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工危險源辨識規范
一、工作流程
設施檢查(軌道、信號系統、鋼絲繩、跑車防護裝置)→接收信號→發送信號
→監護車輛運行→停車→匯報記錄
二、危險源
1、沒有對運行路線環境和軌道質量進行檢查;
2、提升時,跨越鋼絲繩;
3、提升沒有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規定;
4、車未停穩就扳道岔;
5、提升特殊車輛時,沒有發送慢上慢下信號;
6、沒有接收到提升信號擅自發送信號;
7、下放車輛不進行喊話。
三、預控措施
1、作好班前會安全培訓,加強現場監督管理,如有違反按“三違”處罰;
2、信號工接班后應對運行路線環境及軌道質量進行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提升;
3、斜井提升時,嚴禁工作人員或其他閑雜人員跨越鋼絲繩;
4、斜井提升時,應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規定;
5、斜井提升,在提升車輛未停穩時,嚴禁扳道岔,應在車輛停穩后再扳道岔;
6、斜井提升特殊車輛時,嚴格執行慢上、慢下信號,不得發出快上、快下信號;
7、信號工剛在沒有接收到提升信號時,嚴禁擅自發送提升信號;
8、在提升車輛下放到車場時,應按要求執行喊話制度,防止車場道心有人。
四、作業標準
1、信號工在接班后,必須認真檢查本崗位區域內的信號系統、跑車防護裝置、聲光報警、軌道質量等設備設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2、斜井提升大型設備和特殊物料時必須采用慢速提升,提升速度不大于0.5米/秒;
3、信號工收到的信號不明確時,不得發送開車信號;
4、嚴禁車輛運行中跨越鋼絲繩,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不作業”的規定。
篇2:梭車信號工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檢查信號(信號燈、電話、對講機)→檢查軌道、巷道支護→確認→發車→跟車
二、危險源
1、信號裝置不完好;
2、跨越繩道;
3、跟車間距不符合規定;
4、不按規定設置警戒;
5、著裝必須做到“三緊”;
6、軌道不合格及軌道上有雜物;
7、巷道局部地段支護不完好。
三、預控措施
1、在發車前,信號工使用手持與梭車司機進行通話,檢查手持以及電臺是否完好、靈敏,如果存在問題,必須處理完畢后,方可發車;
2、信號工必須在人行道一側進行跟車,在梭車運行中,嚴禁跨越繩道;
3、發車后,信號工必須跟隨在梭車后方8-10米處,遇到大坡度地段時,必須拉大跟車距離,待梭車運行過變坡點后,再快步跟上并保持8-10米距離;
4、在發車前,由信號工安排2名警戒人員分別在梭車尾輪和絞車處擔任警戒;親自巡視,將警戒范圍內的人員撤至警戒范圍以外;
5、在發車前,由梭車操作工監督,信號工檢查自己著裝,著裝必須符合要求;
6、每次開車前,信號工必須對梭車運行的軌道進行檢查,如果發現軌道存在隱患或軌道上有雜物,必須將隱患及雜物處理完畢后,方可發車;
7、信號工交接班后,必須對梭車所運行巷道的支護情況進行嚴格檢查,如果發現有支護不完好處,必須進行處理,否則嚴禁發車。
四、作業標準
1、信號燈不完好、信號不完整不準發車;
2、嚴禁跨越繩道;
3、必須跟在梭車后方8-10m;
4、嚴格按規定設置警戒;
5、“三緊”著裝符合要求;
6、必須對巷道進行檢查,軌道不合格及軌道上有雜物不得開車;
7、必須在巷道支護完好的情況下開車。
篇3:信號工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設施檢查(軌道、信號系統、鋼絲繩、跑車防護裝置)→接收信號→發送信號
→監護車輛運行→停車→匯報記錄
二、危險源
1、沒有對運行路線環境和軌道質量進行檢查;
2、提升時,跨越鋼絲繩;
3、提升沒有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規定;
4、車未停穩就扳道岔;
5、提升特殊車輛時,沒有發送慢上慢下信號;
6、沒有接收到提升信號擅自發送信號;
7、下放車輛不進行喊話。
三、預控措施
1、作好班前會安全培訓,加強現場監督管理,如有違反按“三違”處罰;
2、信號工接班后應對運行路線環境及軌道質量進行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提升;
3、斜井提升時,嚴禁工作人員或其他閑雜人員跨越鋼絲繩;
4、斜井提升時,應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規定;
5、斜井提升,在提升車輛未停穩時,嚴禁扳道岔,應在車輛停穩后再扳道岔;
6、斜井提升特殊車輛時,嚴格執行慢上、慢下信號,不得發出快上、快下信號;
7、信號工剛在沒有接收到提升信號時,嚴禁擅自發送提升信號;
8、在提升車輛下放到車場時,應按要求執行喊話制度,防止車場道心有人。
四、作業標準
1、信號工在接班后,必須認真檢查本崗位區域內的信號系統、跑車防護裝置、聲光報警、軌道質量等設備設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2、斜井提升大型設備和特殊物料時必須采用慢速提升,提升速度不大于0.5米/秒;
3、信號工收到的信號不明確時,不得發送開車信號;
4、嚴禁車輛運行中跨越鋼絲繩,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不作業”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