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瓦斯災害措施范本
(一)依規定安裝容器、燃燒用具及輸氣管線
1、容器、調整器、開關之安裝基準
(1)容器應置于屋外通風良好之處。
(2)容器及調整器附近不得放置易燃物品。
(3)容器直立放置。
(4)容器避免日光直射。
(5)容器納入箱內時,箱之下部應設有換氣孔。
(6)容器、調整器、開關應有防止碰撞之措施。
(7)容器開關之裝卸應由銷售方專業人士負責。
2、燃燒用具之安裝基準
(1)浴室內不得裝置熱水器。
(2)燃燒器具應離開可燃物三十公分以上。
(3)燃燒器具應隨時清理,以防止出火口受阻。
3、輸氣管安裝基準
(1)輸氣管及配件應為耐壓及耐油性材料制造。
(2)輸氣管應平正安裝并保持固定不使其變形或移動。
(二)慎選瓦斯配管
1、銅管或鐵管為佳,不宜使用橡膠軟管。
2、橡皮管接頭應使用夾具固定,以防止脫落。
3、不常用瓦斯龍頭應使用橡帽套好。
4、不要使用太長橡皮管,長度最好不超過一公尺。
5、外出時應確實關閉瓦斯開關。
6、經常檢查橡皮管,最好一至二年即予更換。
(三)其它應行注意事項
1、使用合格之瓦斯器具及鋼瓶。
2、檢查鋼瓶有無鋼瓶檢驗卡、鋼瓶是否逾期未檢。
3、經常檢查瓦斯開關、橡皮管等,有無松動、破損。
4、出遠門時,或睡覺前,牢記關瓦斯開關。
5、使用瓦斯時,人不可遠離,萬一失火始可迅速發現,及時搶救。
6、煮湯或燒水時,不要裝太滿,以免火被溢出的湯、水澆熄,而產生漏氣。
瓦斯漏氣緊急處置要領
(一)不要緊張、動作輕緩。
(二)避免碰撞及打開電源(如照明設備或電扇等)以免產生火花。
(三)關閉瓦斯開關。
(四)打開門窗。
(五)輕手慢步離開。
(六)通知消防單位。
篇2:監控系統瓦斯超限報警處理程序
我礦屬于高瓦斯礦井,且通風系統較為復雜,監控系統起著很大的作用。為了使瓦斯超限報警后能夠及時處理避免發生特大事故,特制定瓦斯超限報警的處理程序如下,所有涉及單位必須嚴格遵守。
第一條監控室值班人員由聲光報警接收到某一地點瓦斯濃度超限報警后,必須首先用電話匯報通風科(或瓦斯隊),其次匯報調度室,最后匯報縣煤炭局監控中心。匯報內容必須詳細說明報警地點、該地點瓦斯濃度。如果報警地點是掘進,則必須匯報局扇開停傳感器顯示情況。
第二條通風科接到匯報后,立即用電話聯系井下該區域瓦斯員和區域安全巡檢員,詳細了解該區域通風狀態及瓦斯濃度,且根據監控室匯報瓦斯的濃度采取相應措施:即停止生產、切斷電源、撤出人員,由瓦斯員現場執行,并通知該區域瓦斯員和安全巡檢員到達報警地點。
第三條通風科作出上述相應措施后,匯報調度室,由調度室進一步明確落實措施執行情況,堅決執行落實該措施。
第四條調度室接到監控室的匯報后必須通知通風科長、瓦斯隊長到達辦公室著手處理瓦斯超限的問題,同時通知安監員到達現場進行該地區的安全監督。
第五條通風科(瓦斯隊)根據瓦斯員匯報及監控曲線與該地區通風風量等,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如果是瓦斯員直接可以處理的,由該區域瓦斯員口頭執行措施,立即著手處理;如果是難以處理的,由通風科立即下井依照方案進行處理。
第六條瓦斯超限問題處理完畢后,由處理問題的瓦斯員或通風科人員匯報監控室和通風科長或瓦斯隊長,匯報內容包括該區域瓦斯濃度、瓦斯超限的原因、瓦斯超限處理的措施。
第七條監控值班人員在瓦斯超限期間,密切注視瓦斯濃度變化規律。瓦斯濃度下降至《安全規程》之下后,匯報通風科長和瓦斯隊長。
第八條通風科長和瓦斯隊長接到監控室和井下處理人員匯報后,確定其瓦斯濃度不超限后匯報調度室,由調度室下令恢復生產、開始正常作業。該區域瓦斯員、安全巡檢員、安監員同時恢復正常檢查。
第九條由于傳感器或分站故障致使瓦斯報警,采取停止生產、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后,瓦斯員、安監員電話執行通風科口頭措施,現場監督瓦斯濃度和不安全隱患,現場由安全巡檢員處理,如果處理不了,必須于24小時內更換該區域監控設施。
第十條不論何種瓦斯報警情況,監控值班人員匯報縣煤炭局,匯報內容必須說明瓦斯超限原因和所采取的措施。
第十一條在瓦斯報警期間所有涉及單位,必須做好匯報和被匯報的各種記錄和采取的措施,以備被查。
篇3:瓦斯管理規定
1、瓦斯檢查員必須持證上崗,否則扣除當班工資。瓦斯檢查執行巡回檢查和專人負責相結合,高瓦斯地區瓦斯檢查執行專人負責制,低瓦斯地區實行巡回檢查制。
檢查地點: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總回風道以及礦認為需要檢查點。
檢查次數:低瓦斯地區采掘工作面每班不少于2次,高瓦斯地區采掘工作面每班不少于3次,硐室每班檢查一次,無人作業的工作面每班至少檢查一次。
檢查內容:沼氣、二氧化碳濃度、溫度。
2、瓦斯檢查員在現場檢查發現有害氣體超限時,有權停止該地點和威脅地區的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并向礦調度室報告。否則,按“三違”追查當事人的責任。
3、瓦斯員必須按規定認真檢查所管轄范圍內的瓦斯濃度,必須執行請示報告制度。每次檢查都必須認真記錄,做到瓦斯記錄本、牌板、臺帳“三對口”。瓦斯員弄虛作假出現空班、漏檢、假檢時,罰款100-500元。并給予開除礦籍。
4、井下放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否則,罰責任者100-300元。
5、瓦斯檢查員實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并有記錄可查,違者罰款50-100元。
6、瓦斯檢查日報及通風調度日報必須及時報送礦長,總工程師審閱。一次不報送罰50-100元。
7、排放瓦斯實行分級管理,通風隊編制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后,由救護隊進行排放。排放瓦斯必須嚴格執行“撤人、斷電、限量”三原則,嚴禁“一風吹”。礦調度室、通風隊按照排放措施要求認真調度、指揮排放工作,排放瓦斯現場負責人將現場情況及時向礦調度室、通風隊匯報。
8、采煤工作面瓦斯檢查除執行五點(上、中下部、上隅角、回風)檢查外,還要對附近的高冒點的瓦斯濃度檢查。做好回采面上下隅角的瓦斯管理,上下隅角的支護必須與切頂線回齊或超前回料,不得滯后回料,防止瓦斯超限,因滯后回料造成瓦斯超限,罰回采隊組100-500元。
9、加強盲巷的管理,通風隊要按規定建立盲巷登記卡,管理臺帳,在采掘工程平面圖和通風系統圖上標繪清楚,做到帳、卡、圖三對口,每月將盲巷情況,新增盲巷產生的分析報礦安監站長,總工程師。因帳、卡、圖不清,每次罰通風隊20-100元。采掘工程平面圖不能及時反映盲巷情況,每次罰測量人員20-100元。
(1)盲巷形成后,必須在24小時內對其封閉,在封閉墻外要設置永久柵欄、指示警標,巷道凈高2米以下,必須全斷面設置柵欄,巷凈高2米以上的盲巷,柵欄高度不得低于2米,并設有警標。否則罰通風隊50-100元。
(2)每旬由礦救護隊員配帶儀器儀表檢查盲巷密閉處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溫度、巷道支護及密閉完好情況。對采空區密閉墻內外均要檢查上述數據,檢查結果報礦長、總工程師、安監站長、通風隊。檢查數據不全或未按規定檢查,每次罰通風隊50-100元。(因巷道失修,人員不能安全進入檢查地點除外)。
10、采掘工作面透盲巷前,必須由通風隊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礦救護隊探險,瓦斯超限時,必須先排放瓦斯恢復正常通風后透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