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電梯定期維護檢修方案
(一)曳引機的保養
1、減速箱
(1)、箱體內的油量應保持在油針或油鏡的標定范圍,油的規格應符合要求;
(2)、潤滑油脂潤滑的部位,應擰緊油盅蓋。一般一個月應擠加一次;
(3)、應保證箱體內潤滑油的清潔,當發現雜質明顯時應換新油。一般對新使用的減速箱,半年應更換新油;
(4)、應使蝸輪蝸桿的軸承保持合理的軸向游隙,當電梯在換向時發現蝸桿軸與蝸輪軸出現明顯竄動時,應采取措施減小軸承的軸向游隙;
(5)、應使軸承的溫升不高于60℃,箱體內的油溫不超過85℃,否則應停機檢查原因;
(6)、當軸承在工作中出現撞擊、磨切等不正常噪聲,雖經調整亦無法排除時,應考慮更換軸承;
(7)、當減速箱使用年久,蝸輪桿的齒磨損過大,在工作中出現很大換向沖擊時,應進行大修,內容是調整中心距或換掉蝸輪蝸桿。
2、制動器
(1)、應保證制動器的動作靈活可靠,各活動關節部位應保持清潔,并用潤滑油定期潤滑,對電磁鐵,必要時可加石墨粉潤滑;
(2)、制動瓦在松開時,與制動輪的周向間隙應均勻,且最大不超過0.7毫米,當間隙過大時,應調整;
(3)、制動器應保持足夠的制動力矩,當發現有打滑現象時,應調整制動彈簧;
(4)、當發現制動瓦磨損,導致鉚釘頭外露時,應更換制動瓦。
3、曳引輪
(1)、應保證曳引繩槽的清潔,不允許在繩槽中加油潤滑;
(2)、對于帶切口半圓槽,當繩槽磨損至切口深度少于2毫米時,應重車繩槽,但經修車后切口下面的輪緣厚度不應小于曳引繩直徑。
4、曳引電動機及速度皮反饋裝置
(1)、應保證電動機各部分的清潔,不應讓油浸入電動機內部,應經常吹凈電動機內部和換向器、電刷等部分的灰塵;
(2)、對使用滑動軸承的電動機,應注意油槽內的油量是否達到油線,同時應保持油的清潔;
(3)、當電動機使用年久,轉子軸承磨損過大,出現電動機運轉不平衡,噪聲增大時,應更換軸承;
(4)、應保證電動機的良好絕緣,::一般在季度檢查中應檢查繞組對機亮的絕緣電阻,如降至允許值以下(主極線圈0.5兆歐,其它部分0.25兆歐),應采取措施提高絕緣性能。
(二)曳引繩與繩頭組合的保養
1、應使全部曳引繩的張力保持一致,當發現松緊不一時,應通過繩頭彈簧加以調整(相互拉力差應在5%以內);
2、曳引繩使用年久,繩芯中的含油耗盡,導致繩的表面干燥,甚至出現銹斑,此時可在繩的表面薄薄地涂一層潤滑油;
3、應經常注意曳引繩有否機械損傷,有否斷絲爆股情況,銹蝕及磨損程度等,如已達到更換標準,應立即停止使用,更換新繩;
4、應保持曳引繩的表面清潔,當發現表面粘有砂塵等異物時,應用煤油擦干凈;
5、在截短或更換曳引繩,需要重新對繩頭錐套澆注巴氏合金時,應嚴格執行工藝,切不可馬虎從事;
6、應保證電梯在頂層端站平層時,對重與緩沖器間應有足夠間隙,當由于曳引繩伸長,使間隙過小甚至碰到緩沖器時,可將對重下面的調整墊摘掉(如果有的話),如不能以此解決問題,則應截短曳引繩,重新澆注繩頭。
(三)限速器與安全鉗的保養
1、應保證限速器的轉動靈活,對速度變化的反應靈敏,其旋轉部分潤滑應保持良好,一般一周應加油一次,當發現限速器內部積有污物時,應加以清洗(注意不要損壞彈簧上的鉛封);
2、應使限速器張緊裝置轉動靈活,一般每周應加油一次,每年清洗一次;
3、應保證安全鉗動作靈活,提拉力及提升高度均應符合要
求,在季檢中應加以檢查。
(四)導軌和導靴的保養
1、對配用滑動導靴的導軌,應保持良好潤滑,要定期在油匣中添加潤滑油,并調整油毛氈的伸出量及保持清潔;
2、滑動導靴靴襯工作面磨損過大,會影響電梯的運行平穩性,一般對側工作,磨損量不應超過1毫米(雙側),內端面不超過2毫米,超過時應更換;
3、應保證彈性滑動導靴對導軌的壓緊力,當因靴襯磨損而引起松馳時,應加以調整;
4、應使滾動導靴滾輪滾動良好,當發現磨損不均,應加以修車,當發現脫圈,過分磨損時,應更換;
5、在年檢中,應詳細檢查導軌連接板和導軌壓板處螺栓的緊固情況,并應對全部壓板螺栓進行一次重復擰緊;
6、當安全鉗動作后,應及時修光鉗塊夾緊處的導軌工作面。
(五)轎門、廳門和自動門鎖的保養
1、當門滾輪的磨損導致門扇下墜及歪斜等時,應調整門滾輪的安裝高度或更換滾輪,并同時調整擋輪位置,保證合適間障;
2、應經常檢查廳門聯動裝置的工作情況,對于鋼絲繩式聯動機構,發現鋼絲繩松馳時,應予張緊,對于擺桿式和撐臂式聯動機構,應使各轉動關節處轉動靈活,各固定處不應發生松動,當出現廳門與轎門動作不一致時,應對機構進行檢查調整;
3、應保持自動門鎖的清潔,在季檢時應檢查保養,對于必須作潤滑保養的門鎖,應定期加潤滑油;
4、應保證門鎖開關的工作可靠性,應注意觸頭的工作狀況,防止出現虛接、假接及粘連現象。
(六)自動門機的保養
1、應保持調定的調速規律,當門在開關時的速度變化異常時,應立即作檢查調整;
2、對于皮帶傳動的開門機,::應使皮帶有合理的張緊力,當發現松馳時應加以張緊,對于鏈傳動的開門機,同樣應保證鏈條合理的張緊力;
3、自動門機各轉動部分,應保持有良好的潤滑,對于要求人工潤滑的部位,應定期加油。
(七)緩沖器的保養
1、對于彈簧緩沖器,應保護其表面不出現銹斑,隨著使用年久,應視需要加涂防銹油漆;
2、對油壓緩沖器,應保證油在油缸中的高度,一般每季度應檢查一次,當發現低于油位線時,應添加(保證油的粘度相同);
3、油壓緩沖器柱塞外露部分應保持清潔,并涂抹防銹油脂;
4、每年以轎廂檢修速度,進行一次油壓緩沖器的復位試驗。
(八)重量補償裝置的保養
1、當發現補償鏈在運行時產生較大噪聲時,應檢查消音繩是否折斷;
2、對于補償繩,其設于底坑的張緊裝置應轉動靈活,上下浮動靈活,對需要人工潤滑部位,應每月檢查添加潤滑油。
(九)尋向輪及反繩輪的保養
1、應經常用軟刷和吹風清除屏體及全部電器件上的積塵,保持清潔;
2、應經常檢查接觸器、繼電器觸頭的工作情況,保證其接觸良好可靠,導線和接線柱應無松動現象,動觸頭連接的導線接頭應無斷裂現象;
3、應保證接觸器、繼電器的觸頭清潔、平滑,發現有燒蝕時,應用細齒銼刀修整平滑(忌用砂布),并將屑未擦凈;
4、更換控制屏內熔斷器時,應保證熔斷絲的額定電流與回路電源額定電流相一致,對電動機回路,熔絲的額定電流應為電動機額定電流的2.5-3倍。
(十)三相橋式硒整流器的保養
1、為保護整流堆不發生超負荷短路,應注意選用正確的熔斷絲;
2、整流堆工作一定時期后,會產生老化,輸出功率有所降低時,可提高變壓器次級電壓而得到補償。
3、整流堆長期存放不用,也會產生老化,使本身功
率損耗增大,當存放超過三個月以上再投入使用前,應先進行"成形試驗",一般可按如下步驟進行:
A、先加50%額定電壓,歷時15分鐘。
B、再加75%額定電壓,歷時15分鐘。
C、最后加至100%額定電壓。
(十一)選層器的保養
1、應經常檢查傳動鋼帶,如發現斷齒或有裂痕時,應及時修復或更換。
2、應保持動觸頭盤(桿)運動靈活,視需加注潤滑油;減速器及各傳動部位,均應保證足夠潤滑,注意添加潤滑油。
3、應經常檢查動、靜觸頭的接觸可靠性及壓緊力,并予適當調整。當過度磨損時應予更換。
4、應保持觸頭的清潔,視需清除表面積垢,燒蝕處應用細銼刀修平。
5、注意保持傳動鏈條的適度張緊力,出現過度松馳時,應予張緊。
(十二)安全保護開關的保養
1、每月應對各安全保護開關進行一次檢查,拭去表面塵垢,核實觸頭接觸的可靠性,觸頭的壓力及壓縮裕度,清除觸頭表面的積塵,燒蝕處應銼平,嚴重時應更換。
2、極限開關應靈敏可靠,每年進行一次越程檢查,視其能不能可靠地斷開主電源。
(十三)機房和井道的保養
1、機房應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在維修人員離開時,應鎖門。
2、應注意不讓雨水浸入機房,平時保養良好通風,并注意機房的溫度調節。
3、機房內不準放置易燃、易爆及腐蝕性物品;同時保證機房中滅火設備的可靠性,。
4、底坑保持干燥、清潔,發現有積水時應及時排除,并作干燥處理。
篇2:施工(檢修勞務):安全技術交底書
1、乙方進入施工(檢修、勞務)現場前應先熟知現場作業環境,并結合現場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安全作業方案,同時根據員工不同崗位要求配備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并規范穿戴。勞保防護用品要做到“三會”:會檢查防護用品的可靠性,會正確使用防護用品。
2、乙方應制訂安全檢查制度,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并有檢查記錄和查出問題的整改反饋單,檢查制度和記錄要存檔。
3、乙方員工須經安全教育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嚴禁“三無”人員進入甲方生產、檢修、施工區域,施工(檢修、勞務)人員必須按在甲方登記備案的名冊人員進入作業區域,未經甲方同意不得擅自更換人員。否則所發生安全事故,由乙方承擔全部安全生產責任。乙方各類作業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安全技術素質,特種作業人員(含登高作業)必須持有效的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證方準上崗作業;所使用的特種作業設備必須取得有效的特種作業設備強制安全檢驗準用證,方準現場使用。使用甲方特種作業設備,必須經管區負責人同意,方可使用,否則屬違章操作。
4、乙方人員凡高空作業必須有專人安全監護,不得一人單獨操作。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系好安全繩、安全帶(搞掛低用),褲腳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準穿光滑底、硬底鞋,當需要在石棉瓦等輕型屋面工作或因作業場所環境限制無法系安全帶時,乙方必須采用安全行走技術措施,如鋪設木板、跳板并加安全防護繩等和在作業面下部增加安全防護網,不準在沒有安全技術措施的情況下冒險踩踏和作業;否則,發生事故所有責任由乙方承擔。
5、為防止發生高處墜落及天車擠傷、撞傷事故,嚴禁乙方人員站在天車軌道梁上作業和在天車軌道梁上行走。確因施工(檢修、勞務吧)需要高處作業,乙方應搭腳手架操作,操作人員應系好安全繩和安全帶(高掛低用),現場須有專人監護。交叉作業時,應提前與甲方區域負責人或安管人員協商好,操作時必須嚴格落實好防范措施后方可作業。否則,發生事故所有責任由乙方承擔。
6、乙方員工在甲方煤氣區域或從事高空作業、交叉作業等危險系數較大的作業時,須提前將作業時間、人數、作業特點告知甲方現場負責人和區域安全員,以便甲方安管人員現場監督和預防事故。否則,發生事故所以責任由乙方承擔。
7、乙方人員凡需在密閉容器、窨井等空間內作業,應先做好通風、空氣置換或供氧工作,防止窒息事故的發生。
8、乙方施工(檢修、勞務)期間的安全用電必須經甲方認可,將電源接入施工(檢修、勞務)場所的總配電箱,接電時必須有防止影響上一級電源的過流短路保護。乙方不得私自拉接電源,一經檢查發現每次考核500元。
9、在易燃易爆施工作業現場動火施工,必須嚴格執行動火簽字制度,嚴禁在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的情況下盲目動火。現場氧氣瓶、乙炔(丙烷)氣瓶不準放置在高溫、熱;源、明火及熔融金屬火花飛濺地方,要距明火10M以外;氧氣瓶與乙炔(丙烷)瓶間距≧5M,同時氧氣瓶與乙炔(丙烷)瓶不得野蠻裝卸。
10、兩臺行車在同一軌道運行時,應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嚴禁兩車撞車取到。天車工應接受標準手勢和音響信號指揮,操作時嚴格遵守“十不吊”。給類機械起重設備(含葫蘆吊)必須安裝卷揚限位或軸限位,對響鈴、抱剎、鋼絲繩、鉤頭、傳動部等設備,必須按制度定期進行檢查、更換,各種卷揚、吊籃、天車嚴禁乘人上下。
11、乙方人員在施工(檢修、勞務)期間應當接受甲方的安全監督檢查,經查證發現的安全隱患,乙方必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或糾正,否則甲方有權勒令乙方停工、
12、施工(檢修、勞務)期間雙方應相互配合,支持安檢工作的檢查和落實。嚴禁拒絕、阻擾甲方安全檢查監督工作。乙方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好各項安全措施。
13、乙方嚴禁將承包的施工(檢修、勞務)項目或部分項目轉包給第三方,否則,發生安全事故所有責任由乙方承擔。
14、乙方人員在檢修(施工、勞務)期間發生的傷害事故由乙方負全部責任,與甲方無關。
15、以上條款乙方員工必須嚴格遵守。
甲方安全交底人:
乙方現場負責人:
篇3:檢修:安全技術交底書
單位:交底日期:年月日一、作業安全基本要求:1、進入現場必須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2、專人辦理設備停送電手續;3、危險作業辦理好危險作業申請手續;4、進入設備內部作業使用安全低壓照明;5、吊裝作業現場,拉設警戒線,并設有專人監護;6、高空作業必須兩人以上,系好安全帶(繩);7、交叉作業,做好安全防護,設有專人指揮協調,杜絕多頭指揮;8、防火區域動火作業必須提前準備好消防器材,辦理好動火令,并通知保衛人員到場監護;9、作業前要對作業現場、工器具、勞保及安全設施進行檢查。工器具檢查情況:檢查人:勞保檢查情況:檢查人:安全帶(繩)檢查情況:檢查人:檢修現場環境檢查:檢查人:主要作業項目:針對性安全技術交底內容:二、安全技術交底要求:1、本交底書由工段長或班組長負責;2、各參檢人員必須參加安全技術交底;3、安全技術交底可分為現場會議講話形式、文字圖表形式、現場操作示范形式,視現場作業方法、程序及具體交底內容而定;4、安全技術交底要結合具體檢修項目、作業環境、作業人員有針對性的開展;5、將所檢修的主機設備及需要申請辦理關聯的輔機設備、上下游設備名稱、代號明細詳細列出;6、各參檢人員均為接受交底人,接受交底后簽字;7、因突發性的檢修,必須在作業現場召開安全技術交底,作業結束后補填安全交底書;8、安全交底書由業主工段負責記錄并規范存檔。接受安全交底人簽字:記錄人:工段長:檢修現場安全負責人:檢修組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