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體鋼結構件加工作業安環操作須知
1?放樣下料工
1.1下料前應檢查鋼板、型鋼或半制品件等是否安放穩妥,鋼材翻身或搬動時要注意鋼板的快口、尖角,動作應協調。
1.2鋼板上,如有油脂、冰、霜等,必須加以清除,防止滑跌。
1.3下料時應注意行車、吊車的動態,吊物接近人時要及時避讓。禁止在吊物下工作。
1.4敲榔頭的手不得戴手套。
1.5激光劃線的儀器設備應有專人負責保管。在工作前應檢查電線的絕緣及儀器設備狀況,確認正常,方可操作。
1.6激光儀器的支架必須安設穩妥,并清除影響安全的障礙物。
1.7使用竹梯時,梯腳要用橡皮包扎防滑,放置在堅固的支持物上,梯子與地面的夾角應為70°±5°;頂端必須扎牢或梯腳有人扶住。不得使用缺檔、損壞、霉蛀的竹梯。
1.8工作完畢,應收歸好工具,及時清理場地,保持環境整潔。
1.9油回絲布應放在含油垃圾箱內,空香蕉水瓶、空油漆桶應集中回收,統一處理。
2?冷加工
2.1嚴格遵守各種加工設備操作規程。使用剪板機、滾床、油壓機、肋骨冷彎機、折邊機等各種機械設備時,應先檢查各部件是否完好,運轉是否正常。安全裝置是否齊全,確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進行操作。
2.2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或損壞,應及時修理,排除故障,嚴禁帶病運轉。
2.3各種機械設備應在規定的負荷范圍內使用,嚴禁超負荷工作。
2.4多人同時操作,應有一人負責指揮。操作人員必須集中思想,注意協調配合。
2.5使用各榔頭時應先檢查榔頭柄是否牢固。敲榔頭時不準戴手套。應注意榔頭甩落范圍的狀態,榔頭甩落對面不準站人。
2.6使用電動葫蘆時,物件應鉤扎牢靠,吊放平穩,物件堆放要整齊,不得堆放過高。
2.7邊角余料及廢料等雜物應及時清除,保持工作場地環境整潔。油回絲布應放在含油垃圾箱內,廢油應集中回收,統一處理。
2.8工作完畢或中途停車應切斷電源,機械設備開關箱應鎖好,防止他人亂動、亂用。
3?裝配工
3.1工作前認真檢查工具、設備、腳手板和作業場地環境等,確認正常,方可開始工作。
3.2氧乙炔皮帶接頭、割炬的氧乙炔皮帶接頭處、快速接頭處,必須用卡箍或鐵絲緊固,并經常加以檢查,發現漏氣應及時排除。
3.3電焊皮帶應經常檢查,發現漏電應及時排除。工作完畢應及時關閉焊機電源閘刀。
3.4氧氣匯流排的快速接口嚴禁沾上油脂,嚴禁沾有油脂的手(或戴著的手套)接觸快速接口。
3.5割余量、吊環、加強材等操作時,要注意下面的人員,不得任其墜落或亂丟、亂拋等冒險操作。
3.6凡在狹小艙室、箱柜、容器等處工作,應保持良好通風,使用相應的低壓照明燈。必須執行雙人監護制度,監護人員應認真執行監護任務,不得擅離崗位。人離開狹小艙室、箱柜、容器時,必須將割刀皮帶隨身帶出。在平臺上操作時,割炬不準放在平臺孔內。下班后應將氣源關閉,拆除風表、皮帶,并要妥善保管。
3.7禁止將割炬的火焰作照明或取暖用,禁止將氧氣作為通風氣源、禁止將氧氣接入風動砂輪機、禁止將氧氣對著人體吹。
3.8使用割炬,如遇回火、皮帶起火燃燒時,應迅速將后面的一段皮帶絞緊,截斷氣源使之滅火。
3.9立體施工,上下層作業要叉開。上層施工者應把工具等物件放置平穩,防止墜落傷人。上層有人作業,下層作業人員注意避讓。
3.10操作時,鐵馬要焊牢,防止鐵楔或鐵馬彈出或墜落傷人。使用鐵楔時手指應拿在鐵楔兩側,以免壓傷手指。
3.11使用花籃螺絲和拉撐時,腳步要立穩,人應站在側面操作;千斤頂、手拉葫蘆使用時,生根要牢固,不準兩人或多人硬撳、硬拉,不準超負荷使用。
3.12工作時應注意吊物件運動方向。當吊運物件接近時,應主動避讓。
3.13使用竹梯時,梯腳要用橡皮包扎防滑,放置在堅固的支持物上,梯子與地面的夾角應為70°±5°。頂端必須扎牢或梯腳有人扶持。不準使用缺檔、損壞、霉蛀的竹梯。攀爬扶梯時,應雙手抓牢扶梯,不得持物。
3.14分段制作時,應盡可能先安裝好產品扶梯。對艙口、梯口、人孔等洞孔應及時配好安全欄桿或防護蓋。
3.15腳手板上不應堆放超面積、超負荷物件,工具、物件應放置穩妥,工作完畢應及時清除腳手板上的工具、余料及雜物。
3.16吊裝鋼板、構件等物件時,靠山馬、斜撐應焊牢,并應敲去焊渣加以檢查標識。
3.17分段的吊環及其加強部分,應按技術部門提出的位置安裝。電焊應燒包角焊,并敲掉焊渣,檢查焊接質量。
3.18分段制造結束后,在吊運或翻身前應作一次認真檢查,要固定好活動物件并清除掉雜物。
3.19分段在船臺就位安裝時,站立位置要留有安全回轉余地,不要停留在死角處。
3.20在油艙油柜、涂裝作業區附近及禁止明火作業的部位,嚴禁擅自動火。
3.21嚴格執行明火作業“十不焊割”規定。
4?火工
4.1工作前應認真檢查所用的工具、設備和工作環境,確認正常,方可操作。
4.2火工龍頭的氧氣、乙炔皮帶接頭須用喉箍緊固,并經常檢查,發現漏氣應及時排除。
4.3氧氣瓶嚴禁沾上油脂,嚴禁用沾有油脂的手套、扳手接觸氣瓶。氧氣瓶凍結時,切不可用火烘烤,應用熱水或蒸汽解凍。
4.4禁止火工龍頭的火焰作用照明或取暖,禁止將氧氣作為通風氣源。
4.5使用火工龍頭,如遇回火、皮帶起火燃燒時,應迅速將后段皮帶絞緊,截斷氣源使之滅火。
4.6氧氣及乙炔氣瓶內的氣體不能用完,必須留有剩余壓力,嚴防乙炔氣倒灌至氧氣皮帶和氧氣瓶內,引起爆炸。
4.7敲榔頭的手不得戴手套。敲擊時應注意上下、前后、左右,由輕而重,腳應立穩,以免滑跌和榔頭脫手傷人。
4.8敲打橫榔頭時,應注意四周環境,對面不準有人;襯榔頭的人,應站在另一側面;與四周的人和物件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4.9凡在狹小艙室或箱柜、容器等處工作,應保持良好通風,使用低壓照明燈,執行雙人監護制度;離開狹小艙室或箱柜、容器時,必須隨身帶出火工龍頭;在平臺上操作時,火工龍頭不準放在平臺孔洞內。下班后應將氣源關閉,并拆除風表皮帶,妥善保管。
4.10嚴格做到“三不烘”:嚴重缺氧不烘,無照明設備不烘,四周有易燃物品不烘。
4.11遵守明火作業“十不焊割”規定。
4.12立體施工,上下層作業要叉開。上層作業應把工具等物件放置平穩,防止墜落傷人,下層施工者注意避讓。
4.13攀爬扶梯時應雙手抓牢扶梯,不得手持器物,禁止將皮帶背在身上登高或作業。
4.14工作完畢清理作業環境,檢查消除殘余火種,關閉電、氣源。
5?無損探傷工
5.1工作前,應指定操作負責人。操作人員必須集中思想,嚴守職責,互相協調,密切配合,不得擅自離崗。非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準任意進入探傷室。
5.2認真檢查工具和設備,設備的接地、接零必須可靠,電源、水源應保持正常。
5.3上船或在車間內作業時,必須用紅、白相間的安全繩或紅、白旗劃出警戒區域,并在通道口掛上警示牌,夜間作業時警戒區域周圍應掛上標志燈。工作前要仔細檢查上下左右的情況,待其他人員全部撤離后方可開始作業。工作時必須指派專人巡回檢查,以防他人誤入警戒區內。
5.4在控制*光機的曝光條件時,必須嚴格遵守設備操作規程。
5.5在進行著色探傷時,應妥善保管好各種有機試劑。要防止化學試劑溢入水中,流入下水道。著色探傷室內嚴禁煙火。要保持室內空氣暢通。
5.6進行各種探傷作業時,工作場所的局部照明必須采用36伏或36伏以下安全電壓。
5.7探傷作業所使用的各種放射源,應有專人負責,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儲存和領用,并作好詳細的書面記錄。無關人員嚴禁進入儲存室。
5.8探傷儀器若發生故障,應通知檢修人員進行修理,不得擅自拆裝。
篇2:船體鋼結構件加工作業安環操作須知
1?放樣下料工
1.1下料前應檢查鋼板、型鋼或半制品件等是否安放穩妥,鋼材翻身或搬動時要注意鋼板的快口、尖角,動作應協調。
1.2鋼板上,如有油脂、冰、霜等,必須加以清除,防止滑跌。
1.3下料時應注意行車、吊車的動態,吊物接近人時要及時避讓。禁止在吊物下工作。
1.4敲榔頭的手不得戴手套。
1.5激光劃線的儀器設備應有專人負責保管。在工作前應檢查電線的絕緣及儀器設備狀況,確認正常,方可操作。
1.6激光儀器的支架必須安設穩妥,并清除影響安全的障礙物。
1.7使用竹梯時,梯腳要用橡皮包扎防滑,放置在堅固的支持物上,梯子與地面的夾角應為70°±5°;頂端必須扎牢或梯腳有人扶住。不得使用缺檔、損壞、霉蛀的竹梯。
1.8工作完畢,應收歸好工具,及時清理場地,保持環境整潔。
1.9油回絲布應放在含油垃圾箱內,空香蕉水瓶、空油漆桶應集中回收,統一處理。
2?冷加工
2.1嚴格遵守各種加工設備操作規程。使用剪板機、滾床、油壓機、肋骨冷彎機、折邊機等各種機械設備時,應先檢查各部件是否完好,運轉是否正常。安全裝置是否齊全,確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進行操作。
2.2機械設備發生故障或損壞,應及時修理,排除故障,嚴禁帶病運轉。
2.3各種機械設備應在規定的負荷范圍內使用,嚴禁超負荷工作。
2.4多人同時操作,應有一人負責指揮。操作人員必須集中思想,注意協調配合。
2.5使用各榔頭時應先檢查榔頭柄是否牢固。敲榔頭時不準戴手套。應注意榔頭甩落范圍的狀態,榔頭甩落對面不準站人。
2.6使用電動葫蘆時,物件應鉤扎牢靠,吊放平穩,物件堆放要整齊,不得堆放過高。
2.7邊角余料及廢料等雜物應及時清除,保持工作場地環境整潔。油回絲布應放在含油垃圾箱內,廢油應集中回收,統一處理。
2.8工作完畢或中途停車應切斷電源,機械設備開關箱應鎖好,防止他人亂動、亂用。
3?裝配工
3.1工作前認真檢查工具、設備、腳手板和作業場地環境等,確認正常,方可開始工作。
3.2氧乙炔皮帶接頭、割炬的氧乙炔皮帶接頭處、快速接頭處,必須用卡箍或鐵絲緊固,并經常加以檢查,發現漏氣應及時排除。
3.3電焊皮帶應經常檢查,發現漏電應及時排除。工作完畢應及時關閉焊機電源閘刀。
3.4氧氣匯流排的快速接口嚴禁沾上油脂,嚴禁沾有油脂的手(或戴著的手套)接觸快速接口。
3.5割余量、吊環、加強材等操作時,要注意下面的人員,不得任其墜落或亂丟、亂拋等冒險操作。
3.6凡在狹小艙室、箱柜、容器等處工作,應保持良好通風,使用相應的低壓照明燈。必須執行雙人監護制度,監護人員應認真執行監護任務,不得擅離崗位。人離開狹小艙室、箱柜、容器時,必須將割刀皮帶隨身帶出。在平臺上操作時,割炬不準放在平臺孔內。下班后應將氣源關閉,拆除風表、皮帶,并要妥善保管。
3.7禁止將割炬的火焰作照明或取暖用,禁止將氧氣作為通風氣源、禁止將氧氣接入風動砂輪機、禁止將氧氣對著人體吹。
3.8使用割炬,如遇回火、皮帶起火燃燒時,應迅速將后面的一段皮帶絞緊,截斷氣源使之滅火。
3.9立體施工,上下層作業要叉開。上層施工者應把工具等物件放置平穩,防止墜落傷人。上層有人作業,下層作業人員注意避讓。
3.10操作時,鐵馬要焊牢,防止鐵楔或鐵馬彈出或墜落傷人。使用鐵楔時手指應拿在鐵楔兩側,以免壓傷手指。
3.11使用花籃螺絲和拉撐時,腳步要立穩,人應站在側面操作;千斤頂、手拉葫蘆使用時,生根要牢固,不準兩人或多人硬撳、硬拉,不準超負荷使用。
3.12工作時應注意吊物件運動方向。當吊運物件接近時,應主動避讓。
3.13使用竹梯時,梯腳要用橡皮包扎防滑,放置在堅固的支持物上,梯子與地面的夾角應為70°±5°。頂端必須扎牢或梯腳有人扶持。不準使用缺檔、損壞、霉蛀的竹梯。攀爬扶梯時,應雙手抓牢扶梯,不得持物。
3.14分段制作時,應盡可能先安裝好產品扶梯。對艙口、梯口、人孔等洞孔應及時配好安全欄桿或防護蓋。
3.15腳手板上不應堆放超面積、超負荷物件,工具、物件應放置穩妥,工作完畢應及時清除腳手板上的工具、余料及雜物。
3.16吊裝鋼板、構件等物件時,靠山馬、斜撐應焊牢,并應敲去焊渣加以檢查標識。
3.17分段的吊環及其加強部分,應按技術部門提出的位置安裝。電焊應燒包角焊,并敲掉焊渣,檢查焊接質量。
3.18分段制造結束后,在吊運或翻身前應作一次認真檢查,要固定好活動物件并清除掉雜物。
3.19分段在船臺就位安裝時,站立位置要留有安全回轉余地,不要停留在死角處。
3.20在油艙油柜、涂裝作業區附近及禁止明火作業的部位,嚴禁擅自動火。
3.21嚴格執行明火作業“十不焊割”規定。
4?火工
4.1工作前應認真檢查所用的工具、設備和工作環境,確認正常,方可操作。
4.2火工龍頭的氧氣、乙炔皮帶接頭須用喉箍緊固,并經常檢查,發現漏氣應及時排除。
4.3氧氣瓶嚴禁沾上油脂,嚴禁用沾有油脂的手套、扳手接觸氣瓶。氧氣瓶凍結時,切不可用火烘烤,應用熱水或蒸汽解凍。
4.4禁止火工龍頭的火焰作用照明或取暖,禁止將氧氣作為通風氣源。
4.5使用火工龍頭,如遇回火、皮帶起火燃燒時,應迅速將后段皮帶絞緊,截斷氣源使之滅火。
4.6氧氣及乙炔氣瓶內的氣體不能用完,必須留有剩余壓力,嚴防乙炔氣倒灌至氧氣皮帶和氧氣瓶內,引起爆炸。
4.7敲榔頭的手不得戴手套。敲擊時應注意上下、前后、左右,由輕而重,腳應立穩,以免滑跌和榔頭脫手傷人。
4.8敲打橫榔頭時,應注意四周環境,對面不準有人;襯榔頭的人,應站在另一側面;與四周的人和物件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4.9凡在狹小艙室或箱柜、容器等處工作,應保持良好通風,使用低壓照明燈,執行雙人監護制度;離開狹小艙室或箱柜、容器時,必須隨身帶出火工龍頭;在平臺上操作時,火工龍頭不準放在平臺孔洞內。下班后應將氣源關閉,并拆除風表皮帶,妥善保管。
4.10嚴格做到“三不烘”:嚴重缺氧不烘,無照明設備不烘,四周有易燃物品不烘。
4.11遵守明火作業“十不焊割”規定。
4.12立體施工,上下層作業要叉開。上層作業應把工具等物件放置平穩,防止墜落傷人,下層施工者注意避讓。
4.13攀爬扶梯時應雙手抓牢扶梯,不得手持器物,禁止將皮帶背在身上登高或作業。
4.14工作完畢清理作業環境,檢查消除殘余火種,關閉電、氣源。
5?無損探傷工
5.1工作前,應指定操作負責人。操作人員必須集中思想,嚴守職責,互相協調,密切配合,不得擅自離崗。非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準任意進入探傷室。
5.2認真檢查工具和設備,設備的接地、接零必須可靠,電源、水源應保持正常。
5.3上船或在車間內作業時,必須用紅、白相間的安全繩或紅、白旗劃出警戒區域,并在通道口掛上警示牌,夜間作業時警戒區域周圍應掛上標志燈。工作前要仔細檢查上下左右的情況,待其他人員全部撤離后方可開始作業。工作時必須指派專人巡回檢查,以防他人誤入警戒區內。
5.4在控制*光機的曝光條件時,必須嚴格遵守設備操作規程。
5.5在進行著色探傷時,應妥善保管好各種有機試劑。要防止化學試劑溢入水中,流入下水道。著色探傷室內嚴禁煙火。要保持室內空氣暢通。
5.6進行各種探傷作業時,工作場所的局部照明必須采用36伏或36伏以下安全電壓。
5.7探傷作業所使用的各種放射源,應有專人負責,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儲存和領用,并作好詳細的書面記錄。無關人員嚴禁進入儲存室。
5.8探傷儀器若發生故障,應通知檢修人員進行修理,不得擅自拆裝。
篇3:鋼結構工程施工合同書
鋼結構工程施工合同書
發包人(全稱):
承包人(全稱):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雙方就本建設工程施工項協商一致,訂立本合同。
第一條 工程名稱
工程名稱:
工程地點:
第二條 工程承包范圍
第三條 合同工期加工制作日期:從收到發包人撥付的工程全額預付款次日起至年____月____日, 總日歷天數:____日歷天; 工程安裝日期:從發包人發出書面開工令且工程具備施工條件之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總日歷天數____日歷天。
第四條 質量標準
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執行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 工程質量滿足上述規范標準規定的合格工程質量要求。
第五條 合同價款與支付
一、合同價款:
二、工程量增加:
1、工程施工期間若發生設計變更或發包人追加工程量,在施工前發包人與承包人就發生原因、追加金額協商一致并以書面形式確認;
2、追加的合同價款與工程款同期支付。
三、付款方式
1、合同簽訂之日起三日內,發包人撥付合同總價款的30%,作為材料預付款;
2、 材料進場之日起三日內,發包人撥付合同總價款的40%
3、竣工經驗收合格之日起三日內,發包人撥付至工程總造價(含工程量增加)的95%
4、留5%作工程質保金,保修期(工程竣工之日起壹年)滿十四日內付清。
第六條 發包人工作
(1)發包人辦理三通一平,使施工場地完全具備施工條件;將施工所用水、電從施工場地外接至施工現場半徑30米內,并承擔承包人施工發生的全部水電費;
(2)確定水準點與座標控制點,以書面形式交給承包人,進行現場交驗;
(3)辦理施工許可證及其他施工所需證件、批件及其他申請批準手續;
(4)發包人按合同約定時間按時向承包人撥付足額工程款。
第七條 承包人工作
(1)根據合同約定時間完成施工項目。工程質量應當達到協議書約定的質量標準;
(2)向發包人提供工程進度計劃及相應進度統計報表;
(3)做好施工場地地下管線和鄰近建筑物、構筑物的保護工作;
(4)遵守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對施工場地交通、施工噪音以及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等的管理規定,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并以書面形式通知發包人,發包人承擔由此發生的費用。
第八條 工期順延
因以下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誤,工期按實順延。
1、發包人未能協調準備好開工條件;
2、發包人未能按約定日期支付工程預付款,進度款,致使施工不能正常進行;
3、設計變更和工程量增加;
4、一周內非承包人原因造成停電或累計超過8小時;
5、不可抗力因素。
第九條安全責任
1、承包人應遵守工程建設安全生產有關管理規定,嚴格按安全標準組織施工,并隨時接受行業安全檢查人員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消除事故隱患。由于承包人安全措施不力造成事故的責任和因此發生的費用,由承包人承擔。
2、發包人應對其在施工場地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對他們的安全負責。發包人不得要求承包人違反安全管理的規定進行施工。因發包人原因導致的安全事故,由發包人承擔相應責任及發生的費用。
第十條 工程竣工
1、承包人必須按照合同書約定的竣工日期或發包方同意順延的工期竣工;
2、因承包人原因不能按照合同書約定的竣工日期或發包方同意順延的工期竣工,承包人承擔違約責任。
3、發包人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竣工驗收通知后3天內不組織驗收或驗收后3天內不提出意見視為竣工驗收報告已被認可。
4、工程未經驗收或竣工驗收未通過后,發包人不得使用,發包人強行使用時,由此造成的質量問題及其他問題由發包人承擔責任。
第十一條 違約責任
1、因承包人原因導致工程質量達不到約定的質量標準,承包人承擔返工或采取加固措施發生的全部費用;
2、因承包方原因導致延誤工期,按工程總造價的萬分之三/天賠償發包人;
3、發包人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進度款),雙方又未達成延期付款協議,導致施工無法進行,承包人可停止施工,由發包人承擔違約責任并按工程總造價的萬分之三/天賠償承包人;
4、若發生本合同未約定事項,參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GF―1999―0201)通用條款協商解決;
5、若雙方就經濟糾紛協商不成,可依法向起訴方住所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二條 合同生效
合同訂立時間:__ 年__ _ 月__ ___ 日
合同訂立地點:____發包人辦公室_______
本合同雙方約定 簽字、蓋章后生效。
本合同一式四份,簽字蓋章有效。
發 包 人:(簽字、蓋章):
承 包 人:(簽字、蓋章)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電話: 電話:
傳真: 傳真:
郵箱: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