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施工及生產區設施搭建要求
1材料庫房1.1庫房位置:必須避開施工危險區,避免中途搬遷,離主要施工部位較近,周邊空地較大、交通便利的地點。1.2房屋搭造要求:充分考慮高峰期存放的容量,充分考慮各類材料存放的不同特點及要求,必須做到堅固、防雨、防潮、通風、隔熱、防火、防盜等基本要求。1.3材料庫應開設2m以上的高窗,門寬1.4m以上,門朝外開,在材料室的隔壁位置設置一間庫管員夜間的值班室或守衛人員的守衛室。1.4庫房室內必須安放牢固的貨架及貨柜。2周轉材料存放場:在庫房室外周邊空地,采用鋼管和板材圍欄足夠面積的露天材料的堆場以便鋼管、木材及其它回收材料的存放和維修。3配電室:必須采用防火阻燃材料,按照配電室的特定要求進行建造;必須由電工專門管理。4機電維修間:必須采用阻燃材料建造,用電插座開關箱必須規范安裝,機具安裝和使用均必須符合規范的要求。5氣焊、電焊小件制作間:必須采用防火阻燃材料建造,氧氣、乙炔必須分開,用磚砌筑房屋,并與制作間相距5m以上距離,氧氣、乙炔房內應安裝氣瓶立放的支架,加工操作間應作成三面圍擋的墻體。6鋼筋加工房:必須按照鋼筋加工的工藝流程,搭設加工棚,在合適的位置間隔工具室;搭設規范的機具工作臺;設置足夠面積的鋼筋原材料、加工成品料、邊角余料及廢料的堆場。7木作加工房:必須采用防火阻燃材料建造;必須設置一間工具室;必須設置足夠面積的原料堆場以及廢料堆場,木作機具必須按照有關規范要求安裝。8混凝土攪拌場8.1攪拌場應遠離其它臨設位置。必須繪制平面圖。8.2整個場地包括砂石料場必須澆混凝土硬化,車道位置必須堅實耐壓。8.3必須設置排水、排漿、沉渣池等設施。8.4攪拌機的安裝必須在設備員的指導之下進行,安裝完畢后,必須經過設備員檢查合格后方準使用。8.5水泥庫:房屋必須牢固、防雨、防潮、房屋應當開設高窗,開設兩道1.4m寬,2.2m高的大門。周邊排水必須暢通。8.6砂、石料場的周邊及中間必須修建墻體圍擋。8.7混凝土塊養護房:在攪拌場合適的位置,按照混凝土養護室特定的要求建造。9標識和標牌的設置:在大門口的入口、車道邊、叉路口、人行通道口、各類臨設位置、材料堆場、施工區域、有危險的部位等,均應張掛相應的名稱標識及安全警示標牌。10施工現場材料擺放的要求10.1擺放地點:安全可靠,對材料沒有危害,不占道10.2擺放形式:根據不同的材料分類、分規格,擺放得成方、成垛、成堆;一頭齊、一條線、一般高。10.3擺放保護:根據不同材料的特性及要求,應對材料進行相應的防護,諸如:防雨、防潮、防曬、防風、防凍等一般措施;對于某些特殊情況,還要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例如:大型模板及高大的材料擺放后,必須加上臨時支撐或其它加固措施,防止傾斜翻倒;堆碼砌塊地面必須平整,高度不準超過2m;擺放鋼筋、帶釘木枋、板子以及其它尖銳、鋒利有刺割危險的材料,應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采用紅色布帶或三角旗帶拉警戒線軟圍護,或采用鋼管及木料等硬質材料搭設圍欄進行硬圍護;有夜間行人或作業的情況時,還應安裝照明以及紅色警示燈。11施工現場文明行為的基本要求:11.1不準赤膊、穿短褲、穿裙子、穿拖鞋和高跟鞋進入現場。11.2不準帶小孩進入現場11.3不準在生產區住宿、就餐和飲酒11.4不準在材料庫、油品庫、氧氣和乙炔庫及作業區域、木工棚及木制品區域、其它易燃、易爆場所抽煙11.5不準擅自動火11.6不準亂扔、亂倒垃圾以及揚塵污染工地11.7不準隨地大小便11.7不準嬉戲、打鬧和斗毆11.9不準高空拋物和傾倒渣物11.10不準擅自拆除和損壞安全文明設施11.11不準因自己的施工而隨意損壞或污染其它成品或半成品11.12不準亂堆、亂放施工材料,工作完畢以及每天下班時必須整理和清掃自己的工作場地,做到工完場清
篇2:勞動衛生作業環境評價—生產區域地面狀態
1.設置目的
生產區域地面平坦,整潔是確保物料流轉,人員通行和操作安全的必備條件。
2.適用范圍
凡屬生產車間和輔助生產車間的作業場所均為評價范圍。
3.查證方法
3.1評價時以廠房的一跨或一個工作間為一個計數單位。
3.2人行道、車行道和寬度要符合規定的要求(“人行道”指為生產操作所需的工位,如開斷電源、檢修或調整工作位置時,操作者必須經過的地方。“車行道”指電瓶車、手推車等需進出的地方)。
3.3在生產區域內生產而設置的深>0.2m,寬>0.1m的坑、壕、池應有可靠的防護欄或蓋板,夜間應有照明。
3.4作業場所工業垃圾、廢油、廢水及廢物應及時清理干凈,以避免人員通行或操作時滑跌造成事故。任何一個工位的工業垃圾不應超過一個班次的發生量。一處的廢油,廢水,漫漬面積應小于1平方米。
3.5車間人行道及其他地面應平坦、無絆腳物。“平坦”指無臺階和高差小于5厘米的凹凸地面。“絆腳物”指埋于地下而突出地面2厘米以上管、線、零年等非浮放物品。由于工作(生產)需要暫時突出的物件,應設醒目的標志。
3.6在車間內搭建的平頂房屋頂上堆物,作業或作為通道的,房頂應有足夠的安全強度和防護欄桿,并參照作業平臺進行評價。
4.計分方法
本項目分值為10分。
4.1人行道、車行道都符合要求給2分。任意一處不符要求扣1分,兩項中各有一處不符合要求或一項中有二處不符合要求則該條款不得分。
4.2坑、壕、池有任意一處不符要求扣1分。車間內小屋平頂護欄不符要求,則該條款不得分。
4.3現場廢油、廢水浸漬面積超過1平方米;工業垃圾在任何一個工位如超過一個班次發生量;在安全通道上或生產區域多點散布廢物;廢物無容器集裝或堆放在非指定地點。存在上述任何一條,則該條款不得分。
4.4在現場任何一處發現有絆腳物或空地凹凸不平,則該條款不得分。
4.5計分方法:將各考核點的得分取平均值為實得分。
救助站制度
篇3:生產區域觸電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特征
公司全廠設備涉及500KV、220KV、20-35KV、10KV及以下四個電壓等級。凡在其間進行檢修維護、巡檢、操作均有可能由于觸電引起不當的人身傷亡。
2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組織體系
當觸電人身傷亡事故發生后,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即宣告成立。
?總指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紀檢書記、工會主席?
成?員:副總工程師及各部門行政正職。
2.2指揮機構及職責
2.2.1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即是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主要職責:
(1)貫徹國家、國家電網公司有關應急救援與處理的法規、規程規定,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和定期修訂觸電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
(2)接受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大唐山西分公司和地方政府應急指揮部的領導,并在必要時請求應急援助。
(3)統一領導公司觸電人身傷亡事故應急工作,研究部署各項應急工作措施。
(4)決定啟動、結束觸電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5)負責新聞發布,發生可能產生社會影響的重大敏感事件或涉外事件,要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相關部門。
2.2.2應急救援辦公室及職責
主任:安監部部長
成員:安監部、策劃部、發電部、機務部、儀電部、燃料部、供應部、環保部、行政部、計財部、企化部有關人員
主要職責:
(1)及時了解觸電人身傷亡事故、影響以及搶救情況。根據事故情況,提請應急指揮部決定啟動、結束觸電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
(2)落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達的指令,協調搞好人員搶救的各項工作。
(3)負責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系、匯報。
(4)負責集團公司人身傷亡事故預防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組織制定有關計劃、措施、預案以及協調、監督、檢查等。
(5)組織應急演練,進行應急工作總結。
2.2.3應急工作組及職責
(1)管理組
組長:安監部部長
成員:安監部、策劃部、行政部、供應部有關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預防、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善后處理綜合協調及車輛安排、物資供應等后勤保障綜合協調工作。
(2)技術保障組
組長:策劃部經理
成員:策劃部、發電部、儀電部、機務部、環保部有關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處理與事故調查技術支持。
(3)安全保衛警戒組
組長:安監部部長
成員:保安隊員
主要職責:負責應急工作人員安全保衛安排及事故現場人員疏散等公共安全工作。
(4)救護后勤保障組
組長:行政部經理
成員:急救站醫務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情況下的人員緊急救護及相關協調工作。
3應急處置
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生產區域觸電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迅速采取措施使觸電人員脫離電源,并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值長(電話:)、衛生站(電話:120),值長應及時報告值班領導、安監部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相應啟動應急預案。
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脫離電源
當發生人身觸電后,首先要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現場急救人員不準用手直接拉觸電者,以防急救人員觸電。為了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急救人員應根據現場條件果斷的采取適當的方法和措施。脫離電源的方法和措施有以下幾種:
3.2.1.1低壓觸電脫離電源
?1)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座,應立即拉開開關或拔出插頭,斷開電源。但應注意到拉線開關或墻壁開關等只控制一根線的開關,有可能因安裝問題只能切斷中性線而沒有斷開電源的相線;
2)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沒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座(頭),可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切斷電線,斷開電源;
3)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皮帶、木板、木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4)如果觸電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沒有緊纏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電源。但因觸電者的身體是帶電的,其鞋的絕緣也可能遭到破壞,救護人不得接觸觸電者的皮膚,也不能抓他的鞋;
5)若觸電發生在低壓帶電的架空線路上或配電臺架、進戶線上,對可立即切斷電源的,則應迅速斷開電源,救護者迅速登桿或登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觸電、防墜落安全措施,用帶有絕緣膠柄的鋼絲鉗、絕緣物體或干燥不導電物體等工具將觸電者脫離電源。
3.2.1.2高壓觸電脫離電源
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2)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電源開關或熔斷器;
3)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注意拋擲金屬線之前,應先將金屬線的一端固定可靠接地,然后另一端系上重物拋擲,注意拋擲的一端不可觸及觸電者和其他人。另外,拋擲者拋出線后,要迅速離開接地的金屬線8米以外或雙腿并攏站立,防止跨步電壓傷人。在拋擲短路線時,應注意防止電弧傷人或斷線危及人員安全。
3.2.2現場急救處理
3.2.2.1觸電者神志清醒、有意識,心臟跳動,但呼吸急促、面色蒼白,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此時不能用心肺復蘇法搶救,應將觸電者抬到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地方躺下,安靜休息1~2小時,讓他慢慢恢復正常。天涼時要注意保溫,并隨時觀察呼吸、脈搏變化;
3.2.2.2觸電者神志不清,判斷意識無,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極微弱時,應立即用仰頭抬頦法,使氣道開放,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此時切記不能對觸電者施行心臟按壓。如此時不及時用人工呼吸法搶救,觸電者將會因缺氧過久而引起心跳停止;
3.2.2.3觸電者神志喪失,判定意識無,心跳停止,但有極微弱的呼吸時,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法搶救。不能認為尚有微弱呼吸,只需做胸外按壓,因為這種微弱呼吸已起不到人體需要的氧交換作用,如不及時人工呼吸即會發生死亡,若能立即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按壓,就能搶救成功;
3.2.2.4觸電者心跳、呼吸停止時,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法搶救,不得延誤或中斷;
3.2.2.5觸電者和雷擊傷者心跳、呼吸停止,并伴有其他外傷時,應先迅速進行心肺復蘇急救,然后再處理外傷;
3.2.2.6發現桿塔上或高處有人觸電,要爭取時間及早在桿塔上或高處開始搶救。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迅速將傷員扶臥在救護人的安全帶上(或在適當地方躺平),然后根據傷者的意識、呼吸及頸動脈搏動情況來進行前(1)~(5)項不同方式的急救。應提醒的是高處搶救觸電者,迅速判斷其意識和呼吸是否存在是十分重要的。若呼吸已停止,開放氣道后立即口對口(鼻)吹氣2次,再測試頸動脈,如有搏動,則每5s繼續吹氣1次;若頸動脈無搏動,可用空心拳頭叩擊心前區2次,促使心臟復跳。若需將傷員送至地面搶救,應再口對口(鼻)吹氣4次,然后立即用繩索迅速放至地面,并繼續按心肺復蘇法堅持搶救;
3.2.2.7觸電者衣服被電弧光引燃時,應迅速撲滅其身上的火源,著火者切忌跑動,方法可利用衣服、被子、濕毛巾等撲火,必要時可就地躺下翻滾,使火撲滅。
3.3報警電話及救援單位聯絡方式
公司值班電話:
值長電話:
公司衛生站值班電話
公司領導、中層干部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
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
4注意事項
報警與救援單位聯系須明確的內容:
(1)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2)事故單位名稱;
(3)事故現場具體位置和搶救路線;
(4)受傷人員數量和部位;
(5)簡要事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