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鄰近帶電體作業重點安全措施
一、作業前要進行危險點分析與預控對于復雜和風險度高的工作項目要組織現場勘察,制定施工方案;交代設備停電范圍、保留的帶電部位時,要指明設備雙重編號和安全距離的具體數值;工作負責人要在作業現場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前先點名,全過程錄音,并逐一簽名。二、工作負責人、專責監護人要嚴格履行監護職責工作負責人、專責監護人應始終在工作現場;專責監護人要明確監護對象和監護范圍,且不得兼做其他工作;嚴禁失去監護單人作業;包括工作負責人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不得單獨進入、滯留在高壓室和室外高壓設備區。三、作業區域要實行封閉隔離室內高壓設備停電作業應在工作地點兩側和對面運行設備設置遮欄,室外高壓設備停電作業必須全封閉隔離,變電站改擴建必須實行全封閉硬質隔離;二次系統作業應設置紅布幔區分運行設備。作業中嚴禁擅自移動和跨越遮欄。四、作業現場安全警示標志要正確完備設備區入口應正確設置限高、限速標志,超高、超寬車輛確需進入設備區,應設專人監護和引導;作業現場懸掛的標示牌應正確、醒目、齊全、規范。五、搬用工器具和材料要與帶電部位保持足夠安全距離梯子、管子等長物要放倒搬運,禁止單人搬運;嚴禁肩扛鐵鍬、掃帚等硬質、輕型長物;帶電設備區禁止使用金屬梯;裝拆梯子、腳手架等要做好防傾倒和誤碰帶電設備的措施。六、接觸停電設備前要可靠接地接地線兩端均應連接牢固,防止意外脫落;作業點有感應電危害時,應加裝臨時接地線;在33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變電站構架上作業應穿靜電感應防護服、導電鞋。七、拆接設備引線及收放線纜要防止彈擺或滑落需要拆接設備引線時,必須用牽引繩拴牢;收放線纜、軟管等嚴禁抖動或猛力拖拽;在半高層、架空過道等帶電設備上方作業,要做好防止線纜、軟管滑落(脫)措施。八、施工機械在帶電設備區作業要可靠接地,并設專人監護吊車、斗臂車、金屬升降平臺、絞磨等施工機械要可靠接地;作業前要設置限高、限位標志;作業過程中,專責監護人要重點監護施工機械抬升高度和旋轉方向,確保斗、臂及起吊物品與鄰近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九、在運行設備構架、底座等部位作業要采取可靠安全措施未停電設備構架、底座進行電焊、噴漆作業要用絕緣隔板有效隔離,防止煙霧、油漆造成短路;設備構架、底座防腐及取油樣等作業,人體任何部位及工具均不得超過設備金屬法蘭高度,且應使用絕緣架梯,并設專人監護;變壓器散熱器水沖洗宜停電進行。十、戶內高壓配電裝置要完善隔離防護措施室內配電裝置非封閉母線交叉部分、跨越人行通道的母線橋應裝設永久性隔離擋板(護網);手車開關拉出后,應觀察隔離擋板是否可靠封閉,隔離擋板封閉后禁止開啟。
篇2:帶電作業服技術要求
帶電作業服是用均勻分布的導電材料和纖維材料等制成的防護服。穿戴后,使處在高電場中的人體外表各部位形成一個等電位屏蔽面,防護人體免受高壓電場及電磁波的影響。帶電作業屏蔽服是等電位帶電檢修設備時必備的輔助安全用品。
屏蔽服裝包括上衣、褲子、帽子、手套、短襪、鞋子及相應的連接線和連接頭。
帶電作業屏蔽服的衣料和成品應符合GB6568.1-86標準的技術要求。
一、面料技術要求
1.屏蔽效率:按GB8568.2-86規定的方法檢驗,A型、C型衣料屏蔽效率不得小于40dB、B型衣料屏蔽效率不得小于30dB。
2.面料電阻:按GB8658.2-86規定的方法檢驗,新的面料電阻不得大于800m(。
3.面料熔斷電流:按GB8568.2-86規定的方法檢驗,A型服面料熔斷電流不得小于5A,B型及C型屏蔽服面料熔斷電流不得小于30A。
4.耐電火花:按GB8568.2-86規定的方法試驗,經耐電火花試驗2分鐘以后,面料炭化破壞面積不得大于300mm2。
5.耐燃:面料與明火接觸或電火花接觸時,必須能夠阻止明火的蔓延,并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按GB6568.2-86規定的方法試驗,試樣的炭化長不得大于300mm,燒壞面積不得大于100cm2,且燒壞面不得擴散到試樣的邊緣。
6.耐洗滌:多次洗滌后,面料的電氣和耐燃性能無明顯的降低。按GB6568.2-86規定的方法試驗,面料應經受10次“水洗—烘干”過程。在面料作過洗滌試驗后,面料電阻不得大于1(;燃燒損壞面積仍不大于100cm2;A型屏蔽服衣料熔斷電流仍不小于5A;B型屏蔽服面料熔斷電流仍不小于30A,屏蔽效率不得低于28dB;C型屏蔽服面料熔斷電流仍不小于30A,屏蔽效率不得低于30dB。
7.耐汗蝕:按GB6568.2-86中規定的方法試驗,分別進行三次耐酸性汗蝕和耐堿性汗蝕試驗,分別檢測衣料電阻值均不得大于1(。
8.耐磨:按照GB6568.2-86中規定方法檢驗,經500次摩擦試驗后,衣料電阻不得大于1(;A型和C型屏蔽服衣料屏蔽效率不得低于30dB,B型屏蔽服面料屏蔽效率不得低于28dB。
9.透氣性能:按GB6568.2-86中規定方法試驗,透過衣料的空氣流量不得小于35L/m2?s。
10.斷裂強度和斷裂伸長率:按GB6568.2-86中規定的方法試驗,導電纖維衣料的經向斷裂強度不得小于343N,緯向斷裂強度不得小于294N,經、緯向斷裂伸長率均不得小于10%;對導電涂層類衣料的經向斷裂強度不得小于245N,緯向斷裂強度不得小于245N,經、緯向斷裂伸長率均不得小于10%。
二、成品技術要求
1.上衣、褲子:按GB6568.2-86中規定的方法測量上衣、褲子任意兩個最遠端之間的電阻均不得大于15(。
2.手套、短襪:按GB6568.2-86中規定的方法測量手套及短襪的電阻,均不得大于15(。
3.鞋:按GB6568.2-86中規定的方法測量鞋的電阻,不得大于500(。
4.帽子:帽子的屏蔽效應試驗在整套衣服的屏蔽性能試驗中一起進行。帽子的保護蓋舌和外伸邊沿必須使人體外露部位(如面部)不產生不舒適感,并應在最高使用電壓的情況下,人體外露部位的表面場強不得大于240kV/m。帽子和上衣之間的電氣必須連接良好。
5.整套屏蔽服(上衣、褲子、手套、短襪、帽子、鞋子)要求:
(1)對屏蔽服膝部、臀部、肘部及手掌等易損部位,可以雙層加固,以提高整套屏蔽服的耐用性能。
(2)按照GB6568.2-86規定的方法對整套屏蔽服進行電阻測量,各遠端點之間的電阻值不得大于20(。進行整套屏蔽服的屏蔽性能試驗,在規定的使用電壓等級下,檢查衣服內、胸前、背后處以及帽內頭頂處等三個部位的體表場強均不得大于15kV/m,檢查人體外露部位(如面部)的體表局部場強不得大于240kV/m;檢查屏蔽服內流經人體的電流不得大于50(A。進行整套屏蔽服的通流容量試驗,對屏蔽服通以規定的工頻電流,并經一定時間的熱穩定以后,檢查屏蔽服任何部位的溫升不得超過50℃。
6.分流連接線及連接頭:為了保證整套屏蔽服有較大的通流容量和較小的電阻,在上衣、褲子、手套、短襪、帽子等適當部位,應安放分流連接線。對B、C型屏蔽服每路分流連接線的截面積應不小于4mm2,對A型屏蔽服每路分流連接線的截面積應不小于1mm2,并應具有適當的機械強度,使其不易折斷。上衣、褲子等應有兩路獨立的分流連接線及連接頭通道。
衣、褲、帽、手套、短襪等各部件應有兩個連接頭。如果手套與上衣之間或短襪與褲子之間能夠通過衣料直接接觸而使其在電氣上導通的話,可以分別只裝一個連接頭。
三、帶電作業屏蔽服產品
1.材料
屏蔽服的原料是金屬絲布。金屬絲布的品種較多,國內一般是用0.025mm、0.03mm或0.05mm的細銅絲與超細玻璃纖維、克綸纖維、聚四氟乙烯纖維、柞蠶絲或棉纖維并捻成斜紋或平紋布。前四種布制成的屏蔽服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其中玻璃纖維銅絲并捻布,用3股0.03mm銅絲與8股直徑3.8mm的無堿超細玻璃絲拼織而成。由于玻璃纖維直徑只有其它紡織纖維直徑的1/3~1/4,因此布品手感較柔軟,而抗彎折能力較好。此種服料不燃燒,熔融點為900℃,耐電弧能力強。
2.規格、形式
屏蔽服由上下衣、帽、手套、襪、鞋等配套組成。分單、夾、棉三種。其中夾服用蠶絲綢為襯里,棉服在綢襯里與面料之間加絲棉充填層,不得用合成纖維織物。
屏蔽服表面電阻率,從手到腳電阻不大于10(。單服重量約1kg左右。
四、帶電作業屏蔽服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1.在使用前必須仔細檢查外觀質量,如發現任何缺損既不能使用,如有塵土,應清除干凈。
2.穿用時必須將衣服與帽、手套、襪、鞋等各部分的多股金屬連接線,按規定次序連接好,但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屏蔽服內應著穿內衣。并不得用合成纖維織物,以防電弧火花熔融,粘附皮膚而擴大燒燙面積,加重傷情。
3.進行等電位作業時,應嚴格按照電力工業部《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和DL409-91)規定,嚴禁通過屏蔽服斷接接地電流,空載線路和耦合電容器的電容電流。
4.屏蔽服使用后必須妥善保管,最好掛在衣架上,保持干燥清潔,盡量減少折疊、摩擦、不與污染物質和水汽接觸,以免損壞,影響性能。
篇3:大廈消防培訓:帶電滅火幾種方法
大廈消防培訓:帶電滅火的幾種方法
發生電氣火災時,在一般情況下是要求切斷電源后才能撲救,因斷電后撲救的危險性小,與一般火災撲救相同。但是,有時在危急的情況下,如果等待切斷電源后才進行撲救,就會失去滅火良機,使火熱蔓延擴大波及危險部位或重要部分,或者由于切斷電源,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有保證撲救人員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帶電撲救。
帶電滅火的方法有:
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劑
撲救初起,電氣火災,可采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滅火劑等滅火。因為這些滅火劑的絕緣能力較強,一般電氣火災可直接帶電噴射。由于這種類型的滅火器射程較近,要接近火源才能發生效果,所以使用時既要注意滅火器的作用距離,又要注意滅火器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見下表),且施放滅火劑時應盡量在上風方向施放。
電壓(千伏)。。。
距離(厘米)。。。
啟動固定的滅火裝置
按照有關的規范,高層主體建筑內的可燃油浸電力變壓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室,多油開關室,大中型計算機房,大樓建筑內的自備發電機房和其他貴重設備房,應設有二氧化碳或鹵代烷、水噴霧滅火、蒸氣滅火等固定裝置,當安裝有固定裝置的部位發生火災時,應及時啟動滅火裝置滅火。
用水帶電滅火
用水進行帶電滅火,帶電體與水柱、人體、大地可形成一個電氣回路。在回路中,所通過的電流大小對人身安全有直接的影響。人體電阻約為1000歐姆,當通過的電流為1毫安時,人就能感覺有電(見下表)。帶電滅火時,如果設法使通過人體電流不超過1毫安,就可以保證滅火人員安全。
電流對人身的危害程度
電流(毫安)人的感覺程度
2感到有電
5有相當的痛苦
10感到忍受不了的痛苦
20筋肉劇烈收縮失去動作自由
25已相當危險
100致死
帶電滅火的方法
盡可能增大水槍噴嘴與帶電體的距離。如因環境限制,可向斜上方射水,使水流以拋物線狀落于火點,增加水柱長度。
采用直流水槍滅火時,以點射方法射向火源,或以反射水幕覆蓋火源,避免用充實的水柱射向帶電體。另外,可在金屬水槍噴嘴上安裝接地線,也可以讓滅火隊員穿戴絕緣手套、絕緣靴或穿均壓服,以保證人員的生命安全。
采用噴霧水槍帶電滅火,滅火時保持距離,保持5-7Kg/cm2壓力,并在水霧充分霧化后再射向火源。
帶電滅火的注意事項
水槍噴嘴與帶電體之間須有安全距離,人體與帶電體最小安全距離(見下表),考慮到滅火中人員的活動范圍和其他意外情況,所以水槍噴嘴與帶電體最小安全距離不少于下表的值:
電壓(千伏)15-1023-25110220。。。
最小安全距離(米)2.53467。。。
撲救架空的供電設備火災時,人與架空帶電體與地面的夾角不要大于45度角,以防止導線斷落危及撲救人員的安全,如果發生電線斷落,要劃出警戒區(10-18米),并通知電業部門處理。
在帶電滅火的過程中,撲救人員要防止直接與水流接觸,沒有穿戴保護用具的人員,不應接近燃燒區,以防止地面水漬導電傷人。
當使用金屬工具破拆結構時,人與帶電體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