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規范化

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規范化

2024-07-22 閱讀 1754

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安全隱患是客觀存在的,它隨煤礦生產的進行而產生、發展。隱患雖然不是事故,但它可以導致事故的發生,是事故的生長和孕育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及時發現,并進行有效治理,事故就可能避免,否則,一旦發展到事故的發生階段,就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為確定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確保安全,今年以來,我公司開展了公司、坑口、隊組三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建立嚴密的責任體系

集團公司自上而下建立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責任體系,環環相扣,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監督一級,目的是將安全管理的壓力層層傳遞。

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的原則

始終堅持"三全"和"四到位"的原則,"三全"即安全隱患排查要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范圍涵蓋了煤礦生產的所有環節、所有過程和所有人員,避免出現安全管理的死角和盲點。"四到位"即安全隱患治理要安全技術措施、安全保證措施、強制執行措施和安全培訓措施四到位,避免在隱患治理過程中再發生事故。

三、安全隱患排查規范化操作流程

(1)安全隱患排查及信息上報

隱患辦、群監辦和各班組每天堅持對隊組作業范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每天把排查結果報告礦安全科,礦長每月組織一次重大安全隱患的專項排查,并開一次專項安全例會。

(2)安全隱患的治理

排查發現存在一般隱患和特殊生產工藝能現場解決的現場治理,當班解決,對于一些治理時間長、治理難度大的隱患,按照"五定"制度處理,即定項目、定措施、定資金、定責任人、定時間限期治理。

四、多級責任追究體系的建立

為使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到實處,引入了"前追后糾"體制。"前追"是如果上一級管理人員在某地區發現了某一隱患,而下一級管理人員在同一作業地區、同一班次沒有發現,要對其追究責任。"后糾"是某作業地區因為隱患沒有被排查發現且及時進行治理而發生事故的,對于事故前兩天到過該地區的管理人員進行責任追究。這樣,一級監督一級,一級追究一級,增強了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感,使安全管理的壓力得到了層層傳遞。

五、總結

我公司通過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規范化的實踐,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安全管理的壓力得到層層傳遞,調動了坑口、隊組以及各級管理人員排查治理隱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違"明顯減少,礦井作業環境大為改善,各類事故的發生率明顯降低,實現了安全管理由事后處理向超前防范的轉變。

**有限公司辦公室

2011年*月*日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杜絕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結合出租汽車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車公司經理或負責人按安全工作職責組織實施。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對象及范圍應包括:出租汽車等機動車輛及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管理臺帳、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救援設施和消防設施;以及營運證件等。

三、列入安全檢查范圍的項目,有專項維護檢查規定的從其規定;無明確規定的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重點要害部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規范及程序。

四、對檢查出的隱患,檢查人必須下達整改通知書,各項安全檢查及隱患的整改,實行責任人及受檢當事人簽字制度和隱患整改跟蹤排查制度。對自身無能力解決的隱患及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并作好隱患的跟蹤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車駕駛員被公安機關吊銷駕駛證后,應主動向公司匯報,公司應收繳被吊銷駕駛員的營運證件并上交管理部門,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駕駛車輛。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均應建立“安全生產基本工作臺帳”。各項安全檢查的基礎資料必須規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七、對違反本制度及違反本制度造成后果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處理。