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皮帶巷探放水安全措施

皮帶巷探放水安全措施

2024-07-22 閱讀 8059

為了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針,落實“防、堵、疏、排、截”等綜合防治水措施,切實做到不安隱患早預防、早知道、早治理,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結合本礦井實際情況,特制定《皮帶運輸巷探放水安全措施》。

一、地質概述:

皮帶運輸巷:全長523m,已掘380m,剩余143m。根據原大橋煤礦±0水平巷道揭露情況,該巷道范圍內無大的地質構造,但由于受煤田北部邊界F10斷層的影響,局部可能會遇到小的地質變化,該巷道可能會破壞煤層底板,因此一定要加強探放水工作,嚴格執行“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針。

二、探放水安全措施:

1、必須嚴格執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

2、成立專職探放水隊伍,配置合格的探放水設備。

3、探放水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并做到持證上崗。

4、探放水前必須清理水溝,及時清挖水倉,保證水倉的有效容量,并保證大泵能隨時排水。

5、探水地點附近必須安裝電話,保證暢通,能與地面及時聯系。

6、探放水時,瓦檢員必須經常檢查工作地點附近及回風流中瓦斯及二氧化碳濃度,并懸掛瓦斯傳感器及便攜報警儀,發現異常要立即停止工作,向調度室報告,瓦斯濃度達到1%要停止打鉆,達到1.5%停電撤人。

7、探放水前必須加固探放水地點5m內的支架,用坑木背板,把工作面閉嚴打牢,但要留下探水孔的位置,并配備一定數量的坑木、麻繩、鐵絲、大錘、釬子等物品,以應不時之需。

8、探水孔必須安裝孔口管,直徑4寸,長度不小于4m,并安裝閘閥及壓力表。用擴孔鉆頭擴孔后,纏上麻繩,用大錘打入,外漏部分用鐵絲固定在支架或柱上,必要時孔口管周圍用快速水泥預制。。

9、每次探水鉆孔深度不得少于30m,探完無水后,可向前掘進10m,保證20m的超前距離,依次循環掘進。

10、探水眼的位置(附探水布置圖)

(1)在無地質變化地區,鉆孔一般定位單排眼,共三個,中間眼和巷道方向一致,兩幫眼和巷道方向成10°夾角,孔高和拱基線一致,幫眼距幫0.5m,下幫眼仰角為4°,上幫眼俯角為4°,兩幫眼孔底距離11.4m。

(2)、若懷疑一側有水時,可在一側另加一個探水孔和原幫眼夾角再增加10°,保證孔底和中間眼底在11m以上。

(3)、如遇地質變化帶接近斷層,或接近積水可疑區時,探水眼布置為雙排眼,上排眼距拱基線上0.5m,下排眼距拱基線下1m,中間眼和巷道方向一致,使兩幫眼孔底終端達到16.5m,下排眼可水平鉆進,上排眼仰角10°,與此同時下排眼底終端垂高6m以上,煤巷上見頂、下見底。個別孔打鉆失敗可補打一個鉆眼。

13、打鉆過程中發現有水流出,要立即停止打鉆,但不能拔出鉆桿,要立即報告調度室和礦技術負責人到現場處理。

14、拔鉆桿時要密切觀察水量及水壓變化情況,水量不大時可緩慢拔出鉆桿,水壓突然增大,立即停止拔鉆,并立即加固鉆機,繼續觀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固巷道,防止造成透水事故。

15、打鉆過程中發現有水或頂鉆、夾鉆等異常情況,都要立即停止鉆探,加固鉆機,并向調度室及礦長報告。

16、放水時要控制水量,使放出的水量不能超過排水泵能力的80%,鉆孔不流水也不要盲目認為水已排干,要重新用鉆桿疏通,排凈剩余水量。

17、探水組和瓦檢員要認真觀察探放水過程中的水量、溫度、氣體等變化情況,認真做好記錄,并認真做好交接班,交接班時必須把鉆孔個數、深度、水量、氣體等情況在現場交接清楚。

18、探水結束后,要把時間、地點、施工人員清楚及時地填寫在探水牌板上。

19、在巷道穿越煤層底板時,要防止L7-8灰巖水,利用YDZ(A)直流電法儀對底板及時探測,發現可疑情況,立即報告礦長,采取有效措施后再施工。

20、探放水過程中要時刻提高警惕,退路做到暢通無阻,情況危急要立即停電,撤出被水威脅人員。萬一透水,司泵工要加大排水力度,不能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只有排水失敗,才能和礦領導最后撤離。

三、安全避災:

皮帶巷水災避災路線

工作面--皮帶運輸巷--主、副井--地面

篇2:探放水超前鉆探運行管理措施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一、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實施方案

1、進行探放水和超前鉆探作業的巷道必須嚴格執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則。

2、井下除硐室、貫眼、距離小于30米的聯絡巷以外的所有掘進巷道(煤巷)都必須進行超前鉆探作業。

3、進行打鉆探測時要執行預留30米安全距離的原則,若工作面打鉆條件較好,可以盡可能的延伸打鉆距離,但掘進距離與探測距離之間不能少于30米。

4、在探放采空區、老窯積水、地質富水異常區時,必須排查清楚采空區、老窯積水、地質富水異常區積水范圍和積水量后,才能安排探放水。探放水時,最小超前水平鉆距不小于30米,止水套管長度不得小于10米。還需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防止水患事故的發生。

二、相關各部門的職責

1、地測科主要負責依據年度生產采掘銜接計劃編制探掘年度總體規劃;負責編制、健全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相關制度;負責編制超前鉆探、探放水施工設計;負責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成果的驗收;根據地質條件的變化情況安排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跟班進行技術指導。

2、生產中心負責嚴格監督掘進、回采工作面的推進進度;負責鉆探現場施工環境的協調。

3、調度室負責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的整體協調工作。

4、機電、供應部門負責配備鉆機及相關配件。

5、通風部門負責提供“掘抽”工程的相關資料及高瓦斯區域實行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的有關瓦斯防治的安全技術措施。

6、安監部門負責對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的監督檢查。

7、實行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的探水隊組按照設計要求編寫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按照措施要求進行具體鉆探工作的現場施工并做好原始記錄的編錄,對原始記錄進行整理并及時上報礦地測科;若鉆探工作不達要求時及時向地測部門匯報,以便采取補救措施。

三、考核規定

1、嚴格執行“安全紅線”管理規定,違反規定的按照相關條款進行處罰。

2、任務采、掘、開隊組不得進行探放水和超前鉆探作業,違反規定隊組處罰10000元,并追究相關負責人責任。

3、探放水隊未嚴格按照作業規程或設計進行鉆探的,處罰隊組8000元。

4、超前鉆探工程必須在采、掘、開隊組施工前優先進行,采、掘、開隊組以任何理由推延鉆探工作的處罰隊組5000元。

5、應進行鉆探的工作面,施工隊組未提出申請進行鉆探的,處罰施工隊組5000元;施工隊組提出申請后,探放水隊未按要求進行探測的,處罰探放水隊5000元。

6、對弄虛作假,不按實際情況填寫打鉆數據的,要進行事故追查,并處罰探放水隊5000元。

7、鉆探設備、記錄牌板管理不到位的,處罰責任階級3000元。

8、每月底考核情況在調度會上進行通報,月排名第一的隊組獎勵3000元,第二名獎勵1000元,連續兩次排名最后的,隊組負責人要在調度會上做出解釋。

篇3:探放水工程設計措施編制內容審批制度

1.探放水地區的積水范圍、積水量和水壓,并規定探水線。

2.探放水地區的地質及水文地情況。

3.探水巷道的布置、斷面規程、支護形式、坡度和施工工序。

4.說明探水鉆的超前距。

5.說明探水鉆布置原則、個數、方向、傾角和孔徑。

6.提出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和《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7.后附必備圖紙,包括探放水工程平面圖、相應的地質或水文平面圖。

8.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況時,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制訂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應有先探后采設計,掘進工作面應有有掘必探設計。

9.探水眼的布置應根據水頭高低,煤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須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定。

10.探水眼的數量、角度、深度、位置應根據本工作地點的實際情況制定,編制在作業規程或措施中。

11.由生產、安全、調度、總工程師、礦長、探放水隊隊長負責人統一對探放水措施進行審批。

12.探放水措施一式三份,分別交檔案室、調度、生產或探放水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