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園區接地電阻測試操作規程制度
物業園區接地電阻測試操作規程
1.0接地電阻測試部位
避雷系統重點部位(寫字樓天面圓鋼避雷帶、高層3、4號樓天面避雷帶、中高層1、2號樓避雷帶、5F避雷帶)、大型機電設備(高壓環網柜、變壓器、低壓配電柜、發電機組等)的接地系統。
2.0接地電阻測試時間/人員
2.1每年雷雨季節來臨前(每年四月下旬)對接地電阻測試部位進行一次測試。
2.2測試由工程部組織實施。
3.0接地電阻測量方法:
3.1接線圖:(略)
3.2電流極到接地網的距離(d13)一般取接地網最大對角線(D)的4~5倍,電壓極到接地網的距離(d12)約為電流極到接地網距離的50―60%。
3.3測量時電壓極沿接地網和電流極的連線移動三次,每次移動距離為d13的5%左右,測三次R接近即可。
3.4如d13取4~5倍D有困難,在土壤電阻率均勻地區,可取2D,d12取D,土壤不均勻d13取3D,d12取1.7D。
3.5電壓極、電流極也可采用三角形布置方法(如下圖),一般取d12=d13≥2D,Q≈30o。
3.6接地電阻測試儀的使用
3.6.1將2.5mm2的電線裸露端固定在測試點的避雷帶或接地帶上,保持二者接觸良好。
3.6.2將電線的另一端連接在接地電阻測試儀的接地極接線柱上(E接線柱)。
3.6.3將兩條接地棒(A、B)按3.1接線圖打入土壤里約15cm。
3.6.4將一條測試線的一端固定在接地電阻測試儀的電流極接線柱上(C接線柱),另一端用鱷魚夾固定在接地棒上。
3.6.5將另一條測試線的一端固定在接地電阻測試儀的電壓極接線柱上(P接線柱),另一端用鱷魚夾固定在接地棒上.
3.6.6一測試者以約120轉/分的速度勻速搖動測試儀搖把,另一測試者緩慢調節電阻調節旋鈕,直到微電流計的指示為零,此時的電阻值就是測試點的接地電阻值。
3.6.7將測試結果記入《接地電阻測試記錄表》中。
4.0記錄表格
4.1《接地電阻測試記錄表》
篇2:接地與接地電阻安全技術措施
接地與接地電阻的安全技術措施
1、電力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4Ω。單臺容量不超過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裝置并聯運行且總容量不超過100kVA的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10Ω。在土壤電阻率大于1000Ω?m地區,當達到上述接地電阻值有困難時,工作接地電阻值可提高到30Ω,但應設置操作和維修電氣裝置絕緣臺,并必須使操作人員不致偶然觸及外物。
2、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作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線路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保護零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電阻允許達到10Ω的電力系統中,所有重復接地的并聯等值電阻應不大于10Ω。
3、每一接地裝置的接地線應采用二根以上導體,在不同點與接地裝置做電氣連接。不得用鋁導體做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垂直接地體宜采用角鋼、鋼管或圓鋼,不宜采用螺紋鋼材。
4、電氣設備應采用專用芯線作保護接零,此芯線嚴禁通過工作電流。
5、手持式用電設備的保護零線,應在絕緣良好的多股銅線橡皮電纜內。其截面不得小于1.5mm2,其芯線顏色為綠/黃雙色。
6、I類手持式用電設備的插銷上應具備專用的保護接零(接地)觸頭。所用插頭應能避免將導電觸頭誤作接地觸頭使用。
7、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保護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設備漏電保護裝置。
8、移動式發電機供電的用電設備,其金屬外殼或底座,應與發電機電源的接地裝置有可靠的電氣連接。
9、移動式發電機的接地應符合固定式電氣設備接地的要求。下列情況可不另做保護接零:1)移動式發電機和用電設備固定在同一金屬支架上,且不供給其他設備用電時;2)不超過兩臺的用電設備由專用的移動式發電機供電,供、用電設備間距不超過50m,且供、用電設備的外殼之間有可靠的電氣連接時。
篇3:接地電阻搖表安全規定
接地電阻搖表安全使用規定
1.測量前,應將接地裝置與被保護的電氣設備斷開。
2.測量時,應將接地電阻搖表水平放置。
3.檢查接地電阻搖表的指針是否在零位,否則可借助零位調整器,把指針調到零位。
4.將搖表的"倍率標尺"開關置于較大倍率檔,首先慢慢轉動發電機的搖把,同時調整"測量標度盤"使檢流計指針平衡,當指針接近盤中線(即零位)時,再加快發電機搖把的轉速,使其達到穩定(120轉/分),并同時調整"測量標度盤"使指針指示在表盤中線,此時"測量標度盤"所指示的數值乘以倍率標度指示值,即為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
5.若被測電阻值小于1歐時,可選擇較小的倍率,重新調整"測量標度盤",使指針平衡在零位上,即可取得讀數。
6.使用接地電阻搖表時,如果儀表的檢流計靈敏度過高或過低時,可適當調整電位探測棒的高度。測量時盡量避免與高壓線或地下管道平行,以減少對測量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