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腳手架搭建安全技術措施

腳手架搭建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9170

腳手架的搭設、拆除作業屬懸空、攀登高處作業,其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其他無資格證書的作業人員只能做一些輔助工作,嚴禁懸空、登高作業。

1腳手架的作用及常用架型

腳手架的主要作用是在高處作業時供堆料、短距離水平運輸及作業人員在上面進行施工作業。高處作業的五種基本類型的安全隱患在腳手架上作業中都會發生。

腳手架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要有足夠的牢固性和穩定性,保證施工期間在所規定的荷載和氣候條件下,不產生變形、傾斜和搖晃。

要有足夠的使用面積,滿足堆料、運輸、操作和行走的要求。

構造要簡單,搭設、拆除和搬運要方便。

常用腳手架有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門型鋼管腳手架、碗扣式鋼管架等。此外還有附著升降腳手架、吊籃式腳手架、掛式腳手架等。

2腳手架作業一般安全技術常識

每項腳手架工程都要有經批準的施工方案。嚴格按照此方案搭設和拆除,作業前必須組織全體作業人員熟悉施工和作業要求,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班組長要帶領作業人員對施工作業環境及所需工具、安全防護設施等進行檢查,消除隱患后方可作業。

腳手架要結合工程進度搭設,結構施工時腳手架要始終高出作業面一步架,但不宜一次搭得過去時高。未完成的腳手架,作業人員離開作業崗位(休息或下班)時,不得留有未固定的構件,并保證架子穩定。

腳手架要經驗收簽字后方可使用。分段搭設時應分段驗收。在使用過程中要定期檢查,較長時間停用、臺風或暴雨過后使用要進行檢查加固。

落地式腳手架基礎必須堅實,若是回填土時,必須平整夯實。并做好排水措施,以防止地基沉陷引起架子沉降、變形、倒塌。當基礎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取挑、吊、撐等技術措施,將荷載分段卸到建筑物上。

設計搭設高度較小時(15m以下),可采用拋撐;當設計高度較大時,采用既抗拉又抗壓的連墻點(根據規范用柔性或剛性連墻點)。

施工作業層的腳手板要滿鋪,牢固,離墻間隙不大于15cm,并不得出現探頭板;在架子外側四周設1.2m高的防護欄桿及18cm的擋腳板,且在作業層下裝設安全平網;架體外排立桿內側掛設密目式安全立網。

腳手架出入口須設置規范的通道口防護棚;

架子使用中,通常架上的均布荷載,不應超過規范規定。人員、材料不要太集中。

在防雷保護范圍之外,應按規定安裝防雷保護裝置。

腳手架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和醒目標志,有專人負責警戒;架體上材料、雜物等應消除干凈;架體若有松動或危險的部位,應予以先行加固,再進行拆除。

拆除順序應遵循“自上而下,后裝的構件先拆,先裝的后拆,一步一清”的原則,依次進行。不得上下同時拆除作業,嚴禁用踏步式、分段、分立面拆除法。

拆下來的桿件、腳手板、安全網等應用運輸設備運至地面,嚴禁從高處向下拋擲。

篇2:腳手架安裝搭建注意事項

1.在使用前,徹底檢查已搭建好的腳手架,保證遵循所有的裝配須知,保證腳手架的零件沒有任何損壞。

2.當腳手架已經調平且所有腳輪和調節腿已經固定,才能爬上此腳手架。

3.當平臺上有人和物品時,不要移動或調整此腳手架。

4.可從腳手架的內部爬梯進入平臺,或從搭建梯子的梯階爬入,還可以通過框架的過道進入,或通過平臺的開口進入工作平臺。

5.如果在基座部分增加了垂直的延伸裝置,必須在腳手架上使用外支撐或加寬工具進行固定。

6.當平臺高度超過1.20m時,必須使用安全護欄。

7.按照使用說明在腳手架上安裝和鎖定拉強筋,以增強其穩固性。

8.搭建時,輪腳的剎車須剎住,一定要調節好水平。

9.連接處的卡口要確保連接穩固。

10.爬梯、平臺板、開口板須鉤好,聽到嗒噠聲。

11.單寬度腳手架的平臺板超過4m時,雙寬度腳手架的平臺板高度超過6rn時,必須用外支撐板。

12.外支撐連接豎桿處須擰緊,不能松動,下端不能懸空,下端要和地面貼實。

13.每隔兩根斜支撐桿需用一根橫支撐桿。

14.連接扣的螺母必須擰緊,必須牢固的卡住豎桿和加強桿。

15.平臺高度為l5m時,必須用加強桿。

16.移動時輪腳的剎車須松開,外支撐下端須離地,腳手架上有人時嚴禁移動。

17.嚴禁在上面使用產生較強沖擊力的工具。

18.腳手架嚴禁在大風中使用,嚴禁超負荷使用。

19.腳手架只能在堅固的地面(平整硬地、水泥地)等上使用,嚴禁在軟地面上使用。

20.所有操作人員在搭建拆卸和使用腳手架時,須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