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設施設備管理制度(7)
大廈設施設備管理制度(七)
1.目的
為加強對公司受委托物業管理范圍設備設施的管理,充分掌握設施設備的運行動態,提高設備設施的完好率,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受委托的物業管理項目內所有設施、設備。
3.具體要求
3.1各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管轄的所有設備設施的安全,正常運行負責,具體負責核準設施、設備的申購、報廢、大修,負責制定相關的制度和培訓計劃,組織檢查、監督設施設備日常的運行工作。
3.2設施設備管理員要對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定期檢查要有記錄,工作記錄必須保存,部門按設施完好率標準進行抽查。
3.3各單位應通過各種途徑,聯系相關培訓中心,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各類專業知識學習。
3.4項目部管理組應根據培訓計劃組織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設備和設施的性能、操作方法、操作規程、日常維護知識。
3.5操作員必須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做好設施和設備的日常清潔保養工作,保證安全、文明作業。
3.6操作運行設備設施前,操作者應對設備設施進行檢查,檢查包括線路、開關、儀表、機械等內容,使用后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污、保養,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多媒體設備要按相應的操作規程操作,操作時發現問題要立即停止,報告本單位負責人,及時通知相關專業人員前來修理。
3.7新的設備和設施的添置由具體管理單位提出申請計劃,上級單位審核報公司批準后方能購買,購買的設備和設施到場后要有相關人員進行驗收,(包括隨設備應提交的文件和資料的驗收),安裝、調試,并進行固定資產登記。技術資料交設備管理員保存,報廢等事項按公司相關的程序辦理。
3.8各單位負責人保證各項教學、生活服務設施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不定期組織員工學習有關的安全知識,操作規程,明確設備設施的管理員,定期巡視維護保養,并負責指導員工按規程操作,根據設施設備存在的缺陷。適時向公司提出設施設備的申購、報廢、作為公司對設施設備進行大、中、小修計劃的參考依據。
3.9設備設施發生事故后,嚴格執行"三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對事故的責任人不處理不放過,事故后沒有采取改進、預防措施不放過,以確保類似的事故不再發生。
3.10對委托設施設備的修理,各單位應按設備狀態,作業條件給予積極配合,特殊的維修需要增設安全設施和人員。
篇2:汽修企業設備管理制度
汽車修理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執行本行業技術要求,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時組織修理技工認真學習安全操作教育,牢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
2、按章操作,工藝細致,做到安全、保險,服務周到,操作正確,不違章作業。
3、在作業過程中,禁止易燃易爆物品靠近火源,防止倒塌,修理前必須做好安全預防工作,用具定期檢查,由專人負責,專項管理。
4、操作中禁止“蠻干、亂干、湊合”三大不良作風,以便造成人身、設備及車輛的嚴重損傷和破壞。
5、電氣、機械設備及消防設施要定期檢查,定期保養;做到設備齊全、完好、有效,從而提高效率。
6、對于學徒工,師傅要負全面責任,及時教育,隨時指導,做到人人懂安全,個個技術能過關,培養好接班人。
7、保障安全,保證質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篇3:試驗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1)儀器設備的使用人即是責任人。
(2)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必須按照國家標準計量部門的有關規定定期進行檢定。對檢定合格的儀器設備、計量器具其檢定證書應保管并建立臺帳。
(3)使用貴重、精密、大型儀器、設備者,均應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許可證。
(4)儀器、設備責任人應負責所保管設備的清潔衛生、清洗、換油。不用時,應罩上防護罩。長期不用的電子儀器,每隔三個月應通電一次,每次通電時間不得少于半小時。
(5)檢測儀器、設備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從事與檢測無關的其它工作。
(6)設備管理員除對所有儀器、設備按周期進行計量檢定外,還應對它們進行不定期的抽查,以確保其功能正常,性能完好,精度滿足檢測工作的要求。
(7)全部檢測儀器,設備的使用環境均應滿足說明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