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起重工安全施工知識規范

起重工安全施工知識規范

2024-07-22 閱讀 5465

起重工是一個特殊工種,他必須得經縣市級安全生產監督局及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認可,持證上崗才能單獨從事作業,它的特殊就在于起重作業的范圍廣,施工條件比較復雜,有很多工作沒有固定的施工方法,要隨著工具、機械設備、人力、時間、地點和環境等客觀條件而制定。起重工作的方法千變萬化,但也有一定的共性,真正掌握好其共性,再根據情況確定它的特殊性,就容易施工。

一、?起重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起重工的“五步”操作法

1、實地勘察階段:即“看”。在每接受一項起重任務,不論在現場,還是在外地,首先到施工地點去察看,地基是否平整,空中有無電線,周圍有無房屋、樹木影響,道路是否暢通、機械施工有無工作面,采取土法有無天然物可以利用,地下是否有暗溝、溶洞等等。這一步是為以后制定方案準備第一手資料。

2、了解情況:即“問”。這一步是關鍵階段。它的主要任務是:詢問這一次任務的主要內容,被吊運物件的名稱、外形尺寸、重量及重心,在施工中有無特殊的施工技術要求,比如,設備不能倒放,振動不能過大,表面不能磨損等,以及此物件所需吊運到的具體位置,正式就位后的空間和狀態等。在了解中,要問清物件的允許捆綁點以及確定綁點后物件的強度情況等。

3、制定方案:即“想”。這一步是前兩步工作的系統化,根據實地情況及被吊物件中的具體要求,“想”與“做”一定要結合施工班組的技術力量,現有的工機具來選取吊裝方案。在正式確定方案前,看哪一種方案施工時既經濟省力又能保證絕對的安全可靠。要考慮用哪幾種機具,動力是什么,有無電源,是用滾動還是用滑動的方法進行運輸。滑子、鋼絲繩、卡環、卡頭等要選用多大規格;是用卷揚機作動力還是用機械作動力;地錨怎樣布置;指揮人員站在哪兒等等。如用機械吊運,要選用什么樣的拖車、吊車、在多大回轉半徑中須吊多重,鉤下高度能否滿足需要,施工現場能否滿足。施工中能否達到目的,是否需要其他輔助機具配合。勞動力怎樣組織,需要哪一級的人員直接領導施工,施工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要進行全面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方案,辦理審批手續進行施工。

4、方案實施:即“干”。在方案實施中,第一步要進行技術交底,一些日常工作,由班組長根據工作內容,進行技術交底,主要講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藝要求,所需工、機具情況,以及施工安全注意事項,同時確定施工負責人。較大的工程可由班長和技術員共同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有由班組組織、技術員進行交底。大型工程,如發電機定子的卸車吊裝就位,以及鍋爐汽包等卸車,施工方案要在上級行政、技術負責人的主持下,在進行技術交底時,必須要有上一級技術負責人主持。施工方案經審批并交底后,要堅決執行,決不能隨意改變。如情況有變,須改變原方案時,要經各級審批人員同意。工作完畢后,一定要按工完料盡場地清的原則,回收工具,拾盡廢料。

還需要強調的是,工作不能干“死”,而要干“活”。起重施工方案在實施中難免發生微小的變化,有的因客觀條件甚至引起全部方案的改變。因此,在工作中要靈活合理,但決不能自行其是。

5、總結階段:即“收”。在一項工作完畢后,要把工作的全過程進行回憶,總結出哪些是對的,哪些還存在不足的一面,哪些施工步驟是多余的,哪些不可以進行改進,能否從這一工程中找出它的關鍵點和普遍規律。對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最好作出書面筆記,以便參考和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

(二)起重工的“十”字操作法

起重作業的基本操作法歸納起來,不外乎抬、撬、捆、掛、頂、吊、滑、轉、卷、滾等幾種。在作業中,有時只有一種方法,有時要用幾種方法混合使用。

二、起重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在電力建設中,起重和運輸作業直接關系到建設速度及人身和設備、機械的安全,如果工作中稍有疏忽大意,將可能對電建施工造成損失。所以,從事起重和運輸的每一個工作人員,應該努力學習和鉆研技術,熟悉安全知識,要牢固地樹立起“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正確思想,堅決貫徹國家和單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令、法律、規程和制度,真正做到多、快、好、省地全面完成電力建設任務。

1、起重作業一般注意事項

1.1要做到吊裝前的安全技術交底,施工人員必須做到四個明確,即:工程任務明確,施工方法明確,吊裝物體的重量明確,安全注意事項明確。

1.2吊裝工作中,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做到思想集中,聽從分配,嚴禁吵鬧和談天。

1.3進入試運行區域工作時,應遵守運行制度,不準碰摸按鈕和各種控制設備。

1.4禁止在運行的管道、設備以及不堅固的建筑物上捆綁滑子、鏈條葫蘆和卷揚機等作為起吊重物的承力點。

1.5各種重物放置要穩妥,以防傾倒和滾動。

2、高處作業的安全注意事項

2.1參加高空作業的人員須經醫生檢查,合格者才能進行高處作業;

2.2凡在離地面2米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應視為高處作業,應遵守高處作業有關規定,要扎好安全帶,將安全帶掛在工作點的上方牢固可靠處才能進行作業。

2.3安全帶在使用前,要進行認真地檢查,并且定期進行負荷試驗,合格后方能使用。

2.4登高作業,必須穿軟底鞋,嚴禁穿拖鞋、硬底鞋及塑料鞋等。

2.5進行高處作業前,應預先搭設腳手架,按要求扎好欄桿,或采取隔離措施,防止墜落,并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6在高處搭設腳手架上的跳板,一定要兩頭綁牢,防止翹頭;

2.7在容器頂,高空獨根鋼梁,屋面等其它危險邊緣進行工作時,臨空一邊應裝設欄桿和安全網。

2.8高處作業所帶工具、材料應放在工具袋內,并拴好安全繩,較大的工具應將安全繩拴在牢固的構件上,不應隨便亂放,以防止墜落;

2.9高處作業人員不準隨意往上、下扔拋工具和物件;

2.10在進行高處作業時,除有關人員外,其它人員不許在工作地點的下面逗留和通過,工作地點下面應設警戒繩等,以防止落物傷人;

2.11禁止登在不牢固的結構上進行高空作業,為了防止誤登,應在這種結構的必要地點掛上警告牌;

2.12冬季上高空施工,必須清掃積雪等,以防滑倒。

3、起重機械司機的十不吊

起重安全注意事項較多,但在現在起重作業中,經常遇到的情況歸結為“十不吊”,各司機及起重指揮人員應牢記,不可忽視。

1)被吊物體的重量不明確不吊;

2)起重指揮信號不清楚不吊;

3)鋼絲繩等捆綁不牢固不吊;

4)被吊物體重心和鉤子垂線不在一起,斜拉斜拖不吊;

5)被吊物件埋入地下或凍結一起不吊;

6)施工現場照明不足不吊;

7)六級以上大風時,室外起重工作不吊;

8)被吊設備上站人,或下面有人不吊;

9)易燃易爆危險物件沒有安全作業票不吊;

10)被吊物體重量超越規定負荷不員。

4、滑滾法運輸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拖運物件時,不論在平穩的水泥路上或是一般的道路上,均應鋪設下走道,以防滾杠壓傷手腳,添放滾杠人員不準戴手套,大拇指應放在滾杠上部,其余四指放在滾杠內,或用450mm×50mm的木棍插入滾杠內調正,添放滾杠的人應蹲在拖板兩旁。

2)物體重心應放在拖板中心稍后一些,減輕拖板前頭壓力易吃滾杠。拖運圓形物體時,應墊好枕木楔子,體積高大而底面積小的物體,在拖運時,應采取防止傾倒的措施,對于薄壁和易變形的物體拖運前應做好加固措施。

3)下走道的鋪設應將枕木的接頭互相錯開,并且下走道要平直,以減少拖過時的摩擦阻力,下走道的接頭處要求后一塊的枕木不高于對接的前一塊枕木接頭,如超過前一塊高度時,應用薄木板將前一塊接頭處墊高。

4)拖運物件時,切勿在不牢固的建筑物或正在運行的設備上綁扎拖運滑車組。

5)拖運物件需打木樁綁扎拖運滑車組時應摸清地下是否有埋設電纜,管道或其它通水管等情況。

6)拖運物件時,由拖運鋼絲繩造成的危險區域,嚴禁讓人停留或通過。

7)拖運物件,用鐵錘打擊滾杠時,防止打人或錘頭脫落傷人。

5、汽車運輸安全注意事項

1)利用汽車運輸物件時,應明確汽車的性能和使用條件,不能超載運輸。

2)裝車時,應了解物件的形狀和重心位置,對于重心位置不穩固的物件裝車后,必須用麻繩、鋼絲繩、倒鏈和緊繩器等捆綁牢固,對于圓形易滾動的物件除捆綁外,還需沿其滾動方向用枕木楔死。

3)裝車時,物體重心應盡量裝在汽車后輪胎稍偏前和左右對稱的位置上,不應偏差太大,對于所裝物體本身不能達到上述位置時,應適當加放配重,使汽車保持平衡運輸。

4)超長材料裝車時,應在汽車上裝置超長架,超長架應固定在汽車車廂上,不應移動,對于超長材料應固定地與超長架和車廂用索具進行捆綁。

5)汽車在運輸中,一般應關好車廂板,若因物件超長、超寬時不能關嚴,應對車廂板采取捆綁措施。

6)汽車在公路上運輸時,裝運物件的長、寬、高尺寸應遵守交通部門關于汽車運輸的有關規定。

7)采用機動車輛運輸貨物時,車廂內不準載人。

篇2:安全生產責任制:塔吊起重班(起重工)

一、遵守國家法令,學習熟悉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執行上級安全規章制度和規范要求。

二、遵守執行十不吊規定要求,不準冒險作業和強行操作。

三、塔吊司機和指揮員必須經專門培訓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技術水平。

四、拒絕冒險和違章作業,遇危及安全情況的應拒絕開機,拉閘關機,立即匯報上級處理。

五、經常檢查機械運轉情況和各保險設施的狀況,發現隱患,立即整改,嚴禁帶病運轉、危及安全生產。

六、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嚴禁酒后操作,確保安全生產。

篇3:起重工安全職責范本

1、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不擅離職守。

2、上班不做與崗位無關的事,精心操作,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應予抵制。

3、搞好文明生產,穿戴好防護用品。嚴禁當班喝酒和酒后上崗。

4、認真做好起重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及時更換易損構件,消除不安全因素。

5、認真遵守起重機械操作規程。嚴禁超載起吊,嚴密注意運行狀態,并做好各項記錄,內容須真實。

6、遇有事故時不得離開崗位,也不得辦理交接班,應周密考慮迅速排除。并及時報告有關人員,不得隱瞞事故。

7、努力學習業務技術知識,不斷提高操作技術水平和事故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