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帶壓封堵安全管理規定
1基本要求
1.1為適應長輸管道搶修工作的需要,規范管道帶壓封堵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正確施工作業,保障安全運行。
1.2適用于壓力管道施工中的盤式封堵器的使用安全管理。
1.3盤式封堵器主要用于長輸管線不停輸開孔、封堵作業。用來臨時堵截某一特定管線區域的介質流的帶壓封堵設備。適用于管道不停輸開孔、封堵和修理,承受壓力大,密封可靠,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系數高,對野外作業有很高的適應性,是常用的長輸管道搶修、大修設備。
1.4執行石化股份安〔2007〕333號《用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安全環保部(設備管理部)是本規定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規定的制修訂。負責審核安全措施方案,進行過程的安全監督。
2.2技術質量管理部負責技術方案的審核。
2.3生產管理部負責施工作業的組織、協調工作。
2.4分公司/項目部負責帶壓封堵的具體實施。
3管理內容與程序
3.1施工前的準備
3.1.1分公司/項目部技術人員負責編制帶壓封堵技術方案,根據石化股份安〔2007〕333號《用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的用火分級編制用火許可票,安全人員負責辦理手續。
3.1.2安全環保部(設備管理部)、技術質量管理部進行方案審核。
3.1.3分公司/項目部技術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其中包含HSE內容、應急處置措施,安全人員進行施工前安全教育。
3.1.4生產管理部進行工農管線協調,與業主方、監理方等相關方進行溝通。
3.2勞動保護用品
工作過程中,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包括安全帽、防護手套、護趾防護鞋、防靜電勞保服等,可根據現場情況配置防毒呼吸裝置。
3.3基本的安全原則
3.3.1用火準備過程中,應與業主方密切配合,進行危害識別、制定用火方案、做好變更管理及應急預案。雙方分別指定監督人和監護人,負責現場的監督管理,檢查、確認作業措施落實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3.3.2需要用火的施工設施設備、工藝流程、閥門控制由業主方協調組織切換,用火過程中任何人不得擅自改變流程。
3.3.3作業前必須消除距施工區域5m之內的可燃物質或用不燃品隔離。施工現場應根據用火級別、應急預案的要求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車。
3.3.4作業期間,如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啟動相應的應急措施。施工完畢,施工負責人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火種及其它隱患后,方可撤離現場。
3.3.5作業完成后不得立即開閘門輸送油氣,待焊口冷卻后方可緩慢開啟閥門升壓,同時檢查焊口是否滲漏。
3.3.6五級及以上大風不得進行作業,特殊情況下進行必須采取圍隔作業等方式控制火花飛揚。
3.4施工過程控制
3.4.1開挖作業坑
3.4.1.1開挖封堵作業坑時,應統一指揮挖掘機,其他人員遠離現場,如出現傷人事件,立即啟動應急方案。
3.4.1.2作業坑按照施工區域土質情況保留坡度,執行GB50369《油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的要求。如出現滑坡,應立即組織清理。
3.4.2焊接封堵三通
帶壓焊接三通時,管道壓力必須保持在2.0MPa以下,同時采取降溫措施水冷卻;焊接電流不易過大,防止出現焊穿。
3.4.3密閉開孔
3.4.3.1開孔前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氮氣試壓,如遇開孔時出現漏油現象應立即采取措施,找出漏油點并消除掉;如出現著火現象,應立即啟用消防應急措施。
3.4.3.2如果發生卡刀,應立即扳動換向閥,停車分析原因后,重新啟動;如果刀具損壞,應果斷提起刀盤,關閉夾板閥,換上備用刀具。
3.4.4封堵
封堵時,要依照“先高壓再低壓,先內側再外側”的原則來進行,即先封高壓端,再封低壓端。下堵頭時,確認夾板閥上的放氣閥門已關閉嚴密。
3.4.5抽油
3.4.5.1放油要在封堵成功后進行,放油點要盡量開在管線底部,進氣點盡量開在管線頂部。
3.4.5.2開泵抽油前,檢查電源動力線的絕緣層是否損壞,抽油泵是否接地良好。
3.4.6切管
3.4.6.1切管機捆綁之前,首先檢查輪距,捆綁后要檢查電機正反轉,要保證鏈條在一條直線上,且要捆緊,以防止行走時切管機顫動。
3.4.6.2切管時,在打開電源前,需保證開關無破損、動力線連接良好。
3.4.7砌筑黃油墻
3.4.7.1切管完成、老管線或設備吊離后,進行黃油墻的砌筑。
3.4.7.2黃泥墻采用鈣基黃油和滑石粉按約為1:1比例摻和拌成的條形塊砌筑而成,完成后要檢查密封完好性。
3.4.7.3將管口內外壁的污油清理干凈,清理時必須使用防爆工具。
3.4.8管線碰口
3.4.8.1管線對口與焊接時,嚴禁敲擊震動管線。
3.4.8.2應縮短作業時間;如果環境溫度太熱,需對黃油墻部位的管線采取降溫措施。
3.4.9解除封堵
解除封堵必須在管線施工完畢進行,原則上先解除低壓端,現解除高壓端,設備拆除前,要檢查夾板閥旁通是否關閉,然后從放油口通入氮氣,排油完畢后,再拆除設備。
4檢查與監督
安全環保部(設備管理部)對帶壓封堵作業進行抽查、監督,分公司對二級以上用火作業抽查、監督,項目部、班組進行現場監護。
篇2:帶壓開孔封堵作業規定
1.使用帶壓開孔、封堵設備在燃氣管道上接支管或對燃氣管道進行維修更換作業時,應根據管道材質、管徑、輸送介質、敷設工藝狀況、運行參數等選擇合適的開孔、封堵設備及不停輸開孔、封堵施工工藝,并應制定作業方案。
2.作業前應對施工管材、管件、密封材料等進行復核檢查,并應對施工用機械設備進行調試。
3.不同管材、不同管徑、不同運行壓力的燃氣管道上首次進行開孔、封堵作業的施工單位和人員應進行模擬試驗。
4.帶壓開孔、封堵作業時作業區內不得有火種。
5.鋼管管件的安裝與焊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鋼制管道內帶有輸送介質情況下進行封堵管件組對與焊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質管道帶壓封堵技術規范》GB/T28055的有關規定。
(2)封堵管件焊接時應控制管道內氣體或液體的流速,焊接時,管道內介質壓力不宜超過1.0MPa。
(3)開孔部位應選擇在直管段上,并應避開管道焊縫;當無法避開時,應采取有效措施。
(4)用于管道開孔、封堵作業的特制管件宜采用機制管件。
(5)大管徑和較高壓力的管道上開孔作業時,應對管道開孔進行補強,可采用等面積補強法;開孔直徑大于管道半徑、等面積補強受限或設計壓力大于1.6MPa時,宜采用整體式補強。
6.帶壓開孔、封堵作業應按操作規程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開孔前應對焊接到管線上的管件和組裝到管線上的閥門、開孔機等進行整體嚴密性試驗;
(2)拆卸夾板閥上部設備前,應關閉夾板閥卸放壓力;
(3)夾板閥開啟前,閥門閘板兩側壓力應平?;
(4)撤除封堵頭前,封堵頭兩側壓力應平?;
(5)帶壓開孔、封堵作業完成并確認各部位無滲漏后,應對管件和管道做絕緣防腐,其防腐層等級不應低于原管道防腐層等級。
7.聚乙烯管道???行開孔、封堵作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臺封堵機操作人員不得少于2人;
(2)開孔機與機架連接后應進行嚴密性試驗,并應將待作業管段有效接地;
(3)安裝機架、開孔機、下堵塞等過程中,不得使用油類潤滑劑;
(4)安裝管件防護套時,操作者的頭部不得正對管件的上方。
篇3:排水蓋板封堵制度
為確保尾礦庫安全運行,防止由于排水蓋板封堵不規范導致泄漏事故發生,特制定排水蓋板封堵制度。
(1)、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封堵,對排洪系統蓋板要逐一檢查,并詳細編號、記錄存檔,保證蓋板尺寸和質量滿足設計要求,對于排洪系統排水口不符合要求的必須向主要負責人匯報,采取措施處理。
(2)、加強尾礦庫排洪構筑物排水窗口封堵的安全管理,排水蓋板實行誰封堵誰負責。在尾礦庫運行期間一旦出現蓋板滑落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的,追究封堵人員的相關責任。
(3)、尾礦庫排水蓋板統一進行編號,封堵時,要求實施封堵人員按蓋板編號順序實施封堵。
(4)、建立排洪系統封堵臺賬(封堵記錄),排洪系統封堵記錄應包括:蓋板編號、封堵措施、封堵時間、批準封堵人簽字及實施封堵人員簽字等內容。
(5)、封堵措施:尾礦庫排洪構筑物停止使用后必須進行封堵。排洪拱涵蓋板封堵,要將蓋板用雙層土工布包裹,捆綁結實后實施封堵。實施封堵時必須2至3人在場同時進行。
(6)、封堵人員要詳實記錄實施封堵的時間、封堵措施,并在封堵記錄上簽字。
(7)、尾礦庫管理人員要對排洪構筑物封堵實施批準并監督檢查封堵情況,并在封堵記錄上簽字。
(8)、排水蓋板封堵記錄每月由尾礦庫管理人員上交安全科,安全科對封堵記錄長期保存,以備查驗。并為尾礦庫排洪構筑物一旦出現險情時進行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