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安全管理
在城鎮及道路的下列地點作業時,必須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招牌,白天用紅色標志,晚間用紅燈,根據需要設置防護圍欄等設施和警戒人員,必要時請交通管理部門協管:
1、街巷拐角、道路轉彎處、交叉路口;
2、有礙行人或車輛通行處;
3、在跨越道路架線、放纜需要車輛臨時限行處;
4、架空光(電)纜接頭處及兩側;
5、挖掘的坑、洞、溝處;
6、已經揭開蓋的人(手)孔處;
7、跨越十字路口或在直行道路中央施工區域兩側。
二、安全警示標志和防護設施應隨工作地點的變動而轉移,作業完畢立即撤除。
三、凡需要阻斷道路通行時,應事先取得當地有關單位和部門批準,并請求配合。
四、在鐵路、橋梁或船只航行的河道附近施工時,應使用有關規定的標志,不得使用紅旗和紅燈等警示標志,以免引起誤會造成事故。
五、施工作業區應防止一切非工作人員進入,嚴禁非作業人員接近和觸碰下列工具與設施:接續線纜的設備和材料、點燃和噴燈、照明燈、加熱的焊錫、電熱器具、有毒性的化工材料等。
1、揭開的人(手)孔井口、立桿吊架、立起的梯子和懸掛物。
2、接續線纜的設備和材料、點燃的噴燈、照明燈、加熱的焊錫、電熱器具、有毒性的化工材料等。
3、使用的繩索、滑車、緊線鉗及其他料具。
4、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和電氣工器具。
5、正在敷設或拆除的光(電)纜和電桿及附屬設施等。
6、在道路和街道上挖溝、坑、洞,除需設置安全設施和安全警示標志外,必要時應搭設臨時便橋,并設專人負責疏導車輛行人。
七、沿公路、高速公路作業應遵守:
1、因工程建設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應當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門的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
2、應當在經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施工作業,并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白天50米,夜間80米提前設置施工標志、閃燈;施工現場圍擋整齊,有專人維護交通,并按規定穿著反光背心。
3、施工作業完畢,應當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消除安全隱患,經道路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后,方可恢復通行。
4、機動車進入高速公路前駕駛員必須事先檢查車輛的輪胎、燃料、潤滑油、制動器、燈光裝置、故障車警告標志牌、滅火器等裝置,保證齊全有效。
5、在高速公路上進行施工等作業時,作業單位應在距離作業地點的來車方向1000米、500米、300米、100米處分別設置明顯的警告標志牌,按國標規范高速公路施工標準設置80公里/小時、60公里/小時、40公里/小時限速標志及三面LED導向箭頭燈,并有專人維護交通。夜間作業人員必須穿著帶有反光條的警示工作服,并在作業路段兩端增設交通警戒人員。
6、作業人員在作業范圍以外行走時,應當避讓正常行駛的車輛。
八、在機房作業時,要按照機房管理要求嚴禁在機房內飲水、吸煙。按照指定地點設置材料區、工器具區、剩余料區。打膨脹螺栓孔、開鑿墻洞應采取必要的防塵措施。機房設備擴容、改建工程項目需要動用正在運行設備纜線、模塊、電源等設備時,須經機房值班人員、或隨工人員許可,并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實施,本班施工結束后應檢查動用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并及時清理現場。
九、在城鎮和居民區施工使用發電機、空壓機、吹纜機、電錘、電鋸、破碎錘(炮)等有噪聲污染擾民時,要采取防止和減輕噪聲污染擾民措施,每日22時至次日6時禁止強噪聲施工。需要夜間施工,應報請有關單位和部門同意或批準。
十、施工現場有兩個以上施工單位交叉作業時,要根據建設單位意見,簽訂《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協議》,明確各方安全職責,對施工現場實行統一管理。
篇2:施工現場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施工車輛必須服從指揮、聽從調度,在指定地點作業,在指定路段行駛,未經許可不得將車輛駛出施工區域。
第二條施工車輛不得亂停亂放,盡量避免妨礙施工現場通行。
第三條超重、超長、超寬、超高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場時應瞻前顧后、兼顧左右、謹慎行駛,最好指揮車在前開道。
第四條未經指揮長批準,施工現場的交通道路不得隔斷或挖斷。
第五條起重車起吊、挖土車作業時周圍應設安全距離并有防護圍欄和警告標志。
第六條施工車輛脫離施工現場行駛時,應注意文明整潔,必須將車輛清洗干凈。
第七條違章作業或違章行駛造成交通事故或經濟損失由車方負責。
第八條工程施工,要求各施工單位盡量使用自己的車輛運送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在確有困難情況下需雇請社會車輛時,應嚴格查看車方的牌照、執照、行駛證、年審年檢、車輛保險等各種證件及相關手續,確認齊全合格后方可雇用。
第九條凡違反道路行駛規定的,每車次處罰用車單位500-1000元。
篇3:軌道交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無錫軌道交通施工臨時用電安全,規范臨時用電行為,根據《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臨時用電專項方案
第二條施工單位在開工前應編制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專項方案,經監理審核并報業主批準后方可實施,其內容必須包括以下方面:
1、用電機具明細表及負荷計算書。
2、現場供電線路及用電設備布置圖,布置圖應注明線路架設方式,導線、開關電器、保護電器、控制電器的型號及規格。
3、接地裝置的設計計算及施工圖。
4、發、配電房的設計計算,發電機組與外電連鎖方式。
5、大面積的施工照明,150人及以上居住的生活照明用電的設計計算與施工圖紙。
6、安全用電檢查制度及安全用電措施(應根據工程特點有針對性地編寫)。
第三條施工現場應設專人負責臨時用電的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工作。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管理應包括以下內容:
1、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
2、臨時用電安全技術交底。
3、臨時用電安全檢測記錄。
4、用電維修工作記錄。
第三章臨時用電現場布置
第四條工地所有臨時用電由專業電工(持證上崗)負責,其他人員禁止接駁電源。
第五條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系統。一、二級配電箱外殼必須設重復接地,三級配電箱在比較集中的地方應設重復接地。
第六條塔吊、龍門架、攪拌機等設備的金屬部分必須有接地(零)保護。
第七條每臺電氣設備必須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制。開關箱與其所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米,漏電保護器應與所控制的設備容量相匹配。
第八條開關箱與二級配電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米。
第九條各級配電箱內應設專用零線和保護零線端子,不得相互混接;箱內電氣元件應排列整齊、牢固,配線橫平豎直、美觀,并且綁扎牢固;箱底引出線口應加橡皮絕緣互套,箱門應配鎖。
第十條各級配電箱周圍2米以內不得堆放雜物,并且應設防雨措施。
第十一條室外照明燈具應采用防水燈具,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米;室內照明燈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4米;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有保護接零。
第十二條手持照明燈具、地下室、金屬容器內、潮濕等場所,照明時必須使用36V及以下的安全電壓。36V變壓器嚴禁使用自耦變壓器,必須使用雙繞組變壓器。金屬外殼有可靠的保護接零。
第十三條照明電線不能栓在金屬腳手架、龍門架、塔吊等其它金屬上,嚴禁在地面上亂拉、亂拖。
第十四條架空線路應采用鐵橫擔,瓷瓶水平架設,距地面一般不低于4米,過道路不低于6米。
第十五條電纜干線應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敷設。
第十六條橡皮電纜應采用埋地穿保護管及沿墻或電桿等敷設,在沿墻或電桿敷設時用絕緣子固定,在金屬構件上敷設時,應與金屬構件之間做絕緣處理。
第十七條電纜、電線嚴禁使用金屬裸線綁扎固定。
第十八條塔吊、龍門架、人貨兩用電梯等起重設備,在超過30米時,應有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