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接地與接地電阻安全技術措施

接地與接地電阻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0 閱讀 1472

接地與接地電阻的安全技術措施

1、電力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4Ω。單臺容量不超過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裝置并聯運行且總容量不超過100kVA的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值不得大于10Ω。在土壤電阻率大于1000Ω?m地區,當達到上述接地電阻值有困難時,工作接地電阻值可提高到30Ω,但應設置操作和維修電氣裝置絕緣臺,并必須使操作人員不致偶然觸及外物。

2、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作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線路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保護零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電阻允許達到10Ω的電力系統中,所有重復接地的并聯等值電阻應不大于10Ω。

3、每一接地裝置的接地線應采用二根以上導體,在不同點與接地裝置做電氣連接。不得用鋁導體做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垂直接地體宜采用角鋼、鋼管或圓鋼,不宜采用螺紋鋼材。

4、電氣設備應采用專用芯線作保護接零,此芯線嚴禁通過工作電流。

5、手持式用電設備的保護零線,應在絕緣良好的多股銅線橡皮電纜內。其截面不得小于1.5mm2,其芯線顏色為綠/黃雙色。

6、I類手持式用電設備的插銷上應具備專用的保護接零(接地)觸頭。所用插頭應能避免將導電觸頭誤作接地觸頭使用。

7、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保護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設備漏電保護裝置。

8、移動式發電機供電的用電設備,其金屬外殼或底座,應與發電機電源的接地裝置有可靠的電氣連接。

9、移動式發電機的接地應符合固定式電氣設備接地的要求。下列情況可不另做保護接零:1)移動式發電機和用電設備固定在同一金屬支架上,且不供給其他設備用電時;2)不超過兩臺的用電設備由專用的移動式發電機供電,供、用電設備間距不超過50m,且供、用電設備的外殼之間有可靠的電氣連接時。

篇2:化工企業防雷防靜電接地檢測實施細則

一、了解防雷

1、了解防雷裝置所處的環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質,發生雷擊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確定各建(構)筑物的防雷類別。

2、查閱設計圖紙,了解隱蔽工程施工情況。

二、防直擊雷

1、石油化工企業的建筑物、工藝裝置內塔類應有防直擊雷裝置。

2、工藝裝置內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當罐壁厚度≥4mm時,可不設避雷針,但必須設防雷接地。

3、可燃氣(液)體的鋼罐,必須有環型防雷接地,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避雷針(線)的保護范圍,應包括整個儲罐。

(2)裝有阻火器的甲B、乙類可燃液體的固定頂鋼罐,當罐壁厚度≥4mm時,可不設避雷針(線)。

(3)丙類液體儲罐可不設避雷針(線),但必須設防雷接地。

(4)浮頂金屬罐可不裝設防直擊雷裝置,但必須有兩根截面積妻25mm2的軟銅絞線將浮頂與罐體作電氣連接,連接點不少于兩處。

(5)壓力儲罐可不設避雷針(線),但必須設防雷接地。

三、防靜電

1、金屬罐、設備、管道應有防靜電接地。

2、可燃氣(液)體、可燃固體的管道在下列部位,應有防靜電接地:

(1)進出裝置或設施處。

(2)爆炸危險場所的邊界。

(3)管道泵及其過濾器、緩沖器等。

3、可燃氣(液)體管道的法蘭盤、閥門的連接處,應有金屬跨接線。當法蘭盤用5根以上螺栓連接時,法蘭盤可不用金屬線跨接,但必須構成電氣通路。

4、裝卸場地應有防靜電接地。

四、防雷電感應

1、可燃液體儲罐的溫度、液位等測量裝置的信號線,應用鎧裝電纜或鋼管屏蔽,電纜外皮和鋼管應與罐體連接。

2、電力和通信線路應用鎧裝電纜或鋼管屏蔽埋地,電纜外皮和鋼管應接地,宜安裝電涌保護器。

五、接地裝置

參考設計圖紙,向施工員、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裝置情況,記錄下接地體和接地線的材料、規格、數量、布局,并作詳細記錄。

1、水平接地體埋設深度不小于0.7m,人行通道附近不小于1.0m,垂直接地體長度為1.5-2.5m,間距為5.0m。當垂直接地體敷設有困難時,可設多根環形水平接地體并互相連通。人工接地體應使用熱鍍鋅鋼材。

表4.10接地體材料規格

2、靜電接地干線應使用熱鍍鋅鋼材,圓鋼φ≥10mm、扁鋼≥40×4mm;靜電接地支線應使用熱鍍鋅鋼材,圓鋼φ≥6mm、扁鋼≥12×4mm。

六、接地電阻的檢測

按第二章第二節和本章第二節第四條規定測量。

1、防雷接地電阻≤10Ω,防靜電接地電阻≤100Ω。

2、除第一類防雷裝置獨立避雷針為單獨地與其它接地裝置的距離不小于3m外,防雷接地、電氣設備接地、防靜電接地、防感應雷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裝置。

七、計算保護范圍

計算可在室內進行,用滾球法確定接閃器的保護范圍。

八、數據的處理

各項檢測讀數、計算結果應保留一位小數(防雷裝置材料型號規格除外),按GB817-87要求修約。

上述檢測工作結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對原始記錄、儀器、裝置性能狀況等各項結果是否都有相應的記錄。

篇3:氰胺公司電氣設備接地保護安全管理制度

為加強電氣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電氣接地裝置完好有效,防止發生觸電事故,確保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和支架必須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線。

2、接地裝置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2.1接地電阻值應符合電氣裝置保護和功能上的要求,并長期有效。

2.2能承受接地故障電流和對地泄漏電流無危險。

2.3有足夠的機械強度或有附加的保護,以防外界影響而造成損壞。

2.4變配電所的接地裝置應盡量降低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

2.5嚴禁用易燃易爆氣體、液體、蒸氣的金屬管道做接地線;不得用蛇皮管、管道保溫用的金屬網或外皮做接地線。

2.6每臺電氣設備的接地線應與接地干線可靠連接,不得在一根接地線中串接幾個需要接地的部分。

2.7在進行檢修、試驗工作需掛臨時接地線的地點,接地干線上應有接地螺栓。

2.8設備與接地干線之間的連接,應采用抗腐蝕有鍍鋅層的鋼制件,其露出地面的部分應采用漆涂成黑色或黃綠相間的斑馬紋。

2.9在接地線引入建筑物內的入口和備用接地螺栓處,應標以接地符。

2.10保護用接地、接零線上不能裝設開關、熔斷器及其它斷開點。

3、不同用途和不同電壓的電氣設備,除另有規定外,可使用一個總接地體,但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4、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采用接零保護。在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采用接地保護。由同一臺變壓器或同一段母線供電的低壓電力網上的用電設備只能采用一種接地方式。

5、下列電氣設備的金屬部分,均應接地或接零。

5.1變壓器、開關設備、電機、電焊機及手持式電動工器具的底座和外殼、其他電氣設備的底座或外殼。

5.2電器設備及其相連的傳動裝置。

5.3配電柜與控制屏的框架。

5.4互感器的二次繞組。

5.5室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構架,鋼筋混凝土構架的鋼筋,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圍欄和金屬門。

5.6電纜的金屬外皮,電力電纜的接線盒與終端盒的外殼,電氣線路的金屬保護管,敷線的鋼索及電動起重機不帶電的軌道。

5.7裝有避雷線的電力線路桿塔。

5.8在非瀝青地面的廠區,無避雷的架空電力線路的金屬桿塔。

5.9安裝在電力線路桿塔上的開關,電容器等電力設備的金屬外殼及支架。

5.10鎧裝控制電纜的外皮,非鎧裝或非金屬護套電纜的1~2根屏蔽芯線。

6、接地裝置的各連接點應采用搭接焊,必須牢固無虛焊。

7、通用電器設備的保護接地(零)線必須采用多股裸銅線,并符合截面和機械強度的需要。

8、有色金屬接地線不能采用焊接時,可用螺栓連接,但應注意防止松動或銹蝕。

10、利用串接的金屬構件、管道做為接地線時,應在其串接部位焊接金屬跨接線,使其成為一個完好的電氣通路。

11、電氣設備的外殼與接地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電纜連接裝置兩頭的鎧裝、鉛皮的連接,應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銅線,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鋼。

12、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列規定:

12.1大接地短路電流系統的電力設備,接地電阻不應超過0.5歐。

12.2小接地短路電流系統的電力設備,接地電阻不應超過10歐。

12.3低壓電力設備的接地電阻不應超過4歐。總容量在100kVA以下的變壓器、低壓電力網接地電阻不應超過10歐。

12.4低壓線路零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歐;在電力設備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允許達到10歐的電力網中,所有重復接地裝置的并聯電阻等值不應大于10歐。

12.5防靜電的接地裝置可與防感應雷、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共同設置,其接地電阻值,應符合防感應雷和電氣設備接地的規定;只作防靜電的接地裝置,每一處接地體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0歐。

12.6室外高壓配電裝置應裝設直擊雷保護裝置,一般采用避雷針或避雷線。獨立避雷針(線)宜設立獨立的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宜超過10歐。

13、裝有避雷針(線)的照明燈塔上的電源線,必須采用直接埋入地下的帶金屬外皮的電纜或穿入金屬管中的導線。電纜或金屬管埋在地下的長度在10米以下時,不得與35Kv及以下配電裝置的接地網及低壓配電裝置相連接。獨立避雷針不應設在行人經常通過的地方。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道路或出入口的距離不應小于3米,否則應采取均壓措施。

14、班組每班對所轄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進行巡視檢查并記錄到交接班記錄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處理及時匯報上級處理。

15、工段每周對接地裝置進行一次檢查,車間每月對接地裝置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