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半成品防護措施
1目的
加強對東方制梁場原材料、半成品的管理,有效的對原材料、半成品進行保護,特制定本措施。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東方制梁場內所有原材料、半成品的管理。
3原材料、半成品的防護措施
3.1原材料、半成品進場后由物資設備部負責按規定碼放。物資設備部庫房負責入庫物資一般外觀質量驗證、標識,保管員要及時在料簽上標明物資的名稱、規格、數量、用途、產地(或購貨地點)、日期,標記或標簽應規范化,字跡清晰,牢固耐久。對箱梁產品質量有重要影響并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原材料和構配件(如:鋼材、水泥、河砂、碎石、外加劑等)的識別標記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應保持一致,從入庫到發至最終目的地應完整無缺。當需要追回某批材料或對某批材料進行追溯時,能通過識別標記和記錄查出該批材料。
3.2鋼材按爐號、代號、規格、批號、分期分類碼放。
3.3袋裝水泥按品種、標號分類碼放,標明數量和進場日期,儲存場地要防潮、通風;散裝水泥要按品種、標號分倉儲存,便于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混凝土質量。
3.4外加劑要按品種、批號分類碼放,標記明確。要注意防潮、通風。
3.5砂石料要貨位清楚,分級堆放,分級計量。
3.6發料時宜按“先進先出”的原則順序發料。
3.7倉庫的選址應有利于物資的進出和存放,符合防火、防雨、防盜、防風、防變質的要求。
3.8原材料、半成品存放要做到正確、整齊、安全穩固,合理苫蓋,料簽齊全,標志明顯。
3.9原材料、半成品保管環境必須做到庫內物資及設施無塵土,貨區無雜草,臨時貨場的貨垛周圍無雜草。
3.10庫管人員對所管的原材料、半成品必須按“六查”(查數量、查質量、查保管條件、查安全、查計量工具及保管技術)內容認真自點,循環自點率應每月不少于15%,自點中發現的問題要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3.11倉儲是保證產品質量不受損失的重要環節,物資庫房要認真執行物資保管規程,落實物資“十防制度”(防銹、防毒、防腐、防震、防火、防爆、防盜、防潮、防機械損傷、防治蟲鼠害)的措施;對需要溫濕度調節的物資,應有溫濕度控制措施。
3.12原材料、半成品搬運、堆碼作業中必須保持其完好無損,嚴禁野蠻裝卸,嚴格遵守有關安全操作規程,防止在搬運過程中由于震動、擠壓、撞擊、腐蝕、受潮或其它原因造成損失。
篇2:原材料預制成品構件半成品質量監理要點
原材料及預制成品構件、半成品的質量監理要點
原材料及預制成品、半成品構件質量控制遵照材料管理工作程序的有關規定執行。
1進場前原材料檢查
該階段材料監理工程師可提出建設性意見,但也應細致全面,以便為施工打好基礎。一般在采購材料時,承包人在訂貨前.應向材料監理工程師報送擬購材料名稱、規格、數量、使用工程部位、產地(廠家名稱)等,并附有關材料性能試驗報告及樣品征求材料監理工程師意見。材料監理工程師同意后,將保留樣品直到竣工。材料監理工程師的同意并不免除進場后材料的檢查及要求。
2進場原材料質量控制
材料監理工程師應按合同、規范規定的項目和頻率檢查承包人進場材料的試驗工作,審批試驗報告,見證材料驗收試驗。
材料試驗的項目和頻率、以及當某些材料檢驗標準合同規范無明確規定時,應由總監或職能部門人員會同材料監理工程師研究確定,報請業主審查批準后,通知監理方面和承包人共同執行,并符合蘇州市的有關規定。
進場材料質量檢查結果,應作為有關工程審批申請開工報告的依據之一。
3施工中材料質量控制
現場監理應根據進場材料數量、規格及目測形狀變化,指令承包方增加試驗項目和測試頻率。指令應由材料監理工程師用書面或口頭發出。
4外購半成品構件的監控
4.1承包人在簽訂較為重要的外購成品及半成品構件合同前,應向總監或專業監理工程師書面報告外購件計劃。實行報告制度,制度詳列如下:
4.1.1擬購構件名稱、規格、數量及應用工程部位;
4.1.2構件生產廠名、地址、生產工藝及質量標準,應附產品質量檢驗證書及抽樣測試技術報告。
4.2監理工程師應考察并決定:
4.2.1除審查承包人報告及附件資料外,是否有必要增加有關測試項目及測試頻率,適當說明加作測試的理由;
4.2.2是否派員赴現場考察廠方生產或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情況;
4.2.3在批復外購供報告的同時,就以上兩點加以說明,同時通知該方面責任監理人員及監理方式。
5材料及成品、半成品構件質量控制監理方式
材料監理工程師負責本工程材料及有關質量檢查試驗的監理工作,根據分項、分段工程范圍,與工程監理工程師研究和協調試驗工作。
5.1監理方式可視情況從下列方法中選用:
5.1.1旁站材料取樣;
5.1.2抽查或定期檢查承包人試驗記錄;
5.2材料報驗監理程序
由承包單位先報材料合格證,再由材料監理工程師安排具備見證資格的監理人員進行,待復驗合格報告出來后承包單位正式向現場監理部報驗,該材料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后使用。
5.3批復時限
應在監理程序規定時間內批復承包人。
5.4試驗報告批復
監理工程師審查承包人試驗報告后,應簽署意見。
6原材料及預制構件進場、儲存及搬運
監理工程師應提示和監督承包人依照工程進度安排進場材料數量和規格;
督促承包單位對監理確認的材料與進場沒確認的材料做好狀態標識,以防沒有經復驗的材料在工程上使用;
應按合同、規范要求搬運及儲存材料,注意水泥防潮、鋼筋防銹,砂、石料應分類堆放,并處理地基以防混雜和污染,各類材料應設標簽;
成品構件運輸及堆放應符合規范規定的受力要求,避免產生不合理的附加應力,使構件變形、受損、開裂。
7不合格材料
材料性能試驗一次抽樣不合格,承包人可按合同、規范規定,要求增加抽樣額率做二次試驗;二次試驗確定為不合格材料后,應由承包人自費清理出場;
不合格材料審定,由材料監理工程師書面通知承包人;
確定為不合格材料后,現場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承包人將其集中堆放,并加標簽;
材料監理工程師應將不合格材料鑒定結果及處理意見報告總監。
原材料及預制成品、半成品構件質量控制遵照材料管理工作程序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3:工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質量管理措施
工程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質量管理
(1)合理編制材料供應計劃,并嚴格按照經審批的材料供應計劃進行采購及調配。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購必須有合格證,局部加工件制作必須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
(3)試驗室派員駐場,及時對進場的原材料進行抽樣試驗,并出具檢驗報告,檢驗結果與合格證相符者方可使用。
(4)材料進場按規格、品種、牌號堆放,掛牌標識,實行掛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