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工程機械橋箱涂裝線工藝設計

某某工程機械橋箱涂裝線工藝設計

2024-07-23 閱讀 6569

主要介紹了某工程機械橋箱涂裝生產線的涂裝工藝及工藝設計參數,并就工藝平面布置、物流及關鍵工藝選型作了介紹說明。應用情況表明:生產線工藝流程合理,設備布置緊湊,先進實用。

工程機械橋箱一般指驅動橋和變速箱,是工程機械最重要的核心元部件之一,除了發動機之外,橋箱可稱為車輛、工程機械中最重要的零部件。

?工程機械橋箱涂裝一般指裝配后的面漆作業。目前國內橋箱涂裝線大多存在產能不足、制造工藝落后與漆膜質量性能不穩定的問題。為使產品質量滿足公司及行業發展要求,達到環保要求并適應產量不斷增長的需要,某工程機械廠家委托設計院設計并建成了一條現代化的橋箱涂裝線。該生產線采用了多項先進、成熟、合理的工藝和設備,本文對其工藝和關鍵點做簡要介紹。

1.涂裝工藝

?1.1.工藝設計參數

?1.1.1.橋箱涂裝線需涂裝工件主要為變速箱和驅動橋,年產驅動橋60000件、變速箱總成與殼體各30000件。工件最大尺寸與重量參數見表1。

?表1橋箱涂裝線工件參數

序號工件名稱涂裝工件最大尺寸

(L×W×H)(mm)最大工件重量

(kg)綱領(件)1驅動橋總成2570×850×變速箱總成940×750×變速箱殼體340×500×

?

?1.1.2.生產性質

?橋箱涂裝線屬大批量生產,生產節拍性較強。

?1.1.3.生產班制與節拍

?根據工件尺寸特點與現有廠房等條件,將橋箱涂裝線分為驅動橋涂裝線和箱體涂裝線兩條線。

?驅動橋涂裝線工件最大尺寸為2570×850×530mm,最大重量為1338kg。本涂裝線采用雙班制,全年工作251天,每班工作8小時。生產線鏈速為V=60000×3.84∕(3820×60)=1m/min;取鏈速為1.2m/min(0.8-2m/min可調),生產負荷為83.3%。

?變速箱涂裝線工件最大尺寸為940×750×1180mm,最大重量為797kg。每兩件變速箱殼體可組合成1掛,可折合成45000掛。本涂裝線采用單班制,全年工作251天,每班工作8小時。生產線鏈速為V=45000×1.92∕(1970×60)=0.73m/min;取鏈速為0.9m/min(0.5-1.5m/min可調),生產負荷為81.1%。

?1.1.4.廠房條件

?根據廠區整體規劃,橋箱涂裝線與橋箱裝配線組成一個聯合廠房,橋箱涂裝線位于聯合廠房東南側端頭。橋箱涂裝線長27m,寬54m,由3個18m跨組成。廠房內設置3t電動單梁起重機,軌高為7m,通長運行。

?1.2.涂裝工藝設計

?工程機械橋箱產品特點為鑄件,外協配套來時已做底漆。傳統工程機械橋箱涂裝線多采用人工擦洗前處理后噴漆涂裝工藝,本涂裝線設計時對此傳統工藝進行了改進。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表2?橋箱涂裝生產線工藝流程

工序名稱處理方式工藝條件備注時間(min)溫度(℃)壓力(MPa)脫脂自動噴淋250~6016熱源為燃油熱水洗自動噴淋150~6016熱源為燃油熱水洗自動噴淋560~800.08~0.10熱源為燃油人工吹水人工10-15RT水份烘干熱風循環1560~80熱源為燃油噴面漆人工6RT烘干熱風循環3060~80熱源為燃油冷卻自然冷卻10-15RT工業壁扇輔助

工藝平面布置與物流

?涂裝生產線根據工廠總體工藝物流進行布置,要求物流順暢,運輸線路短捷。受工廠規劃約束,橋箱涂裝生產線位于裝配車間東南部端頭,與裝配車間組成一個聯合廠房。涂裝生產線靠廠房外墻布置,便于設備風管穿墻出廠房,從而不影響行車通行。

?變速箱與驅動橋從裝配線下線后,經過中間轉存,分別對應上變速箱涂裝線和驅動橋涂裝線,經前處理噴漆工藝后,布置有下線轉存區,從廠房東南側大門轉運至成品庫,物流無交叉,方便快捷。

3.關鍵工藝解析

?本橋箱涂裝線采用前處理后噴漆的常規工藝,對此常規工藝不再贅述,本文重點對本生產線所采用的關鍵工藝進行詳細介紹分析如下。

?3.1.前處理工藝設備選擇

?橋箱涂裝線傳統前處理工藝為人工擦洗,效率低,且油脂去除不凈,后續噴漆作業后易起皮、發生皸裂。本次設計采用自動噴淋化學處理的方式,噴頭根據工件特點仿形設計,能全方位無死角的噴射到工件表面,去除表面油脂及其他殘存物,保證涂層質量與性能。

?3.2.前處理水洗工藝改進

?本涂裝生產線建址在廈門,考慮到當地常年氣溫較高的氣候特點,前處理水洗采用熱水洗,一方面能夠更徹底的去除工件表面油污及殘存物,另一方面熱水洗后人工吹水會很快帶走工件表面水分,在溫度較高的季節或生產任務松緩的情況下,可調節鏈速至低速狀態,不開水分烘干室,讓工件自然晾干,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3.3.物流與生產線工序上的銜接

?根據工廠整體規劃,將裝配工序和涂裝工序布置在同一個聯合廠房內。設計時充分考慮工件特點與綱領,設計了兩條驅動橋裝配線和一條變速箱裝配線,同時在橋和箱裝配線同一跨的端頭布置相應涂裝線,并在裝配和涂裝之間設有中間轉存區,涂裝作業結束后設有成品存放區,從而實現了上游裝配工序和下游涂裝工序之間的無縫對接,物流無交叉迂回,降低了物流轉運成本,物流通暢。

?本橋箱涂裝生產線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實際運行,證明工藝合理,物流順暢,布置緊湊,設備經濟實用。由于涂裝前處理設備與工藝方式的改進,與橋箱公司傳統生產模式相比,產品涂層附著力等內在指標和外觀質量明顯改善,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篇2:涂裝危害及其標準化治理

?一、前言

自從人類發明了涂料,涂裝工藝也就隨之產生。涂裝是產品表面裝飾和材質保護所采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采用合適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技術,將不同種類的涂料涂覆在物體表面并牢固附著于被涂物體的涂料成膜工藝過程。我國的涂裝需求發展很快,自gg開放以來,涂料產量從1980年的48萬噸,達到目前的300多萬噸。

近年來,我國涂裝技術有了長足發展。但是,涂裝作業仍然存在一定危險性,其涉及危險、有害物料較多,涂裝設備的本質安全度不高,其工藝過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潛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尤其是相當一部分企業的涂裝車間、作業場所勞動條件較差,安全設施不完備。對此,已經引起社會不同程度的關注。

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就組織跨行業的專家進行過專題調研論證,針對涂料產品的組份結構高毒、涂裝工藝高耗、防護技術簡易的主要問題,制定了治理危害的技術政策。并啟動了針對涂裝作業的安全標準化工作,經過多年努力,開始取得初步成效。

二、涂裝危害類型

?1.火災事故是涂裝作業的重患。

根據專項調查,僅1993年至1996年四年期間,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涂裝類企業共發生涂裝火災事故約2200起,其中:特大火災事故27起,重大火災事故約252起;燒毀廠房等建筑物10萬平方米,設備700套(臺)以上,傷亡70人以上(其中死亡50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13億元。

此外,涂裝物料中揮發性可燃溶劑蒸氣及可燃性粉塵引起的涂裝作業場所、設備爆炸事故也時有發生。

同時,有關調查還發現,涂裝車間的防火、防爆有難度加大的趨勢。隨著涂裝工藝技術的發展,電氣起火已經成為火災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其所占比例已從80年代中期的23%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50%。并且隨著涂裝生產的規模化發展,這個比例還有可能上升。涂裝生產向大型化流水線方向發展是效益經濟驅動工業現代化的必然,隨著國際加工業大量轉移中國,十多年來,我國已建成涂裝流水線數千條,火災損失亦趨向嚴重化,每起火災事故平均直接經濟損失近二百萬元,有的特大火災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六百萬元。

2.職業危害仍然十分嚴峻。

根據從公開獲得的國內資料(1994年至1997年的不完全統計)分析,涂裝作業場所苯中毒患病率1.05%,苯致再障15人(死亡4人)、白血病7人(死亡5人);急性中毒54人(死亡6人),其中:苯中毒22人(死亡6人)。鉛中毒仍有發生,太原調查含鉛油漆作業,鉛中毒患病率1.1%。同時,涂裝作業中的粉塵環境也在增加,有些粉塵作業點的粉塵危害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例如:山西某鍛壓機床廠油漆打磨作業檢出I期矽肺工人,檢出率4%。

此外,其他職業危害也日漸突出。職業危害呈現多樣化發展。隨著涂料及有關化學品的開發,有機溶劑危害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急性中毒涉及的有機溶劑達8種以上;職業性皮膚病涉及的毒物有防腐油、大漆、汽油、甲醇等,四氯乙烯皮炎檢出率100%;汽油清洗作業的汽油中毒患病率1.46%,醋酸乙酯等危害也多有報道。

隨著新的涂料和涂裝工藝的推廣應用,新的職業危害顯露。過去不常見的職業危害現在卻屢有報道,比如:放射性夜光涂料肝損傷59.5%,噴漆工藝的慢性咽炎30.6%、過敏性鼻炎18.5%,甲苯二異氰酸酯致職業性哮喘、電泳涂料致周圍神經炎也多有報道。此外主要由于涂裝前處理濕法工藝的大面積推廣,涂裝酸危害日漸突出,酸洗作業牙酸蝕病檢出率在17.6%~20.8%。而傳統工藝干法前處理工藝在某些作業面上仍然不能取代,但對重金屬、矽塵危害有所忽視,近年來調查結果很難檢索到。

關于涂裝作業的特殊性危害,必須指出:

婦女特殊危害非常明顯。涂裝女性苯中毒患病率1.89%,高于涂裝總的苯中毒患病率的80%。近年來涂裝職業危害調查充分證明,苯、鉛對女性生殖機能危害和子代健康影響十分顯著,研究結果還提出了苯對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增高有職業關系。

同時,苯對男性生殖功能有影響。近年來國內研究提出,苯接觸對男性生殖系統、生殖功能有一定影響,并肯定有遺傳毒性存在。

3.環境污染仍需加強治理。

按2000年以后的涂料產量進行估算,涂裝施工時排入大氣中的有機溶劑達80萬噸以上,其光化學污染危害尚需認真調查。上海地區的有關調查反映,經過涂料處理的我國兒童用具,其重金屬含量明顯高于歐共體標準,沈陽、上海、西安等地的兒童血鉛水平也是高于美國、澳大利標準,涂料顏料中的重金屬對兒童、嬰兒環境危害,尚未引起有關方面的廣泛重視。

苯危害治理出現新的難度,某些方面的工作變得異常艱巨。目前涂料溶劑中的苯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為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性能等等原因,某些企業(主要是小企業)實際上還在用苯作溶劑;二、經濟利益驅使某些企業或個人生產不合格產品,甚至假冒偽劣產品;三、基本化工原料生產企業不按國家標準生產,產品甲苯、二甲苯中混入的苯(典型調查2%~15%之間),90年代中期,苯占涂料溶劑的比例(因無權威性統計資料)估計已經達到平均2%左右。而近年來這個比例不降反升。我國現有涂料企業4500多家,大多數達不到規模生產要求,相當一部分還是工藝裝備落后、環境污染嚴重的小企業,因此,苯危害仍是職業危害和環境污染的重點治理目標。

?三、涂裝危害整治情況

?1.火災、爆炸事故控制方面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涂裝(特別是造船業)每年都要發生特、重大火災爆炸傷亡事故,有時達到一年數起;90年代中期以來,已經基本上得到遏制,特別是造船業涂裝作業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率得到明顯的控制效果。

但是,涂裝行業隨著經濟總量的增加,其火災、爆炸事故的總發生率還是居高不下。年平均發生特、重大火災事故起數,從80年代初期17起,到90年代后期70多起,總起數上升了3倍。按照百萬噸涂料發生特、重大火災事故起數計算,80年代初期是38起,90年代平均46起,也上升了20%。90年代后期涂裝安全水平有所提高,火災事故得到明顯控制,百萬噸涂料發生特大火災事故起數有所下降,平均每年7起,取得較好的成績,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以與我國相鄰的日本為例:其70年代末百萬噸涂料發生特大火災事故還不到1起。可見我國涂裝火災事故仍然處于相當高的水平。

2.職業危害、中毒事故控制方面

涂裝作業急性中毒人次,比80年代中期下降了48.1%;死亡人數,也比80年代中期下降了16.%。涂裝作業場所毒物檢測合格率57.1%,比80年代中期增加了約10個百分點;涂裝作業塵、毒危害分級,列入極度、高度危害的工種占總工種數的2.8%;涂裝苯中毒患病率,在接觸苯的涂裝、粘合、印刷、化工等四個主要行業中,已從80年代排序第一位下降為90年代的第二位。

涂裝職業危害仍維持在高水平。危害仍然嚴重。90年代中期報道的苯致再障、白血病人數,比80年代中期分別增加了275%、17%,苯危害仍維持在高水平。苯中毒在一些企業仍然比較嚴重,90年代初期鄉鎮企業涂裝苯中毒檢出率0.85%,比80年代初期全國涂裝苯中毒檢出率0.398%,還高出1.1倍。由于定期職業健康檢查受檢率低,實際上的涂裝作業職業危害要比公開報道的嚴重得多。

四、涂裝作業安全標準化

由于涂裝作業在工藝上大量使用揮發份溶劑、助劑、漆料,作業過程中的燃、爆危險性普遍存在,還容易造成從業人員的急、慢性苯中毒和粉塵侵害,職業衛生問題也比較突出。傷亡事故、中毒事故、火警事故發生比較頻繁。20年來,由于政府逐漸重視,業主努力進取,涂裝作業安全狀況的改進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隨著市場機制的催化作用,經濟發展使生產負荷繼續增大,如果安全技術和管理跟不上,根據歷史經驗,容易進入事故高峰期。涂裝作業安全生產管理頗具難度,它包含于各個產業之中,大多數情況下作為不同制造業的工藝配角,難以得到行業重視。所以,我們應該從系統工程的角度提高對涂裝作業安全的認識,盡可能推進安全作業標準化來杜絕燃、爆事故隱患,解決涂裝行業的其它職業安全衛生問題。

在技術層面上,涂裝作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已經有了一個相對系統的國家涂裝作業安全標準體系。80年代以來,我國啟動了涂裝安全標準化工作。現己頒布的標準有:GB/T14441“術語”、GB7691“勞動安全和勞動衛生管理”,?GB7692“涂漆前處理工藝安全及其通風凈化”,?GB6514“涂漆工藝安全及其通風凈化”,?GBl2367“靜電噴漆工藝安全”,?GBl5607“粉末靜電噴涂工藝安全”,?GBl7750“浸涂工藝安全”,?GBl4444“噴漆室安全技術規定”,GBl4443“涂層烘干室安全技術規定”,?GBl4773“靜電噴槍及其輔助裝置安全技術條件”,GB12942“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要求”等11項國家標準。其中絕大多數是強制性標準。應該說,國家涂裝作業安全標準體系比較科學地針對工藝設計、設備制造、生產作業,明確地提出了必須達到的安全技術要求。

涂裝作業安全標準體系的基本控制要點如下:

1.限制、淘汰有嚴重危害性的涂料產品和涂裝工藝。

(1)積極推廣有利于人類安全健康的涂料和涂裝工藝;

(2)禁止使用含苯的涂料、稀釋劑和溶劑;

(3)禁止使用,甚至嚴禁使用含鉛白的涂料;

(4)限制使用含紅丹的涂料;

(5)禁止使用含苯、汞、砷、鉛、鎘、銻和鉻酸鹽的車間底漆;

(6)嚴禁在前處理工藝中使用苯;

(7)禁止使用火焰法除舊漆;

(8)禁止在大面積除油和除舊漆中使用甲苯、二甲苯和汽油;

(9)嚴格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干噴砂除銹;

(10)限制使用含二氯乙烷的清洗液;

(11)限制使用含鉻酸鹽的清洗液。

2.涂料、溶劑、功能輔料實施危險化學品管理

(1)根據《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對涂裝作業使用的化學品,實施國際勞工組織《170號國際公約》管理,20**年3月15日起開始施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344號);

(2)涂料及有關化學品生產單位應注冊登記,并評價確定化學品危害性,20**年11月15日開始施行《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國家經貿委令35號);

(3)根據《危險化學品登記管理辦法》,涂料及有關化學品,必須提供符合規定的標簽、包裝和安全技術說明書;

(4)所有的(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的生產經營部門都要遵守有關規定,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

(5)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進口的涂料及有關化學品必須提供中文安全技術說明書,加貼中文標簽。

3.工程設計必須符合安全、衛生、消防、環保要求

1)設計選用涂料與涂裝工藝,要求有利于職業安全健康和環境保護;

(2)按使用涂料的閃點進行火災危險分類,并符合相關的耐火等級和廠房防爆、安全疏散的要求進行工程設計;

(3)涂裝作業場所(包括涂裝流水生產線)宜布置在多層車間頂層或工廠、車間邊跨;

(4)建筑結構、構件及材料選用,應達到防火、防爆等要求;

(5)車間布置要注意不危害環境和其他生產作業;

(6)正確分區布置工藝路線,從有利安全、衛生、消防、節能、環保等設計要素出發,采取必要的隔斷、隔離設施,并注意防火間距和防火分割;

(7)除非符合特定條件,噴漆室不能交替用于噴漆、烘干。

(8)流平區、滴漆區必須考慮局部排風和收集滴漆的裝置設計。

4.合理劃分并分別控制火災、爆炸危險區域

(1)火災危險區域分類按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閃點分為甲、乙、丙類;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分為1區、2區、非爆炸危險區域;相對應的爆炸性粉塵環境區域分為11區、22區、非爆炸危險區域。

(2)存在危險量的易燃和可燃蒸汽、漆霧、粉塵和積聚可燃殘存物的涂漆區或前處理區,應劃為高度危險區域(1區、11區),一般不布置電氣設備,如確需布置應嚴格控制電氣防爆。可能出現(包括僅是短時存在)的爆炸性蒸汽、漆霧、粉塵等混合物的防爆區域,應嚴格控制電氣火花,宜劃為高度危險區域進行驗收、管理。

(3)容易產生燃燒、爆炸的2區、22區。亦為火災、爆炸危險區域,應劃為中等危險區域,嚴格控制易燃物存量和可能產生明火的危險源。

(4)輕度危險區域。有產生燃燒可能的、為涂裝作業專門設置的廠房或劃定的空間,應劃為輕度危險區域,但是必須禁止一切明火,阻止外來火種進入。

5.重點控制電氣安全

(1)準確評價電氣防爆的級別,合理劃分相應控制區域范圍。

(2)電氣系統的設計及相關器材的選型、安裝,必須符合劃定的級別范圍的規范,并經嚴格驗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3)電氣系統嚴格驗收,必須包括設備、線路及其連接、緊固、支架、燈架等相關的一切設施,防止疏漏,以保證電氣整體安全。

(4)根據不同要求,正確實施安全接地、接零和防靜電接地設計,并嚴格實施。

(5)注意高大廠房防直擊雷和精密電氣設備、控制系統防感應雷的設計,并采取針對性措施。

6.必須采取通風防護技術措施

(1)要以局部通風為主,輔以全面通風。

(2)對于人員操作區域,必須選用合理的(風速式,使通風系統達到保護人員健康的目的。不允氣流組織、排風方法、抑制等技術)方

(3)對于通風的封閉空間,必須選用合理的(濃度計算、溫度控制、泄壓、防止漆垢沉淀等技術)方式,確保通風系統達到保證安全的目的。

(4)合理選用與布置風機、管路及其連接、固定,采取必須的濃度檢測、溫度控制、電氣接地等措施,使通風系統處于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狀態;

7.必須采取保護健康的衛生防護措施

(1)根據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和有害因素定期檢測;

(2)監測、評價職業衛生特征級別,配套必需的衛生輔助用房,配置應急衛生設施。

(3)操作區域的有害因素控制指標(溫度、濕度、噪聲、照度、有害物質等)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

8.嚴格控制涂裝設備的安全性能

(1)設備及其聯接應采用適當的材質,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并且應該結構合理,便于操作、維護和清理。

(2)設備還應具備必要的安全裝置和警示、保護技術措施,比如:

限制過電壓、過電流,以及負荷功率過載等安全裝置;

危險區域內的設備表面溫度控制和超溫、火焰報警裝置;

點火能量、火花放電安全距離控制,靜電高壓保護、強電、磁場屏蔽;

承壓裝置的耐壓、氣密性能監測;

應急響應的緊急安全技術措施等。

(3)設備還應具有符合規定的產品銘牌(包括特定項目),檢驗合格證書和使用說明書(包括安全內容)。

(4)涂裝流水線輸送系統安全性能

工件輸送系統應線路合理,承重匹配,運行平穩;

工件間距適當,防止啟動、急停狀態引起工件碰撞;

吊具設計合理,防止工件可能脫落;

輸送系統應有必要的防靜電積聚的接地措施;

吊具設計要考慮防過噴涂料堆積、防外界腐蝕等措施。

9.配置防止災害發生與擴大的聯鎖、報警裝置

(1)控制誤操作的連鎖裝置和聲光信號裝置,包括:

誤入危險區的斷電聯鎖、聲光信號裝置;

間歇作業與手動操作的自鎖裝置;

涂裝設備操作與通風系統的聯鎖、聲光信號裝置。

(2)控制設備故障的聯鎖裝置,包括:

動力、供漆與通風裝置的聯鎖、切斷裝置;

通風與工件輸送系統的聯鎖裝置。

(3)控制火情的報警、聯鎖裝置,包括:

溫度、濃度控制報警裝置;

火情報警與動力、工件輸送、滅火系統的聯鎖裝置;

涂料加壓輸送系統超壓、泄漏報警裝置,與滅火系統的聯鎖裝置。

防止系統內部爆炸傳遞的逆止聯鎖裝置。

10.控制現場涂料儲存和輸送

(1)達到一定生產量的涂裝場所要求設置專門的配漆間。

(2)限制現場涂料的化學品存量。

(3)涂料輸送管道的材質與連接、管路布置必須考慮防靜電性能,其涂料補充、流速等必須置于安全控制指標范圍之內。

(4)除非符合特定條件,必須嚴格限制使用加壓輸送涂料工藝。

11.必要的凈化設施

(1)根據不同工藝及排放性質、數量、特點,合理選用有機溶劑和工業廢水(包括廢水中的重金屬)的凈化設施,并嚴格控制凈化設施的安全性能。

(2)廠界噪聲應符合環境保護標準。

12.作業人員培訓、管理和保護

(1)對涂裝設計、工藝、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

(2)建立安全操作、設備維護、現場管理等嚴格規章制度。

(3)進行涂裝作業關鍵崗位監控,定期檢測、維護和設備整定。

(4)為操作者設立安全裝置、防護裝置、安全標志和提供合理的防護用品。

(5)有限空間作業應嚴格執行通風、監護、測爆、動火等相關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技術條件。

(6)對婦女實行禁忌勞動范圍制度。

(7)禁止未成年人從事有毒、粉塵作業。

涂裝作業安全標準體系是技術要求高,涉及面廣,綜合性很強的標準體系。標準引用了相關消防、電氣、工業衛生、危險化學品管理、環境保護、職業安全、檢驗方法等國家和行業標準數十項。涉及大量具體的定性、定量技術要求,具體運用應根據涂裝作業的實際狀況分別查閱對應標準文本,同時還應跟蹤現行法規、標準,正確執行。?

篇3:涂裝線著火應急演練方案范本

勝代機械(山東)有限公司《關于開展應急演練活動的通知》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應急演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一、總體目標和要求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和提高公司員工對緊急狀態下的應急救援指揮、組織協調和緊急救援能力,防止事故擴大,確保能安全、有序地使相關生產作業人員能逃離事故現場,確保作業人員人身安全和保護設備免受重大損失,令公司生產得到盡快恢復。本次應急演練行動的重點:1、明確本次應急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范圍和救援的重點方面;2、指揮疏散事故現場作業人員,確保其人身安全;3、防止和避免發生的事故進一步擴大;4、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必須及時迅速;5、救援工作啟動后,對相關現場人員的指揮、組織和協調能力。6、檢查事故區域滅火裝置及應急物質能否滿足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進行應急使用需要。總的要求:通過演練能對一般性事故做到掌控有度,救援及時,措施得力,無傷亡事故。二、成立演練應急指揮小組為加強本次專項應急演練行動的領導、指揮及協調工作,公司成立專項應急演練行動領導指揮小組。1、專項應急演練行動領導指揮小組總指揮:小西國嘉副總指揮:魏春葉張為公宋世輝2、組織機構設置圖

三、演練的內容?****年**月**日下午**時左右,作業者**發現涂裝線調漆房位置冒煙,**立即大聲呼叫“趕快來人呀,著火啦”。如不進行人員、設備救援或人員疏散,可能會出現更大的人員傷害、火災和爆炸事四、演練時間**年*月*日下午**-**五、演練地點勝代公司新工場涂裝車間六、參加人員總指揮:小西國嘉副總指揮:魏春葉?張為公宋世輝成員:孔國立李喜同呂建偉王科谷建軍等(1)警戒保衛組組長:謝經博成員:李喜同*谷建軍王科付前魏超(2)搶險行動組組長:孔國立成員:呂建偉李林華李澤中宋愛春倪軍徐源(3)醫療救護、衛生防疫組組長:孔月云成員:孟玲偉(4)環境監測組組長:曾奉倫成員:許錫程(5)后勤保障、物資供應組組長:趙芳成員:孟憲強(6)善后處理組組長:謝經博成員:劉明呂建偉李喜同倪軍(7)事故調查組組長:韓現龍成員宋世輝孔國立曾奉倫徐源七、演練前的培訓演練前根據安環科制定的《專項事故應急預案》進行培訓學習內容:1、學習公司《專項事故應急預案》;2、學習現場人員救援、急救的措施;3、學習出現事故如何防止事故擴大,如何逃離事故現場,如何保護自身免受傷害;4、學習如何在事故初始階段使用應急物質及應急設備及相關滅火設施進行救援;5、學習應急救援及火災知識,提高對事故的預防和遏制力量,如何做好防治救護工作。八、應急演練程序**年**月**日下午**時左右,**發現涂裝線調漆房位置冒煙,**立即大聲呼叫“趕快來人呀,著火啦”。聽到呼喊,涂裝車間當班班長李喜同立刻通知車間主任孔國立。孔國立接到報告后,根據現場情況立即指揮作業者王來分切斷電源,指揮李喜同關閉天然氣總閥門,同時向小西工場長(總指揮)報告。小西工場長(總指揮)接到報告后,帶領副總指揮:魏春葉宋世輝張為公立即趕到現場,聽取現場孔主任的匯報后,火勢增大,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副總指揮(魏部長通知:后勤保障及物質供應組、醫療救護組及安全環境科;宋科長通知:搶先行動組、環境檢測組;張科長通知:警戒保衛組、善后處理組)立即通知各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各應急救援小組人員立即到達現場,進行救援工作。后勤保障、物資供應組把各類應急裝備器材和救災物資(擔架、呼吸器、防護服、手套)準備齊全,并送往救援地點,在救援過程中,做好后勤保障。搶險行動組到達現場后,開始進行搶險行動。①?倪軍確認涂裝線斷電情況,確保整個涂裝線全部斷電。徐源確認天然氣總閥門是否關閉,確保總閥門關閉。②?呂建偉、李林華穿上防火安全服,戴上呼吸器從就近取來滅火器向火焰噴灑王來分、李澤中把消防水帶鋪設到現場,宋愛春啟動消防栓閥門,開始向火場噴水。③?副總指揮魏部長發現火勢沒有減弱的趨勢,反而越來越嚴重,向總指揮請示后決定撥打“119”,請求消防隊支援。④?副總指揮宋世輝撥打“119”,(明確報告火場位置、火勢大小、著火介質等細節)。⑤?副總指揮張為公安排李昌鵬,到廠區大門外,等候消防車并引導消防車進入現場。⑥?消防車到現場后,消防人員迅速接上消防水,進行施救,同時公司的搶險小組撤離現場。⑦?經過消防人員的撲救,火被撲滅。同時,警戒保衛小組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后,立刻開展警戒及疏散工作,確保涂裝線周圍A、B、C、D棟車間所有人員迅速撤離,在廠區東南角集合點集合點名并禁止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去現場。①謝經博接到副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的通知后,立刻通過公司廣播通報車間ABCD棟所有人員立刻快速離開現場,向公司集合點集合。②A棟車間,呂建偉疏導人員從B棟車間由西向東撤離到廠區東頭集合點,達到后點名確認人數。③B棟車間,谷建軍疏導人員由西向東撤離到廠區東頭集合點,到達后點名確認人數。④C棟車間,魏超疏導人員由東向西撤離到廠區西頭集合點,到達后點名確認人數。⑤D棟車間,付前疏導人員從東向西撤離到廠區西頭集合點,到達后點名確認人數。⑥保安班長負責門衛的警戒工作,禁止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入廠區。⑦王科、張勝利到達后,立刻在涂裝線西、南、東30米的距離用警戒繩隔離。并警戒,禁止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入該區域。醫療救護組到達現場著火現場外圍,隨時監控有無人員受傷情況。環境檢測小組,到達現場后,實時對環境進行檢測,負責對事故現場的環境監測及毒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監測工作,避免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擴大化。搶修結束,善后小組開始啟動工作:①?檢查設備狀況,并向總指揮匯報。②?待調查小組查明情況,在確保設備恢復正常后,報總指揮,得到總指揮指令后,恢復生產。③?清理現場。搶險結束后,事故調查組開展工作,調查事故原因,排查安全隱患,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并把調查結果報總指揮。九、演練結束由現場副總指揮確認后,報告總指揮,由總指揮宣布應急救援演練結束。十、對本次演練的總結和改進建議1、好的方面2、不足之處3、需改進和完善的方面勝代機械(山東)有限公司**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