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營業場所安全防范工程設計
Ⅰ一般規定
3.3營業場所的高度、中度、低度三級風險區是交叉分散的,各區間有的有通道聯接,在設計時,對重要通道也應采取防范措施,同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業務發展,適當調整業務區的風險劃分。
運鈔交接區一般是指運鈔部門與營業場所交接現金尾箱的區域。
現金業務庫區是指現金業務庫房外的區域,庫房的安全防范建設應按照其它標準執行。
Ⅱ一級防護工程設計
3.5高度風險區防護設計要求。
2緊急報警裝置十分重要,主要用于銀行營業場所發生搶劫或突發事件時的快速反應,除運鈔交接區因一般設在公共區域不宜安裝外,其余高度風險區或個別中度風險區均應根據實際需要安裝一定數量的緊急報警裝置。
1)現金柜臺附近安裝的緊急報警裝置在與報警控制裝置聯接時,為提高可靠性,應至少占用2路以上的獨立防區。大型營業場所緊急報警裝置數量較多,尤其是現金柜臺,這時可允許適當串接,但為防止降低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同一防區回路上串接的數量應不多于4個。
2)此處“營業場所門”是指營業場所對公眾開放、供公眾通行的正門。啟動聲光報警裝置的方式可以設計成由專用緊急報警裝置直接觸發或由報警控制裝置進行觸發。
3)有線報警可以采用市話線、專線傳輸。無線報警可以采用無線報警系統、通訊機、移動電話等方式。
3入侵報警一般宜采用有線方式,但也可以采用無線方式。
2)現金業務庫區因其重要性和特殊性,應重點防范,需安裝2種以上探測原理的探測器,以提高可靠性。
4各業務區安裝的攝像機品種、數量應根據現場實際需要選用。
1)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除實時顯示重點部位的圖像供值班警衛人員監視外,更重要的是能將重點部位的有效圖像記錄下來,在需要時能重現現場圖像,供研究分析。因此回放圖像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監視圖像質量好,記錄回放的圖像質量不一定好,因此,本款強調回放圖像的質量要求。
2)對現金柜臺作業面及客戶臉部特征的錄像即柜員制錄像,應以前者為主,兼顧后者。客戶的圖像主要應從入口處、柜臺外部作業面安裝的攝像機所取得的圖像來提取。設計時要注意攝像機安裝位置和選用焦距適當的鏡頭。視場范圍內照度偏低時,應加裝燈具,提高照度。
4)攝像機安裝位置要注意避開逆光,視窗要適當,以保證回放圖像能清晰辨別進出營業場所人員的體貌特征。
6安裝聲音/圖像復核裝置,可以根據需要兩者都安裝,也可以只安裝其中一種。
“安全柜員系統”是指銀行營業場所柜員與客戶間采用音視頻技術和安全隔離傳遞裝置,完成銀行業務交易的一套綜合安全設施。
3.6本條中的“適當”意指,根據營業場所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不強求各區均安裝,但質量要求不能降低。
Ⅴ重點目標防護設計
由于重點目標放置的場合較為多樣化,如ATM機可以放置在營業場所客戶區,也可以是穿墻式、離行式,甚至放在商場、飯店、賓館等公共場所,所以在設計時要因地制宜。對離行式ATM機建議采用報警聯動、通過遠程傳輸,由監控中心進行集中監控管理。
Ⅵ各子系統設計要求
3.21緊急報警子系統要求。
1“一級報警模式”是指按下緊急報警按鈕后,第一時間的報警響應在營業場所所在地區的公安“110”接處警服務中心。
2“二級報警模式”是指按下緊急報警按鈕后,第一時間的報警響應在營業場所的“監控中心”,由值班警衛人員復核后再行處理。
3無線報警的方式可以有多種,如無線報警子系統、無線通訊機、移動電話等。
3.22入侵報警系統的設計要求。
2根據被動紅外等探測器的步行測試方法,人體在探測區內,按正常速度(2~4步/s)行走時,探測器應觸發報警。按每步0.8m計,則4步為3.2m。再考慮到保險系數,因此定為5m。
3.23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的設計要求。
4)高風險區中的客戶取款區的柜員制錄像主要是對現金交易過程錄像,需采用25幀/秒的記錄速度。其它風險區錄像是針對環境監控,只要保證每秒有數幀清晰圖像,就可以為偵察破案提供線索,因此記錄速度僅要求6幀/秒以上。
3.24出入口控制系統的設計要求。
設置個人識別碼而不設置公用碼并能定期更換,是為保障系統的安全性。
篇2:住宅小區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范本
Ⅰ一般規定
5.2.1本節內容適用于總建筑面積在5萬㎡以上(含5萬㎡)、設有小區監控中心的新建、擴建、改建的住宅小區安全防范工程。
5.2.2住宅小區的安全防范工程,根據建筑面積、建設投資、系統規模、系統功能和安全管理要求等因素,由低至高分為基本型、提高型、先進型三種類型。
5.2.3住宅小區安全防范工程的設計,應遵從人防、物防、技防有機結合的原則,在設置物防、技防設施時,應考慮人防的功能和作用。
5.2.4安全防范工程的設計,必須納入住宅小區開發建設的總體規劃中,統籌規劃,統一設計,同步施工。5萬㎡以上(含5萬㎡)的住宅小區應設置監控中心。
Ⅱ基本型安防工程設計
5.2.5周界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沿小區周界應設置實體防護設施(圍欄、圍墻等)或周界電子防護系統。
2實體防護設施沿小區周界封閉設置,高度不應低于1.8m。圍欄的豎桿間距不應大于15cm。圍欄1m以下不應有橫撐。
3周界電子防護系統沿小區周界封閉設置(小區出入口除外),應能在監控中心通過電子地圖或模擬地形圖顯示周界報警的具體位置,應有聲、光指示,應具備防拆和斷路報警功能。
5.2.6公共區域宜安裝電子巡查系統。
5.2.7家庭安全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住宅一層宜安裝內置式防護窗或高強度防護玻璃窗。
2應安裝訪客對講系統,并配置不間斷電源裝置。訪客對講系統主機安裝在單元防護門上或墻體主機預埋盒內,應具有與分機對講的功能。分機設置在住戶室內,應具有門控功能,宜具有報警輸出接口。
3訪客對講系統應與消防系統互聯,當發生火警時,(單元門口的)防盜門鎖應能自動打開。
4宜在住戶室內安裝至少一處以上的緊急求助報警裝置。緊急求助報警裝置應具有防拆卸、防破壞報警功能,且有防誤觸發措施;安裝位置應適宜,應考慮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使用要求,選用觸發件接觸面大、機械部件靈活、可靠的產品。求助信號應能及時報至監控中心(在設防狀態下)。
5.2.8監控中心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監控中心宜設在小區地理位置的中心,避開噪聲、污染、振動和較強電磁場干擾的地方。可與住宅小區管理中心合建,使用面積應根據設備容量確定。
2監控中心設在一層時,應設內置式防護窗(或高強度防護玻璃窗)及防盜門。
3各安防子系統可單獨設置,但由監控中心統一接收、處理來自各子系統的報警信息。
4應留有與接處警中心聯網的接口。
5應配置可靠的通信工具,發生警情時,能及時向接處警中心報警。
5.2.9基本型安防系統的配置標準應符合表5.2.9的規定。
Ⅲ提高型安防工程設計
5.2.10周界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沿小區周界設置實體防護設施(圍欄、圍墻等)和周界電子防護系統。
2應符合第5.2.5條第2、3款的規定。
3小區出入口應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5.2.11公共區域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安裝電子巡查系統。
2在重要部位和區域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3宜設置停車庫(場)管理系統。
5.2.12家庭安全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5.2.7條第1、3、4款的規定。
2應安裝聯網型訪客對講系統,并符合第5.2.7條第2款的相關規定。
3可根據用戶需要安裝入侵報警系統,家庭報警控制器應與監控中心聯網。
5.2.13監控中心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5.2.8條1、2款的規定。
2各子系統宜聯動設置,由監控中心統一接收、處理來自各子系統的報警信息等。
3應符合第5.2.8條第4、5款的規定。
5.2.14提高型安防系統的配置標準應符合表5.2.14的規定。
5.2.15周界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5.2.10條的規定。
2住宅小區周界宜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5.2.16公共區域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安裝在線式電子巡查系統。
2在重要部位、重要區域、小區主要通道、停車庫(場)及電梯轎廂等部位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3應設置停車庫(場)管理系統,并宜與監控中心聯網。
5.2.17家庭安全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5.2.7條第1、3、4款的規定。
2應安裝訪客可視對講系統,可視對講主機內置攝像機宜具有逆光補償功能或配置環境亮度處理裝置,并應符合第5.2.12條第2款的相關規定。
3宜在戶門及陽臺、外窗安裝入侵報警系統,并符合第5.2.12條第3款的相關規定。
4在戶內安裝可燃氣體泄漏自動報警裝置。
5.2.18監控中心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5.2.8條第1、2款的規定。
2安全管理系統通過統一的管理軟件實現監控中心對各子系統的聯動管理與控制,統一接收、處理來自各子系統的報警信息等,且宜與小區綜合管理系統聯網。
3應符合第5.2.8條第4、5款的規定。
5.2.19先進型安防系統的配置標準應符合表5.2.19的規定。
篇3:通用型公共建筑安全防范工程設計
Ⅰ一般規定
1本節內容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通用型公共建筑安防工程,包括辦公樓建筑、賓館建筑、商業建筑(商場、超市)、文化建筑(文體、娛樂)等的安全防范工程。
2通用型公共建筑安全防范工程,應根據具體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物的建設標準進行工程設計及系統配置。
3通用型公共建筑安全防范工程,根據其安全管理要求、建設投資、系統規模、系統功能等因素,由低至高分為基本型、提高型、先進型三種類型。
4通用型公共建筑安防系統的組建模式、系統構成、系統功能以及各子系統的設計,應執行本規范第3章的相關規定。
5設防區域和部位的選擇宜符合下列規定:
1周界:建筑物單體、建筑物群體外層周界、樓外廣場、建筑物周邊外墻、建筑物地面層、建筑物頂層等。
2出入口:建筑物、建筑物群周界出入口、建筑物地面層出入口、辦公室門、建筑物內或/和樓群間通道出入口、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停車庫(場)出入口等。
3通道:周界內主要通道、門廳(大堂)、樓內各樓層內部通道、各樓層電梯廳、自動扶梯口等。
4公共區域:會客廳、商務中心、購物中心、會議廳、酒吧、咖啡座、功能轉換層、避難層、停車庫(場)等。
5重要部位:重要工作室、財務出納室、建筑機電設備監控中心、信息機房、重要物品庫、監控中心等。
Ⅱ基本型安防工程設計
6周界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地面層的出入口(正門和其它出入口)、外窗宜有電子防護措施。
2頂層宜設置實體防護設施或電子防護措施。
7各層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安裝出入口控制系統時,應與消防報警系統聯動。在火災報警的同時應自動釋放出入口控制系統,不應設置延時功能。疏散門在出入口控制系統釋放后應能隨時開啟。以便消防人員順利進入實施滅火救援。
8各層通道宜預留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管線和接口。
9電梯廳和自動扶梯口應預留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管線和接口。
10公共區域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避難層、功能轉換層應視實際需要預留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管線和接口。
2會客區、商務中心、會議區、商店、文體娛樂中心等宜預留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管線和接口。
11重要部位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重要工作室應安裝防盜安全門,可設置出入口控制系統、入侵報警系統。
2大樓設備監控中心應設置防盜安全門,宜設置出入口控制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和入侵報警系統。
3信息機房應設置防盜安全門,宜設置出入口控制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和入侵報警系統。
4樓內財務出納室應設置防盜安全門、緊急報警裝置,宜設置入侵報警系統和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5重要物品庫應設置防盜安全門、緊急報警裝置,宜設置出入口控制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和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6公共建筑中開設的銀行營業場所的安防工程設計,應符合第4.3節的規定。
12監控中心可設在值班室內。
Ⅲ提高型安防工程設計
13周界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符合第6條的規定。
2地面層出入口(正門和其它出入口)宜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3頂層宜設置實體防護或/和電子防護設施。
14樓內各層門廳宜設置視頻安防監控裝置。
15各層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的防護應符合第7條的規定。
16各層通道宜設置入侵報警系統或/和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17電梯廳和自動扶梯口宜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18公共區域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避難層、功能轉換層宜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2停車庫(場)宜設置停車庫(場)管理系統,并視實際需要預留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管線和接口。
3會客區、商務中心、會議區、商店、文體娛樂中心等宜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19重要部位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重要工作室應設置防盜安全門、出入口控制系統,宜設置入侵報警系統。
2大樓設備監控中心應設置防盜安全門、出入口控制系統,宜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和入侵報警系統。
3信息機房應設置防盜安全門、出入口控制系統,宜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和入侵報警系統。
4樓內財務出納室應設置防盜安全門、緊急報警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宜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5重要物品庫應設置防盜安全門、緊急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宜設置入侵報警系統和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6應符合第11條第6款的規定。
20系統的組建模式為組合式安全防范系統,監控中心應為專用工作間,其面積不宜小于30㎡,宜設獨立的衛生間和休息室。
Ⅳ先進型安防工程設計
21周界的防護應符合第13條的規定。
22樓內各層門廳的防護應符合第14條的規定。
23各層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的防護應符合第7條的規定。
24各層通道應設置入侵報警系統或/和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25電梯廳和自動扶梯口應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26公共區域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避難層、功能轉換層應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2停車庫(場)應設置停車庫(場)管理系統,應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3會客區、商務中心、會議區、商店、文體娛樂中心等應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27重要部位的防護應符合第19條的規定。
28系統的組建模式為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統,監控中心應為專用工作間,其面積不宜小于50㎡,應設獨立的衛生間和休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