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工程檢驗
1一般規定1.1本章內容適用于安全防范工程在系統試運行后、竣工驗收前對設備安裝、施工質量和系統功能、性能、系統安全性和電磁兼容等項目進行的檢驗。1.2安全防范工程的檢驗應由法定檢驗機構實施。1.3安全防范工程中所使用的產品、材料應符合國家相應法律、法規和現行標準的要求,并與正式設計文件、工程合同的內容相符合。1.4檢驗項目應覆蓋工程合同、正式設計文件的主要內容。1.5檢驗所使用的儀器儀表必須經法定計量部門檢定合格,性能應穩定可靠。1.6檢驗程序應符合下列規定:
1受檢單位提出申請,并提交主要技術文件、資料。技術文件應包括:工程合同、正式設計文件、系統配置框圖、設計變更文件、更改審核單、工程合同設備清單、變更設備清單、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主要設備的檢驗報告或認證證書等。2檢驗機構在實施工程檢驗前應依據本規范和以上工程技術文件,制定檢驗實施細則。3實施檢驗,編制檢驗報告,對檢驗結果進行評述(判)。1.7檢驗實施細則應包括以下內容:檢驗目的、檢驗依據、檢驗內容及方法、使用儀器、檢驗步驟、測試方案、檢驗數據記錄表及數據處理方法、檢驗結果評判等。1.8檢驗前,系統應試運行一個月。1.9對系統中主要設備的檢驗,應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法進行抽樣;抽樣率不應低于20%且不應少于3臺;設備少于3臺時,應100%檢驗。1.10檢驗過程應遵循先子系統,后集成系統的順序檢驗。1.11對定量檢驗的項目,在同一條件下每個點必須進行3次以上讀值。1.12檢驗中有不合格項時,允許改正后進行復測。復測時抽樣數量應加倍,復測仍不合格則判該項不合格。3安全性及電磁兼容性檢驗3.1安全性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系統所用設備及其安裝部件的機械強度(以產品檢測報告為依據),應符合本規范第3.5.2條的相關規定。
2主要控制設備的安全性檢驗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GB16796的有關規定執行,并重點檢驗下列項目:
1)絕緣電阻檢驗:在正常大氣條件下,控制設備的電源插頭或電源引入端子與外殼裸露金屬部件之間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20MΩ。
2)抗電強度檢驗:控制設備的電源插頭或電源引入端子與外殼裸露金屬部件之間應能承受1.5kV、50Hz交流電壓的抗電強度試驗,歷時1min應無擊穿和飛弧現象。
3)泄漏電流檢驗:控制設備泄漏電流應小于5mA。3.2電磁兼容性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系統所用設備的抗電磁干擾能力(以產品檢測報告為依據)和電磁騷擾狀況,結果應符合本規范第3.6.1、3.6.3條的規定。
2檢查系統傳輸線路的設計與安裝施工情況,結果應符合本規范3.6.2條的規定。
3系統主要控制設備的電磁兼容性檢驗,應重點檢驗下列項目:
1)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17626.2進行測試,嚴酷等級按設計文件的要求執行。
2)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GB/T17626.3進行測試,嚴酷等級按設計文件的要求執行。
3)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GB/T17626.4對進行測試,嚴酷等級按設計文件的要求執行。4)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17626.5進行測試,嚴酷等級按設計文件的要求執行。
5)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抗擾度試驗: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試驗》GB/T17626.11進行測試,嚴酷等級按設計文件的要求執行。4設備安裝檢驗4.1前端設備配置及安裝質量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系統前端設備的數量、型號、生產廠家、安裝位置,應與工程合同、設計文件、設備清單相符合。設備清單及安裝位置變更后應有更改審核單。
2系統前端設備安裝質量檢驗。檢查系統前端設備的安裝質量,應符合本規范第6.3.5條第1~8款的規定。4.2監控中心設備安裝質量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監控中心設備的數量、型號、生產廠家、安裝位置,應與工程合同、設計文件、設備清單相符合。設備清單變更后應有更改審核單。
2監控中心設備安裝質量檢驗。檢查監控中心設備的安裝質量,應符合本規范第6.3.5條第9款的規定。5線纜敷設檢驗5.1線纜、光纜敷設質量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系統所用線纜、光纜型號、規格、數量,應符合工程合同、設計文件、設計材料清單的要求。變更時,應有更改審核單。
2檢查線纜、光纜敷設的施工記錄或監理報告或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結果應符合本規范第6.3.1、6.3.2和3.11.5、3.11.6條的規定。5.2檢查綜合布線的施工記錄或監理報告,應符合本規范3.11.4條第1款、3.11.5條第1款的規定。5.3檢查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時,應按本規范表6.3.2的要求,做到內容完整、準確。6電源檢驗6.1系統電源的供電方式、供電質量、備用電源容量等應符合本規范第3.12節及正式設計文件的要求。6.2主、備電源轉換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對有備用電源的系統,應檢查當主電源斷電時,能否自動轉換為備用電源供電。主電源恢復時,應能自動轉換為主電源供電。在電源轉換過程中,系統應能正常工作。
2對于雙路供電的系統,主備電源應能自動切換。
3對于配置UPS電源裝置的供電系統,主備電源應能自動切換。6.3電源電壓適應范圍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當主電源電壓在額定值的85%~110%范圍內變化時,不調整系統(或設備),應仍能正常工作。6.4備用電源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入侵報警系統備用電源的容量,能否滿足系統在設防狀態下,滿負荷連續工作時間的設計要求。
2檢驗防盜報警控制器的備用電源是否有欠壓指示,欠壓指示值應符合設計要求。
3檢查出入口控制系統的備用電源能否保證系統在正常工作狀態下,滿負荷連續工作時間的設計要求。7防雷與接地檢驗1防雷設施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系統防雷設計和防雷設備的安裝、施工,結果應符合本規范3.9節相關條款的規定。
2檢查監控中心接地匯集環或匯集排的安裝,結果應符合本規范第3.9.6條和第6.3.6條第4款的規定;
3檢查防雷保護器數量、安裝位置,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2接地裝置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監控中心接地母線的安裝,結果應符合本規范第3.9.3條和第6.3.6條第4款的規定。
2檢查接地電阻時,相關單位應提供接地電阻檢驗報告。當無報告時,應進行接地電阻測試,結果應符合本規范第3.9.3條的規定。若測試不合格,應按本規范6.3.6條第3款的要求進行整改,直至測試合格。
篇2: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一、一般規定
1、本制度是參照GB50348-2004的規范,制定了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是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的基本依據。
2、本制度適用于各類建(構)筑物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
3、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除執行本向度規定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的規定。
二、施工準備
1、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進場、施工:
1)施工對象已基本具備進場條件,如作業場地、安全用電等均符合施工要求。
2)施工區域內建筑物的現場情況和預留管道、預留孔洞、地槽及預埋件等應符合設計要求。
3)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包括橫跨道路)情況符合施工要求。
4)允許同桿架設的桿路及自立桿桿路的情況清楚,符合施工要求。
5)敷設管道電纜和直埋電纜的路由狀況清楚,并已對各管道標出路由標志。
6)當施工現場有影響施工的各種障礙物時,已提前清除。
2、對施工準備進行檢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施工:
1)設計文件和施工圖紙齊全。
2)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圖紙及有關資料,包括工程特點、施工方案、工藝要求、施工質量標準及驗收標準。
3)設備、器材、輔材、工具、機械以及通訊聯絡工具等應滿足連續施工和階段施工的要求。
4)有源設備應通電檢查,各項功能正常。
三、工程施工
1、工程施工應按正式設計文件和施工圖紙進行,不得隨意更改。若確需局部調整和變更的,須填寫“更改審核單”,或監理單位提供的更改單,經批準后方可施工。
2、施工中應做好隱蔽工程的隨工驗收。管線敷設時,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應會同設計、施工單位對管線敷設質量進行隨工驗收,并填寫“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或監理單位提供的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
3、線纜、光纜敷設應符合工程設計管理制度中的有關規定。
4、工程設備的安裝:
1)探測器安裝。各類探測器的安裝,應根據所選產品的特性、警戒范圍要求和環境影響等,確定設備的安裝點(位置和高度)。
2)緊急按鈕安裝。緊急按鈕的安裝位置應隱蔽,便于操作。
3)攝像機安裝。在滿足監視目標視場范圍要求的條件下,其安裝高度:室內離地不宜低于2.5m;室外離地不宜低于3.5m。
4)云臺、解碼器安裝。云臺的安裝應牢固,轉動時無晃動。
5)出入口控制設備安裝。各類識讀裝置的安裝高度離地不宜高于1.5m,安裝應牢固。
6)訪客(可視)對講設備安裝。(可視)對講主機(門口機)可安裝在單元防護門上或墻體主機預埋盒內,(可視)對講主機操作面板的安裝高度離地不宜高于1.5m,操作面板應面向訪客,便于操作。
7)電子巡查設備安裝。在線巡查或離線巡查的信息采集點(巡查點)的數目應符合設計與使用要求,其安裝高度離地1.3~1.5m。
8)停車庫(場)管理設備安裝。
9)控制設備安裝。控制臺、機柜(架)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平穩牢固、便于操作維護。所有控制、顯示、記錄等終端設備的安裝應平穩,便于操作。其中監視器(屏幕)應避免外來光直射,當不可避免時,應采取避光措施。在控制臺、機柜(架)內安裝的設備應有通風散熱措施,內部接插件與設備連接應牢靠。控制室內所有線纜應根據設備安裝位置設置電纜槽和進線孔,排列、捆扎整齊,編號,并有永久性標志。
5、供電、防雷與接地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攝像機等設備宜采用集中供電,當供電線(低壓供電)與控制線合用多芯線時,多芯線與視頻線可一起敷設。
2)系統防雷與接地設施當接地電阻達不到要求時,應在接地極回填土中加入無腐蝕性長效降阻劑;當仍達不到要求時,應經過設計單位的同意,采取更換接地裝置的措施。
四、系統調試
1、系統調試前應編制完成系統設備平面布置圖、走線圖以及其它必要的技術文件。調試工作應由項目責任人或具有相當于工程師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主持,并編制調試大綱。
2、調試前的準備。
1)檢查工程的施工質量。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如錯線、虛焊、開路或短路等應予以解決,并有文字記錄。
2)按正式設計文件的規定查驗已安裝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備品備件等。
3)系統在通電前應檢查供電設備的電壓、極性、相位等。
3、系統調試。
先對各種有源設備逐個進行通電檢查,工作正常后方可進行系統調試,并做好調試記錄。
篇3:安全防范技術工程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產組織管理體系及職責:
成立安全施工領導小組,由技防工程部負責人任組長,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任副組長。
組員:工程技術人員、質檢監督人員、施工員。
項目負責人負責工程整體安全管理和協調工作。
施工負責人負責施工人員、設備、施工過程的安全。
技術負責人負責施工技術安全。
二、安全防范重點:
A、重要、敏感用戶施工,施工人員的政審安全性;
B、資料紀錄存放安全性;
C、事故控制點:
①、2米以上的高處塦落事故。
②、觸電事故。
③、設備機具傷害事故。
D、控制點的管理;
①、制度健全無漏洞。
②、檢查無差錯。
③、設備無故障。
④、人員無違章。
三、安全措施
保證系統運行安全
1、施工負責人應提交施工工作人員的相關資料并嚴格審查,接受施工管理人員的監督管理。
2、在系統調試交接時,幫助用戶建立系統的文檔管理,將完整的完工圖紙、設計文檔、操作、維護手冊、設備清單等保存完整,以便備查。
3、保證在系統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記錄保存的安全性,以便發生異常情況時備查。
四、保證施工安全
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前,要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并在每次例會上強調安全生產,強化安全生產意識。
1、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要求,積極推行施工現場的標準化管理,按設計組織施工,科學組織施工。
2、按照施工點平面圖設置臨時設施,嚴禁侵占場內道路及安全防護設施。
3、施工現場全體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施工人員應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高處作業必須栓安全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施工現場規章制度,禁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5、施工用電,現場臨時電線路、設施的安裝和使用必須按照住建部頒發的《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防范》(JGJ46-88)規定操作,嚴禁私自拉電和帶電作業。
6、使用電氣設備、電動工具應有可靠接地保護,隨身攜帶和使用工具應擱置于順手穩妥的地方,防止發生事故傷人。
7、高處作業必須設置防護措施,并符合JGJ80--9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
8、施工用的高凳、梯子、人字梯、高架車等,在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其牢固性,梯子外端應采取防滑措施,并不得墊高使用,在通道處使用梯子,應有人監護或設圍欄。
9、人字梯距梯腳40-60cm處要設拉繩,施工中,不準站在人字梯最上一層操作,且嚴禁在這上面放工具和材料。
10、在豎井內作業,嚴禁隨意蹬踩電纜線或電纜支架,在井道內作業必須要有充分照明和通風。
11、遇不可抗力因素〔暴雨、雷電等〕影響施工安全時,應停止作業,以保障人身、設備安全。
12、當發生安全事故時,由安全施工領導小組負責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時整改;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時,公司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并按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13、安全施工領導小組負責施工現場的技術安全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并做好記錄。
201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