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施工光污染控制措施
1)夜間施工,要合理布置現場照明,應合理調整燈光照射方向,照明燈必須有定型燈罩,能有效控制燈光方向和范圍,關并盡量選用節能型燈具。在保證施工現場施工作業面有足夠光照的條件下,減少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干擾。
2)在高處進行電焊作業時應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弧光外泄。
從預熱開始就搭設完成遮光棚高處焊接時遮光棚封閉嚴密定向燈罩
篇2:消聲降音揚塵控制光污染措施
1.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人為噪聲的控制措施。施工現場要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
強噪聲作業時間的控制。嚴格控制作業時間,在未有夜間施工許可的情況下,晚間作業不超過22時,早晨作業不早于6時,特殊情況需連續作業(或夜間作業)的,應盡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圍群眾的工作后方可施工。
強噪聲機械的降噪措施。涉及產生強噪聲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業(如預制構件、金屬構件制作等),應盡量放在加工車間完成,減少因施工現場加工制作產生的噪聲。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設備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的強噪聲機械(如:攪拌機、柴油發電機等)要設置封閉的降噪棚,以減少強噪聲的擴散。
加強施工現場的噪聲監控。加強施工現場環境噪聲的長期監測,采取專人監測、專人管理的原則,根據測量結果填寫建筑施工現場噪聲測量記錄表,凡超過《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標準的,要及時對施工現場噪聲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噪聲不擾民的目的。
對容易產生噪音的攪拌機、備用發電機等,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控制:
(1)、攪拌機搭設隔音棚。
(2)、模板拆除時輕拆輕放,以減少碰撞。
(3)、備用發電機增設消音罩以減少噪音外溢。
(4)、施工現場及各樓層指揮生產,采用無線電對講機和手機既可及時進行工作聯絡,又可減少現場人為的叫喊聲。
加強現場運輸車輛出入的管理,車輛進入現場禁止鳴笛,鋼管、鋼模板的裝卸,盡量減少金屬件的碰擊聲。這樣可盡量保持施工現場的安靜環境。
現場混凝土振搗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振鋼筋和鋼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加強環保意識的宣傳。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為的施工噪聲,嚴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噪音擾民。
設專人負責擾民協調工作,負責接待和解決周邊居民的投訴。
2.粉塵控制措施
施工現場應對施工區域實行封閉或隔離,封閉高度應高于施工作業面2.5米以上,同時采取有效防塵措施。
建(構)筑物應采取封閉或隔離施工,封閉材料選用防塵密目網,并濕法作業減少揚塵污染。
嚴禁高空拋撒建筑垃圾,防止塵土飛揚,清掃場地必須采用濕法作業。建筑垃圾及時清運,適當灑水減少揚塵,并在指定的垃圾處理場處理;不能及時清運的,應在建設工地設置臨時密閉性垃圾堆放場地或垃圾箱進行存放。
施工運輸車輛、挖掘土方設備駛出工地前必須在出入口用高壓沖洗設備做除泥除塵處理,嚴禁將泥土、塵土帶出工地。
運輸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的車輛,必須封閉,嚴禁撒漏。除對車輛沖洗外,對場地應進行灑水降塵等措施,并設專人負責。
散水泥和其它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應盡量安排庫內存放,如需露天存放應采取砌墻圍擋,其上表面用竹席覆蓋,防止刮風時粉塵彌漫,影響環境衛生。
嚴禁在施工現場焚燒廢棄物,防止有毒煙塵和惡臭氣體產生。
設置專人清運道路垃圾,做好現場文明施工,清掃時做到先灑水,潤濕后鏟除清掃,將垃圾袋裝后及時處理清運,防止粉塵飛揚。
認真做好施工總平面管理。對施工場地周邊采取專人管理,為了保持場地潔凈,每天進行2-3次灑水清掃,對綠化地段的花草樹木定期灑水沖洗塵土。
施工現場攪拌機械四周應設置防塵棚,并在攪拌機上安設噴淋設備,以防止粉塵飛揚污染環境。
3.光污染控制措施
3.1危害問題
施工人員人體皮膚、眼睛造成傷害,甚至視力減弱永久傷殘。
間接污染,其它專業相近施工人員的傷害。光污染輻射大影響居民區、商業區正常休息。
夜間加班忽閃、忽熄、施工人員眼睛模糊、操作和行走在危險部位易發生安全事故。
3.2預防措施
操作者焊工應經特種作業培訓、考試合格;焊工及直接操作人員穿著白長衣、封領、封袖、白長褲、皮鞋防輻射。
冷作工、水工、電工應學會個人保護,點焊側身相協調,焊接躲開。
設置活動屏擋,封閉圍欄。集中入房加工焊接,工地避開人員集中時焊接。
采用工裝模具固定焊接,操作人員避開。
對居民房有影響場所輻射面搭設擋光壁。對光污染采取“轉、遮、控、禁”措施,嚴格要求夜間施工須避免燈光直射居民區,焊割等強光源作業須設置遮擋措施,照明系統的開關控制采用光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