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多數在城市內施工,戰線長、露天作業、交叉施工、交通和環境影響大多是市政工程不同于其他建設類工程的一個顯著特征,這也使得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有著顯著的不同。
一、市政工程的特點
要做好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對市政工程的特點有所了解,然后才能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對策。市政工程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1作業場所多變,作業環境復雜
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業,也有地鐵等地下空間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橋施工,也有穿越山體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作業,也有改造、整治等維護內容;既有主體工程,也有管線配套施工;既有郊區空曠的作業場面,也有市區交通擁堵地段的作業環境。因此,市政工程的作業環境有著相當程度的復雜性,這給安全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1.2高處作業難度大,影響面廣
城市市政高架、橋梁項目施工,不僅存在高空作業,而且往往下方兩側道路作為車輛、行人的交通通道,通行不斷,對腳手架安全、高空吊裝等都產生較大影響。安全事故一旦發生,往往可能傷及過往車輛及行人,影響面大,給社會帶來一定損害。
1.3施工作業方法多樣性
由于地理條件、地質情況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種作業項目,其施工作業方法也可能不同,這也導致了安全技術及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1.4作業環境差
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業情況較多,受天氣、溫度影響較大,氣候的變化往往會嚴重影響到施工和生產安全。此外,受交通的影響,不少市區工程本身存在著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
1.5人員安保知識貧乏
目前,市政一線工人大量從農村中農民轉化而來,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經驗,自身安全保護知識缺乏,對不良行為自控能力較差,人員流動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識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約束,容易造成這類群體中安全事故的發生。
1.6分包管理漏洞較多
市政工程存在不少分包情況,公司往往僅派幾個技術人員到現場配合管理。人員配備本身不足,分管安全的專業人員更是少之又少,使得分包情況難以在施工期間建立和落實企業責任制,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產生了較大影響。
二、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
為了確保施工安全,需要依據市政工程的作業環境、作業方法、作業人員等生產特點建立嚴格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體系,來避免或減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輕傷事故,最大限度地確保施工中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2.1思想保證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處理好安全與思想的關系。常言道:思想是人體的靈魂,思想決定行為。人們做事,也總是離不開思想的指導。我國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作為安全生產的總指導方針,也正是要求我們從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采取各種可能的措施,將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以最大可能地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損失。
要通過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從思想源頭上提高職工安全作業意識,提高職工安全技術水平和知識。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職工對安全生產重要意義的認識,以增強關心人、保護人的責任感;其次職工必須熟悉施工工藝、方法,施工生產危險區域及其安全防護的基本知識和注意事項;再次就是結合自身工種特點,加強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技術知識包括特殊作業安全防護的培訓教育。
2.2技術保證
市政工程的特點決定了施工生產中的安全技術涉及面廣泛,需要解決的問題多樣。技術保證就是要在對施工要求與安排、施工環境、技術設計、監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關事故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起因物、致害物和傷害方式等),通過整理、分析、評價,建立起適應安全生產管理要求的、科學的技術保證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產過程中的意外情況發生,杜絕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傷亡事故,避免或減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輕傷事故,最大限度地確保建筑施工中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在貫徹實施安全技術措施時,要認真進行安全技術措施的交底;安全設施、防護裝置實施應列入施工任務單,責任落實到班組個人,并實行驗收制度;加強對安全技術措施實施情況的檢查,并建立與之匹配的獎懲制度。對于大型體或大面積、結構復雜的重點工程,除在施工組織總設計中編制安全技術總體措施外,還應編制單位工程或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措施,詳細制定有關安全方面的防護要求。
2.3組織保證
企業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工作全面負責。企業負責人應在企業內部設置安全組織機構,機構的設置要體現高效精干,有較強的責任心,有豐富的現場實際經驗,便于統一指揮、步調一致。機構負責監督、檢查、指導企業的安全生產執行情況,確保安全指令的順利下達,安全措施落實以及安全防護設施的到位。同時負責查處企業安全生產中違章、違規行為,負責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及相應處理。
一般來講,安全組織機構的具體設置視企業的規模而定。大中型企業要有獨立、專業的安全管理機構,小型企業則根據具體情況,可只設置兼職工作人員。對于工程隊比較集中、工種不多、作業簡單的項目,安全管理機構可只設到隊一級,下面設一名專職安全員。對于大規模、復雜的項目,則相應組成相當規模的管理組織,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要保證組織機構行之有效。
2.4制度保證
安全規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保證就是要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實現制度化安全生產管理。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據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業規定,制度的內容齊全、針對性強。企業的安全生產制度,應體現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業性質;應明確界定各級部門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責、權、利;應面向生產一線貼近職工生活,讓職工體會并理解透徹。
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業領導的正確決策,有利于規范企業和企業職工行為,有利于指導企業生產一線安全生產的實施,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最終實現杜絕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生存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總之,在實際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員要抱著維護企業的社會信譽和經濟效益、國家和集體財產以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態度,科學管理,規范施工,統籌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質量、安全與速度、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意義重大、任重道遠,管理者應不斷深入地研究和探討,把安全生產貫徹到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使施工過程中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減小到最低限度,從而有利于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
篇2:房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監督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監督,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規范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安全監督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施工安全監督,是指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及人員(以下簡稱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等情況實施抽查并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理的行政執法活動。
第三條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全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可以將施工安全監督工作委托所屬的施工安全監督機構具體實施。
第四條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施工安全監督機構建設,建立施工安全監督工作考核制度。
第五條施工安全監督機構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完整的組織體系,崗位職責明確;
(二)具有符合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施工安全監督人員,人員數量滿足監督工作需要且專業結構合理,其中監督人員應當占監督機構總人數的75%以上;
(三)具有固定的工作場所,配備滿足監督工作需要的儀器、設備、工具及安全防護用品;
(四)有健全的施工安全監督工作制度,具備與監督工作相適應的信息化管理條件。
第六條施工安全監督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工程類相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或初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二)具有兩年及以上施工安全管理經驗;
(三)熟悉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標準規范;
(四)經業務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相關執法證書;
(五)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或其所屬的施工安全監督機構(以下合稱監督機構)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已辦理施工安全監督手續并取得施工許可證的工程項目實施施工安全監督。
第八條施工安全監督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抽查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履行安全生產職責情況;
(二)抽查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情況;
(三)抽查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開展情況;
(四)組織或參與工程項目施工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
(五)依法對工程建設責任主體違法違規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六)依法處理與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相關的投訴、舉報。
第九條監督機構實施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監督,應當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受理建設單位申請并辦理工程項目安全監督手續;
(二)制定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監督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三)實施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監督抽查并形成監督記錄;
(四)評定工程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并辦理終止施工安全監督手續;
(五)整理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監督資料并立卷歸檔。
第十條監督機構實施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監督,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工程建設責任主體提供有關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的文件和資料;
(二)進入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監督抽查;
(三)發現安全隱患,責令整改或暫時停止施工;
(四)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按權限實施行政處罰或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五)向社會公布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安全生產不良信息。
第十一條工程項目因故中止施工的,監督機構對工程項目中止施工安全監督。
工程項目經建設、監理、施工單位確認施工結束的,監督機構對工程項目終止施工安全監督。
第十二條施工安全監督人員有下列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情形之一,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發現施工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不予查處的;
(二)在監督過程中,索取或者接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三)對涉及施工安全的舉報、投訴不處理的。
第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監督機構和施工安全監督人員不承擔責任:
(一)工程項目中止施工安全監督期間或者施工安全監督終止后,發生安全事故的;
(二)對發現的施工安全違法行為和安全隱患已經依法查處,工程建設責任主體拒不執行安全監管指令發生安全事故的;
(三)現行法規標準尚無規定或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弄虛作假,致使無法作出正確執法行為的;
(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導致安全事故的;
(五)按照工程項目監督工作計劃已經履行監督職責的。
第十四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十五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導則》同時廢止。
篇3:市政工程頂管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施工人員必須正確的配戴好安全帽及防護用品,并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
2、經醫生檢查為不適宜地下管內作業的人員,不得進行作業。
3、工作前應先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工具必須拿好、放穩,工作時要注意力集中。
4、井下、管內施工照明必須使用36~12V低壓電源,并設施二級漏電保護,以防觸電。井下、管內嚴禁使用太陽燈做照明工具。太陽燈應固定設置在場地空曠的地帶使用,設置高度不小于2.5米,燈架必須采用絕緣材料,太陽燈外殼必須做可靠接零保護。
5、操作人員嚴禁穿硬底鞋、拖鞋或帶跟鞋作業,嚴禁酒后作業。
6、操作人員要主動避讓吊物,增強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的安全意識。
7、井的上、下吊運東西時,必須專人協調統一指揮,井下人員必須避讓到安全區域。
8、井頂作業區域臨邊必須設置牢固可靠的防護欄桿,作業人員不得在欄桿外作業。欄桿搭設過程中操作人員應按要求佩帶安全帶或采取可靠的防墜落措施。應設置供施工人員上下使用的安全扶梯、爬梯或斜道,梯道應有可靠的防滑措施。施工人員上下時,必須手抓牢,腳踩穩,嚴禁手握工具材料上下梯。在頂進工程中,嚴禁在頂鐵、管材、千斤頂上站立或行走,以免發生跌落事故。
9、禁止在井內、管內使用明火或吸煙,井內必須使用電焊氣割工藝時,應嚴格按照國家特殊工種的要求和消防規定執行。增派專職人員,配備料斗(桶),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濺落。嚴禁無證動用焊割工具。
10、當日完工后,應仔細檢查崗位周圍情況,如發現留有隱患的部位,應及時進行修復或繼續完成至一個程序、一個部位的結束,方可撤離崗位。
11、施工前,必須將進人孔四周的松動土方、石塊、建筑垃圾等清理出至安全距離,并設專人在旁看護,同時必須作好防護措施后,方可進行施工。
12、在施工中必須保證井內、管內的通風流暢。
1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符合“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要求”?,F場用電由配電室集中管理,由配電室用電纜引至各作業面。電纜穿路、溝等要加固保護,必要時按規范要求埋地設置。所有電氣設備必須做接零保護和通過兩級漏電保護器控制。電閘箱必須防水、防潮,箱內設施齊全并符合安全用電要求,夜間施工必須保證足夠照明。所有線路及配電設施必須符合規范后,方可使用。
14、認真做好施工現場圍護工作,對施工周圍必須圍護,嚴禁在無防護處行走或作業,圍護必須牢固,不得任意拆除圍護。嚴禁與施工無關的人員進入施工場地,要對施工場地進行封閉管理。交通道路應設置符合規定的警示標志,并派值班員巡視。
15、設專人與氣象部門聯系,及時作出大風、大雨通報,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防風、防汛、防暑等工作,避免發生事故,同時必須做好應急措施。
16、特殊工種必須由經特種工種考試合格并取有效證件的人員持證進行作業。
17、認真落實崗位責任制促進強化全員安全生產意識。
18、每班在施工作業前,必須對施工機具設備、電器設備、施工現場環境等進行檢查,確認均良好后方可進行作業。
19、對作業面潮濕,易發生漏電事故(如井底、管道內等),每班施工前必須對用電設備、電源線路、漏電源線路、漏電保護器進行檢查,確認用電設備接零或接地良好,電源線路絕緣性能良好,漏電保護器正??煽亢蠓娇蛇M行作業。由于井下給機頭供電的電纜接頭,在每次對接管子時都要拔掉,次數多了會使插頭內各觸點樁頭松動,由此后導致用電事故的發生,電工必須經常對此插頭進行檢查,保持電源插頭觸點樁頭的牢固并對插頭外殼采取可靠的絕緣措施,防止發生事故。
20、起重機械應根據起吊重量、現場條件和方位、角度選用有富裕承載力的吊機。吊運施工前必須檢查機械、索具、夾具、吊環等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并應進行試吊,如不符合規范要求不能使用。吊裝作業過程中,必須專人統一指揮,特殊工種持有效證件上崗作業。在作業過程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十不吊”規定。在向井內吊放管節、頂鐵時,井下操作、測量平臺上不得站人,井內作業人員應將頂環固定牢固后進入管道內進行避讓,待管節吊放至距井底1米高度以下時,作業人員方可下井進行作業。管節對接作業中,作業人員應站在管節側面,并與吊車指揮人員密切配合,注意手和腳,以免發生擠傷事故。
21、機械不得在輸電線路下工作,在輸電線路一側工作,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機械的任何部位與架空輸電線路的最近距離應符合安全操作規程要求。
22、機械應停在堅實的地基上,如基礎過差,應采取走道板或鋼板等加固措施。
23、不準在機械的作業半徑內工作。
24、場內道路應及時整修,確保車輛安全暢通,各種車輛進出場地應專人負責指揮引導。
25、在拉設臨時電源時,電線均應架空,過道需用鋼管保護,不得亂拖亂拉,電線被車碾、物壓。
26、箱內電器設備應完整無缺,設有專用漏電保護開關,必須按“一機一閘一漏一箱”要求設置。
27、所有移動、手持電具,都應具有二級漏電保護和外殼接零保護,保持電具手持部分有良好的絕緣性,電線無破損,插頭插座應完整,嚴禁不用插頭而用電線直接插入插座內。
28、各類電動機械應勤加保養,及時清洗、注油,在使用時如遇中途停電或暫時離開,必須關閉電門或拔出插頭。
29、在高空作業時,必須正確的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和注意立足點的牢固性。
30、材料間、宿舍不得使用超過60W以上燈泡,嚴禁使用碘鎢燈和家用電加熱器(包括電爐、電熱杯、熱得快、電飯煲等)取暖、燒水、烹飪。
31、使用撬棍等工具,用力要均勻、要慢、支點要穩固,防止撬滑發生事故。
32、起吊時,不可在中途長時間懸空、停滯,吊運區域應設置警戒線,并專人看護,不準載荷行駛或不放支腿就起重,嚴禁超負荷工作,在近滿負荷時,嚴禁同時進行兩個動作(升降、變幅或旋轉)。
33、操作前應檢查距尾部旋轉范圍50cm內無障礙物及人。
34、在頂進施工過程中加強對大橋、高壓線、通信線及周圍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線等的觀測,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并及時上報,匯同有關單位及部門處理。
35、所有頂管設備,必須經過維修保養,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運入施工場地。在進入工作坑安裝時必須進行單機和整機聯動調試,在頂進中必須貫徹例行保養制度,如存在問題應及時調整、維修或更換。在施工過程中,必須經常檢查頂管設備、儀表、油管等是否合格,如發現問題立即停止施工,處理完畢確認完好后,方可繼續施工。
36、管節在起吊、運輸過程中,應輕起輕落,端部接口嚴禁碰撞,堆放場地應平整。堆放層數應按規定:ø1350及以下一般不超過三層,ø1500~ø1800不超過兩層,ø2000~ø2400為單層,底層管節必須用墊塊墊塞穩定。堆放在路邊處應設安全標志。
37、頂管前和頂進過程中必須經常檢查油管和注漿管是否完好,以防破損傷人。
38、油泵必須裝有限壓閥、溢流閥和壓力表等指示保護裝置,安裝完畢后必須進行試車,在頂進中應定時檢修維護,及時排除故障。
39、下雨、打雷等惡劣天氣不得在高壓線下進行作業及應停止露天作業。
40、施工人員進入井下、管道內前,必須進行測試,是否有對人員有害的氣體等,確認無對人員有害的氣體等后,方可進入作業。
41、施工區域必須封閉施工,作好現場圍護,圍護必須穩固,同時必須設置醒目警示標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