)保安部:含部門經理、保安中心、消防中心、全體保安人員

(7)采購部:含采購部經理、采購員、庫管員、司機

四、各營業部門的“經營指標確認書”簽認后,必須送一份交至財務部備考,財務部將根據每個營業部門的當月實際完成的營業收入,計算每一個營業部門的浮動效益工資和超產獎金,報總經理審批后發放。

五、浮動效益工資,僅和全店各個部門的領班級以上(包括領班級的人員)的管理人員掛鉤;超產獎金:則和全店各個部門的全體員工全部掛鉤。

六、浮動效益工資的計算方法:

1、全店領班級以上(包括領班級)管理人員的基本工資和當月營業指標完成情況相掛鉤,即當月浮動效益工資,普通員工的工資不參與浮動。

2、全店領班級以上(包括領班級)管理人員的基本工資計算方式為:每人的職務崗位等級工資的80%為基本工資,其余20%為各種津貼。津貼部分(即20%),則不參與浮動。

比如:(1)某領班,每月職務崗位等級工資為1000元,則其中80%=800元為基本工資數,每月參與浮動,其余20%為各類津貼,不參與浮動。

比如:(2)某部門經理,每月職務崗位等級工資為1500元,則其中80%=1200元為基本工資數,每月參與浮動,其余20%為各類津貼,不參與浮動。

其余類推。

3、第一板塊的領班級以上管理人員的浮動效益工資計算方式:

※每人的基本工資和當月的部門營業指標實際完成的比例浮動。

比如:餐飲部當月的營業指標為90萬元,而當月本部門實際完成營業額為100萬元,而某餐飲部經理的職務崗位等級工資為2500元,則基本工資為2000元,那么他的當月浮動效益工資則為:

2000元×(100萬元÷90萬元)=2000元×1.11%(小數點后取兩位四舍五入)=2220元

若當月只完成85萬元,那么他的當月基本工資則為:

2000元×(85萬元÷90萬元)=2000元×0.94%(小數點后取兩位四舍五入)=1880元

其余類推。

※若有數個不同營業班組共同組成的營業部門,為了拉開班組之間的距離,該部門也可以實行不同的指標考核數,按不同班組實際完成的收入比例進行考核。(注:這層考核可由該部門自行設定,實質上是全店“三級考核”里的第三級:部門考核班組;第二級為酒店考核部門;第一級為董事會考核酒店。

比如:餐飲部可分成,一樓餐廳、二樓餐廳、會議部、廚房各班組等。

客房部可分成:雅園、逸園不同樓區的當月營業收放等。

5、第二板塊的領班級以上管理人員以浮動效益計算公式為:

其基本工資收入與全店營業指標和當月實際完成比例相掛鉤。

比如:(按上述例子)全店某月份總共完成了210萬元,當月總營業指標為190萬元,則實際比例為210元÷190萬元=110.53%

※假設某后勤部門的經理每月崗位職務工資為1600元,則基本工資為1280元。

※那么,他的當月浮動效益工資為:1280元×110.53%=1414.78元

※反之,也按實際完成比例下降。

七、其他效益指標的考核:

1、隨著酒店經營管理進入成熟階段,同時根據各部門逐步適應上述浮動效益工資的作法以后,酒店將適時考核各部門的下列效益指標。

主要受考核的指標有:

(1)營業部門月度和年度的成本率;

(2)營業部門和后勤部門月度和年度的費用率;以及各項費用指標;

(3)營業部門的月度和年度的利潤率和利潤額;

(4)其他效益指標

2、上述效益指標,主要考核各部門領班級以上管理人員,特殊部門也可以考核到全體員工。

3、考核原則:

各項考核是管理的一項有效手段,更是酒店目標責任制的具體反映,因此,必須十分認真對待和做好。

(1)自上而下,逐層逐級推行;

(2)由粗入細,逐步逐漸細化;

(3)從少到多,逐項展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