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電設備設施維修保養運行管理規范

機電設備設施維修保養運行管理規范

2024-07-23 閱讀 9427

(一)因機電設備的要害部分基本是在機房,機房管理是維修、保養、運行的重點。本大樓主要電氣機房是1600KV配電室。

(二)給排水系統

對系統的了解:

1.給水系統

消防泵房設獨立生活水。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至水池,通過生活給水泵組(變頻供水)向樓層供水,三層及以下樓層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

2.排水系統

F1-F14層衛生間糞便、地漏排水經WL-1、WL-2、WL-3三根污水立管、由B1層排入市政排水系統出戶。

3.雨水系統

F14層屋面,分別經雨水口內排至YL-1~6雨水立管,由F1雨水出戶管排至室外(或排至室外散水面)。另B1層坡道雨水排至地庫集水池,由潛水泵提升排出。

常見維修要點:

1.管道漏水修理

2.管道堵塞排堵

3.水龍頭與閥門的維修

4.衛生潔具的維修

5.電熱水器的常見故障及排除

6.水泵保養及維修

7.壓力表的校驗

8.潛水泵的檢查保養

9.熱交換器的運行與維修

10.生活水箱的清洗消毒

(三)共用照明系統

對系統的了解

1.B1車庫、設備機房均采用普通日光燈;水泵房采用防水型燈具;其它樓層大多采用(隔柵式日光燈);部分區域根據需要采用白熾燈或節能燈。

2.一般照明以單電源供電,照明及插座分別由配電箱分支路供電,照明支路采用單相兩線制,插座支路采用單相三線制并設漏電開關保護;事故照明采用雙電源末端互投,由專用的配電箱供電。

照明控制:一般房間及接待所、多功能廳采用就地控制,公用場所如應急照明、室外立面照明、路燈等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均由樓宇自控的DDC控制,每層電氣豎井內未設電度計量裝置。

常見維修要點

1.電氣電路故障:斷路、接觸不良、漏電等故障判斷和維修

2.絕緣電阻測量及損傷線更換

3.配電箱的檢查

4.照明燈具的維修

(四)通風空調系統

常見維修要點:

1.空調處理機組

2.風機盤管

3.末端控制裝置

4.分體式空調機

5.雙溫水系統

6.加濕裝置

(五)供暖供冷機組

對系統的了解:

1.夏季供冷、冬季供暖均采用美國頓漢布什溴化鋰吸收式電力冷溫水機組,其特點是節能環保。

2.運行維護要點:

真空度的管理

冷劑的凈化

吸收液的管理

冷卻水的管理

預防及及時處理結晶

天然氣系統安全管理

3.冷卻塔

冷卻塔主要注意其水質清潔并及時補水,避免對直燃機造成損害。

(六)消防設施設備

對系統的了解:

1.本樓水滅火系統是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B1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機組共同組成。室外設有消防水結合器。

2.運行維護要點:

自動噴灑系統

氣體滅火系統

管道閥門

電接點壓力表

(七)垂直交通運輸系統

對系統的了解:

1.本樓設有消防梯1臺,停層站15/15,

客用梯4臺,停層站15/15,

2.監控管理系統、電梯的運行可以在(中控室/消防中心/遠程監視運行和火災應急控制)

維護要點:

1.物業管理者應做的工作:鑰匙、日常巡檢維護、收集資料、按期報檢、管理備品備件工具、建立使用制度等;

2.設備專業維護:(選擇具備資質的分包方,按周期維保,以及建立確定應急處理辦法。)

(八)樓宇自控系統

對系統的了解:

1.本樓是以較高標準的智能化辦公樓為設計和建設目的的,因此基本具有:

樓宇設備自動化BAS系統

消防管理自動化FAS系統

安防管理自動化SAS系統

(以及通訊自動化CAS系統

辦公自動化OAS系統)

樓宇自控:消防報警與設備聯動、保安監視、綜合布線。(以及出入控制、防盜報警、停車場管理、智能卡)等系統的先進性、實用性、安全性、可擴充性,對維護進行統一管理提供了集中、方便的條件。

樓宇自控系統:

監視:空調機組、冷卻塔、水泵、送排風等設備的運行狀況;

監視:水池水位、環境溫、濕度、設備壓力等;

可控制:部分設備啟、停,照明系統的開關等。

消防報警系統:具有火災控測器報警和聯動切換設備狀態的功能。

2.運行維護的要點:結合實際正確使用設備

熟悉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構成

保存、運行資料以及累積建立歷史及動向趨勢記錄

選擇可靠的分包方,按周期維保、增補、擴充、升級等內容的工作。

(九)有線電視系統

運行維護要點:按主管部門要求和有關規定管理

按設備使用說明書進行維護

篇2:機電設備檢查維修保養制度

為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的法規,管好用好機電設備,促進礦井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1、為保證礦井安全生產和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對礦井機電設備檢查、維修、保養分為月度停產檢修和日常檢查、維修、保養兩種形式。

2、機電科是全礦機電設備管理的業務主管部門,對全礦機電設備檢查、維修、保養負有組織、協調、考核、獎懲職責。

3、機電科負責編制全礦每月機電設備停產檢修計劃,參加檢修單位每月20號前或按機電科通知的時間將本月檢修計劃報機電科。日常檢修、保養由各單位按規定的周期、時間和生產需要進行。

4、檢修主要項目必須由施工單位技術人員編寫安全施工措施,經批準同意,嚴格按措施施工。

5、機電設備的檢查、維修、保養,按《國有重點煤礦質量標準化機電標準》要求進行,施工單位和工作人員對檢查、維修、保養質量負責。

6、機電科定期組織對各單位進行設備檢查,檢查設備每次每單位不少于六臺,其完好率應達90%以上,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考核獎罰。

7、定期對機電設備性能進行試驗,及時更換不合格的零部件和整機。

8、因檢查、維修和保養質量而問題造成事故,要分析原因、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篇3:工程機電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一、認真執行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和設備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單人使用的設備實行專責制。主要設備實行包機制(包運轉、包維護、包檢修)。設備使用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主要管、線纜裝置,實行區域負責制,分片包干的管理辦法

二、各種設備司機,必須經過培訓,達到本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應知”、“應會”要求,經考試合格,領到合格證,方能上崗。設備司機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會”,即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三、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維護)和定期保養(維修)制度。日常保養:操作者每班照例進行保養,包括班前10-15分鐘的巡回檢查;班中責任制,注意設備運轉、油標油位、各部溫度、儀表壓力、指示信號、保險裝置等是否正常;班后、周末、節日前的大清掃、擦洗。發現隱患,及時排除;發現大問題,找維修人員處理。定期保養:設備運行1-2個月或運轉500小時以后,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配合,進行部分解體清洗檢查,調整配合間隙和緊固零件,處理日常保養無法處理的缺陷。定期保養完后,由車間技術人員與設備管理員進行驗收評定,填寫好保養記錄。確保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經濟運行。

四、主要重點設備應定期進行精度、性能測試,做好記錄,發現精度、效能降低,應進行調整或檢修。對主要重點設備的關鍵部位要進行日常點檢和定期點檢,并做好記錄。

五、特種設備指防爆電氣設備、壓力容器和起吊設備,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使用和管理,定期進行檢測和預防性試驗,發現隱患,必須更換或立即進行處理。

六、加強設備潤滑管理,建立并嚴格執行潤滑“五定”即定人、定質、定點、定量、定期制度,做好換油記錄。主要設備要建立潤滑卡片,開展根據油質狀態監測換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