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護工防突崗位責任制
1、熟悉掌握防突知識,認真執行上級有關防突的各項規定、指令、方針,按照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和防突設計有關要求進行工作。
2、必須經常檢查工作面進、回風巷支護質量加強維修,確保暢通。
3、嚴格按操作規程要求作業,支護過程中要勤觀察頂幫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匯報處理,確保支護過程的安全工作。
4、按規程規定中線、棚距架設支架,要求梁正腿齊,不能出現射箭掛肩,逐步前俯后仰現象,頂幫背緊撐實。綜采支護工要及時將支架升緊,打出前探梁、護幫板。
5、配合本區防突員做好防突時的安全防護工作。
6、完成隊里安排的其它防突工作任務
篇2:支護工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安全檢查→檢查鉆具、支護材料→打眼→安裝錨桿→出渣→噴漿→回收工具
二、危險源
1、作業點幫、頂不完好、支護不牢固;
2、鉆具不齊全、不完好、支護材料不齊全;
3、風水管線連接不牢固、不暢通;
4、操作人員空頂、空幫作業,無專人監護;
5、打眼時鉆機周圍有人;
6、支護順序不符合規定;
7、錨桿(錨索)藥卷使用數量不夠、攪拌時間不夠、錨固長度不符合規程要求;
8、錨桿(錨索)預緊力不夠;
9、噴漿質量不符合要求;噴漿口對人。
三、預控措施
1、每班作業前,班組長必須認真檢查巷道幫、頂及巷道支護情況,發現隱患應及時處理,確保安全后方可施工;
2、每班開工前班組長及維修工必須認真檢查鉆機、鉆具是否齊全,運轉是否正常,否則應事先進行維修,然后再開機作業,鉆眼前必須按規程要求備好充足的支護材料;
3、管子工負責將風水管線連接牢固、暢通,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作業前作業人員應檢查作業地點支護是否完好,對支護不完好或無支護地點進行處理后方可作業;
5、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且合格后上崗,作業時嚴格按照作業規程施工;
6、鉆機操作工在打眼時必須確認鉆機周圍無其他人員作業或逗留后方可開鉆;
7、技術員在工程開工前認真將作業規程向作業人員進行貫徹、簽字、考試,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施工時作業人員必須按照作業規程規定進行施工;
8、安裝錨桿(錨索)時預緊力必須達到**KN,否則將嚴肅考核;
9、噴漿工在噴漿過程中必須確保噴漿質量(質量標準化標準),噴漿時噴漿口嚴禁對準自己或他人。
四、作業標準
1、認真做好敲幫問頂工作,清除頂幫隱患;
2、鉆機、鉆具齊全、完好、鉆眼前必須備好充足的支護材料;
3、風水管線與鉆機之間連接牢固且風水暢通;
4、眼位定好后,作業點除操作人員外,其他人員必須撤到離鉆機5m以外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
5、按要求使用好樹脂藥卷,攪拌時間符合規程規定;
6、鉆眼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且看好退路、保證其后路暢通,并在專人監護下進行操作,嚴禁空頂、空幫作業;
7、安裝后,錨桿間、排距(**mm×**mm)符合規定;
8、安裝完成后,錨桿預緊力達到160N.m,錨索預緊力達到33Mpa;
9、巷道噴漿時,噴嘴正對噴漿點噴射,噴漿質量符合規程規定。
篇3:端頭支護工崗位危害因素辨識及預防
1、使用壞梁壞柱,可能造成起不到支護作用,掉梁、倒柱傷人;預防措施:確認支護材料完好情況,杜絕使用壞梁壞柱。
2、支柱超高使用,可能造成達不到支撐力、支柱折損、冒頂;預防措施:①按作業規程選用支柱;②嚴格預防采高,柱芯伸出量不許超過700mm。③頂板超高處背頂打木垛,底軟處要穿鞋。
3、支柱初撐力不夠,可能造成頂板離層,發生冒頂;預防措施:①保證作業規程規定的初撐力要求;②二次注液;③頂板超高處背頂打木垛,底軟處要穿鞋。
4、支柱不迎山,可能造成支柱失穩,冒頂;預防措施:保證支柱打設角度,支柱與頂底板垂直。
5、支柱不栓牢防倒繩,或不符合要求,可能造成自降、失穩倒柱傷人;預防措施:及時栓牢防倒繩,栓柱(梁)在正確的位置。
6、柱距大,可能造成支護強度不夠,冒頂或跨面;預防措施:調均柱距或補打柱子。
7、梁頭不齊,或上頂插背不實,可能造成達不到控頂要求,易冒頂;預防措施:調齊梁頭或加打臨時支護,柱頂插嚴背實,較大空頂要打木垛。
8、掛梁時圓銷不打牢,可能造成倒柱掉梁傷人;預防措施:打牢圓銷。
9、掛梁時扁銷子不掛防飛鏈,可能造成扁銷子易飛出傷人;預防措施:及時掛防飛鏈。
10、頂板破碎,可能造成頂空、支護失效、冒頂;預防措施:采取加強支護措施,掛網或插嚴背實。
11、打幫柱不及時,可能造成片幫冒頂;預防措施:按作業規程及時打齊幫柱或臨時支護。
12、液管拖跨在溜子上,可能造成溜子拉液管易造成倒柱或傷人;預防措施:吊掛好液管。
13、騎溜子作業,可能造成溜子拉人、傷人;預防措施:嚴禁騎溜子作業,進入煤壁側必須停溜并閉鎖。
14、機道無擋板,可能造成上方滾塊碰倒柱子、碰傷人員;預防措施:按要求設置擋板。
15、不敲幫問頂,可能造成片幫冒頂傷人;預防措施:敲幫問頂,確認頂板情況。
16、行人道或后路不暢通,可能造成遇危害時人員無撤退路線;預防措施:材料不能占行人道,選擇正確撤退路線。
17、站位不正確,可能造成躲避不及時,造成彈傷擠傷;預防措施:選擇安全的位置、安全的方向。
18、卸載工具不符合要求,可能造成高壓液呲傷;預防措施:使用符合要求的放液工具。
19、老塘側無檔矸簾,可能造成串矸、碰倒柱子傷人;預防措施:按作業規程要求設置。
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