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勞動保護管理規定范本
1目的
為進一步做好防暑降溫和防寒保暖等季節性勞動保護工作,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和國家財產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各船舶及海工修造企業。
3管理職責
3.1各企業應指定部門負責防暑降溫和防寒保暖等季節性勞動保護工作,以“抓早、抓緊、抓好”為原則,提前做好策劃和部署。
3.2每年高溫或嚴寒季節來臨前,各企業應對防暑降溫和防寒保暖的準備工作和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并督促整改。
3.3企業各部門應根據企業總體部署做好防暑降溫和防寒保暖的相關工作。
4管理要求
4.1防暑降溫工作
4.1.1每年夏季來臨前,各企業應對本企業的防暑降溫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修,確保其完好性。
4.1.2各企業應根據本企業的高溫作業和夏季露天作業情況,合理調整勞動作息時間。
4.1.3各企業應做好預防中暑的宣傳教育和防中暑藥品的供應。
4.1.4各企業生產部門/車間應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在安排作業內容時,應盡量減少輻射熱對人體的影響;在組織、布置生產的同時,應布置安全生產和防暑降溫措施。
4.1.5各企業應盡量避免加班加點,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工人能夠得到充分休息。
4.1.6各企業應結合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逐步實現自動化、機械化,改進生產工藝流程、作業程序,改進工具設備,盡可能做到露天作業內場做、密閉艙室敞開做、高空作業平地做、高溫熱源隔絕做,避免高溫和熱輻射對工人的影響,改善勞動條件。
4.1.7對患有心臟病、持久高血壓等高溫禁忌癥的作業員工,各企業相關部門應進行適當做好調整、安排。
4.1.8應加強對氣瓶等受壓容器和化學危險物品的管理,采取遮陽或通風等降溫措施,防止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
4.1.9對高溫作業和夏季露天作業的員工,各企業應供給符合衛生要求的清涼飲料或含鹽飲料。飲料配置、冷卻、運輸、儲存過程中,必須加強衛生管理,防止污染,確保飲料清潔衛生。
4.1.10進入密閉艙室作業時,要加強通風,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條件允許情況下可放置冰塊或使用空調機進行降溫;作業過程中,應采取控制作業時間和多人輪流作業等控制措施,防止作業人員發生中暑;嚴禁用氧氣吹身。
4.1.11發生中暑時,應立即組織搶救;組織調查、了解中暑原因,以便采取預防措施。
4.1.12各企業應加強食堂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生熟分開、餐具消毒和食品取樣化驗等制度,搞好食堂衛生和炊事人員的個人衛生工作,防止食物中毒。
4.2防寒保暖
4.2.1在冬季來臨前,各企業應做好防寒準備工作,檢修本企業的防寒保暖設備,確保冬季安全生產。
4.2.2各企業應結合冬季氣候特點,為本企業員工發放冬季勞動保護用品,并督促施工隊為施工人員發放冬季勞動保護用品。
4.2.3各企業應嚴格控制臨時取暖設備,尤其是電加熱器,避免發生意外。
4.2.4各企業應對外露的水管、蒸汽管道、水泵、水箱、鍋爐水管等,做好保暖包扎工作。停用時,應將余水廢水排盡。
4.2.5下雪時,應根據雪量大小,嚴格控制露天作業,尤其是露天高處作業,必要情況下應停止露天作業,防止發生滑跌事故。雪后進行作業時,應先清除施工區域積雪。
4.2.6外場作業要做好防滑工作。登高作業的腳手架、腳手板必須符合平、穩、牢的要求;竹梯下端要用橡皮包扎防滑,上部要扎牢。
4.2.7應加強起重吊運設備、工具、繩索的管理和檢查,特別是對繩索的檢查,防止繩索受凍后出現發脆斷裂現象。
4.2.8應加強對碼頭、船塢等區域的巡回檢查,及時調整好上下船舶的登船梯、浮橋、跳板的坡度,安裝好扶手和安全網,必要情況下應落實好防滑措施。
4.2.9各企業應做好防火、防爆、防觸電、防煤氣中毒工作,嚴禁隨意生火或使用電燈、電爐、風割龍頭等進行取暖。
4.2.10氧氣瓶等容器遇凍時,應當用熱水或蒸汽解凍,嚴禁用火烘烤。
5本規定由安監部負責解釋。
篇2:女職工勞動保護規范
女職工勞動保護
為了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女職工健康,制定本規定。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是針對女職工在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等的生理特點,在工作任務分配和工作時間等方面所進行的特殊保護。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已經**年4月18日國務院第200次常務會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條為了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女職工健康,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等用人單位及其女職工,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用人單位應當加強女職工勞動保護,采取措施改善女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對女職工進行勞動安全衛生知識培訓。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遵守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將本單位屬于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崗位書面告知女職工。
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由本規定附錄列示。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對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進行調整。
第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條女職工在孕期不能適應原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夠適應的勞動。
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并應當在勞動時間內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第八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準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準,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九條對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
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1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個嬰兒每天增加1小時哺乳時間。
第十條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女職工的需要,建立女職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哺乳室等設施,妥善解決女職工在生理衛生、哺乳方面的困難。
第十一條在勞動場所,用人單位應當預防和制止對女職工的性騷擾。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對用人單位遵守本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工會、婦女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本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二款、第七條、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按照受侵害女職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標準計算,處以罰款。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附錄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按照受侵害女職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標準計算,處以罰款。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附錄第三條、第四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治理,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有關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責令關閉。
第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侵害女職工合法權益的,女職工可以依法投訴、舉報、申訴,依法向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申請調解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侵害女職工合法權益,造成女職工損害的,依法給予賠償;用人單位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7月21日國務院發布的《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同時廢止。
篇3:勞動保護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一、個人防護
1、廠根據國家以及上海市的有關規定發給工人工作服。
2、根據工作需要供給工作帽、安全帽、口罩、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用品。
3、在有粉塵場所工作的工人,廠應根據實際工作需要,供給有關勞動防護用品。
4、工作中發生有毒的粉塵或煙氣,導致傷害口腔、鼻腔、眼睛、皮膚的,應供給防護藥膏或保健。
5、在噪音、強光、輻射和飛濺火花、碎片、刨削場所工作的工人,按規定供給防護用品或防護措施。
6、經常站在有水或其它液體地面上工作的工人,按規定供給水靴或防水鞋等。
7、經常在露天工作的工人按規定供給防曬、防雨和防寒的勞動保護用品。
二、廠區
1、人行道和車行道應平坦、暢通,夜間有足夠的照明、道路和鐵道交叉處必須有醒目的警告標志,信號裝置和落桿。
2、廠區應保持清潔,做好綠化工作。
3、建筑物必須堅固安全,損壞、危險的設施應及時修理。
三、工作場所
1、工作場所應保持整齊清潔、溫度、濕度合乎勞動保護要求,光線應充足。
2、產生的有害氣體、粉塵或煙霧不應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3、地面、墻壁和天花板都應保持完好。
4、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人員,由廠供給鹽汽水或其它清涼飲料。
5、工作場所應根據工作需要設置洗手設備。
6、產生粉塵及各種有害物質的工作場所應設吸塵器或防塵設施。
7、對產生噪音以及震動的工作場所,安裝隔音板和減震設施。
四、生產輔助設施
1、公司提供免費食宿,確保員工吃好、吃飽。
2、設置更衣室、休息室、婦女衛生間等生產輔助設施,并保持完好和清潔。
3、為更好的方便員工,更衣室內設有洗衣機,以便員工清潔衣物。
4、對從事特種作業的職工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放可上崗。
5、職工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行為,職工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6、對未成年工和女職工,特別是女職工經期、孕期要實行特殊勞動保護,不安排其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工強度的勞動。
7、企業積極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8、依法對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職工的職業病情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五、檢查與考核
辦公室經常檢查車間生產安全衛生的防護工作,發現違反規定的給予記錄檔案,對于考核不及格的班組追究班組負責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