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廠防止燒燙傷安全措施

電廠防止燒燙傷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7068

1、進入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按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機械部分)第31條的要求,禁止穿著使用尼龍、化纖或棉、化纖混紡的衣料制作的工作服,以防工作服遇火燃燒加重燒傷程度。做接觸高溫物體的工作時,應戴手套和穿著專用的防護工作服。

2、在汽、水管道上進行長時間的檢修工作時,檢修管段應用帶尾巴的堵板和運行中的管段隔斷,或將它們之間的兩個串聯嚴密不漏的閥門關嚴,兩個串聯閥門之間的疏水門或放水門應予打開。關閉的閥門和打開的疏水門或放水門應上鎖并掛警告牌。

3、檢修工作前,工作負責人與工作許可人,共同到現場檢查運行設備與檢修設備確已隔斷,汽水放凈,檢修區間無壓,安全措施確已完善。做好危險點預測預防,安全交底并雙方簽字后方可開工,嚴禁無票作業,嚴禁在有壓力的汽、水、油管道和容器設備上作業,或帶壓堵漏焊接工作。

4、在容器內作業時,除做好可靠的隔絕措施,必須在外面設有專人監護。作業時應加強通風,嚴禁向內部輸送氧氣和用氧氣吹掃容器內積存的雜質。

5、用高溫給水或蒸氣沖洗冷油器時,應戴手套、面罩、圍裙并著長靴,褲腳套在靴子外面。

6、所有熱力系統中的設備如:機、爐的省煤器、過熱器、水冷壁、脫氧器、高加、低加、疏、放水系統進行檢修時,檢修前為避免蒸氣或熱水進入設備內,應將檢修的設備和聯接的管道、設備、疏水管和旁路管等可靠地隔斷,所有被隔斷的閥門應上鎖,并掛上警告牌。

7、在松開法蘭螺絲時應當特別小心,避免正對法蘭站立,以防有水汽沖出傷人。

8、熱力系統中的加熱器、脫氧器等各種設備進行長期檢修時和在閥門不嚴的情況下,應對被檢修的設備加上帶尾巴的堵板,堵板的厚度應符合設備的工作參數。

9、鍋爐運行人員進行吹灰、打焦、除灰工作時必須事前與司爐做好聯系,保持好爐膛負壓,按要求穿著合適的工作服,佩帶好勞動保護。除灰人員應穿著長靴,褲腳套在靴子外面。

10、鍋爐燃燒不穩嚴禁吹灰、打焦等工作。嚴禁除干灰。

11、大、小修時,進入鍋爐的燃燒室幾煙道內清掃積灰時,必須事前用水將積灰澆透,確認無熱灰時方可進行工作。

12、鍋爐的制粉系統、磨煤機進行檢修作業時必須要將殘留的煤粉抽光,豎井磨煤機必須要嚴密關閉擋板,防止積粉爆燃或豎井回火燒傷工作人員。

13、進行清掃粉倉工作時,如粉倉內殘留煤粉自燃時應立即停止清掃工作,消除自燃的殘粉后再繼續工作。

14、應避免長時間停留和靠近汽、水、燃油管道的法蘭盤、閥門;制粉系統和鍋爐煙道的人孔門、檢查孔、防爆門、除氧器和鍋爐汽鼓水位計等處。如工作需要應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觀察熱力設備上的水位計時應站在側面,以防發生燙傷。

15、運行人員在進行各閥門的開關操作時,應根據閥門標稱直徑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扳手進行操作,不允許強行開啟關閉閥門。

16、化學工作人員在搬運和使用強酸、強堿、生石灰、菱苦土、凝聚劑、漂白粉及使用這些藥品等應穿防酸、堿工作服,戴防護眼鏡、口罩、橡膠手套,穿橡膠圍裙及長筒膠靴,褲腳必須放在靴外。工作地點必須裝有自來水,并備毛巾和肥皂等急救藥品。

17、現場所有的孔洞、井及溝道等必須敷有與地面齊平的蓋板,防止工作人員落入燙傷。進入這些場所工作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蒸汽或熱水在檢修期間流入工作地點。有關的汽水門(如:鍋爐的地溝放水門、疏水門等)應關嚴,上鎖并掛警告牌。

18、所有的高溫管道的保溫必須要完整。

19、作業現場照明的照度必須要充足。

篇2:燒燙傷的應急措施

生活中燒燙傷并不少見,火焰、熱水、強酸、強堿等都可使人發生不同程度燒(燙)傷。輕度燒傷小面積皮膚潮紅、起水泡,重者大面積皮膚燒焦、肌肉骨骼壞死,造成殘疾,甚至危及生命。如能在現場對病人進行正確急救,可以大大地減少傷殘和死亡率。

(1)小面積、輕度燒傷

通常在施工中不慎發生意外,燒傷面積不足全身的10%,或二度燒傷以下,采取以下措施:

①燒(燙)傷局部皮膚發紅或有水皰,立即用自來水沖洗,或將燒傷部位(四肢)浸泡在干凈的冷水里,如此浸泡30分鐘左右,在軀干或其他部位可用冷敷方法,借以減輕疼痛,限制傷勢的發展。

②一度燒傷,用清水沖洗后,搌干,局部涂食用油或正紅花油,各種燙傷膏,無需包扎。

③二度燒傷已有水泡,可用縫衣針經火灼幾秒鐘或用60度白酒、75%酒精消毒后刺破水泡,放出泡液,但切忌剪除表皮。

④如水泡已經破裂,表皮起層脫落,不要撕揭,應盡量保留,僅去除污染、燒焦的表皮。創面用生理鹽水或洗必泰液沖洗,搌干后,涂布燙傷膏。

(2)較嚴重的燒傷

燒傷面積為全身的10%以上或二度燒傷以上,并伴有呼吸道燒傷。

急救步驟

①救護病人盡快安全脫離現場。

②用冷水沖洗或浸泡、冷卻燒傷部位,以降低皮膚溫度。

③盡快脫去或剪去著火的衣服或被熱液浸漬的衣服。

熱液燙傷應先冷卻后再脫去衣褲或者剪開脫去,否則會將燒燙傷后已游離的表皮連同衣褲一并撕下來,造成嚴重后果。

④迅速簡單地檢查病人,估計燒傷的嚴重程度,優先處理危及生命的問題。

急救步驟:

清除呼吸道的異物。

保持呼吸道通暢。

發生窒息可用粗針頭從病人環甲膜處(男性喉結下方)刺入氣管內,以維持呼吸;也可用小刀割開氣管,插入氣管、竹管等維持呼吸,以暫時緩解窒息對生命的威脅。

⑤妥善保護創面:用干凈的紗布、被單、衣服覆蓋在創面上,盡量不要弄破水泡,保護表皮,不要進行特殊處理,寒冷季節注意保暖。

⑥盡量不挑破水泡

燒傷創面上切不可使用紅藥水、紫藥水,甚至醬油等涂抹,以免掩蓋燒傷程度,對后期治療造成不利影響。

燒燙傷急救要點

①立即冷卻燒(燙)傷的部位,用冷水沖洗燒傷部位10~30分鐘或冷水浸泡直到無痛的感覺為止。

②冷卻后再剪開或脫去衣褲。

③不要給口渴傷員喝白開水。

④發生窒息可用粗針頭從病人環甲膜處刺入氣管內,以維持呼吸。

⑤妥善保護創面,不可挑破傷處的水泡。不可在傷處涂藥水或藥膏等。

⑥盡快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

⑦搬運時,病人應取仰臥位,動作應輕柔,行進要平穩,并隨時觀察病人情況,對途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者,應就地搶救。

篇3:電廠防止燒燙傷安全措施

1、進入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按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機械部分)第31條的要求,禁止穿著使用尼龍、化纖或棉、化纖混紡的衣料制作的工作服,以防工作服遇火燃燒加重燒傷程度。做接觸高溫物體的工作時,應戴手套和穿著專用的防護工作服。

2、在汽、水管道上進行長時間的檢修工作時,檢修管段應用帶尾巴的堵板和運行中的管段隔斷,或將它們之間的兩個串聯嚴密不漏的閥門關嚴,兩個串聯閥門之間的疏水門或放水門應予打開。關閉的閥門和打開的疏水門或放水門應上鎖并掛警告牌。

3、檢修工作前,工作負責人與工作許可人,共同到現場檢查運行設備與檢修設備確已隔斷,汽水放凈,檢修區間無壓,安全措施確已完善。做好危險點預測預防,安全交底并雙方簽字后方可開工,嚴禁無票作業,嚴禁在有壓力的汽、水、油管道和容器設備上作業,或帶壓堵漏焊接工作。

4、在容器內作業時,除做好可靠的隔絕措施,必須在外面設有專人監護。作業時應加強通風,嚴禁向內部輸送氧氣和用氧氣吹掃容器內積存的雜質。

5、用高溫給水或蒸氣沖洗冷油器時,應戴手套、面罩、圍裙并著長靴,褲腳套在靴子外面。

6、所有熱力系統中的設備如:機、爐的省煤器、過熱器、水冷壁、脫氧器、高加、低加、疏、放水系統進行檢修時,檢修前為避免蒸氣或熱水進入設備內,應將檢修的設備和聯接的管道、設備、疏水管和旁路管等可靠地隔斷,所有被隔斷的閥門應上鎖,并掛上警告牌。

7、在松開法蘭螺絲時應當特別小心,避免正對法蘭站立,以防有水汽沖出傷人。

8、熱力系統中的加熱器、脫氧器等各種設備進行長期檢修時和在閥門不嚴的情況下,應對被檢修的設備加上帶尾巴的堵板,堵板的厚度應符合設備的工作參數。

9、鍋爐運行人員進行吹灰、打焦、除灰工作時必須事前與司爐做好聯系,保持好爐膛負壓,按要求穿著合適的工作服,佩帶好勞動保護。除灰人員應穿著長靴,褲腳套在靴子外面。

10、鍋爐燃燒不穩嚴禁吹灰、打焦等工作。嚴禁除干灰。

11、大、小修時,進入鍋爐的燃燒室幾煙道內清掃積灰時,必須事前用水將積灰澆透,確認無熱灰時方可進行工作。

12、鍋爐的制粉系統、磨煤機進行檢修作業時必須要將殘留的煤粉抽光,豎井磨煤機必須要嚴密關閉擋板,防止積粉爆燃或豎井回火燒傷工作人員。

13、進行清掃粉倉工作時,如粉倉內殘留煤粉自燃時應立即停止清掃工作,消除自燃的殘粉后再繼續工作。

14、應避免長時間停留和靠近汽、水、燃油管道的法蘭盤、閥門;制粉系統和鍋爐煙道的人孔門、檢查孔、防爆門、除氧器和鍋爐汽鼓水位計等處。如工作需要應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觀察熱力設備上的水位計時應站在側面,以防發生燙傷。

15、運行人員在進行各閥門的開關操作時,應根據閥門標稱直徑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扳手進行操作,不允許強行開啟關閉閥門。

16、化學工作人員在搬運和使用強酸、強堿、生石灰、菱苦土、凝聚劑、漂白粉及使用這些藥品等應穿防酸、堿工作服,戴防護眼鏡、口罩、橡膠手套,穿橡膠圍裙及長筒膠靴,褲腳必須放在靴外。工作地點必須裝有自來水,并備毛巾和肥皂等急救藥品。

17、現場所有的孔洞、井及溝道等必須敷有與地面齊平的蓋板,防止工作人員落入燙傷。進入這些場所工作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蒸汽或熱水在檢修期間流入工作地點。有關的汽水門(如:鍋爐的地溝放水門、疏水門等)應關嚴,上鎖并掛警告牌。

18、所有的高溫管道的保溫必須要完整。

19、作業現場照明的照度必須要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