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械安全操作基本要求
在《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一85)中已有詳細要求,現就一些基本要求作扼要介紹。總的要求是:起重機械應結構良好,由優質材料制造,有滿足要求的強度,沒有明顯的缺陷,有合乎要求的安全防護裝置,應定期檢查和正確使用。有許多適用于各種起重機安全操作的通用技術。
①起重機械的金屬結構、主要零部件、電氣設備、安全防護裝置,使用與管理應符合《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85)。
②在起重機械的明顯部位,應有超負荷顯示儀,司機室內應有注明起重機械技術參數和工作特性的標示牌。
③在起重機安裝過程中必須嚴格進行質量檢驗,安裝后須經試運轉和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④起重機械必須有可靠的過卷限位裝置。
⑤軌道式起重機的運行機構,必須有行程限位開關、緩沖器、軌道端部應有止擋或立柱。
⑥在有可能被起重機構件碰撞發生事故的區域內作業,必須事先與有關人員聯系,并認真做好監護工作。
⑦操作起重機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a.煙霧太大,視線不清或信號不明時,不得進行作業。
b.不準斜拉斜吊、拖拉物體、吊撥埋在地下且起重量不明的物體。
c.被吊物體不準從人身上方通過,吊離地面的物體上不得有人,不得在吊起后進行捆綁。
d.不準利用極限位置限制器停車。
e.起重機工作時,吊鉤與滑輪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過卷。
f.在同一軌道上有多臺起重機運行時,相鄰兩臺起重機的突出部的最小水平距離不得小于2m,兩層起重機作業時,下面服從上面。
g.吊運物件時禁止調整制動器,制動墊磨損超過一半時,應立即更換。
h.起重機吊鉤達到最低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繩不得少于3圈
i.不準用電磁盤吊物件上球磨平臺。
⑧工作人員必須在指定的地點上、下起重機,嚴禁在軌道旁行走。
⑨禁止由一臺起重機跨越到另一臺起重機上,嚴禁用一臺起重機撞移另一臺起重機。
⑩在操作時,應特別注意起重機在不同操作條件下的額定起重量,這是起重機在操作中不允許超過的極限值。對旋臂式起重機還規定了不同高度的額定起重量。在使用吊具時,如果吊具的角度不同,其額定起重量也不同,額定起重量應在起重機的明顯位置的金屬標牌上加以標明。
⑧除了國家標準規定的檢驗項目和周期外,使用單位應進行經常性檢查維護,這些檢查都屬于預防性維修,每次檢查、保養和維修,尤其是國家標準規定的檢查內容應做出記錄并存人設備檔案。
篇2: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要求
起重機械一般安全操作要求
1、司機必須與指揮人員(起重工)密切配合,嚴格按照指揮人員發出的信號(旗號或手勢)進行操作;操作前必須鳴號(鈴或喇叭)示意;如發現指揮信號不清或錯誤,以致引起事故時,有權拒絕執行,并采取措施防止發生事故;操作時,對其他人員發出的危險信號,司機也應采取制止措施,以避免發生事故。
2、施工中,如遇有大雨、大雪、大霧和六級以上的風影響施工安全時,應停止起重工作,并將臂杜降低到安全位置。
3、新到、修復和新安裝的起重機械設備,應遵照《建筑機械技術試驗規程》中的有關規定進行試驗和試吊,并經過主管機務人員和操作人員共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4、起重機各部機件,未經主管部門同意,不得任意拆換或變更;如因工作需要臨時加長臂桿或接高塔身時,都應提出改裝方案和安技措施,經主管技術部門批準,并按上一規定進行試驗或試吊。
5、動臂式起重機起重時,臂桿的最大仰角不得超過原廠規定,無資料可查時最大不超過780;如需超過780,須與有關人員研究,訂出安全措施,學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起吊。
6、不同型號和不同規格的起重機械設備,按其出廠具體規定裝設的高度限位器、變幅指示器、幅度限位器、轉向限位器等安全保護裝置都應齊全可靠。
7、各種起重機機械設備不準超載;如必須超載時,須與有關人員研究,訂出安全措施,學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起吊。
8、嚴禁用各種起重機械進行斜吊、拉吊;嚴禁起吊地下的埋設物件及其它不明重量的物件,以免機械載荷過大,而造成事故。
9、嚴禁各種起重機吊運人員用手抓吊鉤升降,以防起重系統突然失靈而發生事故。
10、在起吊和落吊的過程中,吊件下方禁止人員停留或通過,以防物件墜落而發生事故。
11、起吊的構件應綁扎牢固,并禁止在構件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如起吊零星物件,必須用吊籠或鋼絲繩捆綁牢固;構件吊起后轉向時,其底部應高出所有障礙物的0.5米以上。
12、吊運的構件放置時,要注意地面的平整,防止歪斜傾倒。
13、起吊構件時,吊鉤中心應直通過構件重心,構件吊起離地面20---50CM時必須停車檢查。
(1)起重機的穩定性
(2)制動器的可靠性
(3)構件的平穩性
(4)綁扎的牢固性
14、起吊構件必須拉好溜繩,構件起落、轉向速度應均勻,動作要平穩,不準緊急制動;轉向時,未停穩前不得做反向動作;注視吊鉤的上升高度,防止升到頂點,因限位器失靈而造成事故。
15、風雪天氣工作,為了防止制動器受潮失效,應先經過試吊,證明制動器可靠后,方可進行工作。
16、起重機在運行中,如遇緊急危險情況,應立即拉離緊急開關停車;在降落重物過程中,卷揚機制動器突然失靈,應采取緊急措施(即將重物稍微上升后再降落,再稍微上升,再降落,這樣多次反復,將重物最后安全降落)。
17、起重機在停工、休息或中途停電時,應將重物卸下,不得懸在空中。
18、如用兩臺起重機抬吊構件時,必須統一指揮,兩機載荷分配應合理,動作須協調;吊重不得超過兩機所允許起重量的75%,單機載荷不得超過該機允許起重量的80%。
19、必須經常檢查鋼絲繩接頭和鋼絲繩與軋頭結合處的牢固情況。軋頭有螺帽和壓板的一面應在靠鋼絲繩長的一端,以免松動、脫落;確定軋頭的規格、數量和間距,并根據鋼絲繩的直徑按標準排列;機械運行中禁止用手觸摸鋼絲繩和滑輪,以防發生事故;通過滑輪的鋼絲繩不準有接頭,以防通過時被卡住。
20、鋼絲繩的規格、強度必須符合該起重機的規定要求。鋼絲繩在卷筒上應排列整齊,放出鋼絲繩時,應在卷筒上保留三圈以上,以防鋼絲繩末端松脫;鋼絲繩的磨損或腐蝕,如超過平均直徑10%和在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根數多于規定時,應更換新繩。
篇3:施工起重機械操作要求
建筑施工起重機械操作要求
1.司機必須與指揮人員(起重工)密切配合,嚴格按照指揮人員發出的信號(旗號或手勢)進行操作;操作前必須鳴號(鈴或喇叭)示意;如發現指揮信號不清或錯誤,以致引起事故時,有權拒絕執行,并采取措施防止發生事故;操作時,對其他人員發出的危險信號,司機也應采取制止措施,以避免發生事故。
2.施工中,如遇有大雨、大雪、大霧和六級以上的風影響施工安全時,應停止起重工作,并將臂桿降低到安全位置。
3.新到、修復和新安裝的起重機械設備,應遵照《建筑機械技術試驗規程》中的有關規定進行試驗和試吊,并經過主管機務人員和操作人員共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4.起重機各部機件,未經主管部門同意,不得任意拆換或變更;如因工作需要臨時加長臂桿或接高塔身時,都應提出改裝方案和安技措施,經主管技術部門批準,并按上一規定進行試驗或試吊。
5.動臂式起重機起重時,臂桿的最大仰角不得超過原廠規定,無資料可查時最大不超過78°;如需超過78°,須與有關人員研究,訂出安全措施,經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起吊。
6.不同型號和不同規格的起重機械設備,按其出廠具體規定裝設的高度限位器、變幅指示器、幅度限位器、轉向限位器等安全保護裝置都應齊全可靠。
7.各種起重機機械設備不準超載;如必須超載時,須與有關人員研究,訂出安全措施,經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起吊。
8.嚴禁用各種起重機械進行斜吊、拉吊;嚴禁起吊地下的埋設物件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件,以免機械載荷過大,而造成事故。
9.嚴禁各種起重機吊運人員用手抓吊鉤升降,以防起重系統突然失靈而發生事故。
10.在起吊和落吊的過程中,吊件下方禁止人員停留或通過,以防物件墜落而發生事故。
11.起吊的構件應綁扎牢固,并禁止在構件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如起吊零星物件,必須用吊籠或鋼絲繩捆綁牢固;構件吊起后轉向時,其底部應高出所有障礙物的o.5m以上。
12.吊運的構件放置時,要注意地面的平整,防止歪斜傾倒。
13.起吊構件時,吊鉤中心應直通過構件重心,構件吊起離地面20cm一50cm時必須停車檢查:
(l)起重機的穩定性;
(2)制動器的可靠性;
(3)構件的平穩性;
(4)綁扎的牢固性。
14.起吊構件必須拉好溜繩,構件起落、轉向速度應均勻,動作要平穩,不準緊急制動;轉向時,未停穩前不得做反向動作;注視吊鉤的上升高度,防止升到頂點,因限位器失靈而造成事故。
15.風雪天氣工作,為了防止制動器受潮失效,應先經過試吊,證明制動器可靠后,方可進行工作。
16.起重機在運行中,如遇緊急危險情況,應立即拉離緊急開關停車;在降落重物過程中,卷揚機制動器突然失靈,應采取緊急措施(即將重物稍微上升后再降落,再稍微上升,再降落,這樣多次反復,將重物最后安全降落)。
17.起重機在停工、休息或中途停電時,應將重物卸下,不得懸在空中。18.如用兩臺起重機抬吊構件時,必須統一指揮,兩機載荷分配應合理,動作須協調;吊重不得超過兩機所允許起重量的75%,單機載荷不得超過該機允許起重量的80%。
19.必須經常檢查鋼絲繩接頭和鋼絲繩與軋頭結合處的牢固情況。軋頭有螺帽和壓板的一面應在靠鋼絲繩長的一端,以免松動、脫落;確定軋頭的規格、數量和間距,并根據鋼絲繩的直徑按標準排列;機械運行中禁止用手觸摸鋼絲繩和滑輪,以防發生事故;通過滑輪的鋼絲繩不準有接頭,以防通過時被卡住。
20.鋼絲繩的規格、強度必須符合該起重機的規定要求。鋼絲繩在卷筒上應排列整齊,放出鋼絲繩時,應在卷筒上保留三圈以上,以防鋼絲繩末端松脫;鋼絲繩的磨損或腐蝕,如超過平均直徑10%和在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根數多于規定時,應更換新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