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水池箱清洗規程
二次供水水池(箱)清洗規程
一、二次供水及其作用
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是指通過二次供水設施間接向用戶供給生活飲用水的行為。
二次供水設施是指為保障生活飲用水而設置的高、中、低位水池(箱)及附屬的管道、閥門、水泵機組、氣壓罐等設施。
二次供水是利用市政管網低峰供水時的富余水壓,將市政自來水直接送上高位水池,或通過低壓水池蓄水并利用水泵將自來水抽上高位水池,以解決四、五層以上住戶的飲用水及消防應急用水問題。
二、二次供水水質污染的一般表現
1、水變濁
渾濁度是評價飲用水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水中的一些污染本身就是微粒或吸附于微粒上,由于微粒能吸收和散射光線,因此,可使渾濁度作為反映飲用水物理性狀的一項指標。渾濁度不僅是外觀性指標,隨著渾濁度的降低,水中細菌、大腸菌、病毒、三價鐵、四價錳、有機硅、色度及有些本身溶解度低而附著在其他雜質上的鈷、釩和大多數多環芳烴等也都能相應降低。產生氯仿的腐植酸和富里酸為陰離子聚合電解質,加注混凝劑后將脫穩為微小顆粒,也可隨濁度降低而降低。水的濁度≤3NTU。
2、異味
異味即水的臭和味,它的產生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是由于生物活性增加或工業污染所致。產生異味可能是原水水質改變或水處理不充分的信號。水的臭和味≤無異味(2級)。
3、色度大
純水無色透明,清潔水在水層淺時應為無色,深層時為淺蘭綠色。水色表明可能存在有機污染,給人以不愉快感。水的色度≤15度。
4、紅蟲存在
紅蟲是搖蚊的幼蟲形態,一般呈圓柱形蠕蟲狀,長2-30mm不等,直徑2mm,體內因含有一種類似血紅素的物質血紅朊,故呈紅色,習慣稱之為"紅蟲"。
紅蟲無毒,但對人的感官上的刺激較為強烈。
搖蚊產卵于水面,能粘附在池壁及其他固體上,卵孵化成幼蟲(即紅蟲)約需2-7天,當溫度介于20-22℃最佳孵化條件時,一般只需2-3天;遇寒冷(6℃以下)季節,卵的孵化即停止。幼蟲靠身體表面的被膜進行呼吸,常底棲生活,易在淤泥中筑巢,多以水底或懸浮腐屑(其上主要附著大量細菌)為食。由于幼蟲體內的血紅朊較耐氧,故可在溶氧貧的高混濁的污水環境下生存30-120天,一般情況下幼蟲生長共經歷四個期。時間為15-30天,最后蛻皮成蛹。蛹黑,1-2日成蚊,大多數情況下,搖蚊的這種生活周期變化每年有兩個,分別出現在本地春季(5-6月)和夏季(8-9月)。
紅蟲對氯的抗性一般在4-6mg/L,30分鐘致死。
5、肉眼可見物
水中不得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見的水生生物及令人嫌惡的物質。肉眼可見物的來源表現在水中存在某種顏色、呈現水草或藻類等植物、甲殼蟲、紅蟲或微粒懸浮物、沉淀物等。
6、PH值下降
PH值的定義是水中氫離子活度倒數的對數值。PH值的大小反映了水的酸性和堿性,但并不能直接表明水樣的具體酸度和堿度。在25℃,PH值等于7時,溶液為中性。但水的中性點隨溫度而變,在0℃時是PH7.5,在60℃時是PH6.5。
水的PH值應在6.5-8.5之間。
7、菌類增加
水中細菌的多少,可判定水質被生活廢棄物污染的程度,污染物包括各種污水、垃圾、糞便等。水中細菌增多,說明水被有機物污染,但不能說明污染的來源,因此,必須結合大腸桿菌群數來判斷水質污染的來源和安全程度。
細菌總數≤100個/Ml,總大腸菌群<3個/L。
三、二次供水水質受污染的途徑
自來水進入間接設備后,水質因池體本身或外界因素污染而引起變化。
1、池體結構
2、管材質量
3、鐵人梯
4、"三孔"處理不當
5、長期不清理
6、食水管錯消防水管
7、維修作業后不注意
8、水表前后管道接駁操作
四、池體內部管道安裝竣工、正常維修后或日常水池(箱)清洗的操作程序
日常的水池(箱)清洗,一年安排清洗兩次,如果發現或客戶反映水質有問題,經送檢水質不合格,應立即安排清洗。
1、準備工作
①與專業清洗公司溝通,確定水池清洗時間及清洗方案;清洗時間一般定在深夜客戶用水量較少時。
②按規定提前1天張貼水池清洗通知,提醒客戶備用一定的生活用水。
③由維修班配合專業清洗公司進行水池清洗。維修班確保清洗方案得到落實,清洗人員為具備水池清洗資質及健康證的人員。一般清洗人員安排為:5人/100立方米,每增加50立方米多安排1人,并合理分工。
④常用的清洗工具及物品:
a.掃帚、拖把、水桶和水斗
b.帶有漏電開關的電纜及插座(應事先檢查,確保絕緣良好、不漏電)
c.潛水泵及水管
d.安全帶和安全設施
e.有漏電保護、防水防潮、36伏低壓安全電壓的照明燈具
h.鼓風機
2、排水
①關閉地下水池(箱)的總進水閘閥;
②起動生活水泵,把水池水位降至最低位置,然后關閉所有水泵及控制器電源;
③關閉地下水池的出水閘閥,屋面水池(箱)的進水閥門;
④檢查地下水池排水的集水池水位,試啟動潛水泵,檢查其排水工作情況。
⑤打開地下水池的排水閥門,同時起動集水池的水泵。由于地下水池容積較大,消防水位高,為了加快排水速度,可以采取如下辦法:
a.把集水池的潛水泵控制放至手動位,起動兩臺泵,加大排水量;
b.把預備的潛水泵從水池的檢查口放入水池內,并啟動水泵,把水排入就近的排水溝或集水池內;
c.屋頂水箱可直接打開排水,但不能太快;
d.水池(箱)的水排至距底約30MM時,停止排水。
3、清洗
清洗工作按先地下水池,后屋面水池(箱)進行;
打開檢查口蓋,開起鼓風機,向池內鼓風半小時,降低水池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濃度;同時可以拆下通風孔的紗網,打開溢流管的閥門協助通風;
清洗消毒人員應穿長衣緊袖工作服,所穿防水衣、雨鞋、手套及所用勞動工經用殺菌劑噴霧消毒后,清洗人員方可下水池進行清洗。嚴禁清洗消毒人員赤膊操作。
清洗人員下水池之前,必須檢查池內有無有害氣體(可將燃燒的蠟燭用繩子吊放至池底進行檢驗),清洗過
程中必須保持池內足夠的通風。
先將水池水排放剩余約30公分深度時,人員開始清洗水池。經初步清洗后,放掉或用泵泵出水池中的水后,先將池中的泥砂、青苔等雜物去除;再用高壓水槍對水池頂及高位不易清洗到的部位、比較臟的部位進行沖洗;然后對水池的六壁進行仔細的刷洗,刷洗采用橫豎正交方法,對于較臟的地方用洗潔精擦洗,至到池壁光潔、不滑、不粘為止;同時打開排水閥進行排水,對于無法直接排掉的水,可用潛水泵進行抽吸,對無法抽吸的,須用毛巾把水吸盡,并且要拆洗過濾器(包括消防管上的過濾器),還要注意對水池出水閥門前的管段及通氣管、溢流管的沖洗。清洗時應做好防護措施,避免破壞水池防水層。
刷清干凈后,開啟進水閥,用自來水將水池內部反復沖洗一至三次。
清洗完畢,必須清點人員、工具、物品,如發現數量不對,必須查清楚,不能把東西遺留在水池(箱)內,然后重新安好紗網,蓋上水池蓋,并鎖好;
關閉排水閥門,打開水池(箱)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并檢查其它有關的閥門是否在正確位置,恢復所有水泵及控制器的電源。
4、消毒
①清洗前的消毒
配制含有效氯量20-30mg/I的漂精粉濃度,即若漂精粉有效含氯量為50%,則40-60mg的漂精粉加1升水溶液,然后用噴霧器將濃度均勻噴至水池四壁及池頂、通氣管、溢流管、浮球閥、水位控制器、爬梯,然后按同樣濃度向池內余水中投放漂精粉,蓋上檢查口木蓋,消毒半小時。
②清洗后的消毒
在清洗完水池后,再用含有效氯量0.2-0.5mg/I的漂精粉濃度均勻噴至水池生活用水以上的部分,并在池底按含有效氯量0.2-0.5mg/I的濃度投放漂精粉。關閉出水閥,開啟進水閥,將水池注滿水,關閉進水閥。浸泡消毒30-60分鐘。
池有效容水量×10
消毒劑投加量(Kg)=
1000×消毒劑含有效氯%
放掉或用泵泵出池內的水,開啟進水閥,水箱(池)投入使用。
5、化驗
清洗消毒完成之后,專業清潔機構應及時通知市水質檢驗中心進行取樣。水池進水水樣合格而出水水樣不合格,應由專業清潔機構重新進行清洗,直至出水水樣合格。進水水樣不合格的,由市水質檢驗中心上報市水務局,由市水務局責成供水企業采取相應整改措施。進、出水水樣均合格的,由市水質檢驗中心出具二次供水設施清洗消毒水質合格證明。
注:被清洗、消毒后的水池,在一個月內,客戶反饋仍有"紅蟲"等情況,應條件重新清洗。
6、建立清洗、消毒檔案
管理處應對每次清洗、消毒情況進行記錄。記錄包括:開始清洗時間、完畢時間、藥劑使用量、清洗消毒人員及驗收等內容。
五、操作時的安全防護與注意事項
1、到現場時,工作人員要佩戴明顯標識,統一指揮。
2、操作人員應配備防護衣服、帽子、口罩、眼罩、手套以及長筒水鞋等。
3、水池內要保持良好通風環境,在工作現場設置抽風、排氣裝置。避免皮膚接觸消毒劑,尤其要保護眼睛,切不可被消毒液濺傷;遇被濺傷可立即用大量潔凈水沖洗,盡可能減輕其損傷程度。
4、操作人員不宜過長時間在池內工作,應適當輪流替換,池面另設專人監護,隨時掌握池內情況;池內人員若有不適感覺,應立即返回池面,以保證人身安全。
5、水池(箱)中使用梯子,必須有人監護,梯子與地面斜度應小于60度。
6、對于容積較大的水池(箱),清洗時,檢查口要有人守候,以防止意外事故。
7、退場前應確保:
①各出入口防蚊防鼠裝置完好,嚴禁水池被二次污染。
②水池內水位調節系統完好,水池浮球閥無故障。
③封閉水池"人孔"時,應清點人數,并必須把工具點齊帶出。
④工作全部完畢,必須整體列隊離開現場。
六、清洗的合理安排
1、為加快清洗工作,應根據具體情況合理調配人員,先集中清洗地下水池,當地下水池大部分清洗完后,分派部分人員去清洗屋面水箱,地下水池清洗完,應先打開總進水閥門進水;
2、水池排水之前,應根據用水情況,用水泵將屋面水箱打滿,并使地下水池水位在消防水位,以盡可能節約水;
3、水池(箱)排水必須考慮排水泵的排水能力,不能太快,以免積水;
七、"三孔"處理方法
1、"透氣孔"及"溢流孔"用尼龍網(孔徑0.5mm)包扎好(用尼龍繩捆牢)。
2、"進人孔"先用海綿條(厚40mm×寬40mm)壓好人孔邊四周,再用尼龍網罩好,環繞人孔凸出部分處,用尼龍繩捆牢,最后加蓋。
3、尼龍網也可用不銹鋼網代替。
篇2:地下水池清洗規程
1.目的
保證供水清潔衛生,符合衛生檢驗標準。
2.適用范圍
適用于**花園地下水池的清洗。
3.內容
3.1每年對地下水池清洗二次,若遇特殊需要可增加清洗次數。清洗后,由專業清洗單位取水樣送市防疫站化驗取證,使水質達到國家衛生飲用水的標準。
3.2清洗工作由取得合格證的專業人員執行,清洗人員要有健康合格證。
3.3清洗前的準備工作
3.3.1清洗人員應準備好所需的機電工具、清洗工具、消毒工具及消毒藥物。
3.3.2經管理處主任批準的停水通知應提前24小時貼出停水通知。
3.3.3關閉消火栓泵出口明桿閘閥,天面消防水池水以備急需。
3.4清洗程序
3.4.1關閉消防水和生活水進水閥,開啟排污閥,排空水池中的水。
3.4.2讓排污閥門處于開啟位置,用鼓風機對著水池口吹風2小時以上,以便空氣流通,排除水池中的有毒氣體,吹進新鮮空氣。
3.4.3清洗負責人招集清洗人員及檢修人員講解清洗程序、安全措施、技術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項。
3.4.4把燃著的蠟燭放入池底,如不熄滅說明水池內不缺氧。
3.4.5安裝36v行燈供水池內照明用。清洗和檢修人員進入池內工作。
3.4.6清洗人員刷洗六面體水池橫、豎各三遍,檢修人員對水池的管道、液位控制閥進行維修。
3.4.7清洗完畢后排盡水池中的污水,再向水池內灑漂白粉消毒。
3.4.8半小時后兩次進入水池內沖洗,最后消毒三次后,清除池底污泥,排除池中積水。
3.4.9在清洗水池的同時,另派人檢修、清理緊固閥門,清洗過濾網以及檢查電氣控制線路。
3.4.10檢查各種設施正常后,注水入池,取水樣到市衛生防疫檢測站化驗取證。
3.4.11關好觀察窗,做好清洗記錄。
3.5安全注意事項
3.5.1使用安全電壓行燈,導線絕緣良好,并安裝漏電開關。
3.5.2上、下水池應穿防滑鞋,傳送物品等應用繩子。
3.5.3未經實驗水池中有無氧氣前,不得進入水池。
3.5.4消毒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和口罩。
4.記錄
4.1《水池(箱)加藥記錄》、《水池(箱)清洗記錄》、《水池(箱)清洗、消毒工作時間安排表》由部門兼職資料員保存二年。
5.附件
無。
篇3:大廈水池(箱)清洗管理規程制度
大廈水池(箱)清洗管理規程
1目的
規范管理中心給排水管理服務工作,明確給排水管理工作內容。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管理中心水池(箱)的清洗管理。
3職責
3.1管理中心監控值班人員負責給排水的具體管理工作。
4工作流程
4.1管理中心每半年度應對各水池(箱)清洗一次,并取水樣送檢,如有特殊情況可臨時增加清洗次數。
4.2水池清洗前應提前三天以書面形式發出通告,通告內容包括清洗時間、停送水時間,影響范圍等。
4.3清洗水池應注意控制進水。
4.4不得在雨季或大雨后地下水位較高時放空水池清洗,更不得放空水池過夜。
4.5清洗工作流程
4.5.1關閉水池進水總閥,開啟泄水閥。
4.5.2在進入準備清洗的水池前,用燃著的蠟燭放入池底不因缺氧而熄滅,以確保清洗工作人員的安全。
4.5.3清洗水池照明用電,必須采用36V安全電壓或使用應急燈。
4.5.4將漂白粉用水稀釋后,倒入清洗的水池內,用潛水泵將清洗液噴至池壁,并浸泡30分鐘后開始清洗。
4.5.5用排刷或掃帚全面清刷池壁池底,用潛水泵抽取漂白粉溶液沖洗池壁池底。
4.5.6排空水池(箱)存水,及沉積物。
4.5.7打開進水管進水30公分后停止進水。
4.5.8用清水將池壁底全部沖洗一次,并排空。
4.6收集全部清洗用具檢查所清洗的水池(箱)沒有遺留物后,打開進水閥(或啟動水泵)供水。
4.7值班人員注意觀察水位。
4.8填寫水池清洗記錄。
4.9管理員通知水務局取樣化驗。
4.10水質檢驗報告正本由管理中心存檔,復印件在公告欄公布。
5相關文件和質量記錄表格
5.1《水池(箱)清洗及消毒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