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局部通風機安裝工崗位工作技術標準

井下局部通風機安裝工崗位工作技術標準

2024-07-22 閱讀 4319

崗位標準安全要點1.本標準適用于煤礦井下局部通風機安裝工。2.本工種員工必須熟悉并嚴格執行大同煤礦集團公司《井下員工崗位工作技術通用標準》。3.局部通風機安裝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識:(1)熟悉局部通風機的工作原理。(2)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同煤集團公司礦井“一通三防”管理規定》、《煤礦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對局部通風和風機安裝的有關規定。(3)熟悉局部通風機的安裝要求。(4)熟悉局部通風機的電源、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和自動切換的接線方式。(5)了解電工基礎知識。(6)熟悉入井人員的有關安全規定。(7)了解有關煤礦瓦斯、煤塵爆炸的知識。(8)了解井下各種氣體超限的危害及預防知識。4.局部通風機裝車前必須在地面試運轉對其型號、完好、防爆性和及其它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保證完好,滿足供風要求,合格后方可裝車下井。5.局部通風機安裝工應完成以下工作:局部通風機的搬運、安裝、拆除工作。6.將安裝風機所用的導鏈、手鉗、鉛絲等工具攜帶齊全。1.嚴格執行大同煤礦集團公司《井下員工崗位工作技術通用標準》。工作標準作業要點1.按通風部門下達的任務,列出詳細的工作計劃,分別通知相關部門、人員。2.將安裝風機所用的導鏈、手鉗、鉛絲等工具攜帶齊全。3.安裝或拆除風機時應辦理相關的停送電手續。4.正常操作(1)操作順序:本工種操作應遵照下列順序進行:運送→安設支架(吊掛掛件)→安設風機(帶消音器)→接線試機。(2)風機裝車時要用三角架、倒鏈或人工抬扛。吊裝時,三角架要穩固,抬扛時注意擠傷手腳。風機裝車后要捆綁牢固。(3)用車運送局部通風機到安裝地點。要注意與裝卸工人密切配合,防止損壞風機和碰傷人員。(4)風機運到卸車地點后,人工卸車并運到安裝地點(11KW以下4人配合,28KW以上或防塵風機需8人以上運送到安裝點)。(5)局部通風機應安設在支護完好的地點,支護不好時先進行維護。全風壓供風量大于局部通風機吸風量的進風巷道中。(6)局部通風機要放在專用臺架上或吊掛在棚梁上,安設穩固的局部通風機標準底架或吊掛用品。安裝風機要統一指揮、動作一致。(7)將局部通風機安放在底架上(或掛好),固定好。(8)風機吊好后,應先將消音器對裝好,然后將風筒套接在消音器出口上,并且用鉛絲捆緊。(9)安裝消音器(使用低噪音風機對旋式局部通風機可不安裝),且消音器高壓部位應上襯墊。(10)安裝風機與消音器之間的過渡節,中間要加墊圈,上緊螺栓,要保證密封性。(11)風機安裝好后,將風機開關控制接線與工作面供電總開關進行風電閉鎖。(12)風機應安設可靠的接地保護裝置。(13)待開關、相關設備安裝完畢后進行試機,如果運轉不正常或有其他問題,需調整、處理,直到局部通風機正常運行為止。(14)局部通風機安裝好后要進行試運轉時,作業人員要離開局扇吸排風側,防止吹起雜物傷人,啟動局扇前要檢查其附近10m內的瓦斯濃度,超過0.5%時,禁止啟動。5.特殊操作(1)安裝抽出式風機前,首先應進行瓦斯檢查(安設地點前后10m范圍和風筒吸入口),只有當瓦斯濃度不大于1%時,才準安裝和接電。(2)抽出式風機抽出的風流中瓦斯濃度大于2%時,應安設瓦斯遙測和風量自動控制裝置。(3)濕式除塵風機安裝結束后,應檢查風葉與筒壁的間隙,間隙不得小于2.5mm。(4)高瓦斯礦井或低瓦斯礦井高瓦斯區安裝局部通風機時,要使用雙電源雙風機,能自動切換。備用風機與主風機必須具備同等能力,使用2臺局部通風機同時向一個掘進工作面供風的,2臺局部通風機必須同時與工作面電源聯鎖,嚴禁使用3臺以上(含3臺)的局部通風機向一個掘進工作面供風。(5)拆除風機時應先辦理相關的手續經通風部門同意后,按以下順序操作:拆除風筒→拆除接線→拆除過渡節→拆除消音器→拆除風機→拆除支架→裝車運輸。6.收尾工作(1)完成上述操作后,要仔細檢查工作地點,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2)出井后,到科(區、隊)或班組填寫作業臺帳。將當班存在問題匯報清楚。1.吊裝時,三角架要穩固,抬扛時注意相互配合,防止擠傷手腳。2.卸車時將車支好,風機不準從車上直接翻下,運時不準將風機翻根頭。3.需停留煤或膠帶時要先聯系再工作4.軌道巷行走注意車輛來往,過膠帶運輸機應走過橋。5.局部通風機不準發生循環風。6.支護不好時先進行維護。7.消音器高壓部位應上襯墊。8.風電閉鎖要靈敏可靠。技術標準技術要點1.局部通風機必須根據不同情況及用途,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風機,不得采用其它不符合標準的局部通風機。2.用平板車裝運風機時,要固定牢靠,兩側不得超過車身0.1m。3.局部通風機安裝時采用底架,底架離地高度應大于0.3m。采用吊掛式時,應先將棚梁固定,然后用導鏈將局部通風機吊掛高度及與頂幫間距要符合規定要求,用8號多股鉛絲固定。4.抽排瓦斯風機入井安裝后,先進行空載試運行1小時,確認風機正常,方可接風筒抽排上隅角瓦斯。5.抽排瓦斯風機的安裝位置距采面安全出口不得小于150m,風機出風側應安裝有緩慢釋放風筒。6.采用壓入式通風方式時,局部通風機及其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巷道中,距離巷道回風口不得小于10m。7.采用抽出式通風方式時,局部通風機及其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掘進巷道口10m以外的回風側。吸入口到工作面的距離小于有效吸程,煤巷、半煤巷巖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不得采用抽出式。8.局部通風機應安裝在設計的地點,且安裝地點頂板完整、支護良好、無滴水。9.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抽出式為吸風口)的風量,應大于局部通風機的最大吸風量,并保證該處巷道的風速滿足安全生產要求。10.局部通風機進風口前后5m范圍內不得有雜物、障礙物或密閉。11.局部通風機必須實行“三專”供電并實現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保證連續運轉,并安設風電、瓦斯電閉鎖及故障閉鎖裝置,且靈敏可靠。12.工作面若采用除塵風機時,工作面安裝瓦斯自動檢測報警斷電裝置,保證除塵風機的吸風側瓦斯濃度不超過1.0%。13.安裝完后,要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安裝風機離地高度應大于0.3m。安裝時要統一指揮、動作一致。2.局部通風機必須安裝消音器。

篇2:局部通風機安裝工作業操作規程

1.局部通風機安裝工負責局部通風機的搬運、安裝和拆除工作。各項工作要按規定和質量標準進行。

2.對入井前的局部通風機應進行試運轉,保證完好。

3.用車運送時,要有專人負責并和信號工、把鉤工取得聯系。裝卸車時要互相配合、穩起穩落,防止損壞設備和碰傷裝卸人員。

4.用平板車裝運時,要固定牢固,兩側不得超過車身0.1米。

5.人工搬運時,必須系牢抬穩,并注意來往車輛;通過帶式輸送機、刮板輸送機時要和司機取得聯系,停機后方可通過。

6.在下山搬運時,人員行動要一致,在上方側要用保險繩系牢,下方側的人員要處于安全位置。嚴禁用滾動方法搬運。

7.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的確定原則如下:

(1)采用壓入式通風方式時,局部通風機及其啟動裝置應安裝在掘進巷道口10米以外的進風側。

(2)采用抽出式通風方式時,局部通風機及其啟動裝置應安裝在離掘進巷道口10米以外的回風側;

8.局部通風機應安裝在設計規定的地點,安裝地點的頂板支護應完好,無滴水。

9.局部通風機應安裝消音裝置(低噪音局部通風機除外)。

10.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應實行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供電,并裝設兩閉鎖(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設施,保證局部通風機可靠運行。

11.只有在接到通風科的通知后,才準拆移局部通風機,不準帶電移動局部通風機。

12.機體安裝要穩固,并裝有安全網罩;局部通風機與風筒連接處要有過渡節,連接要牢固。

13.壓入式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必須小于全風壓供給該處的風量,以防出現循環風。

篇3:局部通風機安裝工安全操作規程

1、局部通風機安裝工負責局部通風機的搬運、安裝和拆除工作。各項工作要按規定和質量標準進行。

2、對入井前的局部通風機應進行試運轉,保證完好。

3、用車運送時,要有專人負責并和信號工、摘鉤工取得聯系。裝卸車時要互相配合、穩起穩落,防止損壞設備和碰傷裝卸人員。

4、用平板車裝運時,要固定牢固,兩側不得超過車身0.1米。

5、人工搬運時,必須系牢抬穩,并注意來往車輛;通過帶式輸送機、刮板輸送機時要和司機取得聯系,停機后方可通過。

6、在下山搬運時,人員行動要一致,在上方側要用保險繩系牢,下方側的人員要處于安全位置。嚴禁用滾動方法搬運。

7、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的確定原則如下:

(1)采用壓入式通風方式時,局部通風機及其啟動裝置應安裝在掘進巷道口10米以外的進風側。

(2)采用抽出式通風方式時,局部通風機及其啟動裝置應安裝在離掘進巷道口10米以外的回風側;8、局部通風機應安裝在設計規定的地點,安裝地點的頂板支護應完好,無滴水。

9、局部通風機應安裝消音裝置(低噪音局部通風機除外)。

10、在瓦斯噴出區域、高瓦斯礦井、巖(煤)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中,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應實行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供電,并裝設兩閉鎖(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設施,保證局部通風機可靠運行。

11、只有在接到通風區的通知后,才準拆移局部通風機,不準帶電移動局部通風機。

12、機體安裝要穩固,并裝有安全網罩;局部通風機與風筒連接處要有過渡節,連接要牢固。

13、壓入式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必須小于全風壓供給該處的風量,以防出現循環風。

14、采用混合式通風方式時,要保證風筒重疊段巷道中的風速大于最低容許風速。

對于長壓短抽方式,壓入式風筒出口風量應大于抽出式風筒入口的風量;對于長抽短壓方式,抽出式風筒入口風量應大于壓入式風筒的出口風量。

15、濕式除塵風機安裝結束后,應檢查風葉與筒壁的間隙,其任何方向都不得小于2.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