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通信機房孔洞封堵等安全防范措施

通信機房孔洞封堵等安全防范措施

2024-07-18 閱讀 6921

隨著電信系統的快速更新、擴建、改建,使得線纜防火、孔洞封堵越來越成為安全領域內的重要問題。由于電氣設施、建筑、電纜布置等都向著復雜化、精細化方向發展,使得孔洞封堵也具有越來越多的具體問題。在《中國聯通通信網絡運行維護規程》、《中國聯通湖北分公司通信機房管理辦法(試行)》文件要求的基礎上,特下發本補充說明。

一、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國內外高層建筑火災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如果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對防火設計缺乏考慮或考慮不周密,一旦發生火災,會造成嚴重的人身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高層建筑必須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要立足于自防自救,積極保證消防安全。

高層建筑物的火災具有這樣一些特點:火勢蔓延快,疏散人群困難,撲救火災困難,火災隱患多等。從火災撲救實踐知,登高消防車撲救高度在24m以下的建筑物火災最為有效,再高的建筑物撲救數量就差了。一些規模大、空間大的建筑物,如商業大樓、綜合大樓樓內可燃物多,火源和電源多,一旦發生火災,必然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民傷亡。因此,高層建筑的消防工作應做到:減少建筑內的可燃物;樓內裝修陳設盡可能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設置自動滅火系統以及劃分防火及防煙分區。其中最有效的辦法是劃分防火及防煙分區,其作用是:在發生火災時可將火勢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以利于撲救和減少經濟損失和人身傷亡。

高層建筑的電梯井、管道井、風道、電纜豎井等豎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處理不好,發生火災時,這些豎井就像一個個小煙囪,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有資料介紹,火災燃燒水平方向擴散速度最大為0.5—3m/s,而沿豎井的擴散速度為3—4m/s,10Om高的高層建筑,在無阻攔的情況下,半分鐘煙氣可沿豎井擴散到屋頂,尤其電纜豎井,一旦發生火災,因電纜護層不阻燃,火勢可沿著燒著的電纜向上蔓延,熱量由下而上遞增,很容易增加到燃爆的程度。因此,從防火、減災的目的出發,為使火勢能控制在分隔區內,必須對電纜豎井進行防火封堵。國標《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第5、3、3條規定:“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其電纜井、管道井應每隔2—3層在樓板處用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應在每層樓板處用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作防火分隔。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孔洞,其空隙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填塞密實。”

對于電纜豎井,尤其通信樓的電纜豎井,從實際需要出發,考慮到電纜的維護、更換、敷設,又要保證防火安全,電纜豎井可采用可塑性有機防火堵料和速固型無機防火堵料進行防火封堵分隔。可塑性有機防火堵料具有耐火性極高,柔韌性好,有的還具有遇火膨脹等特點,對電纜施工與維護都非常方便。所以特別適用于建筑物中的電線、電纜和管道的貫穿孔洞、縫隙的防火封堵。速固型無機防火堵料使用時,一般先用有機防火堵料包裹在電纜的外圍,在周邊的縫隙處灌注速固型防火堵料,速固型防火堵科固化后,形成具有相當強度和耐火性的防火層。

電纜豎井是縱向迅速蔓延火勢的途徑,電纜平面的線槽敷設是平面蔓延火勢的途徑。

在通信設備中,也曾有過沉痛的教訓,由于一個機房失火,因電線、電纜是連接各機房敷設的,由電纜燃燒造成火勢蔓延,連續燒毀幾個機房,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減少由于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通信,通信、信號樓的各機房也應當采用防火、防煙分隔區的防火方法。對各機房之間的連接電線、電纜的線槽進行封堵,考慮施工及維護方便,可采用可塑性有機防火堵料。

通信局樓的機房設計大部分沒有采用防火、防煙分隔區的防火方法,從減少經濟損失的目的出發,先天的防火設計不足,后天應當采用封堵的方法,將防火補齊。

線纜主要通過“豎井”、“水平井”、“橋架”等三種方式穿墻過洞,然而線纜由于“電起火”和諸多外因會引發火災,而且火焰沿電纜走向蔓延得相當迅速,大量事實表明,一旦發生電纜火災,撲救將非常困難。此外,由于電纜發生火災時,會產生大量煙氣,煙氣中CO、CO2含量很高,而且生成氯化氫和氯氣氣體,它們往往會通過封閉不嚴的縫隙和孔洞彌漫到室內的電氣裝置,并形成一種稀鹽酸導電膜附著在電氣裝置上,使設備、元件和接線回路的絕緣性能嚴重降低,這不僅加重了事故損失,還造成“二次”危害。因此要杜絕線纜火災事故的發生和防止線纜著火蔓延,采取相應的線纜防火、孔洞封堵措施,保證通信樓機房通信網的安全可靠運行十分重要,

二、目前國內電纜防火封堵措施

防止電纜火災延燃的措施有多種:封、堵、涂、隔、包、水噴霧等。實踐證明最經濟有效的辦法是封、堵、隔。而對電纜大量涂、包等辦法是不恰當的,一是不經濟,費工費時成本高,二是對于緊排在一起的多根電纜,很難保證涂刷的質量,而且涂、包的材料時間長了易失效。現歸納常見電纜防火封堵方案如下:

⑴?防火墻設置

①以無機防火堵料為基材

②組合式防火墻

?以有機防火堵料、無機防火堵料、防火板及防火涂料相互配合組成防火墻。

⑵阻火隔層和電纜“豎井”封堵

①小孔洞的封堵

一般采用無機防火堵料與有機防火堵料配合使用。

②大孔洞的封堵

采用無機防火堵料、有機防火堵料及防火板組合封堵。

三、?機房電纜防火封堵新技術

STI專利型防火槽盒是一種針對通信樓機房電纜貫穿部位防火封堵工程的最新專利產品。它由二部分組成,外盒為鍍鋅鋼構造,槽盒內部由膨脹型材料制成。能保護電線和電纜貫穿墻面,而不需其它防火填塞材料。對線纜具有自動調節密封性能,火災發生時能迅速膨脹,密封其燃燒時所留下的空隙。防火槽盒外觀為鮮亮的橙色,易于辨別,安裝完成后即可使用。根據工作情況隨時更換或增減線纜。施工簡單快捷,不會破壞原有墻面及線纜的完整性,也不需重新鋪設線纜。新型環保防火封堵系統特點如下:

⑴?安裝快捷,施工簡單

與傳統的施工方法形成鮮明對比,整潔、專業的外觀設計,容易移動、添加及更換電纜,可在墻壁建筑施工期間提前安裝或預留孔洞后安裝。

⑵?實現防火以及煙密性氣密性的最佳保護

無論是否裝有電纜,均能實現長達4小時的防火時效以及防煙的最佳保護,確保每次安裝新電纜或更換電纜都能防火防煙,在防火防煙霧方面超越傳統套管和膠泥效果。與常見防火封堵系統相比,無論空載或滿載,STI專利型防火槽盒100%符合防火防煙要求。可實現0-100%的電纜填充率。

⑶使用或運行時不需要額外的防火材料

槽盒已內置防火封堵系統,無需使用密封膠、膠泥和其他防火封堵物料。內置密封系統可自動調節到適合的電纜負載量,無需調節、拆卸或重新安裝阻火材料,保證任何時段都能實現防火封堵性能。

⑷快速反應膨脹

槽盒內的膨脹材料遇到火災或高溫時可迅速反應膨脹,膨脹率高達800%,迅速密封槽盒,以防止火焰與煙霧的擴散。?

⑸具有環保安全性能

防火封堵系統不含囟素,燃燒產物不會產生有毒的煙霧,不會造成“二次”危害,環保安全可靠。

(6)單組或并聯組合使用

根據貫穿物孔洞的大小和不同用途的線纜,可自由組合使用槽盒。

(7)模塊樓板組合構件格柵系統

對于大面積電纜貫穿樓板或電纜“豎井”大孔洞的封堵,可采用組合構件格柵系統。

(8)新技術的優勢

目前新型環保的電纜防火、孔洞封堵工程施工系統解決了傳統的封、堵、隔而出現的偏差問題,在機房安全整治規劃中要逐步推廣應用。即:

(1)要有完整的防止電纜火災延燃的設計。

(2)必須保證防火材料是合格產品。

(3)必須保證防火封堵的嚴密性。

(4)必須保證防火材料封堵的厚度。

(5)必須保證防火封堵有足夠的機械強度。

四、小結?

傳統電纜孔洞防火封堵方法對保障通信機房的安全生產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但從高保障要求出發,傳統電纜孔洞防火封堵方法存在需要熟練的施工人員現場操作和施工技術。采用傳統方案雖然能有效起到防火作用,但存在著以下弊端:

⑴使用無機防火堵料灌注時容易擦傷電纜外皮,而且固化后增減電纜十分困難,使電纜不容易拆卸。

⑵由于有機防火堵料僅在封堵面積小于100cm2時才適用,因此有局限性。

⑶防火板的使用也和無機防火堵料一樣,當運作中需更換或添加電纜時不便拆裝,且易傷及其它電纜。

⑷有關防火涂料的弊端上面已敘述。

因此,現在常用的封堵材料和封堵工藝較為落后,其封堵效果大多以標準模式進行檢驗認證,而較少采用更可靠的等效工況或實際工況進行檢驗認證,因此與實際封堵工程差異較大,故封堵效果難以保證。而且封堵材料本身在平時和遇火時存在環保性能的問題,有些防火封堵材料在高溫下會產生濃煙或毒氣,反而造成“二次”危害。

⑴選用的防火封堵材料與工況條件不匹配

當欲封堵的貫穿物在高溫下易軟化變形或燒蝕收縮時,應采用遇火膨脹型防火封堵材料,而不能僅“以不燃材填緊封實”為標準,否則貫穿物在高溫下軟化變形或燒蝕收縮后,會產生孔洞或縫隙,造成煙火蔓延串燒。當封堵部位處于頻繁振動或變形的工況環境時,應采用具有柔性或彈性且不易變形收縮的防火封堵材料填緊封實,否則防火封堵部位會產生裂縫、破損甚至脫落,影響防火效能。

?⑵采用的防火封堵工藝不合適

現在大多數防火封堵材料通過的是標準檢測,測試時,其封堵厚度是240mm。但在實際封堵時,為求與樓板和墻體的平整,或受施工條件制約,往往達不到應封堵的厚度,因而也就達不到與其測試結果相同的防火等級。進行標準檢測時,貫穿物占封堵面積的比率也很低。但在實際封堵時,對于電信行業,貫穿物占封堵面積的比率很大,因而僅依據標準測試結果來制定封堵工藝及選擇封堵材料就不能保證防火封堵的可靠性了,而應該選用通過等效工況或實際工況檢測過的防火封堵材料。目前新型環保的電纜防火、孔洞封堵工程施工系統解決了傳統的封、堵、隔而出現的偏差問題,在機房安全整治規劃中要逐步推廣應用。

篇2:電纜溝內動力電纜與控制電纜混放未刷防腐涂料部分孔洞未封堵安全技術措施

事由:庫倫風電場工程基建期間,由于工期時間緊等幾個方面的原因電纜溝內的動力電纜與控制電纜混在一起,并未按規定刷防腐涂料。基建期結束后電纜溝還余留下很多孔洞沒有封堵。為保證風電機組的安全可靠運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安全措施:

1、在巡視工作前,電纜溝內做好安全警示圍欄,防止走錯間隔、觸電。

2、在巡視過程中把所有未封堵的孔洞的位置記錄下來,并掛好標示牌,便于封堵時及時封堵,避免遺漏。

3、加強對線路的巡視確保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不會出現異常情況,如有發現及時匯報風場及公司領導。

4、電纜孔封堵完畢,在電纜溝上方分別標記好“通訊光纜”“動力電纜”標示牌。

技術措施:

1、對電纜溝內線路進行巡視摸底,排查清楚動力電纜及控制電纜布置方式和具體位置依照相關規定規劃電纜放置位置。

2、將未刷防腐涂料的電纜刷上防腐涂料并把動力電纜及控制電纜分開按規定封開放置。

3、根據巡視記錄把未封堵的孔洞按照標準要求封堵好。

內蒙古華電庫倫風電場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