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中心遙控操作安全技術措施
(南通供電公司,江蘇南通226006)
目前,無人值班變電站的管理模式可概括為遠方人員加操作隊模式。遠方人員集中在一個(或幾個)監控中心對變電站進行運行監視、抄表記錄、開關遙控操作等工作;操作隊到現場實施設備巡視、運行維護、刀閘操作、安全措施、事故處理等工作。監控中心計算機監控系統根據管轄變電站的數目、地理分布等因素可單獨設立,也可與地調調度自動化系統合用,即作為地調自動化系統的遠程工作站。監控中心計算機監控系統對遙控操作的安全性有著特殊的要求,我們監控中心采用地調自動化系統工作站,由于原調度自動化系統遙控操作軟件并非針對監控中心進行開發,故不能完全滿足監控中心遙控操作的安全要求,因此在實踐中進行了完善,并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我們采取的遙控操作安全技術措施介紹如下,供同行參考。
1采用IC卡進行操作員身份確認機制
原調度自動化系統采用輸入密碼確認身份機制,往往設置的口令較簡單,出現了操作員相互之間都知道對方密碼的情況,不能真正有效地起到鑒別身份的作用。采用IC卡機制,每個操作員都有一張操作IC卡,包含用戶名與口令。當IC卡插入讀卡機時,系統按IC卡用戶信息自動登錄,當IC卡取出后,系統自動注銷。采用IC卡身份確認機制,既保證了身份鑒別的有效性,又減輕了操作員登錄系統的繁瑣操作。
2采用遙控發令和遙控操作二分離的機制
原調度自動化系統遙控監護的方式,采用操作員選擇遙控對象,監護人異機確認的方式。由于遙控對象的選擇由一個人確定,監護人沒有進行獨立的選擇,容易引起遙控的誤操作。現遙控采用二者分離的機制,遙控操作雙人獨立完成,保證了遙控操作的安全性,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2.1遙控發令
(1)發令員插卡登錄系統;
(2)選擇操作的廠站畫面;
(3)選擇遙控對象及操作意圖,并與系統提示信息核對;
(4)確認無誤后形成遙控預發令,進入當前的操作任務表(此時不實際進行遙控操作);
(5)注銷系統。
2.2遙控執行
(1)操作員插卡登錄系統;
(2)選擇操作的廠站畫面;
(3)選擇遙控對象及操作意圖,并與系統提示信息核對;
(4)系統自動與遙控預發令的當前遙控對象核對,如出現以下情況不一致,則不能進行操作:①操作對象不一致;②操作意圖不一致;③輸入遙控對象編號不一致;④發令員與操作員同一人;⑤當前操作任務已超時(時間可設置);
(5)遙控執行;
(6)注銷系統。
本方式既可在單臺監控工作站上進行,也可在雙機上進行。且對日常進行的調壓操作(如拉合電容器、升降變壓器檔位等)可自動形成預發令表。
3采用全編號輸入確認遙控對象機制
每一個遙控對象都有雙重名稱,即漢字名和數字編號,采用雙重名稱輸入來確認遙控對象固然能提高遙控的安全性,但漢字的輸入會影響遙控使用的方便性,經過綜合考慮我們選擇了全編號輸入確認遙控對象的機制。
4適當的遙控閉鎖
(1)對同一廠站如發現有遙控序號相同,則該廠站遙控閉鎖。
(2)若遙控對象狀態不穩定,即其遙信不可信(如通道不通、人工封鎖置位等),則該遙控對象不能遙控。
(3)當設備檢修時,若已人工在畫面上“掛牌”(如“有人工作”、“禁止操作”等標志),則該對象不能遙控。
(4)同一間隔的開關、刀閘操作閉鎖,如開關遙控合閘時,要檢查相應的接地刀閘的位置,接地刀閘處于合位時,該開關遙控操作閉鎖。
5集中調壓監控畫面
監控中心值班員擔負著繁重的調壓任務。為了高效圓滿地完成調壓工作,在計算機監控系統中制作了電容器及主變抽頭調整集中監控畫面,值班員能在一個窗口中看到整個電網的電壓情況、電容器開關狀態及主變抽頭檔位,并能在該畫面進行電容器開關的遙控操作及主變抽頭的遙調操作。沒有電壓集中監控畫面時,只有進入廠站畫面才能看到廠站的母線電壓、電容器及主變抽頭情況,不但查找繁瑣,而且沒有全局觀念;另外,由于每天電容器遙控操作次數多,而廠站畫面中電容器開關與出線開關距離較近,操作時可能選錯間隔,造成誤切出線開關。使用集中調壓監控畫面則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保證遙控的正確性是實施遙控的首要問題。要注意對整個遙控過程的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檢查和保護措施,防止誤操作。遙控命令的下發要經過設備狀態、閉鎖條件、設備掛牌及操作標志的自動檢查等。同時,要注意操作過程不要太復雜、等待時間不能太長,以免引起操作人員的厭煩。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遙控操作的安全性,真正發揮遙控操作的作用。
篇2:安全管理監控措施
1、公司每周一上午組織管理人員召開一次安全周會。
2、公司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全體員工及駕駛員參加的安全月會。
3、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
4、安全思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是保障安全運輸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各部門必須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必須做到:研究工作時,研究安全工作;布置工作時,布置安全工作;總結工作時,總結安全工作。
5、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對駕駛員每季至少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課(職業道德、技術操作、事故分析)。公司每季出安全宣傳欄。
6、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必須經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召開事故分析會議進行分析、定性、處理。
7、事故分析會議,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根據具體情況,統一召開,各專職安全員必須參加。
8、嚴格執行國務院和上級有關工傷事故管理規定,及時準確掌握已、未遂事故情況,總結教訓,研究事故發生規律,必須加強工傷事故的報告、調查、統計分析和處理,采取預防措施,實現安全運輸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9、公司員工在辦公區域內,從事工作有關的勞動,發生喪失勞動能力滿一個工作日以上的事故稱工傷事故。
10、工傷事故報告:如發生工傷事故,所在部門必須立即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迅速報告安全部。輕傷者三日內填寫“事故登記表”上報,重傷以上事故要拍照上報、存檔。
11、發生重傷、死亡多人事故,特別重大傷亡事故,在當天內迅速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市紀委、市勞動局、檢察院和旅游局等相關領導部門。
12、傷亡事故一般應在兩個月內結案,特別情況不得超過三個月;重傷、多人事故由上級部門批準結案;死傷事故由勞動局、檢察院等相關部門批準結案。
篇3:附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附屬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認真落實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工作明確分工,團結協作,結合各科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專人負責,定期組織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報告,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4、對危重、昏迷、癱瘓患者及小兒應加強護理必要時加床檔、約束帶,以防墜床,定時翻身,防止褥瘡。
5、劇、毒、麻、貴重藥品人專人保管,加鎖、帳物相符。
6、搶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種類、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維修、及時補充),搶救器械做好應急準備,一般不準外借。
7、搶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時清點交接,嚴防損壞和遺失。
8、對科室水、電、暖加強管理,保證不漏水、漏電、漏氣,如有損壞及時維修。
9、內服藥和外用藥標簽清楚,分別放置以免誤用。
二、監控措施:
1、氧氣管理:用氧管理:
1)用氧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告知患者及家屬勿在室內抽煙,氧氣管道周圍禁煙火和易燃品。
3)定期檢查氧氣接口,發現漏氣及時維修。
4)吸氧設施有"四防"標志(防熱、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帶,氧氣筒內的氧氣不可用盡。
2、對危重患者及小兒防止發生意外措施:
1)防墜床。小兒要使用有床檔的小兒床;昏迷及煩燥患者有專人守護,必要時加床檔。
2)防燙傷。需要熱敷的患者,護士要及時巡視,嚴格交接班;給嬰幼兒、老人、昏迷、肢體癱瘓麻痹患者用熱水袋時,溫度50℃以內,熱水袋不可直接接觸病員的皮膚。
3、制度落實:
1)執行分級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術后及長期臥床初起活動者,有人扶持,動作要輕慢,以防因體位變化,引起虛脫。
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三查七對",按時巡視病房,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3)對急危重癥患者,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①昏迷患者專人護理,床旁備好壓舌板、開口器、舌鉗、紗布、吸痰器等,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膚護理,定時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
③煩躁患者給約束帶固定,注意松緊適度,觀察肢體血運、溫度、顏色等變化。
④嚴格執行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發現隱患及時討論處理并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