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現場清理整頓措施

施工現場清理整頓措施

2024-07-22 閱讀 4018

保持良好的文明施工習慣,做好現場清理整頓工作,使作業場所保持整齊、清潔、安全、衛生,是現場所有人員的責任,也是預防事故的重要措施。

1.施工人員要按照每天的作業計劃領用設備和材料,做到當天領當天用完。特殊情況下,設備、材料在現場的存放時間也不得超過三天。送電線路施工,應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合理確定設備材料在現場的存放時間,保持現場整潔。

2.設備、材料在現場一定要碼放整齊成形,切忌橫期豎八,亂攤亂放。

3.工具和材料、廢料要放在不會給他人帶來危險的地方,更不能堵賽通道。

4.現場使用的鏈條葫蘆、千斤繩等工器具,不用時要掛放活擺放整齊。

5.設備開箱要在指定的地點進行,廢料要及時清理運走。

6.木板上、墻面上突出的釘子,螺絲釘要及時割除,以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危害。

7.現場工作間、休息室、工具室要自始至終地保持清潔、衛生和整齊。

8.上道工序交給下道工序的作業面,要進過徹底的清理整頓,打掃干凈。

9.自覺保護設備、構件、地面、墻面的清潔衛生和表面完好,防止“二次污染”和設備損傷。

·凡吊裝的設備、構件必須在地面先擦拭干凈。

·禁止在設備及構件上亂割亂焊。

·禁止在建筑物的墻面和設備上涂抹亂畫。

·不得在已完工的地坪上拖拉物件。

·進行磚石砌體、抹面、粉刷和油漆作業,必須采取防止滴漏的措施以及對下方的構筑物或設備采取遮蓋措施。

·在砼路面、地坪或地面上攪拌、存放砂、石、砂漿,必須采取砂、石不直接落地的保護措施。

·不得隨意踏踩設備和保溫及護板,更不允許利用設備作施工腳手架。

·電焊二次線不得有裸露的接頭,以防損傷設備。

·不得隨意在墻面、樓板上鑿洞,確因施工需要鑿洞,必須經過書面批準。

·在設備和已施工完的地坪進行切割,打磨等作業,必須對設備和地坪采取保護措施。

·利用鋼筋砼柱、梁作起重地錨時,必須對柱、梁表面采取保護措施。

·使用完消防器材后,對殘留在設備或構件上的污跡必須擦拭干凈。

10.主管要每天安排或檢查作業場所的清理整頓工作,作業面做到“工完料盡場地請”,整個現場做到一日一清,一日一凈。

·每天清掃的垃圾要倒在指定的地點或垃圾箱內。

·所有的臟抹布、棉紗頭用完后要放進指定的金屬容器內,不在重復使用的要放進指定的垃圾桶內。

·剩飯菜、食品盒、飲料盒要自覺放入指定的垃圾箱(桶)內。

·廢品、廢料(如電焊條頭、電纜頭、電纜皮、廢鉛絲、電線頭、木板、紙箱、廢鋼材等)要及時清理,送到指定的回收地點。

·機械、工器具擦拭干凈,停、防安全位置。

·溢出或滲漏的液體,如油脂、化學品、水等,要立即清除干凈,以免給安全和健康帶來危害。

11.現場衛生設施,飲水設施等方便你的使用,要自覺協助保持清潔和衛生。

篇2:小區三輪車非法運營臨時整頓辦法

關于小區內三輪車非法運營臨時整頓的辦法(討論稿)

鑒于小區三輪車非法運營情況嚴重,政府管而無效,經業委會與居委會及物業公司研究為了進一步規范小區內交通秩序,保障廣大業主出行安全,原則上不允許三輪車在園內非法經營,但考慮到小區特殊情況及民生需求和廣大業主的安全,所有經營按以下要求在小區內運行:

1.三輪車運營人員必須是小區業主,且為45歲以上的失業人員。

2.運營人員需證明是小區業主并帶產權證,身份證,二張近期大一寸照片到物業管理處備案并公示。

3.經業委會、物業審核合格的,給予特制號牌并收工本費(金額以實際費用為準),以上手續業委會、物業將在15個工作日內給予審核辦理。

4.為保證營運安全,所有運營的三輪車主需向業委會或物業公司一次性繳納安全保證金1000元,待退出運營時沒有發生安全事故全額無息退還。

5.所有三輪車必須文明行駛低速排隊運行,以安全為重,切忌野蠻高速和穿插行駛。

6.所有審核經營者只允許在小區內運營,確有需要外出車,必須堅持空車出入,乘客下車刷卡進出,嚴禁外來車輛進入。

7、對不配合安全管理的,堅決取消營運。

以上為業委會和物業公司臨時整頓小區三輪車的辦法,不作為三輪車合法運行的依據。本辦法將在小區宣傳欄公示15日后實行。

z鎮**花園業主委員會

zz物業管理有限公司zz分公司

篇3:硯峽煤礦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整頓工作實施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全縣防汛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切實防范因暴雨而出現的大面積洪澇、水毀災害和局部地質災害對我鄉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構成的嚴重威脅,嚴防地質災害和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結合縣安委會《關于對全縣煤礦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整改工作的緊急通知》(華安委發【2010】7號)要求,現根據我鄉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煤礦安全生產檢查整頓工作,進一步落實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切實解決煤礦安全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夯實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基礎,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發生,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

二、檢查范圍

鄉屬三戶煤炭企業

三、檢查重點

(一)責任落實方面:是否按照要求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推行“一崗雙責”工作制度;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完善了各崗位、工種安全操作規程;是否嚴格落實礦長下井跟班、安全生產責任聯保等工作制度。

(二)采掘方面:是否制定采掘工程支護設計方案;采掘工作面最大空頂距是否超過規定;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與巷道連接處是否采取加強支護,支護強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是否存在采用非正規采煤方法、以掘代采、多頭作業等問題;是否按照“先探后掘、不探不掘”的工作原則執行作業。

(三)機電運輸方面:是否對各種提升設備、人車、電機車、礦車、礦車聯接裝置、鋼絲繩、軌道、枕木、各類纜線、管路、電器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非阻燃電纜和運輸膠帶,井下是否存在失爆現象。

(四)“一通三防”方面:是否存在瓦斯超限作業情況,通風系統是否合理,通風設施是否完善、可靠;是否有違反規定的串聯通風;是否實行機械通風,各用風地點的風量、風速是否滿足要求,掘進工作面是否實現雙風機、雙電源管理,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是否采取“四位一體”防突措施。礦井裝備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運行使用情況是否正常;井下作業地點瓦斯傳感器安裝位置、數量、質量和標校是否符合規定;“一炮三檢”制度執行情況。

(五)防治水方面:是否成立了專門防治水地測機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是否按規定分析研究礦井水害防治現狀并完善水害防治技術管理相關措施;是否嚴格按照“先探后掘、不探不掘”和“有疑必探、先治后采”的原則,落實礦井水文地質,特別是采空區、相鄰礦井及廢棄礦井老空(窯)的積水防治措施;防排水系統是否健全可靠。是否針對近期我縣大面積降雨情況,對礦井及周邊環境水文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對地面進行巡查觀測,細化責任、劃片包干,對地表裂隙進行充填,對井下密閉防水墻進行加密加固,落實了防透水的各項措施。

(六)防火方面:是否確定煤層自燃傾向性并制定相應防滅火方案,井下是否存在放各種易燃油品,是否建立消防材料庫并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對已封閉的火區或高溫點,是否定期檢查封閉墻內外的空氣溫度、瓦斯濃度等氣體成分;是否對井下發火、發熱點實施黃泥灌漿、注氮等措施進行防治。

(七)火工品管理情況:使用煤礦許用火工品規定的執行情況;火工品存儲、使用管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