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石倉庫安全要求

電石倉庫安全要求

2024-07-22 閱讀 7025

電石倉庫要防潮和防火,并符合下列要求:

(1)倉庫必須是一、二級的耐火建筑,地面干燥且不易于浸水,離明火至少10米(m)。

(2)庫內一般采取自然通風,嚴禁將熱水管、自來水管和采暖管道通入庫內。

(3)用防爆燈照明,若無條件時可將電燈裝在室外,光線由玻璃射入室內。電燈開關采用封閉式,并裝在室外。

(4)倉庫必須配備消防器具,如干沙、二氧化碳或干粉滅火器等,嚴禁用含水分的滅火器。

篇2:密閉電石爐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凡上崗人員必須通過三級安全教育,方可上崗。

2、進入崗位前,必須按規定佩戴齊全崗位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用具。

3、生產操作時,應精力集中,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不得串崗、睡崗。

4、崗位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工藝流程》進行操作,嚴禁違章操作和冒險蠻干。

5、崗位操作人員有權拒絕使用不安全的工具、設備;有權拒絕違章指揮。遇有緊急或特殊情況,需經分廠領導批準,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之后,方可進行特殊作業。

6、各生產環節傳動設備的啟動按鈕有本崗位巡檢工操作,以防其他人員操作發生事故。

7、各崗位應經常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以防CO中毒或爆炸事故發生。

8、操作人員作業過程中如遇身體不舒服(如頭痛、呼吸困難、嘔吐等),應立即通知班組長或有關人員,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休息或到醫院進行治療,禁止繼續操作,以免發生事故。

9、凡進入設備或容器內,必須執行化工部“進入容器、設備的八個必須”(即必須申請、辦證,并得到批準;必須進行安全隔離;必須切斷動力電,并使用安全燈具;必須進行置換、通風,達到進入條件;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必須佩帶規定的防護用具;必須有人在容器外監護,并堅守崗位;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以確保人身安全。

10、分廠電石爐二層以上按國家火災爆炸危險環境分類為乙類禁火區,應設置醒目危險警告標志牌,嚴格禁止吸煙。檢修需動火,必須按照禁火區動火管理規定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11、為防止氣體泄漏等意外事故發生,應配置必要的防毒面具及救護器具,啟用事故柜器具后,應及時通知分廠有關領導。

12、分廠各生產環節入口應設置警示標志,凡未經分廠領導或當班調度批準,拒絕一切外來人員進入崗位。

13、應經常保持各崗位環境整潔和工作通道的順暢,不準在崗位通道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與生產無關的物品。

14、各工序應按照設計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操作人員應熟悉掌握使用方法。

篇3:電石庫安全操作規程

1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公司物流中心電石庫電石的入庫、出庫、貯存等操作。

本規程適用于有限責任公司物流中心。

2內容和要求

2.1電石簡介

電石化學名稱為碳化鈣,分子式為CaC2,外觀隨碳化鈣的含量不同而呈灰色、棕色、紫色或黑色的固態物,含碳化鈣較高的呈紫色。其新創斷面有光澤,有惡臭味,是有機合成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利用電石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的有機化合物,本公司主要用于生產氯丁橡膠。

工業電石的主要成份是碳化鈣其余為游離氧化鈣,碳以及硅、鎂、鐵、鋁的化合物及少量的磷化物、硫化物。工業用電石純度約為70%-80%,雜質CaO約占24%,碳、硅、鐵、磷化鈣和硫化鈣等約占6%。工業品密度2.22g/cm3(18℃),熔點2300℃,能導電,純度越高,導電性越強。

電石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屬于遇濕易燃物品。電石遇到水和潮濕的空氣,分解產生乙炔氣和氫氧化鈣,并放出大量的熱。遇明火或撞擊,摩擦時極易燃燒爆炸,與銀銅等金屬接觸,能生成敏感度高的爆炸性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氟、氯、硫、磷、乙醇等起化學反應。

由此可見在碳化鈣和水產生反應時是極易燃爆(乙炔氣燃爆極限2.3%-80%)。若倉內或庫內乙炔含量達到燃爆極限,遇火星立即發生燃爆。因此進入電石庫人員嚴禁帶入煙火。

2.2電石倉儲安全規定

2.2.1電石遇水或在潮濕的環境中產生乙炔氣體,從而有可能引起燃爆。故電石的貯存過程中必須無進水或受潮,其環境(料倉)保持干燥,溫度≤60℃。

2.2.2貯存電石的密封倉內乙炔氣體體積濃度≤1%。若倉內乙炔濃度超標,應及時用氮氣置換,直至倉內乙炔濃度達標。

2.2.3電石儲存在干燥清潔的電石倉內,遠離火種、熱源。

2.2.4庫內嚴禁各類火種,禁止吸煙和使用手機,且與明火或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必須大于30米。

2.2.5電石包裝必須密封,切勿受潮。

2.2.6電石庫室內地面高于室外自然地面,以防雨水浸入。庫房要充分通風,并保持干燥。

2.2.7電石應與鹵素(氟、氯、溴)、潮濕物品、易燃、可燃物品等分開存放。專倉專儲。

2.2.8電石庫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

2.2.9電石庫應備足適用的消防器材,崗位人員必須會使用。電石發生火災時應采用干砂、二氧化碳或干粉滅火器撲滅,禁止使用水或泡沫滅火器等滅火。

2.2.10電石粉塵對皮膚、呼吸道及眼睛有刺激作用。電石粉塵的容許極限濃度為10mg/m3,電石粉落入眼內,少量時應立即翻開眼皮用流動清水沖洗,大量時應及時送往醫院救護。

2.2.11發現觸電時,立即切斷電源,如遇有高空觸電,應采取防高空墜落安全措施;必要時及時進行

人工呼吸,并送往醫院搶救治療。

Q/CHS.T.10.13.08-2010

2.2.12發生一般性電石燒傷,可用清水洗傷處,嚴重燒傷時,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2.2.13電石貯存過程的火災危險情況屬甲類范圍,其廠房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所使用的電氣設備應符合Q-3級場所的防爆要求。

2.2.14電石庫房周圍應保持溝渠暢通,防雷設施完好,消防器材、接地線、防護器具、安全裝置完好有效。

2.2.15操作或巡回檢查上下樓梯、專用梯等時,小心腳下滑倒或踩空,庫內嚴禁穿高跟鞋、鐵底跟的皮鞋。

2.2.16每4小時對料倉全面巡查一次,遇下雨隨時觀察,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處置、上報,并作好記錄;巡查人重點檢查料倉有無進水、倉蓋上有無異物或電石、料倉有無破損、是否有無關人員進入等,料倉面上禁止逗留玩耍。

2.2.17整個庫內嚴禁水進入,嚴禁用水沖洗設備、設施、料倉、蓋等。散落的電石應隨時清理,對進入庫內、倉內的水應用干沙進行吸收、清除。

2.2.18料倉車道在有車輛進出時嚴禁行走、停留。

2.2.19各料倉氮氣進氣閥處于常關狀態,每次巡檢時必須進行檢查確認。

2.2.20電石庫視頻監控系統及報警裝置應保持完好有效。應定期檢測完好情況。

2.3電石密封倉的使用安全規定

2.3.1操作人員

電石出入倉作業時,嚴格限制作業現場人數,除行車工一名、計量一名、倉內作業人員一名、倉外作業人員兩名(電石車掛包工一名、電石倉頂安全監護員一名)等五名員工外,其它無關人員嚴禁在作業現場逗留。

2.3.2電石密封倉的操作人員(包括監護人員、行車駕駛員)必須經過操作規程和安全教育培訓合格后方能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作業;崗位操作人員,在操作時必須穿戴好安全帽等勞動保護用品。

2.3.3作業前必須對使用的工具、器械、設備、電器開關、線路等進行檢查,凡不符合作業安全要求的不得使用,必須及時匯報當班班長聯系有關人員檢查修復后方可作業。

2.3.4電石出、入倉前,必須將安全監護活動安全欄桿固定好,作業時安全監護員必須站在活動安全欄桿后面。

2.3.5在電石出、入倉過程中,倉內人員在倉內連續作業1小時后或在倉內作業時感到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出倉與倉外監護人調換作業。

2.3.6人員出、入倉的安全規定

2.3.6.1人員進入電石密封倉按公司《受限空間作業管理規定》執行,由物流中心值班室負責辦理。

2.3.6.2入倉前檢查

首先必須確認氮氣閥處于關閉狀態,然后對料倉進行氧含量和乙炔氣體含量分析合格(氧含量:18-21%;乙炔含量:≤1%)后,操作人員方能進入料倉。

2.3.6.3人員進入料倉

入倉人員隨身配戴好測氧儀,拴好安全帶和安全繩,倉內作業人員身上的安全繩的另一端必須拴牢在倉蓋的吊耳上,架好專用梯子,在倉外作業人員監護下進入料倉作業;

倉內作業人員的安全繩隨時由倉外監護人員把持,若發生意外,監護人員應立即將倉內作業人員通過安全繩提升出倉進行應急搶救;

如測氧儀報警或發現異常情況,在監護人配合下,入倉人員立即撤出料倉。

2.3.6.4人員出倉:作業完后,倉內人員通過專用梯出倉,出倉后與倉外監護人一起將專用梯收回,再

將移動安全欄桿轉移到隔離倉頂時才能解除安全帶和安全繩。

Q/CHS.T.10.13.08-2010

2.3.7電石入倉

2.3.7.1檢查確認料倉無進水或潮濕現象。

2.3.7.2在電石入倉時,作業人員應精心操作,特別是倉面行車工用行車搖控器作業時,應高度關注倉內作業人員動向,在確保安全的前題下啟動行車;行車吊運的電石包垂直下方嚴禁站人,行車吊運電石包從電石倉西面入倉,倉內作業人員必須躲開電石包站在電石倉東面倉壁處,待電石包從西面入倉下降到離作業面0.5米左右時才能指揮電石包著陸點,并進行下一步取鉤等操作。

2.3.7.3按由下往上分層堆放,必須在每層堆放完成后再進行下一層堆放。

2.3.7.4電石入庫前,要嚴格檢測電石溫度和電石包裝情況,電石溫度超過60℃的電石和破損的電石包嚴禁入庫。

2.3.7.5對同一電石廠家生產的電石在堆倉時,必須堆滿一個倉后,方能啟用另一個密封倉。

2.3.7.6未堆滿電石的密封倉,嚴禁密封。

2.3.7.7電石裝卸、搬運應做到輕裝輕放,嚴禁摔、碰、撞擊、拖拉。

2.3.7.8電石密封倉堆滿電石后,用塑料薄膜或蓬布密封好電石,在倉沿四周擱置等高的木方,再將倉蓋平穩蓋在木方上;經檢查無異常后,作好入倉記錄

2.3.8電石出倉

2.3.8.1按先進先出的原則啟用電石密封倉。

2.3.8.2在電石出倉時,作業人員應精心操作,特別是倉面行車工用行車搖控器作業時,應高度關注倉內作業人員動向,在確保安全的前題下啟動行車;行車吊運的電石包垂直下方嚴禁站人,行車吊運電石包起吊0.5米高后,行車滑行至電石倉東面,再起吊出倉,倉內作業人員必須躲開電石包站在電石倉西面倉壁處,以避免電石包斷袋墜落傷人。

2.3.8.3啟用前電石庫庫管員、行車工要對行車鋼絲繩、剎車、掛鉤和揭蓋用的專用鐵鏈等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一切設備、設施完好,并作好檢查記錄。

2.3.8.4吊倉蓋前和揭開塑料薄膜或蓬布前均需測試乙炔氣體濃度,確保其濃度在爆炸范圍之外,符合安全規定后方可進行吊蓋和揭開塑料薄膜或蓬布的操作。先起吊倉蓋,然后人在倉外緩慢揭開塑料薄膜或蓬布,防止靜電產生。通風20分鐘后分析倉內乙炔濃度及氧氣濃度合格后,方可出料。

2.3.8.5按由上往下分層出料,必須在每層出料完成后再進行下一層操作。當該倉電石全部啟用完畢,將倉內清理干凈后,再將倉蓋平穩蓋在木方上蓋好。

2.3.8.6為防止大量乙炔氣體在庫內空間聚集造成安全隱患,同一電石庫嚴禁同時對兩個以上電石密封倉進行揭蓋操作。

2.4電石出入倉行車吊裝作業安全規定

2.4.1行車起吊每次不能超過兩袋電石,并必須鉤牢電石袋雙帶方可起吊。掛包人在掛帶后撤離料倉站在行車行駛相反方向的安全地方,禁止操作人員站在行車行駛方向和吊物下面。

2.4.2揭蓋和蓋蓋子作業時,操作人員掛好吊鉤后撤離,站在行車行駛相反方向的安全地方后,行車操作人開始起吊。

2.4.3揭開的蓋子應吊放在相臨的料倉上平穩擱置。吊放蓋子時,操作人員不能用手腳接觸蓋體或伸入料倉邊緣,需要時只能握住蓋子上的拉手,禁止操作人員在起吊的倉蓋上站立或行走。

2.4.4為防止倉蓋間摩擦產生火花,揭開的密封倉蓋,放置在相鄰的四角墊有廢舊輪胎的密封倉倉蓋上。

2.5起重崗位安全技術規定

Q/CHS.T.10.13.08-2010

2.5.1行車工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和操作考試合格,獲得安全作業證及特殊工種作業證。工作時應持證

上崗。

2.5.2行車工在操作行車前必須對軌道松動,走輪貼軌、咬軌、小車、鋼絲繩磨損、斷股、各機構的制動器、限位開關、吊鉤等安全設施進行檢查,發現性能不正常時,應在操作前排除,經檢查確認安全可靠方可運行。

2.5.3禁止起吊重量不明的重物,制動裝置、安全聯鎖裝置和限位開關不全或失靈時,不準開車。不得起吊超重物件,不得將無關人員帶入操作室。光線較暗視物不清楚嚴禁起吊。

2.5.4開車前應先發出信號鈴,行車運行時,隨時注意下面是否有行人,發現有人通過或工作時,應及早打鈴警告,同時降低速度。吊鉤不得從人頭上越過,行車開動時嚴禁修理、檢查和擦機件,在運行中如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車。

2.5.5如有二臺行車同時運行時應控制車速,一般二臺行車最小間距應大于9米,必須避免急劇的啟動、制動以及與另一臺行車相碰,因為這種急劇動作會使橋梁產生很大的附加載荷變形。

2.5.6鋼絲繩應定期加油和維護,加油時嚴禁邊開邊加,避免鋼絲繩斷頭勾住手套帶入繩輪壓傷手指。鋼絲繩子試用期為12個月或斷股1/6時應更換。

2.5.7不得利用電機的突然反轉作為機構的止動,只有在發生意外事件時,才允許使用這種止動方法。不得在載荷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制動器。

2.5.8禁止利用限位器開關作為正常操作下停電,限位開關指示在操縱設備意外不良或司機操作疏忽時才讓它起作用。

2.5.9為防止鋼絲繩松懈和降低其強度,起升機構工作時,應避免吊具打轉。

2.5.10工作結束時,必須將行車開到固定停放地點,鉤子定置擺放,抓斗應平衡放回地面,把吊鉤上升到位。吊鉤上不得懸掛物體,并檢查鋼絲繩的損壞、斷股情況,并拉掉電源開關,鎖上駕駛門。

2.5.11起重十不吊:

a)超負荷不吊;

b)看不清不吊;

c)安全裝置失靈不吊;

d)指揮不清不吊;

e)斜吊不吊;

f)吊物上站人不吊;

g)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

h)捆綁不牢不穩不吊;

i)重物邊緣鋒利無防護措施不吊;

j)重物越過人頭不吊。

2.5.12起吊規定

行車啟動前要進行下列檢查:

a)行車運轉和起重機構及抱閘線圈是否靈活;

b)吊鉤狀況是否完好;

c)所有運轉部件及起重葫蘆的限制器的靈活程度;

d)鋼絲繩是否磨損嚴重或有無斷股現象;

e)按鈕的控制方向是否正確靈活;

f)電纜的絕緣是否完好;

g)警示信號是否響亮;

h)行車大小車輪及線夾滑車的運行情況。只有在確認行車各部件處于正常狀態,并無人在行車上逗留時,才可開動行車。

Q/CHS.T.10.13.08-2010

2.5.13吊料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2.5.13.1吊運時,抓斗離最高障礙物距離不得少于0.5M。

2.5.13.2吊有重物時,行車工不準離開崗位,運行中不準進行維修和調整。

2.5.13.3吊運物料時,鋼絲繩不得松得太多,以免纏亂,繩鼓中鋼絲繩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小于3圈。

2.5.13.4行車停止工作后,應把吊鉤升到限位器處,并停放在小車的一端,所有控制器都應回到初始位置,將室內電源切斷。

2.5.13.5吊運重物不得超負荷運轉。

2.5.13.6重物必須掛穩,只準垂直升降,嚴禁斜拖。

2.5.13.7嚴格禁止人員在重物下停留和通行。

2.5.13.8禁止人和物一起吊運。

2.5.13.9鼓輪中的鋼絲繩,不得小于3圈。

2.5.13.10懸掛的重物未卸走之前,吊料工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

2.5.13.11各個按鈕及控制開關,要保證靈活。

2.5.13.12因事或工作完畢,離開崗位前,必須拉下開關。

2.5.13.13行車工必須同掛電石、破碎電石等地面人員配合好,待人員離開后,方可起吊。

2.5.13.14嚴格遵守十不吊的規定,不準私自交給他人操作。

2.5.14凡有下列情況,需要檢修后才能使用:

2.5.14.01鋼絲繩有一束斷股或從鼓輪中、滑輪中脫出,鋼絲繩打結或互相纏繞。

2.5.14.02走輪馬達、葫蘆馬達、極限開關和吊鉤等都正常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