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大廈高低壓配電裝置運作安全程序

X大廈高低壓配電裝置運作安全程序

2024-07-18 閱讀 6424

大廈高低壓配電裝置運作安全程序

為保障高低壓操作員及維修員于設備維修時的安全,負責工程師需參閱以下高低壓維修程序,以減低操作員及維修員因誤會或疏忽所產生的工業意外,并保障大廈設備的可靠及安全。

一、變配電值班人員

變配電值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員工手冊》和各項規章制度。

二、值班人員

值班人員必須持有合格技術證件,熟練掌握本物業供電運行方式,線路向及設備技術性能,并且具實際處理事故能力,方可上崗工作。

三、配電裝置進行前的檢查

配電裝置運行前要進行下列檢查:

1.所有瓷瓶清潔無裂紋,門窗防鼠設施是否完好。

2.屏面電表指示及各種裝置顯示正常。

3.母線清潔無雜物,接觸良好,測定母線絕緣電阻正常,每千伏不低于一兆歐。

4.互感器的母線、二次線路及接地線應聯接牢固、完好不松動,一次測應絕緣合格,二次測應接地良好。

5.避雷器的瓷套管應清潔無裂紋,接線及接地線接良好。

6.電力電容器的外殼應無膨脹漏油,絕緣子完整良好,熔絲完整。

四、正常運行中的巡視規定

1.每兩小時巡視一遍并做好列表記錄,包括有功電度表、無功電度表、電壓表、電流表讀數、直流電屏充電電壓、充電電流讀數,室內溫度及變壓器相芯溫度。

2.定期巡視變壓器運行狀況,從聲、味、溫等現象觀察變壓器是否正常。

3.制柜及總開關的外觀要清潔,巡視中留意柜內是否有異常響聲,各指示燈是否完好。

4.直流電池柜內電池組液體是否足夠,有無泄漏,充電情況是否良好。

5.各抽氣扇運行是否正常,隔塵網應定時清理。

6.室內照明,緊急照明及衛生情況應良好。

五、安全操作

1.必須執行操作申請制度和停電檢修制度。

2.高壓制柜停送電操應填寫好工作票,操作并檢查各項操作機械完好,嚴格執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安全工作制度,按工作票填寫程序進行操作。

3.配電值班員應熟悉配電房制柜的各項操作細則及工作程序,做到操作準確無誤。

4.停電操作必須從低壓到高壓依次進行,送電操作必須先從高壓側進電,對變壓器或線路充電,然后依次從高壓至低壓送電。

5.清潔、維修變壓器必須先穿戴好防護用品,試驗專用電筆是否正常,然后切斷低壓側負荷及高壓側電源,驗明無電后,用專用電棒逐相對地放電,再將三相短接;由兩人以上進行工作,接拆專用地線必須指定專人進行。

6.低壓柜停電工作應注意驗明無電后對電容放電,完畢后用專用接地線對相線可靠接地,并兩人以上時方可進入現場工作。

六、事故處理

1.變壓器故障跳閘時,應當手動判斷高低壓制操作開關,并把分閘制關上,保證其它設備正常供電,之后應及時查明故障原因,并向上級匯報。

2.低壓總開關跳閘時,應先把分開關斷開,檢查無異常后,試送總開關,再送各分開關。

3.低壓總開關跳閘時,應先把各功能區分開關拉開,檢查無異常后先試分路開關,再試送各功能區分開關。

4.電梯、消防、清水泵、污水泵、設備樓雙電源故障時應在檢查維修自投開關時,將雙電源刀閘拉開,驗明無電時方可維修(盡快恢復供電)。

5.電容開關自動跳閘時,應馬上退出運行,檢查確認無異常情況或短路后方可送電。

七、高低壓配電室運行交接程序(正常)

1.交班人需于交接班前檢查現有配電設備記錄當班運作事宜。

2.接班人需填寫接班時間,并閱讀上班運作記要,以了解上班高低壓配電情況。

3.接班人需與交班人共同再檢查高低壓配電設備,雙方了解現有操作情況后,交接便作完成。

4.當完成三班配電運行后,工程師需核實每天高低壓配電情況,作為對整個配電系統監察,并安排日后維修計劃及員工培訓指針。

八、高低壓配電緊急事故處理程序

為保障大廈供正常及統一處理配電事宜。制定緊急事故處理程序,能提高配電操作員的水平,工程經理或總工程師需按時培訓以下處理程序,以減少大廈配電事故發生,增強配電設備可靠性、達至高效率、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服務。

九、高低壓電柜開關記錄

為保障大廈用戶配電的可靠性,物業管理公司在高低壓設備監管上有較高要求,于每臺高低壓配電設備上,均有嚴格開關記錄,以便各班配電操作員了解設備現有操作情況,過去維修記錄,工程師可按有關操作記錄,安排正常維修計劃,以減低因操作或維修延誤致停電,借此保障用戶利益。

十、高低壓配電室運行交接記錄

為保障大廈配電正常運作及保障各配電人員安全,現制定高低壓配電運作交接記錄,作為工程與各班操作員內部溝通橋梁,借有關記錄能更了解每日高低壓配電室操作情況,以保障電力能可靠地供應到每位用戶單元內。

篇2:配電線路裝置性違章及防范措施

1前言

電力線路縱橫交錯,遍布城鄉,源源不斷地將強大的電流,送往千家萬戶,電力線路之長,范圍之廣,事故之多,已成為各級電力部門最為關注及頭痛的難題之一。80%以上的事故均由違章而引起,但就其違章的形成,不外乎人為性違章和裝置性違章兩大類。現就電力線路裝置性違章的表現,及防范措施與同行們共同分析探討,以便引起共識,找出規律,對癥下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電力線路安全運行水平。

2什么是線路裝置性違章

線路裝置無外乎電桿、橫擔、夾緊及聯接金具、絕緣子、導線、拉線等;違章,就是設備質量、施工質量、或作業環境的安全防護設施不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人為地造成線路設備的不合格,對線路的安全運行及人員造成直接的和潛在的威協。

3線路裝置性違章的表現

(1)部分線路或新架、換桿后的桿塔無雙重編號。

(2)桿塔地面端接地螺絲多數不加防盜帽。

(3)桿塔接地不良,接地裝置不按設計要求施工。

(4)同桿架設的線路,最底層橫擔無雙重保護裝置。

(5)配電線路弓子線聯結不牢固,不加支持瓶。

(6)配電線路大檔距跨越線間距離不足,不加防震錘。

(7)線路不加走向和相別色標。

(8)拉線距離不足,不加拉線絕緣子。

(9)部分用戶線路及低壓線路不使用拉線盤,而用埋木及石塊代替,拉線棒地面出口,馬道(斜坡)距離不足。

(10)地下電纜和其它管道共用一溝,地面無明顯標志。

(11)普遍使用偽劣不合格線路器材等等。

4裝置性違章的危害

線路裝置性違章的表現是很多的,有少數是由于設計或無意間造成,而絕大多數均是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或技術素質不高造成的。它不一定直接構成事故,但在一定條件下往往是引發事故的重要因素。例如:拉線加絕緣子問題,這在電力系統早就明確規定。目前農電發生的大量事故中,每年均有拉線帶電觸電死人的。一些施工人員,在地形限制的條件下,任意縮短拉線距離,挺長一條線路甚至采用自身拉線,線未緊好,桿就傾斜了,造成了先天不足。再例如使用拉線盤問題,拉線盤的大小均是根據線路的應力計算出來的,而一些施工人員,怕花錢圖省事,隨意使用埋木,石塊等代替。目前假冒偽劣電器產品充斥市場,電力企業內部偽劣產品也是打不勝打、防不勝防,劣質導線,放線時就斷股很多,鋼絞線未出庫就銹跡斑斑,鐵線比鋼線還硬;很多金具用普通鑄鐵代替,經常發生斷裂;使用的跌落開關,保險筒掛不上去,掛上又取不下來;避雷器、絕緣子,爆裂現象不斷,新產品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固定螺絲細的可憐(Φ8mm),裝上去,稍遇外力螺栓就斷了。每年跌落保險,避雷器、絕緣子閃絡爆裂事故,約占農電線路事故40%以上。

5線路裝置性違章的防范措施

造成線路裝置性違章根本原因還是人的問題,是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技術素質問題。因此我認為:

(1)在狠抓精神文明的同時,要把加強全體員工的思想素質放在首位,提高他們的事業心、責任感、提倡敬業精神,使他們在一時一事都想到群眾利益,企業的利益,及國家利益,克服任何馬虎、湊和和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

(2)加強技術培訓,開展崗位練兵活動,提高人員的業務技術素質,使我們的設計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施工人員,人人都懂線路施工,技術規范,成為行家能手。認識到那些問題屬于裝置性違章,這樣才能有效防止造成新的裝置性違章。

(3)加大考核力度落實崗位責任制,從設計、審圖、施工安裝,到驗收、層層把關。

(4)特別是從線路設備的選型、進貨、出入庫都要嚴把產品質量關,不合格的產品不準進貨,出庫的產品,該試驗的必須試驗,建議行業內部也經常檢查開展打假活動,絕不允許假冒偽劣產品進入電網。

(5)要提高電力線路的安全運行水平,就必須嚴格線路管理,加強巡視、檢修、維護,對發現已形成的裝置性違章,要及時消除,把事故消滅于萌牙之中,真正提高線路的安全運行水平。

篇3:高壓配電裝置安全一般規定

1、配電裝置的布置和導體、電器、架構的選擇,應滿足在當地環境條件下正常運行、檢修、短路和過電壓時的安全要求,并應考慮到遠景發展。

2、配電裝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對屋內硬導體及屋外母線橋應涂刷相色油漆,不涂相色油漆的應有相色標志。

3、110kV、及以上屋外配電裝置的架構荷載條件及電氣距離,有條件時宜考慮帶電、檢修的要求。

4、為保證電器和母線的檢修安全,每段母線上宜裝設接地開關或接地器;電壓為63kV、及以上的配電裝置,對斷路器兩側的隔離開關和線路隔離開關的線路側,宜配置接地開關。

屋內配電裝置間隔內的硬導體及接地線上,應留有接觸面和連接端子,以便于安裝攜帶式接地線。

5、屋內外配電裝置均應裝設閉鎖裝置及聯鎖裝置,以防止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帶接地合閘,有電掛接地線,誤拉合斷路器,誤入屋內有電間隔等電氣誤操作事故。

6、空氣污穢地區屋外配電裝置中的電氣設備和絕緣子,應根據不同的污區等級采取相應的外絕緣標準(見《高壓架空線路和變電所電瓷外絕緣污穢分級標準》)及其它防塵、防腐等措施,并應便于清掃。

水電廠配電裝置位置的選擇應避開水霧、泥霧區及其緊靠的下風向。

7、選擇屋外高壓電器及導體的氣候環境參數,應取在短時間內出現的溫度和濕度的年極值的平均值。在濕熱帶地區應采用濕熱帶型電器產品,在亞濕熱帶地區亦可采一般電器產品,但應加強防潮、防水、防銹、防霉及防蟲害措施。

8、周圍環境溫度低于電氣設備、儀表和繼電器的最低允許溫度時,應裝設加熱裝置或其它保溫設施。

在積雪、覆冰嚴重地區,應采取防止冰雪引起事故的措施。

隔離開關的破冰厚度,應大于安裝場所最大覆冰厚度。

9、設計配電裝置及選擇導體和電器時的最大風速,可采用離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風速。最大設計風速超過35m/s、的地區,在屋外配電裝置的布置中,降低電氣設備的安裝高度,加強其與基礎的固定等。

500kV、電器宜采用離地10m、高,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風速。

10、地震基本烈度超過7、度的地區,配電裝置設計應按有關的抗震規定采取抗震措施。

11、海拔超過1000m、的地區,配電裝置應選擇適用于該海拔高度的電器、電瓷產品,其外部絕緣的沖擊和工頻試驗電壓應符合高壓電氣設備絕緣試驗電壓的有關規。

12、配電裝置設計應重視對噪音的控制,降低有關運行場所的連續噪聲級。配電裝置緊鄰居民區時,其圍墻外側在居民區處的連續噪聲級,應按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執行。

13、電壓為330kV、及以上的配電裝置內設備遮欄外的靜電感應場強水平(離地1.5m、空間場強)不宜超過10kV/m,少部分地區可允許達到15kV/m.

配電裝置圍墻外側處(非出線方向,圍墻外為居民區時)的靜電感應場強水平(離地1.5m空間場強)不宜大于5kV/m.

14、電壓為330kV、及以上的配電裝置應重視對無線電干擾的控制。在選擇導線及電氣設備時應考慮到降低整個配電裝置的無線電干擾水平。

配電裝置圍墻外20m、處(非出線方向)的無線電干擾水平不宜大于5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