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釘道工崗位主要危險源辨識卡

釘道工崗位主要危險源辨識卡

2024-07-23 閱讀 9214

釘道工共有主要危險源10條,其中重大危險源5條。序號危險源及后果等級標準及措施1絕緣道夾板更換不及時,影響機車行駛。重大定期檢查,有損壞的及時更換。2抬軌道時,沒有在同一側肩膀上,落地時拋扔,造成軌道彈起傷人。重大落地時,口號統一,同起同落。3抬軌道行走時滑到,傷害自身。重大注意腳下,抓好扶穩。4錘鎬拿放不合理,造成人員傷害。重大使用前,檢查工具是否牢靠,防止傷人。5不按規定敲打道釘,道釘彈起傷人。重大敲打道釘時,先輕打,待道釘進入枕木后再重打。6專用工具、安全防護用品準備不齊全,造成施工人員受傷。中等工具準備齊全,施工人員必須戴手套。7未按照軌道質量標準要求進行軌道維護,影響正常生產。中等嚴格按照《軌道、道岔質量標準》施工。8大巷作業時,前后未設置警戒,被線路上運行的車輛擠傷。中等前后40米范圍內應有警示。9巷道頂部脫皮掉渣,造成人員傷害。中等檢查工作區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0作業時未注意架空線、電纜,造成人身觸電。中等作業時注意觀察,防止碰觸架空線和電纜。本崗

位主

要不

安全

行為1.入井的軌道綁扎不牢固。

2.施工現場材料擺放不整齊,影響行人。

3.用手探視螺栓孔。

4.斜巷施工,作業地點上放雜物滑落傷人。

5.用錘鎬前,未觀察工作人員站位,砸傷同事。

篇2:機運隊崗位危險源及防范措施

一、壓風機司機

一、?崗位危險源:

1、高溫油、氣;2、高低壓帶電設備;3、電氣火災。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佩帶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3、發生漏油、漏氣現象時,及時停機通知檢修工處理;4、操作高低壓設備時佩帶好絕緣用具;5、檢修工定期檢查,確保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可靠。

二、提升機司機

一、崗位危險源:

1、外露傳動或轉動部位;2、帶電高低壓設備;3、電氣火災。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加裝護罩或遮攔等防護設施,運轉時保持安全距離;3、嚴格按章操作,不擅自操作帶電設備;4、配備齊全消防器材。

三、?主扇司機

一、崗位危險源:

1、高低壓電氣設備;2、電氣火災。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佩帶齊全勞動保護用具;3、安排合格檢修人員,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檢修,操作設備時佩帶合格絕緣用具。

四、?凈水車間操作工

一、崗位危險源:

1、帶電設備;2、外露的轉動或傳動部件。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不隨意觸碰帶電設備,外露的轉動或傳動部位加裝護罩或遮攔。

五、?主井信號工

一、崗位危險源:

1、上下操作平臺跌傷;2、箕斗落煤砸傷;3、清理煤倉倉壁粘煤時煤倉穿倉。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主井提升時不箕斗落煤點下方作業;3、在停止提升時進行通倉(系好保險帶),并設專人監護。

六、?給煤機司機

一、崗位危險源:

1、外露轉動或傳動部位護罩不全;2、煤倉穿倉;3、井筒掉煤矸。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1、加裝護罩或遮攔等防護設施,停止運行時閉鎖開關,2、在煤倉水煤較多或有穿倉征兆時,遠離給煤機出煤口。3、箕斗提升時,不得在井筒附近停留。

七、?副井信號工

一、崗位危險源:

1、信號工本人精神不集中,誤操作;2、把鉤工給出錯誤信號。

二、防范措施:

1、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不疲勞、酒后上崗,按照把鉤工正確口令操作;2、完善操車系統保護閉鎖。

八、?副井把鉤工

一、崗位危險源:

1、操車系統轉動部位;2、運行礦車;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信號工聽從把鉤工指令操作;3、提高個人安全意識;做好自保互保。

九、?變電所配電工

一、崗位危險源:

1、帶電設備;2頂板脫落漿皮;3、電氣設備火災

二、防范措施:

1、持證上崗,按照崗位操作要求,佩帶合格絕緣用具按章操作;2、定期對頂板進行檢查,找掉脫落漿皮;3、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杜絕設備過負荷過帶病運行。

十、?水泵司機

一、崗位危險源:

1、外露的轉動或傳動部位;2、泵房頂板掉矸;3、帶電設備漏電或電氣火災。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1、加裝護罩或遮攔,設備運行時保持安全距離;2、定期檢查頂板,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3、按照崗位規程操作,不隨意觸碰帶電設備。

十一、皮帶機司機

一、崗位危險源:

1、防護罩、護欄不完好;2、轉動部位緊固件、連接件不牢固;3、皮帶損傷或接頭開裂;4、高低壓帶電設備;5、皮帶跑偏;6、皮帶摩擦起火;7、皮帶運行時進行檢修、清貨等作業。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按照要求設置防護欄、護罩,提高安全意識;3、開啟設備時詳細檢查設備,檢修工定期進行檢修;4、每班對皮帶保護進行試驗,確保保護齊全可靠5、在皮帶運行時不得進行檢修、清煤等作業。

十二、小絞車司機

一、崗位危險源:

1、絞車運行信號不完好;2、開車前未檢查鉤頭、保險繩、護繩板、制動閘、工作閘完好情況;3、絞車運行時未聽清操作信號或誤操作。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確保聲光語音報警信號完好,安全設施靈敏可靠;3、開車對絞車及附屬設備進行檢查,確保設備完善可靠;4、操作時集中精力,防止絞車過卷。

十三、電氣焊工

一、崗位危險源:

1、高溫電弧、氣焰;2、氣瓶、氣帶、割槍連接不好,漏氣;3、帶電設備、線纜;4、高溫工件;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使用專用連接件進行連接,清理作業地點可燃性材料,準備好滅火器、沙子、消防水管,佩帶合格勞動保護用品;3、氧氣瓶、乙炔瓶保持安全距離,不小于5米,且放置正確。

十四、檢修電工

一、崗位危險源:

1、停電未閉鎖,未執行驗電、放電制度,未掛牌閉鎖;2、未使用合格絕緣用具;未執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制度。3、搬運、吊裝電氣設備碰傷,誤操作。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保持絕緣用具和使用工具、儀器齊全、完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3、捆綁牢固,輕拿輕放,提高個人安全意識,杜絕意外傷害。

十五、檢修鉗工

一、崗位危險源:

1、外露轉動或傳動部位;2、巷道頂板開裂漿皮;3、拆卸吊裝大型設備;4、高低壓帶電設備。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1、轉動或傳動部位加裝護欄;2、對作業場所進行檢查,找掉脫落漿皮;3、施工時按施工措施進行作業,不違章操作;4、不隨意觸碰帶電設備;提高個人安全意識,做好互保、聯保。

十六、皮帶檢修工

一、崗位危險源:

1、檢修設備未停電閉鎖;2、檢修時,未檢查減速機、油泵等潤滑、油位情況,造成設備運轉損壞;3、皮帶保護裝置不起作用,未定期進行試驗;4、皮帶外露傳動或轉動部位。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佩帶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3、檢修工定期檢查,確保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可靠。

十七、膠帶輸送機巡視工

一、崗位危險源:

1、外露傳動或轉動部位;2、在皮帶上沿下山方向高速滾落的煤矸;3、皮帶機巷開裂的頂板漿皮。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加裝護罩或遮攔等防護設施,運轉時保持安全距離;3、嚴格按章操作,不違章作業。

十八、電機車檢修工

一、崗位危險源:

1、在設備運行狀態下檢修設備;2、帶電檢修;3、使用手錘、大錘、千斤頂時操作不規范,違規操作。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佩帶齊全勞動保護用具;3、安排合格檢修人員,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檢修,操作設備時佩帶合格絕緣用具。

十九、蓄電池電機車充電工

一、崗位危險源:

1、配置、加注電解液操作順序不正確;2、硫酸泄露;3、在充電過程中緊固連接線、螺帽;3、充電機電源接反。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上崗作業時穿戴勞動保護用品;3、按照操作規程作業,不違章作業。

二十、電機車跟車工

一、崗位危險源:

1、摘掛車輛時被礦車擠傷;2、跟車時礦車掉道軋傷跟車工;3、在有坡度地方摘車后未掩好車,造成礦車跑車。

二、防范措施:

1、上崗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2摘掛車輛時與機車司機配合好,做好自主保安;3、對摘鉤車輛要掩好車。

篇3:班組長崗位主要危險源辨識卡

班組長共有主要危險源8條,其中重大危險源4條。序號危險源及后果等級標準及措施1安全隱患不及時處理,造成人員傷害。中等嚴格執行不安全不生產,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隱患不消除不生產,質量不達標不生產原則。2職工違章作業,導致自身或周圍人員受到傷害。重大杜絕職工違章作業,發現后不能坐視不管。3分工不合理,職工帶情緒上班,發生安全事故。中等根據當班生產任務,合理分工,做到公平公正。4職工上班時精神狀態不佳,發生安全事故。重大班前會上逐一排查,杜絕精神不佳人員上崗。5職工未開班前會就入井作業,造成人員傷亡。重大所有進入工作區域的人員必須參加班前會。6有關安全技術措施未學習貫徹,職工安全知識欠缺。重大各類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及時學習貫徹,學習后簽字。7分工不合理,職工帶情緒上班,發生安全事故。中等根據當班生產任務,合理分工,做到公平公正。8作業地點危險源交待不全面,導致人員傷亡。中等根據現場實際,對各作業地點的風險源向各崗位交待清楚。本崗

位主

要不

安全

行為1.安全設施不齊全,強令員工作業。

2.井下重點崗位巡查不到位。

3.班前會安全注意強調事項不全面。

4.對職工崗前精神狀態排查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