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健康與安全防護措施

職業健康與安全防護措施

2024-07-22 閱讀 6910

1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文件有關要求,嚴格執行國家、鐵道部及地方政府有關勞動保護的法律、法規、規定,確保施工人員合法權益得到保證、健康得到保障。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圖”見下頁。

3安全保障措施

3.1人員的勞動保護措施

3.1.1防塵措施

施工現場采取防塵、降塵措施。

施工前對必須接觸防塵操作的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及必要的防護知識培訓,配備口罩、耳罩、防塵眼鏡等防護用品。

對接觸粉塵的勞動者進行一次塵肺病普查;

對有活動性肺結核、嚴重慢性呼吸道疾病、顯著影響肺功能的肺部疾患、嚴重的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嚴禁從事接觸粉塵工作。

3.1.2防毒措施

對有毒原材料、半成品等采取嚴格控制保管措施,嚴格執行領取登記制度,杜絕有毒物質向外流放、擴散。

施工前對必須接觸有毒操作施工及保管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及必要的防護知識培訓。

為接觸有毒操作的人員配備防止毒物揮發的防毒面罩、防護手套等防護用品以及緊急救助藥品,并確保操作人員會正確使用。

對接觸有毒操作的施工人員或把保管人員每月進行一次專項體檢,最大限度地減小危害。

一旦發現中毒現象,立即隔離相關人員送往醫院,并且展開原因調查,采取相應措施將危害減至最小。

3.1.3防噪音措施

施工前對必須接觸超限值噪音操作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及必要的防護知識培訓;為接觸超限值噪聲操作施工人員配備耳塞、減震手套等防護用品;接觸噪聲操作人員采取輪換工作制度,3小時輪換作業。線路兩側對超標的噪聲敏感建筑物,區別不用情況,分別采取拆遷、改變建筑物使用功能、設置隔音屏障、安裝通風隔聲窗等控制環境噪聲污染措施,確保達到相應環境功能區要求。對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段及遠期肯能超標的敏感目標實時監測,并及時增補和完善防治噪聲污染措施。

選用低噪聲施工機械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防治噪聲擾民。采取灑水、覆蓋等措施,防治施工揚塵對附近敏感點的影響。

3.1.4通風措施

職工宿舍保證良好的通風,除食堂以外任何房間嚴禁使用煤氣設備,冬季取暖有條件時采用集中供暖,條件不能達到時控制使用燃煤取暖或煤氣取暖時間。

3.1.5照明措施

施工區設置良好的照明設備,進行夜間施工時必須保證充足的照明條件;職工宿舍內有良好的照明設施,保證施工人員生活夜間照明供應;配備必要的發電裝置,保證施工過程中緊急情況下的照明供應需要。

3.1.6防寒、降溫措施

生活及生產房屋均采用保暖性能好的磚瓦房屋,臨時房屋要搭設牢固,四周用細鋼筋固定在地錨上防風。

在冬季給生活辦公房屋供暖,臨時房屋周圍建立第二道防風紡沙線。采用彩鋼板圍墻式隔離、封閉、維護,彩鋼板均采用鐵絲連接成墻,有效預防風沙。

冬季施工要配備必須的防凍設施和勞動保護用品。日防寒服、防寒手套。

夏季炎熱天氣適當調整施工時間,避開高溫,防止中暑情況發生;室外高溫天氣施工配備草帽等遮陽物品;為高溫條件下施工人員保證足夠的飲水供應,提供清涼的飲品。

3.1.7飲食衛生

食品采購、加工人員經食品衛生部門培訓合格,持證上崗,掌握食品的優劣標準,保證衛生。

食品儲存有專用庫房,主、副食庫分開。儲藏糧食的容器離地面30cm以上,距墻20cm;副食品分類存放在副食架上,炊、食、飲用具定期消毒。

廚房食品衛生監督和管理,防止食物和發生腸道傳染疾病。飲食從業人員定期體檢,傳染病患者或病原攜帶者立即調離工作崗位。保持清潔、干燥、通風、涼爽、無蠅、無鼠,貯存室安裝防鼠板。

3.1.8施工生活區的衛生管理

宿舍內定期消毒,滅蚊、滅蠅、滅鼠和殺死其他蟲媒,防止傳播疾病;生活區保持干凈、整潔,并定期消毒,殺滅病媒生物;各駐地擺放封閉式垃圾桶,定期用垃圾運輸車運至環保部門制定地點統一處理,嚴禁隨地丟棄生活垃圾。

施工人員培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減少發病,保障健康。

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在施工工地和生活區創造清潔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

3.1.9健康教育

在進駐工地前,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健康教育,開設進點職工健康教育課,使每個人都了解施工環境內的地理、氣候特點,熟悉傳染病、流行性疾病的特點及預防措施,積極宣傳防寒保暖、防紫外線和各項活動時的衛生要求,掌握適應性鍛煉的方法。

在施工期間,通過適當的問題活動,緩解工作中的緊張情緒,疲勞、單調等對心理情緒的不良影響,做好心理衛生工作。

醫療檢查衛生防疫保障措施

施工作業隊內部建立自救和互救組,在項目經理部與施工作業隊、項目經濟部與當地醫療機構之間建立衛生信息溝通機制。

通過建立高效快捷的勞動衛生和醫療保障網絡,以便及時掌握管轄范圍內每一個職工的健康情況,建立健康檔案。

加強飲用水源管理,保證飲用水衛生。若飲用水不合格,采取治理措施,重復檢驗合格后才能飲用。

3.2作業人員預防措施

對在有危害健康的氣體或者粉塵的場所操作的工人,將提供適用的口罩、防護眼鏡和防毒面具等;

對在有噪聲、強光、輔射熱的飛濺火花、碎片、刨屑的場所操作的工人,分別提供護耳器、防護眼鏡、面具和帽盔等;

對電氣操作工人,應提供絕緣靴、絕緣手套等;

對經常在露天工作的工人,應提供防曬、防雨的用具;

3.3工作場所預防措施

針對有害氣體和粉塵濃度,采取合理通風方案,控制有害氣體和粉塵濃度不超過國家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

噪聲不得超過最高分貝數。

易燃易爆和有害有毒等危險作業場所將設置相應的防護措施、報警裝置、通訊裝置、安全標注以及在緊急情況下進行搶救和安全疏散的設備;易燃易爆物質倉庫必須符合防爆要求。

3.4體檢制度和健康檔案

我們隊所有上場人員進行嚴格體檢,包括工前、工中、工后體檢,并對工作人員建立健康檔案,實行全程動態健康監護。

3.4.1上場前體檢

嚴格執行鐵路工作人員健康體檢規定,組織施工人員進行上場前體檢,建立健康檔案,篩選合格的施工人員。

3.4.2健康檔案

對施工人員體檢分工前、工中、工后體檢。對工前體檢合格的人員,建立健康檔案,確定健康監護觀察指標,在工作期間進行全程健康監護,工中、工后體檢按健康監護要求進行認真記錄,以便隨訪觀察。每次體檢都派有經驗的衛生人員進行,體檢側重于心管、呼吸、血液、神經體統,對體檢規定項目要全面、準確地填寫。

篇2:職業健康安全防護用品制度

1.目的與范圍

為保證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特制訂本規定;本規定適用于本公司的勞動保護和勞保用品的管理。

2.職責

2.1總經辦負責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的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與管理;

2.2總經辦安全管理人員和生產管理部負責監督檢查勞防用品管理制度貫徹和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

2.3各有關部門須嚴格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的防護用品的要求佩戴實施。

3工作程序

3.1基本原則

3.1.1為防止各種職業中毒、外傷等涉及職業健康安全而配發給員工使用的各種用品統稱為勞動保護用品。各種勞防用品是保護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項輔助措施,應與生產福利待遇區分開來。

3.1.2各種勞防用品是根據各工種的崗位特點和條件而相應確定。凡屬于保護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的防護用品,公司嚴格按相關政府規定要求發放。

3.1.3各種勞保用品發放標準依照公司規定,結合崗位與生產作業條件的實際情況而制定。隨著操作條件的改變而不斷調整。

3.1.4凡上崗操作的員工必須配備防護用品,并按規定穿戴。

3.2管理辦法

3.2.1勞保用品的發放標準的制定

3.2.2各辦公室、事業部、制品部根據崗位安全操作需要,由各主管填寫“崗位操作勞保用品申報單”,經總經辦審核后,按標準發放。(發放標準見附表)

3.2.3勞保用品發放標準原則上每年審核,調整一次,以使發放標準符合實際性。

3.2.4勞保用品的發放標準一經批準后,公司全體員工原則上不得額外領取勞保用品。如有領用的,按勞保用品的實際價格,由領用人承擔。特殊情況,必須有總經辦批準的“崗位操作勞保用品申報單”才能領用。

3.3勞保用品的采購

3.3.1倉庫管理員于每月30日前,根據倉庫庫存情況和勞保用品發放標準編制勞保用品采購單,經總經辦批準后交采購部采購。(所有物品統一在麥德龍采購)

3.3.2采購部根據采購單于每月5日之前,將所需的勞保用品采購入庫。

3.4勞保用品的發放

3.4.1各部門負責人每月必須嚴格按各崗位人員填寫登記表上報總經辦。

3.4.2倉庫管理員于每月8日,通知各部門主管開領料單領用勞保用品。

3.4.3倉庫管理員必須嚴格按勞保用品的發放標準進行發放。

3.4.4倉庫管理員每次發放完勞保用品后,必須在勞保用品登記簿上做好發放臺帳,以備核查。

3.5勞保用品使用管理規定

3.5.1發放給員工個人的防護用品,員工在生產操作過程中必須按要求正確使用。

3.5.2經常接觸粉塵、化學品的員工工作時必須戴好防毒、防塵口罩。

3.5.3特殊工種在工作時必須嚴格按要求穿戴好相應的防護用品。

3.5.4對于要穿防護鞋的工種,各事業部、制品部主管填寫申報單交總經辦,經審核批準后由總經辦統一購買并備案發放。防護鞋每6個月更換一次。

篇3: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以下簡稱“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管理,保障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保證員工的安全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以及《重慶建設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設備管理、使用、維護要求及考評細則》的相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防護設備設施主要包括:

1.機械設備設施上各種完全固定、半固定密閉罩;

2.機械或電氣的各種屏障及聯鎖裝置;

3.各種自動或半自動給料、出料裝置;

4.各種手限制裝置、手脫開裝置;

5.自動或手動緊急停車裝置;

6.各類限制導致危險行程及過載保護裝置;

7.各種防止誤動作或誤操作裝置;

8.警告或警報裝置;

9.各作業場所的安全監控、通風、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除塵、防毒、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和安全隔離裝置;

10.工業梯臺的護欄、護籠;

11.各種防滑、防倒及防垮塌裝置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重慶建設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其他合資合作企業可參照執行。

第二章職責

第四條環境安全保障部負責公司各類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安全監管工作,并將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管理納入日常安全監督檢查和考核范疇。

第五條各使用部門負責使用范圍內的各種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日常管理、維護。

第六條設備保全處(生產類設備設施)負責全面維護公司的各類安全防護設備,保障其安全穩定運行;負責組織對各類安全防護設備設施裝置的評審、驗收工作,并負責日常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第五條

第六條控制內容

1.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是改善勞動條件、降低勞動強度、避免或減少職業危害和預防安全事故的技術措施或裝備,各單位要建立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認真做好日常的管理、使用和維護。

2.各類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應符合國家規定標準要求。

3.環境安全保障部(非生產類設備設施)和制造部設備保全處(生產類設備設施)負責對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全面管理,并建立完整的資料和檔案。對有特殊要求的防護設施,必須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或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維修、校驗記錄。

4.設備保全處(生產設備)負責各類安全附件、壓力表計等特種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定期送驗,并保管有關定期檢驗報告,保證其在有效期內使用。

4.5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備品、備件等,采購部必須及時供應、并保證質量。

4.6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大修,必須列入公司年度維修預算項目,由經營計劃部組織實施。

4.7各使用部門對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必須加強日常管理,對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養,保證其正常行。

4.8各部門和職工必須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出現問題時,必須及時報告或處理。

4.9安全防護設備設施不準隨意棄置不用、拆除、挪用。因檢修拆除的,檢修完畢后必須立即恢復;確認為有必要拆除安全裝置及設施時,需經環境安全保障部(非生產設備)和制造部設備保全處(生產設備)審定同意后方可拆除。

4.10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需要報廢的,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說明情況,報經環境安全保障部(非生產設備)和制造部設備保全處(生產設備)鑒定后,提出書面意見,報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