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方法
為了全面落實2011年9月7號在縣安局召開的權限重點危化企業安全產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響應安委辦[2011]26號、廣安辦[2011]46號以及新政[2011]197號文件精神,本公司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特擬定以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方案:一、領導小組建立?組?長:董學旺?副組長:吳俊松楊自松?成?員:查飛飛程濤李國銳郭寶民徐禮軍?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重點內容1.危險化學品生產和使用環節2、新建項目的立項審批、安全設計情況。3、儀表聯鎖管理制度的和執行情況,特種設備、安全附件的定期檢驗情況。4、檢修作業中,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特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開停車安全管理制度,生產和施工作業,“四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執行情況。5、生產裝置正常開停車和緊急停車安全規程的建立與執行情況,開車前和停車后確認制度的與執行情況。6、防雷電、防汛、防建筑物倒塌等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實情況;領導干部現場帶班制度的制定和落實情況。7、企事業廠區內外安全距離是否符合要求,消防消防設施、防雷防靜電措施落實情況。8、涉及重點危險化工工藝的生產裝置自動化改選情況。9、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情況,是否與崗位職責相匹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以及崗位職責、工藝流程、危險及有害因素、工藝技術指標和操作規程、工藝技術管理、巡回檢查制度執行情況。10、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資格培訓考核取證情況;新員工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情況;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11、企業應急救援隊伍建立情況,應急預案的適用性、可操作性以及演練情況,應急器材配備情況,與當地大型企業、地方政府應急救援合作關系情況。二、危險化學品儲存環節1.安全監控儀表完善,完好和投入情況;特別高、低液位報警連鎖儀表的完好和投用情況;罐體定期檢查制度執行情況。2.液體儲罐防超溫超壓、防串料跑料、防雷、防汛、防倒塌措施的落實情況。3.儀表、安全附件檢驗情況;是否存在超儲現象。4.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建立和執行情況。5.危險化學品儲存企業的外部安全距離。6.消防設施、應急器材的配備和管理情況,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和演練情況。三、從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教育培訓方面1.嚴格參照《危險化學品從事單位安全標準化管理》對各部門人員對本部門及崗位相關規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的了解及熟悉程度相應的考評。對新進廠員工及崗位更換的員工強制崗前(三級)培訓,對特殊崗位的員工(電工、叉車工、鍋爐工、操作工)不但要強化崗位培訓,還務必保證持證才能上崗。對那些不熟悉本崗位相關制度的,或考評不合格以及未能持證的員工,必須經過培訓或取得相關資格證書后方能允許重新上崗。2.同每個部門和每個崗位的員工簽定相關安全生產責任狀。從作業過程及操作現場方面?根據本公司產品工藝特點,結合產品原輔物料的技術參數,對生產車間、原料倉庫、成品倉庫、儲罐區、導熱油爐等各個生產環節及作業現場(設備設施)全面進行隱患排查。對檢查出來的隱患按照“三定”(定措施、定負責人、定完成日期),“三不推”(個人能解決的不推給班組、班組能解決的不推給車間、車間能解決的不推給公司)的原則進行解決。四、時間安排?9月13---9月14集中排查生產車間和導熱油爐;9月15---9月16集中排查原料倉庫、成品倉庫、,儲罐區;9月17日對配電室、宿舍和食堂進行排查。五、總結報告
各部門及崗位相應負責人,必須認真對待本次隱患排查,凡查出隱患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到位,且做好排查記錄和整改臺賬。會總后形成總結報告。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杜絕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結合出租汽車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車公司經理或負責人按安全工作職責組織實施。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對象及范圍應包括:出租汽車等機動車輛及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管理臺帳、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救援設施和消防設施;以及營運證件等。
三、列入安全檢查范圍的項目,有專項維護檢查規定的從其規定;無明確規定的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重點要害部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規范及程序。
四、對檢查出的隱患,檢查人必須下達整改通知書,各項安全檢查及隱患的整改,實行責任人及受檢當事人簽字制度和隱患整改跟蹤排查制度。對自身無能力解決的隱患及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并作好隱患的跟蹤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車駕駛員被公安機關吊銷駕駛證后,應主動向公司匯報,公司應收繳被吊銷駕駛員的營運證件并上交管理部門,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駕駛車輛。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均應建立“安全生產基本工作臺帳”。各項安全檢查的基礎資料必須規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七、對違反本制度及違反本制度造成后果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